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课堂实录与评析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和相交线。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行与相交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难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空间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直线的例子。

比如,黑板的边缘、窗户的边框、斑马线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操场上的场景图,你能从中找到直线吗?生 1:跑道的直道部分是直线。

生 2:双杠的横杆是直线。

2、动手画直线师: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3、展示作品,分类讨论师:现在,我们来展示几位同学画的直线,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直线可以分成几类?(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生 1:我觉得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交叉的,一类是不交叉的。

生 2:我觉得交叉的可以再细分,因为交叉的角度不一样。

4、认识相交师:像这样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

相交的点叫做交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相交的直线,并指出交点)5、认识平行师:那这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呢?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平行。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平行的直线)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吗?生 1:两条直线永远不会交叉。

生 2: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巩固练习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请看大屏幕,这些直线哪些是平行的,哪些是相交的?(出示练习题,学生回答)(三)拓展延伸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平行和相交的例子,谁能说一说?生 1:铁路的铁轨是平行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48-51页。

【教材简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第一个信息窗第二个红点问题,主要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相系交与平行。

学生在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时,对直线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交流、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二个红点则充分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自由创作一组平行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想像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体盒子、两根可抽拉小棒【学具】A4纸、彩笔、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思师:同学们,看,这是哪里呀?学生回答:斑马线。

师:对,在咱们上学的路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交通标志。

这些交通标志不仅为咱们带来的安全,这里面还蕴藏着许多数学的知识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寻找,好吗?师:看,这条斑马线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这一条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形成了这种关系。

现在请你根据你观看微课后所得到的知识,再从这些交通标志中选择一组画下来吧!学生自由画。

二、画图感知,分类比较(一)展示——丰富表象刚:刚才老师选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快来看看我们的劳动成果。

(直接编上号)。

①②③④⑤⑥⑦师:仔细观察,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吗?生1上台:①②③⑥号分成一类,④⑤分成一类。

生2上台:①③⑥号分成一类,②④⑤分成一类。

(二)分类——感悟特征师指着学生1的作品问:能说说你们这样分的理由吗?生1回答:我们组把交叉在一起的分为一类,没交叉在一起的分为一类。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此处应详细描述您希望学生在本课中达成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这里应列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些内容)
三、教学准备
(列举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学工具和材料,如教科书、辅助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设计一段引入新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新知探究
(通过活动、讨论、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和知识)
3. 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4.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便于改进教学)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教案设计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充和修改。

希望这个大纲能对您的教案设计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和反思垂直与平行_苏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和反思垂直与平行_苏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和反思垂直与平行_苏版新课标(一)、画一画,思维在动手中萌发1、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在你白纸那个平面上画一条直线。

生:(动手画)师:老师在黑板那个平面上也画一条直线。

(斜着的直线)看着这两条直线想一想,直线有什么特点?生:没有端点,能够向两端无限延伸。

师:对!直线能够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只画出了它的一部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天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师:这两条直线要画在同一个平面上,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假如把两条直线都画在白纸那个平面内,想一想,这两条直会是什么模样呢?生:安静地想着两条直线的模样师:把你想好的两条直线画在纸卡上吧,每张纸卡画一组。

生:动手在纸卡上画。

(评析:学习的资源由学生亲自动手画出,用动手实践获得的体验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现实起点。

思维在动手中萌发。

)(二)、分一分,思维在观看中明朗1、师:同学们,用手势告诉老师你们都画了几种情形?前后左右互相看看。

把同桌的几组直线放在一起,试着给它们分分类。

生:同桌动手操作讨论。

师:了解学生分类情形:你们都分类几类?选择类别最多的一组同学自己粘贴在黑板上。

说说你们是如何想的?生:4类,相交成一个角的分为一类;相交成4个角的分为一类;相交成两个直角的分为一类;平行的分为一类。

(学生描述分类的语言不规范)(三)、说一说,思维在叙述中清晰1、我们都来观看他们的这些直线,关于他们的分类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生1:1、2、3类碰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

师:像如此的两条直线,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把那个共同点叫做“交点”,如此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是“相交”。

(板书)师:按照如此的标准看看,还有哪些直线是相交?生:1、2、3类直线都延长,会有新发觉。

师:你们都想象着把它们延长。

(顺势延长其中一组)生:延长后他们都能相交,都有一共同的交点。

随着学生猛烈的争辩,随着学生越来越明朗的分类,教师及时调整黑板上的分类方法。

“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作者:秦桂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5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77-02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6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两条直线相交(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平面。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白色卡纸、彩笔。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发新知师: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跟小明和爸爸在学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生1:线段、射线、直线。

生2: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线段能测量出长度,直线和射线不能测量出长度。

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线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促思定向师:(手里拿着两根直直的铁丝)同学们看,我手里拿的什么?生:铁丝。

师:如果我把手松开会发生什么情况?生:两根铁丝会掉到地面上。

师:两根铁丝掉到地面上,也可以说它们落在了同一个平面内(板书:同一平面内)如果把这两根铁丝看成是两条无限延长的直线,那掉到地面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给学生一点时间),借助彩笔和直尺把你想象的情况画到老师发的这张卡纸上。

学生动手操作。

师: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画法,我搜集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欣赏一下。

(在黑板上贴出学生作品)师:为了便于描述,我们给这六幅作品编上序号,你们说我来写。

三、合作探索,感知概念(一)探究分类标准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六组直线,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观点。

平行与相交课堂实录

平行与相交课堂实录

《平行与相交》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两种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直线间的平行关系。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的方法。

3、经历感知、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课件、两根小棒、直尺、三角板、白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观察情景图用铅笔描出窗口一情境图中的红线部分。

观察描下的红线,并根据它们的位置,给它们分分类。

生:我分了两类,①②③⑥一类,④⑤一类。

生:我分了三类,①③⑥一类,④⑤一类,②一类。

师:不错。

同学们都按自己的想法对这些线进行了分类。

那么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的类呢?图中红线所在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板书)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1、认识相交与平行师:谁能到黑板上展示一下你做的分类?(指名上台展示)师:你为什么这样分?依据是什么?生:一类是相交的(④⑤),一类是不相交的(①②③⑥)。

师:同意他的分法吗?生:不同意(指一头窄一头宽的一组直线②)。

这一组延长后也能相交,属于相交的。

师:你能上来延长试一试吗?(生演示)师:这一组延长后果然相交了。

为了看的更清楚,老师演示一遍。

请看屏幕(师演示,学生观察)师:对,这样的(②④⑤)两条直线交叉的情况叫做“两条直线相交”。

它们交叉在一起的点叫“交点”(板书:相交)师:这几组延长后能相交吗(①③⑥)?生:不能师:为什么不能?生:两头一样宽,不是一头窄一头宽的师:我们演示一下好吗?请看屏幕(师延长不能相交),象这样的两条直线就是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板书:平行)师:你能用白纸折一组平行线吗?(生折纸)师:你怎么知道是平行线的?生:两头一样宽生:延长以后不相交,就互相平行师:只要延长以后不相交,就可以说互相平行吗?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又在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同学们想象一下把它延长再延长…….. 它们相交了吗?(没有)它们平行了吗?(没有)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这是怎么回事?生:(讨论)一条在黑板的面上,一条在桌面上,不在同一平面上。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及评析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及评析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6页第二个红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分类比较,初步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与相交,以及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垂直。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简单的抽象、归纳、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体模型、小棒学具:点子纸、彩笔、三角板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经过刚才短暂的接触,我们已经认识了,说说吧,你对于老师有了哪些了解?注意用上话筒!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和小明在跟爸爸学学设计的过程中,学习了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小明跟爸爸学设计的情境图)生(齐):线段、射线、直线。

(课件:小明跟爸爸学设计的情境图缩小,随之出现三种线的名称以及图示)师: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生: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学生回答,教师随之点课件)师:同意吗?看来,上节课的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线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思师:咱们就从身边的事入手进行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早晨教室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课件:铅笔掉落之后……桌子被碰,两支铅笔从桌上掉了下来,一支掉在了地上,一支掉在了椅子上。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铅笔掉下来了。

师:说具体些,掉到哪儿了?生:一支掉在了地上,一支掉在了椅子上。

师:噢!两支铅笔落到了不同的平面上,一支落到了椅子面上,一支落到了地面上。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椅子上的铅笔继续滚动,可能会怎么样?生(齐):掉下来!师:那样的话,这两支铅笔就都落到地面上了,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數學教案設計以下是一份以《平行与相交》为主题的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设计的示例:教案主题:四年级上《平行与相交》实录数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平行”和“相交”的概念。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并区分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

3. 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2. 相交线的概念及其性质3.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及应用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直线知识,提出问题:“直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教师展示一些直线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分类,引导他们发现平行和相交的关系。

二、讲解新知(20分钟)1. 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同时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

2. 教师讲解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同样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

3. 教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图形。

2. 让学生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并尝试找出它的特点。

四、总结回顾(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行和相交的概念以及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的发现。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平行与相交的概念。

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理解还有困难,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形象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与相交》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课本55页红点1和红点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

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

2.在学习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初步理解相交与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其联系与区别。

2、理解两条直线相交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

教具学具准备:铅笔(两支),正方体(上附小棒),彩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猜谜,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学数学吗?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生:认真听课,多做练习,积极思考…….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看来平时也肯定是这样做的。

总起来说呢,要学好数学,有“5到”:耳到,认真倾听;眼到,仔细观察;心到,用心思考:嘴到,积极回答问题,另外还要手到(师边说边画图)。

大家看老师画的,其实是一个字,谁猜出来了?
生:是个聪字。

师:你可真聪明!怎么看出来的?
生回答。

师:所以你看,只要上课能做好这“5到”,你就是最聪明的。

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上课!
(设计意图:猜谜活动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又通过这个字谜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举两得)
二、探究新知
(一)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线段
(出示大屏幕)
师:再来看一个谜语:“风筝跑了(打一数学名词)”。

生:线段。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风筝跑了当然是因为线断了。

师:线断了,就是“线断”,数学名词是“线段”。

还记得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生:是直的。

生:有两个端点。

生:它有头有尾。

(板书:线段直两个端点)
师:请你在答题纸上画一条线段。

2、认识射线
师:画好了吗?下面咱们玩个变脸的小游戏。

听清要求,请你把刚才画的线段变成一条“有头无尾”的线。

开始!
生操作。

师:谁想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你是怎样画的?
生:我是在刚才的线段一边又加了一段。

师:你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学生评价)在线段一边加一段,我们在数学上说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把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那射线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只有一个端点;是直的。

它无限长。

(板书:射线直一个端点无限长)
(设计意图:通过把“有头有尾”的线段变成“有头无尾”的线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出射线的特点,了解射线、线段的联系)
3、认识直线
师:好,继续变。

再把这条射线变成一条“无头无尾”的线。

看谁动作最快。

展示学生作品:这次谁来变?
生:再把射线的另一端无限延长就行了。

师:你可真会学习,“无限延长”这个词接着就用上了。

像这样左右开弓,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直线。

直线就像我们的学习,永无止境。

谁来说说直线的特点?
(板书:直没有端点无限长)
4、区别与联系
师:玩完游戏,咱们来总结一下(课件出示):这是?(线段)。

把它的一段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它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大家发现了吗,其实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找生活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师: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看作线段、射线或直线呢?
生:手电筒的光可以看成射线。

生:铅笔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咱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屏幕显示)你都在图中找到了哪些线?
生回答。

(二)相交和平行
1、体验“同一平面”
师:真是善于观察!你看,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

老师这儿有两支铅笔,一不小心(左手松开),铅笔?
生:掉到地上了。

师:如果我现在松开右手,会怎么样?
生:右手的铅笔也会掉到地上。

师:两支铅笔都掉到地面上,我们就说两支铅笔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同一平面内)
2、猜想,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两支铅笔都掉在地面上,他们的位置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指生试着说。

师:如果我们把两支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你能把他们的位置关系画出来吗?注意,把图画的大一点,让其他同学也能看清楚。

看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开始。

师巡视,搜集作品。

师:都画完了吗?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发现了很多种不同的画法,咱们一块来看一下。

(张贴)为了便于描述,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来,你说我写。

3、分类
师:仔细观察这6组直线,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
师:又有想法了?反应可真灵敏,这样,把你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

师:那个小组想把你们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们是这样分的:①③⑥是一类,②④⑤是一类。

师重新排列作品。

师:为什么把①③⑥分在一类?
生:因为它们的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意见?
师:都同意。

同学们刚才说的两条直线交叉,在数学上我们就叫相交。

(板书:相交)相交的这一点是交点(板书:交点)。

谁来指一指①的交点在哪?
生上台指。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相交吗?
生手势表示。

师:同学们表示的都不错,你看老师这样行吗?(师做手势,两条胳膊交叉,但不接触)
生:不行不行,你侧过来看就发现两条胳膊没碰到一块,他们之间隔着一段呢。

师:没碰到会有交点吗?
生:不会。

师:两条直线相交,一定会碰到,形成一个交点。

再来看第二类,你为什么把它们分到一块?
生:它们都没相交?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大胆说。

生:我觉得④应该属于相交。

师:哦,用你的理由来说服同学们。

生:咱们画的是两条直线,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我们把它们延长以后,他们就会相交了。

师:口说无凭,咱们得用事实说话,来,孩子,你上来把它延长一下。

生操作。

师:看他的作品,相交了吗?交点在哪?
生:相交了,交点在延长线上。

师:看来这位同学最有数学的眼光,准确的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就是直线可以?
生:无限延长。

师:所以像这种表面上看不相交,但延长后能相交的,我们可以把它理直气壮的归到哪一类?
生:相交的一类。

师:②和⑤延长后能不能相交呢?
生,不能,它们再怎么延长,都是不相交的。

师:课件演示。

师:延长后果然没相交。

像这种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板书;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请你以直线a和直线b为例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
生: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

生: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指生多说。

师:老师也来试试:直线a是平行线。

生:不对不对,互相平行至少得有两条直线,一条直线是不能说互相平行的。

4、生活中的相交与平行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一下相交和互相平行的现象吗?
生:直尺的上下两条线是互相平行的,咱们的楼梯栏杆有许多互相平行的线……….
师出示图片,共同欣赏。

师:看了这么多例子,你能判断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条直线属于哪种位置关系吗?(出示正方体,在其两个不同的面上各有一根小棒)
生争论:相交,互相平行……..
师:这次意见不一致了,有说相交的,有说互相平行的,还有犹豫不决的。

孩子,你起来说一下你为什么犹豫?
生:我感觉它既不相交,也不互相平行。

师:哦?咱们把小棒拉长看看。

相交了吗?
生:不相交。

师:那互相平行吗?
生:也不。

师:那老师疑惑了,这是为什么呀?谁发现了?
生:因为两根小棒在不同的平面上。

师:不错,今天咱们研究的都是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板书课题)
三、课堂小结
师: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练习(见课件)
1、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
2、判断数学课本、汉字、英文字母中的相交与平行现象。

3、猜一猜:一个图形由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组成,他可能是什么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