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比较研究
我国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1.国内物流发展现状物流业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例如,从铁路运输网络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密度等指标来看,中国铁路网络整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国土面积计算,中国路网密度为81.2 公里/万平方公里;按人口计算的路网密度为0。
6 公里/万人。
不但低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远远落后于印度等国家.从机场数量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民用机场数量少、密度低。
目前中国每万平方公里只有0。
23个民用机场。
美国为5。
98 个。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机场密度也大于中国,如巴西为1.06 个,印度为0.72 个,巴基斯坦为0.43 个。
全国公共通用仓库中,1980 年以前建造的占45%,20世纪80、90 年代建造的占30%,2000年以来新建的仅占25%。
从仓库结构看,小型平房仓库约占70%,楼房仓库约占20%,高站台库与立体库约占5% 左右。
相当一部分20 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仓库“带病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物流要素供给不足.专业化技能型、管理型物流人才、先进的软硬件物流技术、物流组织、物流信息等还比较缺乏,这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物流业结构的升级慢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物流需求;综合物流能力形成的严重滞后。
多数物流企业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社会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弱.加之流通体制改革及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的渐进性,使跨部门跨地区物流能力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效形成。
“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把正确的物品送到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手中”的物流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应急物流极为薄弱。
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实现应急物资的保障,因应急物资保障延误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
物流业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渐次得到发展.这种物流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与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物流需求不平衡密切相关.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物流需求旺盛,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物流运作水平则相对落后.东部地区物流率先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逐步出现一批物流功能集聚区。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分析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展示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我们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现状、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
随后,探讨了提高交通运输网络智能化水平和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策略,以此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一、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有效的交通运输网络能够促进货物和人员的流动,加速资源要素的配置,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交通运输的便捷与发达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性得以发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交通运输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
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能够减少通勤时间,提高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效率,促进资源要素的集聚与优化配置,有助于吸引人才和资本向城市集聚。
同时,便捷的交通运输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2]。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压力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三)交通运输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物资供应、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便捷的交通运输能够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缩短通勤时间,减轻出行压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
同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保障了商品的流通,使得各地的物资供应更加充足和多样化[3]。
此外,交通运输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国公路货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公路货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货物运输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公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两大陆上货物运输方式之一。
本文先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阐述了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的现状,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公路货运行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公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一、我国公路货运的现状据《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0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达400.82万公里。
这为我国公路货物运输打下了坚实的运行基础。
并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公路网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公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
swot分析法是一种根据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所存在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下文将采用这种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的现状。
1、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的优势分析(1)灵活方便,能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相对于铁路和航空的大批量运输,公路货运最显著的特点即可以实现”门对门”的直达运输,中间不需要再转乘其他运输方式。
并且,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实现”无处不到、无时不有”。
公路运输中,所用的运输工具货车体积较小,不仅可以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还可以深入到农村、工厂企业、城市居民住宅等地,直接把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输到目的地门口。
因此,在中、短途运输中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其货物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2)原始投资较少,资金周转快谁都无法否定流动资金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公路运输企业所需投入的原始资金少,资金周转较快。
公路运输与铁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较低。
我国铁路物流现状及问题研究

我国铁路物流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铁路物流业的现状,针对我国铁路物流的目前显现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铁路物流现代物流优势劣势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物流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在我国的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所以,铁路物流对我国物流业来说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上的原因使得我国的铁路物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现代物流行业的标准,也与我国目前对物流的要求并不相匹配。
1.我国铁路物流现状1.1我国铁路物流的优势1.1.1发达的铁路网络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9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二,同时根据规划我国铁路总里程将在2020年达到12万公里。
其中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达4.8万公里,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
另外随着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了8600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设备,基本达到或者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目前发展的需求。
铁路的六次大提速,加快了铁路运输的速度,提高了我国铁路物流的效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1.2完善的铁路信息网络我国铁路系统目前已经拥有全国最大的企业计算机系统,并开始广泛的在工作中应用信息系统,tmis(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和dmis (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已经连接到了各个车站,可以说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信息网络。
而发达的信息网络为铁路物流与现代物流接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1.3有利的国家政策支持我国目前就已经开始重视物流业发展,而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发展更是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国家大力投资建设铁路网络,同时对铁路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成立了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实现了政企分离,结束了铁路系统多年的计划经济特征,有利于打破目前铁路系统的僵化体制,而且又于近日调整了铁路货运的计费方式,这都将极大的促进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
1-2 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课堂讨论3:
•
某公司欲将一批易坏蔬菜,从A地运往B地,共有汽车、 火车、飞机三种运输工具可供选择,三种运输工具的 主要参考数据如下:
运输工具
汽车 火车 飞机 途中速度 (km/h) 50 100 200 途中费用 (元/km) 8 4 16 装卸时间 (h) 2 4 2 装卸费用 (元) 1000 2000 1000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续)
运输 方式 投资 运输 能力 对环 境的 影响 铁路运输 投资额大 建设周期长 运输能力大 (仅次于水路) 占地多 公路运输 投资小 投资回收期短 载重量不高 占地多 环境污染严重 水路运输 投资少 运输能力最大 航空运输 投资大 小批量 体积小 土地占用少 管道运输 建设费用比铁路 低60%左右 运输量大 土地占用少 对环境无污染 单向 定点 量大 连续不断
公路、航空、管道运输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50 年代)
– 188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在德国诞生 – 1903年世界第一架飞机在美国上天 – 公元前200多年,中国用管道运输流体
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一、物流过程中的运输方式
分类方式
按运输的设备/工具
按运输的范畴 按运输的作用 按运输的协作程度 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分析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并 根据实际的物流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发展史
以水路为主的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807年 富尔顿制造了“克莱蒙特”号 – 1838年 英国“大西洋”号横渡大西洋
以铁路运输为主的时期(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
– 1814年乔治· 史蒂芬孙发明了机车 –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通车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毕业论文(1)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毕业论文(1)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毕业论文一、现状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可谓是飞跃式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我国物流业的市场规模、服务品质、运输手段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从各项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处于快速增长期。
1.市场规模增加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00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达到7151亿元,同比增长21.8%。
此外,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19年我国社会物物流总费用为25458亿元,同比增长5.8%。
2.服务品质提高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物流企业也在不断优化服务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
目前,许多快递公司的服务已经达到了“时效保障,服务贴心”的标准,令消费者感受到了高效、诚信的服务体验。
3.运输手段丰富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运输手段也愈加丰富多样。
同时,随着电商和快递业的飞速发展,无人机、货运飞机、智能机器人等新型运输工具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二、发展趋势展望尽管我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仍需要深化改革,升级转型,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以下是我对未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展望:1.物流信息化全面推进随着物流企业服务对象的从传统的厂商、商家到个人用户的转变,物流信息化将更加普及全面,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化将更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供应链管理优化在物流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下,物流企业将更加高效地整合进出口货源、运输、仓储等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便捷、高效、快速的供应链服务。
3.绿色物流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绿色物流发展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的必然选择。
注重环保、节能、低碳的物流运作,将成为物流企业维护行业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跨境物流拓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境贸易和物流业务也将进一步扩大。
现代交通运输的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的方式现代交通运输的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5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适宜的使用范围。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与其他现代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输能力大、能够承担大量客货运输任务的优点。
速度快是该方式的另一特点,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一般约为80 km/h,而在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旅客列车时速目前可达200~350 km。
铁路货运列车速度虽比客运列车慢些,但是每昼夜的平均货物送达速度也比水路运输快。
此外,铁路运输成本也比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低,因为运距越长,运量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
铁路运输还能够全天候运营,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较小,并且安全性高。
因此,铁路运输极适合于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适合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承担运送中长距离的货物运输任务及满足城市间的旅客运输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确、低耗、大容量、快速、便捷等特点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我国铁路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行业,我国铁路平均运输密度位居世界首位,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利用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铁路运输不仅具有一般大工业企业的性质,而且具有高度集中、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的特点。
(1)铁路运输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行业。
(2)铁路运输是一部大联动机。
(3)铁路运输是半军事化的行业。
长期以来,铁路一直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满足了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需求,是既经济又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铁路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因此,要尽快使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发达的铁路网,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使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铁路运输设备是各种运输方式实现的物质保障,设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兴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交通地理教案: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的对比与分析

交通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的对比与分析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两个地区的差异性和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掌握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为未来的交通运输规划和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一、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的基本状况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的基本状况是指交通运输设施和运输量等方面的情况。
在我国,南北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和运输量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一)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我国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较为完善,交通设施密度较高,交通运输技术较为先进。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的公路里程总长度已经超过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的里程更是达到了3000多公里。
南方地区的铁路和水路运输也相对较发达。
广东省的铁路网已经形成南北纵向横向相交叉的格局,通过铁路联运,可以有效地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南方地区的内陆河流和天然港湾众多,可以进行水路运输,集装箱运输也较为发达。
(二)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和运输量相对较低,交通运输设施密度较低,交通运输技术也较为滞后。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公路总里程只有3.2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的里程仅为550公里,相比于南方地区的公路总里程数和高速公路里程数都要低很多。
在北方地区,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比重也较低,土路和小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比较普遍,运输成本也相应较为高昂。
二、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的差异和原因分析南北地区交通运输的差异不仅仅是在设施和运输量方面的差异,还涉及到诸多因素,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投入等方面的差异。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明显,南方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湖泊丰富,气候温暖潮湿,适宜交通建设和发展。
而北方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和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干燥,自然条件劣于南方,这也给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一定限制。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商业活动频繁,交通运输需求量也较高,这促使了南方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运输、物流资料,了解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历史和
现状。立足于运输经济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基础,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分 析比较了各自的经济技术特性;应用物流服务市场模型分析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业 所面对的物流市场:利用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比较分析各自产业组织及所造成的影 响。在综合分析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建议措施。
logistics.as well as industw supervisom in administration affairs.
KEYWORDS:transportation.109istics.railway,waterway,highway
Xu Yilin(Industrial Economics) Directed by Prof.Luo Wenping
4
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比较研究
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三、研究内容
本论文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运输业发展物流综述,其中简要叙述了运输与 物流的区别与联系,国内外运输业发展物流的现状,我国运输业发展物流的动力与阻 力;第二、三章是论文的重要部分,第二章分析了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业物流 服务提供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状况:第三章研究并比较了各自的产业结构、行为绩效及 其关系。在以上两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分析得出在发展物流中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第 五章中,结合第二章的内容,提出市场选择的建议与相关的措施。结论部分对论文研 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part of logistics and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is the extension of it.Facing the
increasing customer demands and intensilying market competition,traditional transport industdes should take the important opportunity of developing modem logistics services.Presently,domestic railway,waterway and highway tmnsport industries are seeking their own ways to develop logistics.
第二章根据研究需要对物流服务市场模型进行了一定修正,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我 I虱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业物流服务提供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发现在供需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第三章主要是产业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通过比较,得出了开展物流时可发挥的长处;然后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的结构一行为一 绩效框架,分析并研究了各自的产业结构、行为和绩效的现状及其关系,得出产业结 构对于发展物流的行为和效果有较大影响,需要从行业角度完善产业结构,在开展物 流时也要充分考虑产业特点,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为和绩效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大力改 进。
2
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比较研究
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
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 适应,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 现代物流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This thesis is supposed to deal with this issue.Chapter one is a summarized intro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It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ogistic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d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as welI as the driving forces and obstacles in china.A modified model of logistics servic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Then,these transport industries are
interpreted with th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 of industry economics. Based on above stated chaptem.intense analysis is made in chapter four on the
market is presented in cha【pter two an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s of logistics market in domestic railway,waterway and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des.Chapter three i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industw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First。transportation modes are analyzed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ose industries in developing logistics.In chapter five,the author provides instrucUve advices on how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logistic service market to those transport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also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domestic railway,waterway and h_叼hway transport enterprises about developing
本文选取了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比较研究这个较为新颖的 角度,根据对我国运输业物流服务现状及市场需求状况的分析,并以各种运输方式和 产业比较为基础,研究得出以上不同运输行业在发展物流时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在物五章。第一章为运输业发展物流综述,简要叙述了运输与物流的区别与 联系,国内外运输业发展物流的现状,我国运输业发展物流的动力与阻力。
上海海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比较研究 姓名:徐亦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骆温平
20040601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 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雒直啦 日期:沙步7 1--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i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 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徭垃导师签名:—始 日期:逸丝z』≥
物流的概念源于美国。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 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国际经验表明,现代 物流的根本特征是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作为一种新的理念, 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管理技术和最为经济的综合服务模式,物流已成为全球经济发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当前,铁路 运输业、水路运输业、公路运输业都希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内不少企业纷纷上马 物流项目,然而由于认识不充分,筹划安排不够妥当,导致资源浪费,物流市场较为 混乱。如何进行综合考虑,发挥行业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以便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运输,物流,铁路,水路,公路
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比较研究
Abstract
As an advanced style of organization and technique,logistics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Transportation is an essential
展的热点。
运输业,作为物流服务中的重要环节,面对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和激烈竞争 的市场形势,要想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高效、可靠的服务来加以保证。 在当今物流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物流服务对于运输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 十分重要的契机。国外运输业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充分显示,物流为传统运输业带来 了又一个春天。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是在以上背景下展开研究的,从行业的角度,试图通过研究分析,一方面为
我国的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开展物流服务提供思路和方向,为具备条件的企业顺 利地发展现代物流提出建议和措施;另一方面,通过不同行业的比较分析,也为我国 行业管理机构在物流发展的进程中进行管理提供借鉴和建议。
本文在前入的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想法,所得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 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于加快我国铁路、水路、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步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