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之《孟子》情景式默写
统编版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期末复习汇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规矩。
4、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内忧外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5、孔子对子路治国理念的态度“夫子哂之。
”6、冉有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7、冉有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8、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9、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答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0、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
12、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以后追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中可以看出。
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中可以看出。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的动作中可以看出。
《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姓名:班级:1.,社稷次之,。
(《孟子·尽心上》)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孟子·尽心上》)3.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4.,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5.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论语·为政》)6.仁者爱人,。
爱人者,。
,。
(《孟子·离娄下》)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8.,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孟子·公孙丑下》)9.富贵不能淫,,,此之谓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论语·子罕》)1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1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老子》第二章)1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老子》第三十三章)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老子》第六十三章)15.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老子》第六十四章)16.强大处下,。
(《老子》第七十六章)1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18.弃燕雀之小志,。
(丘迟《与陈伯之书》)19.不登高山,;不临深溪,。
(《荀子·劝学》)20.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利人者,;恶人者,;害人者,。
(《墨子·兼相爱》)21.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墨子·尚贤》)22.以力服人者,;以德服人者,。
(《孟子·公孙丑上》)23.道虽迩,,事虽小,。
(《荀子·劝学》)24.蓬生麻中,;,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2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含答案)

《论语》选读默写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2.子曰:“,是谓过矣!3.子曰:“,非道弘人。
”4.子曰:“躬自厚而,则远怨矣!”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7.子曰:“岁寒,。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10.子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2.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孟子》选读默写1.乐民之乐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天时不如地利,。
3.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4.君子以仁存心,。
仁者爱人,。
爱人者,。
,人恒敬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6.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子》选读默写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故有道者不处。
3.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死而不亡者寿。
4.为无为,,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为大。
天下难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夫轻诺必寡信,。
是以圣人犹难之,。
5.其安,其未兆,其脆,其微。
为之于,治之于。
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民之从事,。
,则无败事。
6.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枯槁。
故将强者死之徒,。
是以兵强,木强。
强大处下,。
《论语》选读默写答案1.不知为不知2.过而不改3.人能弘道4.薄责于人5.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小车无軏7.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8.不舍昼夜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0.是人之所欲也不去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1.无適也12.则不复也13.思而不学则殆《孟子》选读默写答案1.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忧以天下2.地利不如人和3.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4.以礼存心人恒爱之敬人者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立天下之正位不得志独行其道贫贱不能移《老子》选读默写答案1.斯恶已善之为善难易相成高下相盈前后相随2. 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物或恶之3.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失其所者久4. 事无事于其易于其细必作于易故能成其大5. 易持易谋易畔易散未有未乱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常于几成而败之6.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柔弱者生之徒则灭则折柔弱处上。
先秦诸子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1.孔子说要用启发式教学,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句子是:,。
,。
2.君子无论是急促、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去做:,,。
3. 孔子说做人不能不讲诚信的句子是:,。
4.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5. 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6.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7.《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8.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是:,。
9.《论语·子罕》中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
10.孔子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抱负和坚强意志,因为他社会责任重大,前路漫长的句子:,。
11.《论语·卫灵公》中表达有志于仁德之士,把仁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的句子:,,。
12. 曾皙描绘暮春咏归图的句子:,,,,,,。
13.孔子是如何指导弟子颜渊学习的:,。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化用了《论语》中的“,”,表达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的还可以补回。
15.《论语》中,“”一句告诉我们,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
16.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同时认真反省自身缺点的句子是:,。
17.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强调有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
18. 孔子以大车小车为喻,阐明为人治国要讲诚信的句子是:,,。
19. 能表现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句子是:,。
20. 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21.《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22.《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23.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情境默写助力《先秦》预习(学生版)

情景式默写助力《先秦诸子选读》预习1、孔子直接表达自己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句子:,。
2、陶渊明化用了《论语》中“,”表达了自己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还可以补回。
3、颜渊赞叹自己老师学问高的句子“,,,。
”老师是如何指导弟子颜渊学习的“。
”4、孔子指出君子与小人学道不同的句子是:“,。
”5、孔子赞美颜回“贤哉”的句子:“,,,。
”6、曾皙描绘暮春咏归图的句子是:“。
”7、孔子表达聪明的人要正视自己无知的句子:“。
”8、孔子用日月描绘君子过错的句子:“。
”9、孔子描述“人与道”关系的句子:“。
”10、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
11、孔子说做人不讲诚信的句子:。
12、借助松柏来表达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的句子:。
13、克己复礼就可以称为仁的句子:。
14、选拔正直的人有什么作用:。
15、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的句子:。
16、表达读书人为什么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17、君子不会贪生,而会牺牲生命的句子:18、仁德的人、精明的人对待仁的态度不同的句子:19、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20、君子无论是急迫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做:21、孔子认为怎样才是完美无缺的人:22、君子和小人有勇而无义的区别:23、不会举一反三,就不再次教他:24、孔子说自己是勤勉追求学问的人:25、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26、古代学习的人与现在学习的人目的有何不同:27、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28、《孟子》中认为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的句子:29、《孟子•离娄下》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30、《孟子》中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句子:31《孟子》中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言论后世有深远影响。
32、《孟子》中认为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没有敌对国家就容易懈怠,长安于享乐的气氛,国家会从内部被腐蚀掏空,然后就容易灭亡的句子:33、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为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34、《庄子•秋水》中指出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35、《墨子》中与孔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幼”主张相似的句子:36、《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先秦思想流派选读情景式默写

先秦思想流派选读情景式默写
本次选读的先秦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以下是情景式默写:
1. 孟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
之者,又次也;困而不知,下也。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人们的知识和智慧程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但需要
不断积累和努力才能提升。
2.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这个意思是什么?
答:道是世界的根源,其产生了太极(一),太极又生成了阴
阳(二),阴阳又生出了三才(三),三才包含着万物的形态和变化。
3. 墨子反对“以己易人”的观点,主张什么?
答:墨子主张“兼爱”思想,认为人们应该相互爱护,而不是为
了个人利益而将别人牺牲掉。
4. 孔子的“仁爱”思想指什么?
答:孔子认为人们应该以仁义为核心来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5. 韩非子认为,政府应该依靠什么来维护秩序?
答:韩非子主张以法律和惩罚手段来束缚人们并维护社会秩序。
这些先秦思想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思
考和研究。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教学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孟子主张教民的措施的句子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1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14.庄子在《逍遥游》中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统编本教材情景式默写全集(十五)

统编本教材情景式默写全集(十五)《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我于辞命则不能也)1.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对于学生问到的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孟子的回答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对学生解释说这种“浩然之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句子是: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3.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举“揠苗助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待“义”既要不断培养,心中牢记;同时也要注意“心勿忘,勿助长也。
”避免矫枉过正。
4.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所认为的“知言”除了包括“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这两方面以外,还包括“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这两方面。
5.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用种庄稼作比喻,批判了培养浩然之气的两种错误方法: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滕王阁序》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_。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_”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课后要求背诵内容(红色为原文,黑色为情景式):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中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一脉相承的句子是:,。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中表现君上应该与民同忧乐思想的句子是:,。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离娄下》典型的劝人互敬互爱的句子是:,。
,。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中与《大道之行也》中表现的“大同”社会的理解一脉相承的句子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