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1)

合集下载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一)精编版65页PPT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一)精编版65页PPT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一)精编版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非常实用的毛笔楷书教程

非常实用的毛笔楷书教程

非常实用的毛笔楷书教程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

”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

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

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

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

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

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

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

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

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

”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

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

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

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

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

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

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

毛楷书法教程(最完整248页)

毛楷书法教程(最完整248页)
何谓“书法”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 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 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 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 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 的艺术作品。 融诗书印为一体,力 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 品成为“意美、音美、形 美”的三美佳作。
书法起源
仓颉造字
仓颉,传说为黄帝的史 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 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 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 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 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书法分类
按汉字的演变过程分: 篆书 隶书 魏碑 楷书 行书 草书…… 按名家风格分: 二王 钟王 欧体 颜体 柳体 赵体 瘦金体 启功体…… 按区域分: 北碑南帖 按印刷需要分: 黑体 宋体 仿宋体 ……
书法的特性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 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 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 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 艺术;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 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 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 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 "、"能书会画"等等。 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 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 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 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 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 同,

毛笔书法教学《楷书的写法》第一PPT课件

毛笔书法教学《楷书的写法》第一PPT课件

(二)短撇
• 短撇的特点是短而略斜,短撇又类似撇点。 • 具体的写法是向右下侧势落笔后,顿而用
力向左下撇出。短撇一般用于一个字的首 笔,如“名、休、生、铭”等字。
(三)平撇
• 形短而势平的撇画称为“平撇”,平撇 一般在字的上面,且下面有一横画,写时 为第一笔。
• 书写时宜短、平。要平斜得宜。 • 用平撇的,绝不能用短撇,它和短撇
撇画的写法
• 撇画有长短之分,平斜之别,大体可分长斜撇、 短撇、平撇、竖弯撇及弧弯撇。
• (一)长斜撇 • 长斜撇长且斜,斜度约为45°左右,在一个
字中一般为主笔或副主笔。长斜撇的具体写法是: 侧势向右下落笔,顿而转笔向左下,由按至提, 由重而轻,由慢而快顺锋撇出,力送撇尖。整个 撇画向左上微弯,撇尖富有仰意,笔势能带出下 一笔。如“九、令、文、及”等字的撇。
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 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
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 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
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 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 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
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 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怎样学好毛笔字 1、临摹 2、创作
毛笔字练习要注意什么
1、注意工具 1)挑选毛笔:肚子大,笔锋齐 2)新买毛笔怎么用 a、先用水泡开毛,要全部打开, 让毛笔能充分吸饱墨汁。 b、写字的第一次先让笔吸饱水, 往下写每次只要用笔锋醮一下 就行了

楷书书法入门教学

楷书书法入门教学

楷书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种重要风格,以其整齐划一、结构严谨而著称。

楷书起源于汉末,成熟于东晋,被誉为“书法之正”。

学习楷书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楷书的基本知识:首先要了解楷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历代著名的楷书书法家和作品。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视频等方式,对楷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初学者可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楷书字帖,如《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

通过临摹字帖,可以学习到楷书的笔画、结构和章法。

3.学习笔画和笔顺:楷书的笔画有横、竖、撇、捺、折等,每种笔画都有其特点和要求。

学习楷书时,要注意笔画的起笔、运笔和收笔,以及笔画之间的连接。

此外,还要注意字的笔顺,遵循先横后竖、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原则。

4.掌握字形结构:楷书的字形结构严谨,要求字的大小、长短、高低、宽窄适中,各部分比例协调。

学习楷书时,要注意字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结构,使字形美观大方。

5.学习章法布局:章法是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和布局。

学习楷书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以及整个作品的布局,使之和谐统一。

6.练习用笔和用力:楷书的用笔要求圆润、饱满、有力,用力要均匀。

学习楷书时,要注意用笔的速度、力度和角度,使笔画既有力又有韵律感。

7.培养审美和鉴赏能力:学习楷书书法,不仅要注重技巧的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激发创作灵感。

8.坚持练习和反复临摹: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时间积累和实践的艺术。

学习楷书时,要坚持每天练习,反复临摹字帖,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总之,学习楷书书法需要从基本知识、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入手,通过临摹、练习和鉴赏,逐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书法教程-毛笔楷书

书法教程-毛笔楷书

书法教程第三篇毛笔楷书第一课 运笔法运笔法指的是如何使毛笔的笔锋在汉字的笔画中,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方法和技巧,通常又称 “用笔”或者 “用笔法”。

用笔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以,古人有 “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的说法。

本课从中锋与侧锋、起笔与收笔、提笔与按笔、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转锋与折锋以及用笔的轻重快慢七个方面介绍运笔的基本要求。

一、 运笔的基本要求用毛笔书写汉字,每一笔画可分为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步骤。

1.中锋与侧锋毛笔的笔头分主毫和副毫,主毫又称主锋或中锋;副毫又称侧锋或偏锋。

书法要达到笔画的立体美,就必须用中锋行笔。

中锋行笔就是使笔头的中心锋芒尖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线上,即古人所说的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行笔书写出来的笔画墨匀圆润,具有立体质感。

所以,古人笪重光在 《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的法则,中锋运笔如图3-1( a )所示。

与中锋相对立的是侧锋。

所谓侧锋,是指运笔时,毛笔的笔尖主锋不在汉字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而是偏向一旁或一侧,侧锋运笔如图3-1 ( b )所示。

用侧锋写出的笔画扁平浮薄,墨迹不匀,初学者要尽量避免。

图3-1 运笔中锋与侧锋是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种运笔方法。

古书上有 “凡书要笔笔中锋”的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具体要看侧锋形成的原因。

一种是书者用笔失控形成的,叫败笔;另一种是书者有意识而为之。

后者或由偏转中,或由中转侧,笔画爽健利落,圆厚与活泼相间,这是一种书法美的追求。

历代有卓识的书法家都主张中锋立骨,侧锋取妍,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达到 “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的艺术效果。

2. 起笔与收笔起笔就是汉字书写时一个笔画的开始,收笔就是一个笔画的书写结束起笔与收笔是中国书法表现笔法最明显的部位。

历代书法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基本法则,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以藏为主,藏露结合;以逆为多,逆顺相杂。

起笔与收笔的几种运笔法如图3-2所示。

图3-2 起笔与收笔3.提笔与按笔提笔与按笔是运笔过程中使笔锋作上下运动,而造成汉字笔画富有书法美的细与粗、轻与重的用笔技法。

毛笔书法教学《楷书的写法》PPT课件

毛笔书法教学《楷书的写法》PPT课件
• 竖弯撇一般用于和横画、捺画相交叉的汉 字中,如:‘史、太、更、大”等字。
(五)曲弯撇
• 曲弯撇,形似月牙状。与竖弯撇不同的是 上半部直中带曲势,下半部弯度大。
• 具体的写法是向右下侧势落笔后,即向左 下方行笔至下端约三分之二处,再由按笔 逐渐提笔向左下方运笔撇出,常用于左上 包围或上三面包围结构的字中。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1、书写姿势 以舒适自然为原则,一般坐姿、也可 立姿
2、执笔
毛笔字练习要注意什么
3、注重运笔 基本点画的书写方式,其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有【永字八法】
掌握好字形
水平的原理
垂直的原理
平行的原理
等分割的原理
中心线一贯的原理
實登高
基本型的原理—纵长方形
月目良
基本型的原理—横长方形
基本型的原理—正方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 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 对齐,道理同上。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

1912年加入国民党。

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

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

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

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

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为少见,但这在我10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二)立书姿势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

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

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一)笔杆垂直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

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二)指实掌虚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

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

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

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

古人说,“虚可容卵“。

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三) 自然放松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

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果说执笔主要靠手指的话,那么运笔则主要靠手腕。

宋代姜菱说,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

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运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悬腕、悬肘悬腕.枕肘枕腕,是说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托(一般书家是将左手枕在右腕下面),这种方式用于写小楷。

枕肘悬腕,则是指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悬空状,写中、大楷或小行书用这种方式。

悬肘悬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悬空,常用于写行、草或很大的楷书。

最后还有一个执笔部位的问题。

一支毛笔,手指捏在什么部位才是合理的呢?这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执笔法:五指法。

据说系唐代书法家陆希声所创,他以五个字分别说明五个手指在执笔时所起的作用。

五个字为;擫、押、钩、格、抵。

(擫)用来说明大拇指的作用。

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押)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

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拇指相对夹住笔杆.(钩)用来说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

(格)用来说明无名指的作用。

无名指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抵)说明小指的作用。

抵是垫托的意思,指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

笔法理论“笔法”一词的完整含义是指执笔法和用笔法。

因前文已介绍过执笔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用笔法,由于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性能和特点,决定了笔法在毛笔书法中的重要地位。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毛笔的构造,赋予其在笔画线条的书写时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

随着书写者运笔的力度、速度、节奏、方法等的变化,汉字的笔画乃至整字也会显现出千姿百态。

一、笔位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

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

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丰满。

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

书家在运笔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协调运用笔锋和副毫的。

看重筋骨,以瘦劲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丰腴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2 —1):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笔根(与笔杆相接处).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中间部位到笔尖这一段称二分笔(见图2—1)。

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纤细、瘦劲。

如初唐时的书家禇遂良、薛稷常用此法。

宋徽宗的“瘦金书”也是突出的范例;使用二分笔书写,笔画则显得圆润、俊健。

如晚唐的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顺多采用二分笔;使用三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丰腴、浑厚.如中唐的颜真卿、宋代的苏东坡(见图2-2)。

一般说来,使用三分笔写字,是用笔的极限。

古人有“使笔不过腰”的说法。

如“过腰”用笔,一是极易出现“墨猪”,而且笔锋提起时无法弹回;二是容易导致笔锋开叉收不拢;三是大大缩短笔的使用寿命.对于初习字者,往往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不敢铺毫,单用笔锋书写,字显得纤弱无力;二是肆意铺毫,甚至用笔根书写,字显得臃肿、赘疣。

所以,初习字者应首先注意正确地使用笔位。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