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语文高考训练5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训练(五)咏物诗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五)咏物诗1、(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赏析角度——描写角度:抓住色彩的特征赏析“碧”和“黄”的相互映衬。
修辞角度:对偶(“已”和“便”构成串对,“半山”和“一枝”对应,突出野菊)借代(“碧”代山林翠绿,“黄”代“菊”)抒情角度:喜爱之情。
炼字角度:“逢”“忙”等的妙处。
示例:1、对仗:对仗工整,“半山碧”“一枝黄”色彩对比鲜明,勾勒出色彩鲜明的图景。
表现对野菊的喜爱。
2、借代:以特征代本体,使得画面形象生动。
3、相逢:把野菊拟人化,表现对它的喜爱。
4、忙:表现诗人欣喜之情,形象写出对野菊的喜爱。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2、(2012年大纲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落叶修睦①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①修睦:晚唐诗人。
3、(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诗中通过对凤凰的生活习性、声音及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的品性。
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部分(湖北地区)

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部分(湖北地区)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荆:指楚国。
②舍人:左右亲近的人。
少孺子:年青人。
③丸:弹子。
④附:同“跗”,脚背。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怀.丸操弹怀:怀藏B.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子:对人的蔑称C.黄雀延.颈延:伸长D.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务:务必,一定2.下列各项中,与“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C.令以责之.里正。
(《促织》)D.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廉颇蔺相如列传》)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乃罢.其兵”不同的一项是A.昂.其直,居委奇货。
(《促织》)B.而绝.秦赵之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C.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促织》)D.吾从而师.之。
(《师说》)4.下列各项中,对文言短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借事说理,寓理于事,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B.本文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身后的危险。
C.舍人怀丸操弹的目的是防止园中悲剧的发生。
D.文中对蝉、螳螂、黄雀的描写简洁而又生动形象。
5.请将第一大题里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参考答案1.B 2.B 3.D 4.C5.螳螂曲着身子,弯起前肢,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正在它的旁边(守候)。
2014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四川高考试题语文(12分、每小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眼睑(jiǎn)哺育(bǚ) 扎辫子(zā) 亘古未有(gân)B.嫩绿(nân) 铲除(chǎn) 紧箍咒(kǖ) 一蹴而就(cǜ)C.抽噎(yâ) 迸裂(bâng) 户口簿(bǜ) 不屈不挠(láo)D.愤懑(mân) 要挟(xá) 绊脚石(bàn) 恃才傲物(shì)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蜡顷刻生死攸关口干舌噪B.飙升印证贻养天年扶摇直上C.巨擘清彻历久弥新所向披靡D.皱褶荧屏风生水起精简机构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活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吗,评书一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
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他总是喝的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香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的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高考语文训练【语用+文言文+名句默写】五

高考语文训练【语用+文言文+名句默写】五(时间:45分钟分数: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分)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又令人沉重,____①____。
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相得益彰。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
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____②____。
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的。
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____③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启迪浸染小肚鸡肠自成一家B.启发浸染睚眦必报自成一家C.启迪浸润小肚鸡肠与众不同D.启发浸润睚眦必报与众不同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201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及范文

201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及范文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笑(hōng) 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 夹(jiā)克衫言之凿(záo)凿C.孱(càn)弱牌坊(fāng) 干(gàn)细胞铩 (shā)羽而归D.吟哦(é) 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答案:D【解析】考查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常见易读错字语音的能力。
A“擎(qíng)天柱”B包扎“zā”。
“夹(jiā)克衫”不读第二声。
C“孱“chán”弱”,注意:孱(càn)头,意同音异,比较特殊。
“干”是多音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来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B解析:考查对常见字词正确书写的辨析,同音字、形近字为主。
A “精粹”。
“粹”,《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纯粹:粹白,粹而不杂;②精华:精粹。
“萃”①聚集:荟萃;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③姓。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精粹”一词应是“粹”,而不是“萃”。
C“舶来品”。
“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
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
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
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本国没有,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
2014年山东春季高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迁徙.(xǐ) 脊.梁(jí) 并行不悖.(bèi)旌.旗蔽空(jīn)B.窥.视(kuī) 裸露.(lòu) 相形见绌.(chū) 欲壑.难填(hè)C.端倪.(ní) 俯瞰.(kàn) 强聒.不舍(guō) 惊鸿一瞥.(piē)D.譬.如(bì) 喧嚣.(xiāo) 搔首蜘.蹰(zhí) 怒不可遏.(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B.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鬼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
C.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能对周围的事物莫不关心。
D.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那歌曲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走在林间,天色微暗,行人渐少,____几声鸟鸣,为山林平添了几分寂静。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
他们____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的回应。
A.偶尔祛除既又 B.偶然驱除既又C.偶尔驱除因为所以 D.偶然祛除因为所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啊!壶口高峡,你这黄河的奇迹,华夏大地的骄傲。
B.丝丝春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营养学家指出,富含铁的食物很多,如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2014年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复习训练题(全国通过用劵)

2014年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复习训练题(全国通过用劵)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食品黑幕都或多或少地反映着尴尬的现实问题,但很多食品企业不能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出现问题便一概否认。
B.觉山寺四周山势龙飞凤舞,把整座寺院托在当中。
东侧的山峰相对高大,体现了阳刚之美;西侧的山峰相对矮小,显示了阴柔之美。
C.房地产营销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有开发商针对特定客户群,在售楼处举办各种活动;也有开发商结合时下热门事件进行宣传。
D.同学们为了理想宵衣旰食,我也为了梦想在棋盘上拼命厮杀,当击败一个个对手时,我才猛然发觉离高校的大门越来越远了。
解析D项,“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A项,“一概”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
B项,“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C项,“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环保部门都无权温柔执法,更不能违法充当黑保护伞,一旦让“环保”蜕化为“污保”,就对不起民众,更对不起子孙后代。
B.他是一个非常细心、谨慎、八面玲珑的人。
在比赛前,他会把对手的所有资料收集好,把所有该准备的准备好,从不打无准备之战。
C.随着我国银根逐渐放松,对于中小企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不断出台,不少商业股份制银行纷纷推出利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
D.近日,一群小熊齐齐爬上树打闹嬉戏如同“开派对”的趣图在网络上蹿红。
小熊们憨态可掬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地笑出声,勾起了网友的好奇心。
解析A项,“蜕化”指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
B项,“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此处不合语境。
C项,“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这里应用“针对”或“有关”。
D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出声”语意重复。
答案 A3.(2013·湖北七校联考)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宜昌西陵区某政协委员认为,在夷陵广场谢洪恩烈士就义处树立纪念碑,有利于抒发宜昌人民的爱国热情,并能够更好地展现宜昌的革命历史。
语文高考作文训练系列5篇

语文高考作文训练系列5篇语文高考作文训练系列告别了美丽的西宁,我们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
在西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前门,我们买好了票,坐上电瓶车,走了一小段路,便来到了博物馆的门口。
刚一进门,眼前的场景让我惊呆了。
整个博物馆规模壮观,气势雄伟。
尤其是一号坑,兵马俑列队站立,整整齐齐。
每个陶俑的面容、表情都不一样,真得叫千人千面!还有他们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有跪射的,有站立的,还有牵马的。
但是他们的眼睛都坚定地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着作战。
我不禁感叹到:“我们的祖先有惊人的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制造出了现代人都惊叹不已的陶俑!”听导游说,秦朝的军队打仗非常讲究布阵。
第一排的士兵是弓箭手,第二、三四排的是手持弯刀的敢死队,后面的才是用来作战的士兵。
当战争开始时,第一排的弓箭手先向敌人放箭,二、三四排的敢死队举刀割断自己的脖子来吓怕敌人,当对方还不知怎么回事时,后面的大部队冲上来杀死敌人,从而取得胜利,听完讲解我又一次惊叹!我们随着人流继续参观,博物馆里可热闹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有的在看兵马俑,有的在拍照,还有的在认真地听导游讲解。
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们还进入了“梦回秦朝”照相馆,和兵马俑合影留念之后,大家看了看照片,感觉我的神态也像陶俑一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时间像流水一般,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在回去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叹:“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现在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语文高考作文训练系列我坐在小姐的身边。
看宁静的月光勾勒出姣好的面容,再皎洁再美的月光也无法和你相比啊,我貌美绝伦的小姐!然而你选择了离开。
离开那金雕玉砌的皇宫,踏上了奔向大漠的马车。
长安城渐行渐远,只有那明月仍不舍地追随。
你的决定震动了整个皇宫!当他们看见你惊世的容貌,都愣住不能言语。
我的小姐啊,还记得当你走入殿堂,满朝文武的惊诧吗?还记得元帝看见你时骤然苍白的你的决定震动了整个长安城!看看那沿街驻足惊叹的百姓吧,或者,想想临行前的那个夜,连月亮也深躲在云后哭泣,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向里呼吸,像痛 饮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答案] 示例1:顺风车,顺心路,圆游子回家 梦。 示例2:顺风车,情暖回家路。 示例3:让身旁的空座成为他人回家的希望。 (内容2分,得体2分)
6.某校高三(6)班要召开以“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 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5分) 要求:①主题鲜明,将“我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语言生动、连贯;②符合班会主持人的身份;③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解析] B.语序不当,“已超龄服役25年、” 应放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之后,并 且把“、”改为“的”。C.不合逻辑,“时代背 景、社会与时代”相互包含。D.句式杂糅,删去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中国诗歌史上,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是两位老祖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毫不夸张地 说,没有汉魏六朝诗歌的长期积累,就不会带来唐诗的繁荣。 ①不论在内容题材和形式技巧方面 ②因此,对于唐宋以来长期流行的五言诗、七言诗来说 ③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而且《诗经》为四言体,《楚辞》为骚体,都不是五言体、七 言体 ⑤但《诗经》《楚辞》的题材内容、表现技巧不及汉魏六朝诗 ⑥汉魏六朝诗的影响,都更为广泛和直接 A.③①⑥⑤④② B.⑤①③④②⑥ C.③⑤④②①⑥ D.⑤②⑥④①③
B [解析] 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A.从善如流: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 属望文生义。C.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 的恩惠一样,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一般不带宾语。D.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越纯洁就越真诚,越真诚就越执着,越执着对认定的人 生目标就越是不离不弃:这也许就是电视剧《母亲,母亲》要告诉 人们的吧。 B.已超龄服役25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钱塘江大桥仍伫立在钱塘江潮头,而近年屡发的桥梁垮塌事故正无 声地凸显着这座老桥的伟大之处。 C.我在叙述我的语文教育历程的时候,背景尽量简洁,但这并不 意味着我的语文教育思考与实践是脱离时代背景、社会与时代的孤 独探索。 D.戚建国副总参谋长与米勒副部长12日在华盛顿共同主持了第13 次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会议,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推进两国军事关 系发展更好。
示例:千千万万个“我的梦”汇聚成一个“中 国梦”,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 人的努力和付出。请问同学们,如何通过你的 梦来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请大家畅所欲 言。(能阐明“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给 3分,能引导、启发同学发言给2分)
7.下面是描写春天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话,形 象地表现“人”的神态和感受。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 超过40个字,语言鲜明、生动、准确。(5分)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 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壮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工修培,它们 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这时,遍野是望不 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卉, 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 无论谁,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冯德英《苦菜花》)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2)燕然 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3)则天地曾不 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三、语言运用(14分) 5.2013年1月10日,王永、邓飞、赵普、郎永淳、陈伟鸿、崔 永元等6人在微博上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得到了有关 部门的支持。1月30日,由北京市团委、 请为此次公益行动拟写一则广告词。要求:语言简洁、生动、准 确、得体。(4分)
训练五
李光云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 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不彰显着从善如 流的道德风尚。 B.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C.当乌坎村吸引了大批境外记者关注时,山西的干部必然也能感 同身受到国际国内问题互联的复杂,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身边发生 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D.虽然如今人们不再击筑,筑声也在历史的深处缥缈难闻,但其 精魂却在大地上沉淀下来,一有合适的机缘,那正义的筑声又如阳 春白雪般飘荡了
C [解析] ③紧承前文;⑤④是《诗经》《楚 辞》与汉魏六朝诗的对比;②①⑥是结论。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并 序》)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 轼《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