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 案例

合集下载

颜真卿集字春联七言横竖搭配

颜真卿集字春联七言横竖搭配

颜真卿集字春联七言横竖搭配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雄浑有力,气势磅礴,深受后人敬仰。

以下是一些颜真卿风格的七言横竖搭配春联,供您参考:
1. 横批:迎春接福
上联:春风拂面桃花开
下联:喜气盈门福满堂
2.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阖家团圆乐无边
下联:福禄寿喜财源旺
3.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旧岁已去福满园
下联:新年将至喜连连
4.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国运昌隆万众欢
下联:民安物阜乐无疆
5. 横批:金玉满堂
上联:金玉满堂福禄全下联:家道昌隆万万年。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楷书集字古诗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楷书集字古诗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楷书集字古诗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和传奇意味的画卷。

在这幅画中,麻姑仙坛矗立在山间,瑞雪飘飘,冰雪覆盖着青铜铸成的仙坛,仙气笼罩。

颜真卿用他娴熟的楷书技艺,将这一景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更使得这幅画卷古朴含蓄中充满着无限的魅力。

这幅古诗不仅在艺术上给人以启迪,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首先,麻姑仙坛的形成与自然界的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题中所说的瑞雪飘飘,不仅表明了大自然的美丽,更象征着仙境的存在。

主题将麻姑仙坛与大自然相结合,揭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无尽的力量。

而在这幅古诗中,颜真卿不仅仅展现了仙境的美丽,更强调了其奥秘的真谛。

麻姑仙坛在大自然的庇佑下,成为了修炼者和祈祷者的圣地。

颜真卿以其独到的眼光,将古代仙人的形象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这些仙人,以其卓越的修为和智慧,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庇佑。

通过这幅古诗,颜真卿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麻姑仙坛象征了一种纯净与眩丽,一种至高与神秘。

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在这幅古诗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古诗给予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和奇妙的体验。

这幅古诗中,颜真卿展示了他的技艺和才华。

他采用了楷书的形式,将古诗的每一个字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的每一笔都精确而流畅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仙境的独特理解。

楷书,一种古老而典雅的书法形式,通过其独特的笔画,展示了作者的个性和才华。

这幅古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寄托。

颜真卿通过古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他从自然景观入手,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古诗中的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和内心的声音。

而这幅古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和思考。

它带给我们宁静和平和,同时也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火焰,激发了我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这幅古诗和颜真卿的楷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一份陶冶情操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是宋代书法家之一,他领路了宋代书法的发展,并创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楷书。

颜真卿楷书口语流畅,构图精美,其字体细腻而流畅,造成了一种高雅的宋代书法风格,至今仍然深受书法家的青睐。

颜真卿的楷书临摹范本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的楷书形式更加圆润、优美,每一个字都表现出他独特的艺术思想。

颜真卿楷书的字迹自然舒展,字形丰腴圆润,有一股柔和而明晰的节奏感,使书法美感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字距匀称,字型精致,用笔沉稳而刚劲,气韵悠远,流畅细腻,文采开阔。

颜真卿楷书规范统一,让人看出他一贯的书法风格,细节处处可见其精湛的书法功力,至今有不少书法家根据其临摹范本进行练习,以其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
颜真卿楷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经典,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
幻多变,无不能感受到他的伟大多样的文化内涵。

颜真卿的楷书,已
经被当今世人所津津乐道,也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

临摹范本
就是以此为模板,视为临写一份真传,字迹清新婉约,声势凝重肃穆,势必令读者沉醉其中,怅望爱之心澎湃。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方正含蓄恢弘,气势磅礴典雅,经久不衰,可谓颜真卿文化的精神象征。

范本上的字体呈鹤冠状,上部、下部和
中部分别形成五、六、六角星形,上下两部分字体较大,中部的字体
较小,构成了一个大气的形状。

整体字体以较粗的笔划勾勒,搭配精
细的笔划展示功力,大小清晰,拙朴自然,完美地表达出艺术家的那
股优雅、高贵的情怀。

颜真卿楷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上下折折”,范本上的字体都被
视作是“折折”的组合,使用纤细的笔划,上下交叉穿行,节奏优美,看起来活泼又轻盈。

一张“折折”书法纸上,一般会写五行,书写过
程中,上下条纹交叉,层层交织相错,这使得“折折”字体更加高雅
优美,自然而又灵动。

颜真卿楷书临摹范本,具有极其独特的视觉冲击效果。

书体虚实
有致,宽窄和谐,底纹曲折疏密,节奏舒缓优美,每一处细节都流露
着清新洒脱的风格。

整体上看是单调的,但艺术家的巧妙构思让画面
平坦起伏,使得字体更加活跃优美,令人爱不释手,亦常被业界尊称
为“横竖抑扬,隐约有致”。

颜真卿-争座位集联

颜真卿-争座位集联

颜真卿碑帖集联集颜鲁公争坐位帖字
身向尺天崇位业
人从香海望才名
恬然清行同南部
积有文才是左思
一诚有定同葵向
百故皆恬若海容
校书长爱阶前月
品画微闻座右香
清时盛治人同仰
名世高文众所师
其书莫废文明道
不爵而尊礼卫身
畏友恨难终日对
异书喜有故人藏
月寮烟阁标清兴
文府书城纵古今
书到右军难品次
文如开府得纵横
满室古香人有会
当阶清荫月初中
立志须如三古盛
为书自起一家言
立功德言有三不朽
尚齿爵位无一非尊
功冠凌烟纪纲文武
才高画日损益古今
立德立功居之以敬
友直友谅尊其所闻
颜鲁公多宝塔字
天然深秀檐前树
自在流行槛外云
脱俗书成一家法
写生卷有四时春
鲁公东方朔像赞
德星人是东方朔
雄辨文如石曼卿
作者多大方家数
望之如神仙中人
清而不矫心无滓
俭以为节家之肥
学以精神通广大
家从清健足平安。

书法课教案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

书法课教案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

书法课教案-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颜真卿楷书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通过集字联练习,提高学生的书法技巧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颜真卿楷书的章法和布局。

3. 颜真卿楷书的集字联作品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 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颜真卿楷书的章法和布局。

3. 集字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掌握。

2. 颜真卿楷书的章法和布局的应用。

3. 集字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教材和示范作品。

2. 颜真卿楷书的章法和布局的教材和示范作品。

3. 集字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教材和示范作品。

4.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颜真卿楷书的特点和风格,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

2. 基本笔画和结构的学习:讲解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3. 章法和布局的学习:讲解颜真卿楷书的章法和布局,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4. 集字联作品欣赏和分析:展示颜真卿楷书的集字联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

5. 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创作自己的集字联作品。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颜真卿楷书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示范法: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书法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临摹和创作练习,提高书法技巧和创作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颜真卿楷书的集字联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临摹和创作练习,评价其书法技巧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集字联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笔画、结构、章法和布局的掌握程度,以及创作思路和艺术表现力。

颜真卿楷书临摹与创作示范,超实用!

颜真卿楷书临摹与创作示范,超实用!
图文转自国画艺术,由书法初学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立筋柳骨之说颜早年书风用笔庄重雄厚细横粗竖蚕头燕尾结体相背气象开单身汉晚年用笔清劲健硕易方为圆老辣自在结体相向气势磅礴
颜真卿楷书临摹与创作示范,超实用!
颜真卿楷书世称“颜体”,与柳公权有“颜筋柳骨”之说,颜早年书风用笔庄重雄厚,细横粗竖,蚕头燕尾,结体相背,气象开单身汉,晚年用笔清劲健硕,易方为圆,老辣自在,结体相向,气势磅礴。对当时后世影响极大。

颜体正楷常用对联

颜体正楷常用对联

颜体正楷常用对联
颜体正楷是一种非常端庄、大气的书法风格,适合书写一些正式、庄重的对联。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颜体正楷对联:
春风化雨润桃李,秋月凝霜照梧桐。

云开见山月,风静听松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松柏挺秀傲风雪,梅花暗香迎春天。

竹影清风摇翠袖,荷香细雨润红妆。

岁岁平安如意,年年吉祥满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玉满堂家富贵,福寿双全人安康。

这些对联都体现了颜体正楷的端庄、大气、雄浑的特点,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或装饰书房、客厅等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教学案例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

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书法。

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

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

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为弘扬我国书法精髓,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颜真卿的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维诗中的一副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滔滔的江水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的青山仿佛在若有若无之中。

“山色有无中”是这副对联的下联。

在这里先请大家欣赏老师临写的这副对联和准备奖励给这一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两名同学的作品,今天,看谁是最棒的!设奖励机制,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高昂的氛围中学习。

二、基本笔画的书写训练
1.老师发现这副对联中“色、地”二字的竖弯钩这个笔画难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颜体中的竖弯钩有哪些特征,应该怎样去书写才对?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也让别的同学在书写时加以注意。

2.学生看“色、地”,探讨分析,学生畅言,交流书写要领,让观察仔细的同学临写一次,从实践中看效果。

3.教师示范书写二次。

强调竖弯钩的特征和书写方法,加深印象。

找学生临写,争取做到每位学生都能从书写中获得体会。

并能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完成书写。

三、畅谈感受品读“帖”字,感悟书写规律
学生“读”帖,寻找字中的结构秘密,总结“无、有”字的规律。

教师范写,学生自书互评,交流书写要领。

然后按总结的要领去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改正。

1.在“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中,同学们感觉到哪个字最难写?
2.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字书写难度大一点,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无、有”这两个字在间架结构和运笔上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其中的奥妙。

3.学生畅述,教师适当小结。

这两字在写法上的特点给学生讲清楚,并
示范书写,以加深印象。

4.教师在投影机上再示范书写二次。

然后找学生去实践书写。

5.学生试写(每字书写两个),强调“双姿”规范,教师巡视(为后进学生范写)并给予及时指导
6. 教师评点学生书写,并在投影上当场更正。

(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阐述书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实现个性化品读的多样解读。

这一环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交流碰撞,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以肯定。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点自己的灵感,让学生试着书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规范化。

四、自学自悟的书写练习
将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将“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试着书写在毛边纸上,看看你在书写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东西?引导学生自读字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并多做书写练习,从中体会更多的奥妙。

五、汇报自学成果(书写练习展评)
展评作业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互评互改,从而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欣赏比评的能力。

学生观察评字,指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并指出优点和不足。

1.学生自评,请好友改。

并能说出其书写比较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在原基础上努力或者加以改正。

2.集体评价,请班级“小书法家”评改。

并选出书写优秀者,给以奖励。

3.同桌互评互改。

互相学习,交流,改正,进步。

4、教师示范评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让他们在探索中悟到更高层次的奥妙。

(2)、多种形式的评价,让学生自由的交流,既是对学生学习劳动的承认,也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引导。

六、教师激情谈话(小结)
鼓励学生继续练字,回顾颜真卿习字历史,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给本节课的“小评论家”“小书法家”颁发奖品——钢笔字的小书签。

奖励激趣,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热情,也渲染了课堂气氛。

七、拓展延伸
为了使本节课的教学得以良好的巩固,教师适当留一些书写作业,让学生通过回顾去锻炼书写。

课后作业。

用四尺的宣纸书写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让学生回归整体,加深印象。

《书法与习字》教学案例
姓名:刘宝霞
单位:大丰堆镇后明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68663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