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5讲机械与运动ppt课件正式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总复习精讲课件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总复习精讲课件

2.时间的测量 秒 ,符号是______ (1)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_ s 。 (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 70次/min。
第5讲┃ 机械运动
3.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别。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 (2)减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精密仪器 、改进____________ 测量方法 。 ____________ 不可 避免的,只能尽 (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______ 减小 ;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 量________ 可以 避免的。 ________
第5讲
机械运动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考点14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 位置 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第5讲┃ 机械运动
2.参照物 标准 的物体。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 (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 任意 的, 体是________ 静止 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 但不能将研究的____________ 对象本身 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 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_ 地面或地面上静 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止不动的物体
图 5 -3 4.沂河某大桥全长约 1.7 km,晓军骑摩托车以 10 m/s 的 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________s ;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 170 是________ 静止 的。
第5讲┃ 机械运动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归纳┃ 例1 【2013·遂宁】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 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 A.小红背着的书包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路旁的树木 [解析] A 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 选择的参照物和小红之间的位置肯定没有发生变化,各选项 中只有和她背着的书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和迎面走 来的行人、从身边驶过的汽车、路旁的树木之间的位置都发 生了变化,故A正确。 第5讲┃ 机械运动

安徽2023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5讲机械运动运动和力课件

安徽2023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5讲机械运动运动和力课件

物体静止.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
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不要求掌握).
无意义.
物体在t1~t2间的路程.
该时刻该位置相遇. 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PART 03
实验帮
实验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题
命题归纳
例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
(53) 不一定 是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的汽车做的 (54) 一定
是变速直线运动.(均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考点帮 机械运动
考点1 考点2
7.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1)测量长度时一定要选用分度值最小的刻度尺.
(55)( × )
(2)从中间折断的刻度尺,两段都可使用.
(56)( √ )
(3)只要的测量
考点1 考点2
ⅱ.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读数和记录. 一要放正: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 (13) 紧贴
被测对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其他作为起点的刻度
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
二要正视:读数时视线要 (14) 正对
终端刻度线,视线与尺面 (15) 垂直
.
三要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应估读到 (16) 分度值得下一位
m/s.
(6)小安测出的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与小明不同,原因可能是 斜面的坡度不同 .
(7)在小安的实验中,vAB、vBC、vAC的大小关系是 vAB<vAC<vBC
;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 变速 运动.
实验帮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题
命题归纳

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专题总复习课件06-机械与功课件

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专题总复习课件06-机械与功课件

专题六 机械与功┃归类示范 例、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 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哪种组合最省力( C )
如图A所示,物重为250N,拉力F为150N,当物 体被匀速提起时,则每个滑轮重 50 N,当物体上升 2m,则绳子自由端在移动了 4 m。如图C所示,当 绳端移动速度为6cm/s,则重物上升速度为0.02 m/s 。
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专题 总复习全套课件
2018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
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
【专题六】
滑轮 滑轮组 斜面 机械功
功率 功的原理
机械与功
机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专题六 机械与功┃考点聚焦
考点1 杠杆
定 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着________ 义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1 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2 表示 五
专题六 机械与功┃考点聚焦
考点2 杠杆平衡条件
课题 杠杆的平衡条件 理解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 静止 或匀速转动 平衡 调节杠杆两端的 平衡螺母 ,杠杆的调节方 法是右高 右 调,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 平衡 探究 (排除杠杆 自重 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以及便 过程 于 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再通过 多次实验, 总结一般规律 。 得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结论
专题六 机械与功┃归类示范
例、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后,按如图所示,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力F1F2,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 力臂l1l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F1/N l1/cm F2/N l2/cm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第5讲 内能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第5讲 内能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

命题点6 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
1. (2017·成都A卷)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
正确的是( D ) (导学号 31054020)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酒精 煤油 冰 4.2×103 2.4×103 2.1×103 2.1×103 水银 沙石 铝 铜 0.14×103 0.92×103 0.88×103 0.39×103
是( C )
A. 春天,冰雪消融 C. 秋天,金桂飘香 B. 夏天,雨笼山峦 D. 冬天,瑞雪纷飞
3. (2016·广元)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 ,说明分子运动的 温度 快慢与_______有关;一小块晶体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不变,其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_______(
四川地区
第5讲
内能
内能及其利用
物理
命题点1 分子的热运动
1. (2016·巴中)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A ) A. 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B. 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 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 D. 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2. (2015·广元)我们的家乡广元地处四川盆地北缘 ,气候宜人,景色 优美.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
D.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方法归纳】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表 示一个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2.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
3.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具有”、“增加”或“减小”.
命题点4 热机
1. (2016·内江)以下机械属于热机的是( A ) A. 火箭发动机 C. 滑轮组 D. 洗衣机 2. (2016·巴中)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按顺序依次是:吸气 压缩冲程 冲程、 ____________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 汽油机是汽车的“心 脏”,气缸外面有“水套”,汽车行驶时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的内能 热传递 会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____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B. 发电机

新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优质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优质教学课件

(4)记:结果由数值和_单__位__组成.如图所示测量的铅笔的长度为_3_._5_0_c_m__. 注:①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需要__多__次__测__量__求__平__均__值__; ②物体的长度=末端所对刻度值-初始端所对刻度值.
2、常考长度估测:a.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 b.中学生的身高约1.7 m; c.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1 m; d.指甲的宽度约1 cm; e.一元硬币 的直径约2.5 cm; f.成年人肩宽约0.5 m. 3、时间: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秒___,符号是_s__. 常用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等. (2)单位换算:1 h=_6_0__min=3 600 s,1 min=_6_0__s. (3)常用的测量工具: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 经常用_秒__表__(_或__停__表__)_来测量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 一、核聚变
10.(2019·铁岭)(多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被隔板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将适量的甲、乙两种 液体注入两个容器中,分别将A、B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放入液体中,当液面静止时,橡皮膜向右凸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
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B )
A. 2 mm
B. 2 cm
C. 6 mm
D. 6 cm
5. 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 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 已.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A ) A. 0.5 m B. 1.5 m C. 2 m D. 2.5 m

中考物理总复习(全部)精品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全部)精品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 考点扫描精讲练
●第一讲 机械运动 ●第二讲 声现象 ●第三讲 物态变化 ●第四讲 光现象 ●第五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讲 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第八讲 力 运动与力 ●第九讲 压 强 ●第十讲 浮 力
●第十一讲 简单机械 ●第十二讲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第十三讲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四讲 内能与热机 ●第十五讲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第十六讲 欧姆定律 ●第十七讲 电功率 ●第十八讲 生活用电 ●第十九讲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讲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 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 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 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 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 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累积法: 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 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 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 操场的跑道长度.
[易错警示]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 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 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②刻度尺 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
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
离。
学生随堂巩固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

2018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660张PPT

2018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660张PPT

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 ,常用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
是:千米(km)、分米( dm )、厘米(cm)、毫米
( mm ) 、微米(um)、纳米( nm ) .
2.单位换算:1 m=103 mm=
um=109 nm.
[帮你归纳]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m.2.手掌的宽度约 为1 dm.3.指甲的宽度约为1 c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铅笔芯的直径约为2 mm.5.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纸张的厚度约为0.1 mm.7.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 约是1.5 m.8.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
[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累积法: 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 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 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 操场的跑道长度
[易错警示]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 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 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②刻度尺 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2.速度 (1)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 程.也就是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 v=s/t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 ,读作米每秒, 符号为m/s. (4)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 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 动物体自身的性质.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秒 ,符号是 S . 2.单位换算:1 h= 60 min= 3600 s. 3.测量工具
(1)常用:机械表、电子表、 石英表. (2)实验室和操场常用停表测 量时间.

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五讲 机械运动 (共22张PPT)

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五讲 机械运动 (共22张PPT)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参照物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考点一例1 变式1 考点二例2 变式2 考点三例3 变式3 考点四例4 变式4 ) ◆考场演练(1. 2. 3. 4. 5. 6. 7.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1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第5讲┃机械与运动
3.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 表示。若用Δv表示速度在时间间隔Δt内发生的变化,则有a =Δv/ Δt , 加速度的国际 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s2。 4.v-t图像: (1)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 立坐标系,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描点,用平滑的曲线将点依次连接起来,就绘制出了 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也就是v-t图像。在v-t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 就是v-t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间 估 测
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 s;普通中学生百米成 绩约为15 s;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
为0.5 s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参照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 物 体叫参照物。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路程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⑥________ 与通过这 时间 段路程所用的⑦________ 之比叫作速度 vt s v=⑧________;变形式:s=⑨________, s t t=⑩________ v 1 3.6 1 m/s=⑪______km/h,1 km/h=⑫______m/s 3.6
路程
定义
公式 单位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常见速度 估测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为340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 km/s;男同 学跑1000 m的平均速度约为4 m/s;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m/s
运动速度保持⑬________ 不变 的直线运动,其v-t、s-t图像分别 如图(a)(b)所示
图5-6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解析] 长江索道全长s=1165 m,单程运行时间为t=233 s 1165 m 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v= = =5 m/s。 t 233 s
估测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2 m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时间 测量 及单 位换 算
停表读数:小盘表针(分针)转一圈是15 min,大盘表针
(秒针)转一圈是30 s,当分针过半时,秒针在原来读数
的基础上加30 s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常见
时 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1 s;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考向探究┃
探究1 长度与时间 乙 例1 如图5-3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________(选 填“甲”或“乙”)中测得的铅笔长度更精确些,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___________cm。 6.7(6.6~6.8均可)
探究2 参照物
例2 【2017· 江西】如图5-5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 的;若以岸为 静止 参照物,白鹭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运动
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探究3 单位换算及速度的相关计算
例3【2017· 重庆B卷】五一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 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5-6所示,长江索道 全长约1165 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 s,则索道在该次运 5 行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 运动 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_______(选填“运动” 或“静止”)的。
图5-3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变式 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 一次模拟考试,如图5-4所示,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 。 99.8
图5-4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匀速直线 运动的定 义及图像
变速直线
运动
变化 运动速度发生⑭________ 的直线运动,图中0~40 s内小车的平均速 度为⑮________m/s 30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考点4 初高衔接知识点
1.位移的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和终点 的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路程是物体运动所经历的路径长度, 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5-1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 B到C,其位移的大小是4R,通过的路程是2πR。
第5讲 机械运动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考点聚焦┃ 考点1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度 尺的 物体的一端要对准整刻度处,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 使用 要紧贴被测量的物体,视线要正视,测量结果要有估读 值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长度 单位 换算
常见 普通中学生身高约为1.6 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5 长度 cm;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 mm;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①
运动
和静 止的 性
________的。若选择加油机A为参照物,则战机B是②
静止
不同
________的;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则战机B是③
运动
相对 ________的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考点3 运动的快慢
比较方法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④________; 时间 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⑤________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5讲┃机械与运动
(2)图5-2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的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v0,与路程s和时间t无 关。物体在一段时间(t0)内走过的路程(s0)满足关系式:s0=v0t0,在图甲中为阴影矩形的 面积。图乙是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t=v0+at0, 位移(s0)与时间(t0)的函数关系式为s0=v0t0+at02,在图像中为(s0)阴影矩形和三角形的面 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