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对联
二次元春节对联

1.上联:卯月霜晓,紫电惊雷流响,坐看春雨。
下联:子日朦胧,朝潮拂曙沦涟,静听滨风。
2.天龙舞风晓鬼怒,金刚震电响神通。
3.春雨低落从云霰,三日月下,时雨濯青叶;
秋月高照谷风响,伊良湖畔,明石落清霜。
4.翔鹤卷云胧皐月,飞龙吹雪霰朝霜
5.流星落赤城,卷云飞鹰,逾五十铃谷风凉;
烈风掠加贺,祥凤望月,待富士山云龙苍。
6.睦月照山城,五十铃谷风作响,飞鹰卷云落扶桑,共待霞晓;
明石落早霜,富士山云龙吐霞,凉风秋月飘初雪,静听潮涟。
7.一隅山城,两株扶桑迎日向,三重长门阻四面潮涟,五月雨微凉;
九里雾岛,八方瑞鹤庆凤翔,七彩子日映六色霞曙,五十铃清响。
8.春落时雨,盛夏炎阳照青叶,秋风卷云,冬至初雪风霜;
曙伴朝霜,午后雪吹掩赤城,夕云望月,夜半雾岛风凉。
9.睦月朝霜降,矶风混太清,晓响雷电,孤光自照,肝胆皆吹雪;凉风初雪来,时雨乱凌波,曙胧涟潮,凭栏夕立,忠义尽舞风。
10.云飞苍龙,过长良雾岛;祥瑞大凤,栖川内扶桑
11.时雨北上,凉风卷从云;秋云夕张,皐月舞雪风。
12.初春雨时凉风舞,从云龙飞瑞凤祥
13.文月之期,于千代田丸遇疾风,夏云雷鸣;
白露时节,恰三日月町逢朝雾,春雨电响。
龙年儿童手绘对联

龙年儿童手绘对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龙年对联,是每逢过年时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
而对儿童来说,更是一种有趣的创作乐趣。
儿童们喜欢用手绘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创意和想法,因此手绘龙年对联成为了他们过年期间的一种有趣活动。
在制作龙年儿童手绘对联时,孩子们通常会选择用彩笔、水彩笔等画具,来描绘可爱的龙和其他生动的图案。
他们可以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对联,有的调皮顽皮,有的庄重祥和,还有的充满童趣。
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手绘龙年对联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过年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而通过手绘龙年对联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儿童们了解和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龙年儿童手绘对联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只要孩子们有一颗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心,就可以轻松完成。
他们可以先在草稿纸上练习描绘龙的形状和线条,然后再用彩笔或水彩笔在对联纸上进行描绘和涂色,最后再加上对联的上下联。
这样一个可爱的龙年手绘对联就完成了。
手绘龙年对联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绘画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描绘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对联,让人眼前一亮。
第二篇示例:龙年儿童手绘对联:正月龙年全家福,红红红火百事顺;童趣画笔挥风起,欢笑甜蜜过新年。
比如可以在对联上画上可爱的小龙,或者画上各种各样的春节装饰,比如红灯笼、红包等等,让对联看起来更加喜庆和欢乐。
孩子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颜色,让对联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给对联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画上一些小动物或者植物,让对联更加有趣味性。
孩子们也可以在对联上写上自己的祝福和愿望,比如祝福家人健康平安、考试顺利、学业进步等等,让对联既有趣又富有正能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通过手绘对联,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绘画能力,还可以传递正能量,给家人和朋友带来祝福和欢乐。
儿童的对联 -回复

当谈到儿童的对联时,可以选择简单、容易理解且与儿童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几个适合儿童的对联示例:
1.春风吹绿草儿童笑开花夏日乘凉快温馨乐无边
2.小手牵大手跟着学知识童心伴成长快乐在其中
3.知识是宝贝好学是美德梦想是动力快乐是功勋
4.书香满园中知识播希望快乐成长路共享欢乐时
5.天真如蓝天纯洁似白云快乐创未来美好伴成长
这些对联都以儿童为主题,突显了儿童天真、快乐、成长的特点,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和享受生活。
你可以选择适合场合和目的的对联,并配以可爱的图案或插图,让儿童更加喜欢和接受。
希望这些对联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
漫话对联

你能分出上下联吗: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 风吹杨柳千门绿 雨润杏桃万户红
区分依据——平仄、内容。
高考中的对联题
•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有三个 字的上联是: • 孙行者 • 仅有一个考生对上了下联:
开学第一讲
•漫话对联
•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 春联、对子、桃符等,是写在纸、布 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 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 式。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 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 相传后蜀主孟昶在寝室门桃符板上题写了 一副对联: • 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 谓文“题桃符”。 • 所谓“桃符”,指的是一种桃木板。古人 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 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 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 首,意在祈福灭祸。
• 但实际上对联起源应该还要早些。据说, 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 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刘孝绰罢官不出, 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 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 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 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 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 。 • 一般认为,对联成熟于隋唐。在以后的 历朝历代相袭相沿,还时有帝王带动。
• 对联从形式上看,有谐音联、拆字联、嵌字联、隐 字联、复字联、叠字联、偏旁联、数字联,流水对、 回文对、顶针对等。 • 此木为柴山山出 • 因火成烟夕夕多 ——拆字联 •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也 •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日重见燕归来 • ——嵌字联 (传说曾国藩怀春燕作) • 脸映桃红桃映脸 风摇柳绿柳摇风 •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回文联
画天画地画精彩对联

画天画地画精彩对联
画天画地画精彩对联,是对联创作中的一种形式,以描绘广阔天地和创作精彩对联为主题。
下面列举了十个符合标题内容的对联作品,以供参考:
1. 画天画地画精彩,笔墨纵横挥洒间。
文采飞扬云霞绽,诗情画意尽显眼。
2. 天地间,画一片精彩;纸上,书千年风采。
文字流转千古韵,笔墨丹青尽显才。
3. 画一轮明月照天地,诗词佳句浸人心。
对联精彩如春水,字字珠玑展才华。
4. 手持毛笔笔墨妙,画天画地展才华。
对联精彩如花开,字字经典赞人才。
5. 画天画地描神州,对联精彩展才华。
文字如画情如诗,笔墨纵横显奇妙。
6. 画一片天地精彩,对联成就千古名。
文字纵横展才华,笔墨飞扬诗情长。
7. 画天画地展风采,对联精彩不可磨。
文字流转千年韵,笔墨丹青尽显高。
8. 纸上墨痕画天地,对联精彩展才情。
文字如画情如诗,笔墨飞扬展奇妙。
9. 画一方天地精彩,对联流传千古名。
文字纵横展才情,笔墨飞扬诗意长。
10. 手握毛笔画天地,对联精彩展才能。
文字如画情如诗,笔墨纵横展奇妙。
以上是十个符合题目要求的对联作品,通过描绘天地广阔和创作精彩对联的形式,展现了对联创作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才华和艺术追求。
这些对联作品通过优美的词句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可爱对联文案

可爱对联文案1.寻找甜心,一起慢慢长成爱豆2.笑容是最美的语言,可爱是最可贵的精神3.小小对联蕴含无尽甜蜜,童真永远不会远离4.萌萌哒对联,撩动你的心弦5.天使之翼,盈盈微笑,俏皮对联闪耀眼6.可爱如你,对联更亮眼7.心连心,对联串联,幸福成双成对8.文字的舞蹈,可爱的情感9.笑脸对联,欢乐相伴10.小小对联传真情,愿你可爱无边11.萌娃对联,幸福加倍12.撩到心坎的可爱,藏在对联中13.太阳笑脸,春风可爱14.对联不仅字字珠玑,更是活泼俏皮15.纵横交错的可爱对联,为生活增添乐趣16.对对对,对联可爱又赞17.可爱憨态尽显,对对联联心弦18.纵情对联,放飞可爱19.童心可贵,可爱连连20.对联轻松一对,幸福无处不在21.微微一笑,拨动心弦22.天天开心,笑口常开23.阳光明媚,心情舒畅24.笑迎新日,快乐不变25.甜甜的笑容,魅力无限26.纯真可爱,活力十足27.灿烂笑脸,传递幸福28.笑意绽放,温暖人心29.笑语盈盈,喜乐常在30.一片笑声,温暖世界31.笑对人生,快乐常在32.笑容满面,忧愁消散33.幸福时光,笑声不断34.微笑面对,忧愁别过35.嘴角上扬,幸福萦绕36.红唇微启,魅力四溢37.甜美笑容,让人陶醉38.温柔微笑,尽显好心情39.笑颜如花,吉祥如意40.灿烂笑容,传递爱意41.捕捉春天的星光,把温暖拾起42.幸福的鞋子跑出快乐43.云朵的轻盈,带走了所有的烦恼44.快乐,就是无需辞令45.心情晴朗,笑容阳光46.用微笑洗刷烦恼,与快乐同行47.好心情,收获多多48.真诚的对待生活,获得幸福的密码49.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每天都有新的快乐50.可爱就是活力的秘诀51.小小的快乐,有大大的能量52.天天都有好心情,幸福在你身边53.快乐小人儿,永远开心54.阳光四溢,快乐常伴55.开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56.微笑是最好的装饰,快乐是最好的陪伴57.心怀爱意,快乐自来58.笑口常开,快乐相伴59.无忧无虑,快乐无边60.幸福在身边,快乐长驻61.心如蓝天飞翔,笑靥如花绽放。
关于画作的对联大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画作的对联:
1.
山水为怀,烟云供养;
诗书作伴,笔墨怡情。
2.
墨染江山,千秋韵;
笔耕天地,万古情。
3.
纸上云烟,笔下风雷;
眼前山水,心中社稷。
4.
丹青敷彩,描绘锦绣河山;
翰墨流芳,书写千古华章。
5.
画中有诗,情景交融;
笔下生花,神韵天成。
6.
挥毫泼墨,抒写天地豪情;
轻点丹青,描绘古今神韵。
7.
笔耕不辍,艺海无涯;
墨舞人生,画卷有情。
8.
江山入画,气势磅礴;
神韵在笔,意境高远。
9.
以画会友,结交天下知音;借笔抒情,传承中华文化。
10.
画里乾坤,蕴含无穷智慧;笔下风云,展现豪迈气概。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类似的对联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类似的对联
以下是10 副类似的对联:
1.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笔端天地宽,书中春秋短。
2.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文中天地广,书中光阴促。
3.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笔下天地阔,书中光阴促。
4.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心中天地宽,诗中日月短。
5.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壶中日月长,诗中天地宽。
6.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笔下波澜阔,诗中烟霞远。
7.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琴中意味深,曲中天地广。
8.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棋中变化多,局中天地宽。
9.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歌中情感浓,曲中韵味足。
10.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
——舞中姿态美,曲中韵律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话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
真可谓:地不分东南西亲,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
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样式。
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坛,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
(A)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
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
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
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
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
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
所谓桃符,就是悬挂门两边的两块木板,上画驱鬼慑怪的“门神”,如最先的“神茶、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
之后,“门神”逐渐被书写的“吉语”所代替。
又后来,“吉语”成为对偶的“骈语”。
最后发展成了两句对伏的句子,这就是春联。
(B)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
每到过年,国内外华人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一副喜庆吉祥的对联。
这是一个数亿人的自发行为,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
♐(C)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5~11言,还常配以4个字的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裱直贴;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
如迎春咏春:“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
当春述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抒发理想:“闻鸡起舞;跃马争春”。
图吉祈祥:“五彩云开祥气满;三阳运转惠风来”。
勉志修身:“无春不岁;有志成才”。
行业吉语:“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结合干支:“乙星明亮春情动;酉殿辉煌瑞气生”。
结合生肖:“昨夜金鸡辞我去;今朝玉犬叩门来”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所以也同样必须符合对联的格律。
简单地说,春联的格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词语对偶。
二是音调对立。
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
♒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所以人们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作春联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
当然,书写春联自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想当然地随心所欲。
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右联),再写下联(左联);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贴挂对联也有讲究。
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第♏段加点的“之所以”“大”能否去掉?为什么?
3.文中(A)(B)(C)处均运用了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我选择的是处,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出下联。
上联:写对联,抒情怀,传承民族文化;下联:。
5.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
对此,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