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点:能量代谢与体温
16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36. 37. 1.肛温:正常为36.9~37.9℃。 肛温:正常为36 2.口温 约比直肠低0.2℃, 36.7~37.7℃。 口温: 0.2℃,为 2.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7℃。 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0~37.4℃。 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0~37.4℃。 腋温 0.3℃,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 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10min 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4、 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 、
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甲低: % 甲低:-40%~ -20% % 甲亢: 甲亢: +25%~+80% ~
基础代谢率 :
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 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 伴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伴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基础代谢率 :
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 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
1.0, 脂肪=0.71,蛋白质= 糖=1.0, 脂肪=0.71,蛋白质=0.80
RQ= →氧化糖 氧化糖; RQ= RQ=1.0 →氧化糖; RQ=0.70 → 氧化脂肪 RQ=0.85→一般饮食 RQ=0.80或 1.0→长期饥饿 一般饮食; RQ=0.85→一般饮食;RQ=0.80或<1.0→长期饥饿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 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
能量代谢值可作为评价劳动强度的指标
(二)环境温度
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20~30℃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 境中较为稳定。 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环境温度超过30℃ 当环境温度低于20 20℃ 3. 当环境温度低于 20℃ 时 , 随着温度的不 断下降, 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 断下降 , 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 , 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和体温

能量代谢和体温
【考纲要求】
1.能量代谢:①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②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2.体温:①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②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
③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考点纵览】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
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类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能量代谢最为稳定。
2.基础代谢率比一般安静时低,但并非最低,单位一般以kJ/(m2. h)来表示。
基础代谢率的实际数值同正常平均值相比较,一般相差±10%~±15%之内,都不属病态。
相差在±20%以上者,才有可能是
病理变化。
3.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
最高。
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高约0.3℃,且其基础体温随月经周
期而发生波动,规律为:月经期和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黄体期
内体温较高。
4.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安静时)和骨骼肌(运动时)。
5.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
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的前提条
件是皮肤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散热量的多少均同皮肤与环境间的
温差及皮肤的有效散热面积等因素有关,对流散热还与气体的流速有
关。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上升为机体的主要或唯一散热方式。
6.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起调定点的作用。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能量代谢和体温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能量代谢和体温在临床执业医师的复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很多很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能量代谢和体温,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多帮助:呼吸商(简单了解即可)呼吸商是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
若能源主要是糖类,则呼吸商接近于1.00;若主要是脂肪,则呼吸商接近于0.71.在长期病理性饥饿情况下,能源主要来自机体本身的蛋白质和脂肪,则呼吸商接近于0.80.一般情况下,摄取混合食物时,呼吸商常在0.85左右医学敎育|网。
呼吸商最小的食物是:A.糖B.蛋白质C.脂肪中华考试网()D.维生素E.无机盐答案:本题选C.呼吸商是A.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的氧与呼出的CO2量的比值B.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氧摄入量的比值C.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E.CO2产生量与吸人量的比值答案:本题选B.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率人在20℃~30℃的环境中,在安静状态下,能量代谢最稳定。
<20℃时,寒冷刺激会反射性引起寒战、肌肉紧张度增加,致使能量代谢率增加。
<10℃时,能量代谢率增加明显。
30℃-45℃时,温度使酶活性增强,体内化学反应加速,能量代谢率增加。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处于基础状态时的能量代谢,其水平用基础代谢率表示。
基础代谢率是单位时间内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是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进行的最小产热速率。
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安静时,下列哪一环境温度范围内能量代谢最稳定:A.10~14℃B.15~19℃C.20~30℃D.31~350℃E.36~40℃答案:本题选C.下列有关基础代谢中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基础状态下测定B.儿童高于成人C.反映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反映基础状的的代谢水平)D.临床常用相对值表示E.正常平均值相差±10%~±15%属于正常答案:本题选C.。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能量代谢和体温(1)-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能量代谢和体温。
1.何谓自主性体温调节'循环系统在自主性体温调节中起何作用。
人和其他恒温动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以及肌肉战栗等生理过程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称为自主性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皮肤温度又为流经皮肤的血流量所控制。
所以,机体可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功能状态来调节体热的散失量。
在炎热环境,交感缩血管紧张度降低,皮肤小动脉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
于是,较多体热被带到体表,使皮肤温度升高,因而散热作用增强。
同时,汗腺活动也增强,因为皮肤血流量的增多也可为发汗提供充足的水分。
在寒冷环境,交感缩血管紧张度增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因而散热作用减弱。
此时,体表宛如一个隔热器,起防止体热散失的作用。
此外,四肢深部静脉和动脉伴行,且呈网状,围绕动脉,这相当于一个逆流交换系统,也可减少热量散失。
2.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基本原则和意义是什么?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反应物量与产物量之间存在的定比关系(定比定律)进行的。
为排除诸多影响因素的干扰.准确测定基础代谢率,须让受试者在清晨,并处于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h等情况下进行,且此时的室温应保持在20-25℃。
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某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例如,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总是伴有基础代谢率的异常变化。
当其功能低下时,基础代谢率可低于正常值的20%-40%;而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则可高于正常的25%-89%。
此外,阿狄森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基础代谢率也降低;而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等,基础代谢率则升高。
海南省2016年临床助理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考试试题

海南省2016年临床助理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男性,25岁,因受凉突起畏寒、发热(39.2℃),左侧胸痛伴咳嗽,咳少量铁锈色痰。
胸部X线摄片见左下肺野大片淡薄阴影。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____ A.金黄色葡萄球菌炎B.结核性胸膜炎C.肺炎球菌肺炎D.原发性支气管癌合并阻塞性肺炎E.急性原发性肺脓肿2、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多见于A.导管内癌B.导管内乳头状瘤C.乳腺纤维囊性病D.急性乳房炎E.乳腺积乳囊肿3、已经发现具有明确的催欲作用的药物是A.利培酮B.舍曲林C.帕罗西汀D.睾酮E.以上都不是4、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A.宿痰内伏于肺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C.痰气相击,气道被阻D.邪袭于肺,肺气不利E.肺脏虚弱,气失所主5、男性,35岁,2个月来下肢浮肿、尿少、气短来诊。
体检发现颈静脉怒张,肺底少许湿性啰音。
心脏扩大,心率100次/分,律整,可闻及S4,心尖部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肝肋下3cm,下肢浮肿(+),超声心动图示心扩大,室壁运动呈弥漫性减弱,尿蛋白(+)最可能诊断____A.慢性肾炎B.缩窄性心包炎C.肝硬化D.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E.心包积液6、当子宫内膜息肉中除了含有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外,还含有平滑肌纤维时,应称为A.腺肌瘤性息肉B.增生性息肉C.萎缩性息肉D.功能性息肉E.子宫内膜增生7、24岁,G1P0,孕40周,头位,临产8小时,宫口开大5cm,自然破膜后,突然胎心不规律,108~132次/分,羊水Ⅱ度粪染,胎心监测图像为变异减速,此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A.宫缩过强致胎盘血流量减少B.羊水过少C.胎盘功能减退D.脐带受压E.胎头受压8、血栓的哪一部分与凝血块的结构相同:A.血栓体部的混合血栓B.血栓头部的白色血栓C.心室内的附壁血栓D.毛细血管的透明血栓E.血栓尾部的红色血栓9、在慢性炎症组织中,最多见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0、弗洛伊德将0~1岁的婴儿期称为A.肛欲期B.口欲期C.性器期D.生殖期E.发育期11、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____A.期前收缩B.窦性心动过缓C.窦性心律不齐D.窦性心动过速E.心室颤动12、关于泛化理解错误的是A.一个小孩被狗咬过之后,从此害怕所有带皮毛的东西是一种泛化B.泛化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而辨别是对类似事物的反应C.泛化是某种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D.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辨别E.新刺激越是近似于原刺激,就越可能唤起泛化反应13、问患者几岁了,患者答道:“三十三,三月初三,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
生理能量代谢和体温

代谢率越高,人体产 生的热量越多,体温 也会相应升高。因此 ,高代谢率的人通常 会有较高的体温。反 之,低代谢率的人则 会有较低的体温
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的关系
体温对代谢率的影响
体温的变化也会影响代谢率的高低。一方面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通过增加代谢 率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另一方面,当人 体感到炎热时,则会通过降低代谢率来减少 热量的产生
此外,体温的恒定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至关重要。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 都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 至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保持正常 的体温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PART 4
小结
小结
生理能量代谢和体 温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
6/12/2024
生理能量代谢是指 人体如何利用和转 化能量,而体温则 是人体内部的温度
代谢率和体温之间 相互影响,高代谢 率会导致高体温, 而体温的变化也会 影响温对 于维持人体的健康
至关重要
-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生理能量代谢 和体温
-
PART 1
生理能量代谢
生理能量代谢
生理能量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到生物体的能量转化和利 用
在人体中,能量代谢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过程
生理能量代谢
PART 2
体温
体温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的体温通常在36.5°C至37.5°C之间波动。体温的高低 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疾病:一些疾病如感染、炎症等会 导致体温升高,而另一些疾病如甲 状腺机能减退则会导致体温降低
PART 3
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的关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生理学第六单元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六单元能量代谢和体温考情分析2006 2005 2004 合计ZY 1 1 1ZL 2第一节能量代谢基本概念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或卡价(calorie value)指一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xygen)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 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糖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CO2 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1.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1 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1 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C.食物氧化消耗1 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D.氧化1 g食物,消耗1 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E.1 g食物所含的能量答案:C能量代谢是指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最显著增加,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
(二)精神活动脑组织的代谢水平虽很高,但在睡眠时、在活跃的精神活动及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均不大,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而当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8小时,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所有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
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重点知识总结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能量,熟睡时的能量代谢最低。
食物热价:一克食物氧化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反映了一定量的能源物质储存能量的大小。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ILO2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RQ)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的82产生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葡萄糖1脂肪0.7蛋白质0.8o
非蛋白呼吸商:糖和脂肪氧化时,一定时间内co2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机体在基础状态(L清晨,清醒,静卧2.室温在18到25度,3.禁食12小时以上,4.情绪安定,5体温正常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MR):以单位体表面积(m2)的产热量作为衡量代谢率的标准,单位是kj/hm2。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进食可使机体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的现象。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点: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能量代谢与体温是必考点之一,为此,yjbys 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临床执业医师考点笔记能量代谢与体温,快来看看吧!
能量代谢与体温
1.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2.食物热价:一克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时所释牧出来的能量。
3.食物的氧热价:某营养物质被氧化时,消耗1 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4.呼吸商:在一定时间内机体在氧化某物质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耗氧量之比,称为食物的呼吸商。
5.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
尽管机体保持与进食物前一样的安静状态,机体所释放的热量比摄入的食物本身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要多,这种由食物引起机体额外增加的产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6.基础代谢率:人体在清醒及极度安静的情况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7.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能量代谢影响因素: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环境温度等。
(一)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