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二(3)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并使用数学符号:+,-,=,>,<。
2.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术语:加数,被加数,和。
3.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来描述数学问题,进行基本计算。
4.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整数和自然数进行基本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5.学生能够掌握概括和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点2. 使用数学符号和术语进行基本计算3. 基本加减法的速度和准确度三、教学方法1.板书法:主要课堂教学手段,适合课堂重点知识的传授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知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概括知识点4.互动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中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符号和术语: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加数,被加数,和。
(2)基本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加法交换律,减法的封闭性,加减整数的规律。
自然数的加减法:加法的交换律,减法的封闭性,加减自然数的规律。
(3)整理和复习知识点:整理和复习基本数学概念,知识点,加减法口诀等。
2.教学过程(一)启发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符号和术语1.让学生通过图例展示+、-、=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符号。
2.通过讨论和探究,让学生理解被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基本的加减法。
(二)活跃课堂,掌握基本的加减法1.启发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各类加减法的方法和运用。
2.通过对加减法规律的讲解,带领学生深度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三)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点1.通过全面回顾本单元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需要重视的内容,帮助他们把握整体概念。
2.通过回顾数学口诀和专业术语等,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要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习和巩固前几节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等;2.能够掌握整理数的方法,包括用加法口算进行整理、列竖式整理等;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与整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理千以内的数;2.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不同整理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加法竖式的练习题;3.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导入1.讲解前几节的知识点,包括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等;2.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顾练习。
第二部分:整理数的方法1.针对整理数的方法,首先讲解用加法口算进行整理的方法;2.在黑板上展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加法口算的方式整理数。
第三部分:列竖式整理数1.讲解列竖式整理数的方法,说明其作用和步骤;2.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列竖式整理数的例题,并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四部分:综合练习1.出示几道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鼓励正确的同时指出错误并给予纠正。
六、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整理数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整理数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整理方法将数进行整理;2.激励学生在家中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熟能生巧。
八、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便今后教学改进;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整理数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希望通过不断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二人教版

上午孵出了 337 只小鸡 ······
(选3中5你2-要28买9)的÷商7品,算一算要付多少钱。
选提(5(119)中出)下3下你-一午午要孵(个买出孵数2的7了学出1商多+问了品少1题6,只多9,算小)少并一鸡只算选? 要择小付合鸡多适?少的钱方。法解决它。
一 上、节谈课话 我导 们入 对, 本明 单确 元目 的标 内容进行了整理,今天我们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一选((21、))中这 下谈你一午话要天孵导买入共出的,孵了商明出多品确了少,目多只算标一少小算只鸡要小? 付鸡多?少钱。
(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37 + 118 = 455 (只)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四点 三十六分。
二、基础练习
完成第48页第2题。
用 900 个鸡蛋孵小鸡, 上午孵出了 337 只小鸡 ······
二、基础练习
一45、5 谈+ 话33导7 入= ,79明2 确(只目)标
(9一上(上320))、午0还这午-谈孵剩一孵7下天话出9出2多共导了了=少孵入31个出330,738鸡了明7只(蛋多个只确小没少)目小鸡有只标孵小鸡··出鸡····小?····鸡··?
用上午500孵元出可了以买33哪7些只商小品鸡? ······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四点 三十六分。
三、巩固练习
6. 解决问题。
选中你要买的商品,算一算要 付多少钱。
210 元
328 元
208 元
85 元
259元
152 元
120 元
245 元
98 元
用 500 元可以买哪些商品?
496 元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四点 三十六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二) 教案

第2课时整理与复习二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复习内容复习“加法和减法”。
教材第52~56页二、复习目标1.进一步提高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锻炼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通过经历整理与复习第3单元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回顾】加法和减法。
1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二、知识应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擂台赛,你想成为冠军吗?1.第一关:口算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以学生接龙的形式完成练习1口算。
9-8=3+4=10-7=2+6=7-1=6+3=8-4=5+4=8-0=4+6=7-4=3+5=2括号里能填几?4+=85+=1010-=4 +3=99-=5 +8=102.第二关:回家游戏。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回家”的主题图师:小鸟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助它们吗?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教师提示: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第三关:我会写不同的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巩固应用”第4题师:这一关可真有些难,你敢挑战吗?1先让学生独立试一试。
2师:可以怎么想?指名学生汇报,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提示:3+7=10,可以根据10的组成来填写。
3拓展:3+3=-=-=-4师:你能仿照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小组合作并汇报交流4.第四关:青蛙能跳到哪个荷叶上?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巩固应用”第9题1仔细观察,弄清题意。
2学生比赛完成,教师讲评。
5.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都顺利通关了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名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数一数”“示意图”“数的分与合”等方法来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各种运算。
2.认识和掌握一些数学概念,如数列、余数等。
3.掌握简单的解方程方法,能够解一步、两步方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采用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性,让他们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复习前面学过的各种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
2.学习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解一步、两步方程时步骤的把握。
2.掌握数学问题的转化和解决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复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学习数学概念:数列、余数的概念及运用。
3.解一步、两步方程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基本运算1.复习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进行小组练习。
2.总结复习内容,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第二节:学习数学概念1.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和余数的定义及简单运用。
2.练习相关题目,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节:解方程1.学习一步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2.学习两步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3.练习相关题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问题:
外国的小朋友学习乘法口诀吗?他们怎么计算乘法呢?
为什么看镜子和水里的字是反着的?
什么与减法有关系呢?
教学反思
师: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二)
学生可能回答:
我也不知道乘法与加法是有关系的,可能与减法也有关系吧。
外国的小朋友学习乘法口诀吗?他们是怎么计算乘法的呢?
镜子里的人和物应该和本来的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字是反着的呢?
……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大家的成长足迹,只要我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1.我的成长足迹。
师:同学们,说说这半个学期来你们的成长足迹吧。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当一道题看不明白时,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还可以先从问题入手,找出相关的条件,再解决问题。
我之前会照着铅笔盒上的乘法口诀背,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知道了,还会编乘法口诀呢!
在学习“购物”后,买东西时,我更会算账了。
我最喜欢剪纸了,原来我们的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
……
师:是啊,在我们的数学课上,大家的收获真多啊!只要你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
2.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意思就是说知识是学不完的,学习是不能停止的。想一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有哪些疑问呢?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找答案。
每节车厢有2个轮子。
师:那么做一辆这样的小火车一共需要多少个瓶盖?
生:其实就是求5个2是多少。
师:说得真好。该怎么列式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吧!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整数加法和减法、乘法、除法、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几何图形、数据统计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一)一、填空.1、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45棵,其中梨树有a棵,苹果树比梨树多( )棵.2、2a表示( )或者( ),a2表示( )3、一个正方形周长是m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4、某工厂每月用水a吨,全年用水( )吨5、三角形在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当a=3.6厘米,h=4厘米时,s=(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a2>2a ( )2、2x+3=11的解是x=4. ( )3、4x+5>10是方程( )4、当a=3,b=5时,2a+3b=21 ( )5、42+3=2x,不是方程是等式.( )三、解下列方程.4x-18×2=20 2.5x-0.5x=0.4×8 x-4.5+10=17.8四、列方程解文字题.1、一个数的5倍加上这个数的8倍等于169,求这个数?2、9个0.6比x的2倍多2.7,求x?整理和复习(二)一、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应用题.1、一个三角形面积是24.8平方米,底是12.4米高是多少米?2、小青家今年养了50只鸡,比鹅的3倍还多5只,小青家今年养鹅多少只?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800千米的两城相向开出,8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 乙车每小时会驶多少千米?4、香蕉每千克4.50元,梨每千克4元,小红的妈妈买了4千克香蕉,给了营业员30元,剩下的钱去买梨,能买梨多少千克?5、小红和小军一共储蓄了235元,已知小红储蓄的是小军的1.5倍,小红和小军各储蓄多少元?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甲数是乙数的2倍,丙数比甲数多5,甲, 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第四单元测试题(A卷)一、填空.1、平行四边形底长a米,高是底的1.8倍,面积是( )2、货车每小时行S千米,客车每小时行m千米,客车3小时后和货车5小时一共行驶了( )千米.3、食堂买来200千克煤,已烧了a天,还剩b千克,平均每天烧了( )千克.4、每个足球x元,买4个足球,付出200元,应找回( )元.5、三个连续自然数,已知中间一个数是m,那么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三数之和是( )6、当x=5时,x2=( ),2x+8=( )7、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是( )8、一种商品降价a元后是80元,原价是( )元.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小明今年a岁,哥哥比他大b岁,c年后,哥哥比他大b+c岁.( )(3)、x的3倍与3x相等. ( )(4)、3x+4x=7x, 3a+4b=7ab ( )(5)、含有x的等式叫方程. ( )三、选择题.(填序号)(1)、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①、4a=0.8 ②、0.17x+2.5 ③、3x+7>15 ④、3.5x-1.7x<8(2)、47除一个数所得的商是6余5,求这个数的方程是( )①、6x+5=47 ②、6x-5=47 ③、47÷6-5=x(3)、当a=8,b=6时,2a+3b等于( )①、36 ②、34 ③、240(4)、甲数是a,是乙数的3倍, 乙数是( )①、3a ②、a÷3 ③、2a(5)、一个正方形边长是8米,若边长增加2米,面积增加( )①、4平方米②、16平方米③、36平方米④、100平方米四、解下列方程.5.5x+6.7=7.8 28-x+3.6=20 3.5x-0.8x=11.348x-27.54÷2.7=1.8 6.2x-x=41.6 9x-14×5.5=58五、列式计算.1、20.3被2.9除的商去乘0.67与1.33的和,积是多少?2、15个8比一个数的4倍多10,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3、甲数是x,乙数是甲数的3倍少0.2, 乙数是5.8,甲数是多少?(列方程解答)六、看图列方程.X本文艺术X本X本16本91本故事书七、应用题.1、汽车站有480箱货物,一辆货车运了5次,还剩3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列方程解答)2、A,B两城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骑自行车从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行16千米,4小时后,两人还相距30千米, 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一共1080棵,已知杏树经桃树的棵数多180棵,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4、一个长方形操场周长是348米,宽是69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龟兔赛跑,全程200米,龟每分钟跑2.5米,兔每分钟跑32米,兔自以为是,在途中睡了一觉,当龟到达终点时,兔子离终点还有40米,兔子在途中睡了几分钟?第四单元测试(B 卷)一、 填空.1、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2、李师傅每天做m 个零件,比张师傅多做8个,两人一天共做( )3、每本练习本x,买了6本,付出10元,应找回( )元.4、甲数是乙数的a 倍,甲数比乙数多( )倍.5、( )叫方程.6、甲乙两数之差是14,两数之和是108,甲数是( ), 乙数是( ).7、a ×(7+b),当a =5时,b=( )才能使a ×(7+b) =52.58、一个正方形周长是a 厘米,用字母表示它面积的式子是( ),当a =24时,正方形面积应是( )平方厘米.二、把左右两边意义相等的用直线连起来.a 与a 相乘 a +2ba 与相加 a 2a 的2倍 2a +3aa 的二分之一 2a比a 的2倍多3的数 a +aa 与b 的和的2倍 21a a 与b 的2倍的和 (a +b)×2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等式就是方程. ( )(2)、42=4×2 ( )(3)、4x -20=4与50-5x =20的解是相同的. ( )(4)、光明商店上午卖出a 台冰箱,下午卖出b 台冰箱,这天一共卖了ab 台.( )(5)、2.5a +b =2.5ab ( )(6)、2b ×(b +c)=2b 2+2c ( )四、选择(填序号)1、a 除150的商再减去20的差,列式为( )①、a÷150-20 ②、150÷a-20③、a÷(150-20) ④、150÷(a -20)2、下列式子里是方程的有( )①、x+3 ②、3+15=18 ③、4a+27=78 ④、4x-15<203、0.75x-4×1.8=0.3的解是( )①、x=8 ②、x=10 ③、x=1004、根据8x-6=50,可推得3x+7的值是( )①、50 ②、28 ③、215、m是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一个数,三个数之和是( )①、3m+2 ②、3m ③、3m+1 ④、3m-1五、当a=4,b=5,c=6时,求下列各式的值.a+3b-2c abc÷12 bc÷a-b六、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1、5x减去3.2与9的积差是2.7.2、一个数的7.5倍与这个数的4.5倍多24,这个数是多少?七、应用题.1、同学们植树,一班比二班多植63棵,一班42人,平均每人植8棵,二班39人,平均每人植多少棵?(用方程解答)2、买3张桌子和4把椅子一共用了308元,每把椅子32元,每张桌子多少元?(用方程解答)3、一个长方形周长和一个正方形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24厘米,宽16厘米,求正方形面积?4、两辆汽车从相距4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还相距10千米,已知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求另一辆汽车速度?(用两种方法解答)1、鸡兔同笼,共有35个头,94条腿,求鸡兔各有几只?总复习(一)一、直接写出得数.8-0.72=0.72×2.5×4=7.2÷0.8=0.64÷1.6=8.7÷2.9×2.9= 4.2÷0.1=7.2+6.5+2.8= 1.5×0.75+1.5×0.25=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7-(8.65+2.7) 92.5×0.25×4 6.7×0.9+6.7×0.18.25×9.9+0.825 3.4×8.7+34×0.13 6.5×1.1三、笔算下列各题.7.89×4.27 28.56÷5.1 102.6÷3.8四、列式计算.1、8.5与4.2的积比17.8的一半多多少?2、26.34比3.4与4.6的积多多少?总复习(二)一、填空.1、0.78+0.78+0.78+0.78改写成简便算式是( ),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 ),也表示( ).2、5小时24分=( )小时 2.3小时=( )小时( )分3、12.53里面有( )个0.01 125个0.1是( )4、8.789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5、20÷6的商是一个( )小数,写成简便记法是( )6、求6.25的十分之三是多少?列式是( )7、在3.6262,3.62,3.62,3.626中,是有限小数的( );是无限小数的有( );纯循环小数是( ),混循环小数是( ).二、判断(1)、8.25×4.7与82.5×0.47的积相等. ( )(2)、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 )(3)、两个小相等,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因数大.( )(4)、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5)、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6)、3.26的循环节是26.( )三、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03÷(0.25×68) 16.06÷5.7×1.74.65×5.73÷3.9总复习(三)一、填空.1、加法、减法叫做( )运算, 乘法,除法叫做( )运算2、只含同一级运算的要( )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 )运算,再算( )运算.3、8.2+4.5×0.3÷1.5这道算式含有( )级运算,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如果把这道算式改写成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乘法,列式为( )二、按顺序计算,然后列成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 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三、列式计算.1、5.2与3.5的差去除10.5,所得商再加上20.9,和是多少?2、1.28减去1.54与0.31的差,所得的差再乘9.4,积是多少?总复习(四)一、 填空.1、7.2公顷=( )平方米 3.04平方米=( )平方米( )方分米2、两个完全一样的( )梯形可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 )倍.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这个三角形面积一定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现在底缩小3倍,高不变,面积是( )平方米.二、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5.2 5.8 4.7 3.4 4.2 4.5 4.8 5.5 3.2三、应用题.1、有一块三角形小麦地,高30米,比底长18米,这块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5分米,高8分米,它和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相等,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分米?3、如右图,用篱笆围一块菜地,利用了一面墙.篱笆全长40米,这块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9米总复习(五)一、填空.1、一个三角形,它的底是a米,高是2米,它的面积是( )2、a+b比a大( ),a-s比a小( )3、a+a+a+a+a=( ) a×a×a=( )4、a、b、c 三数的平均数是( )5、甲数比乙数大5,如果乙数是m,那么甲数是( ),如果甲数是m,那么乙数是( )6、当x=5时,2x-1.7×4的值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等式一定是方程.( )2、只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才是方程.( )3、a×b×2=2ab,a×2b=2ab. ( )4、2×2=4,22=4,所以a2=a×2. ( )三、解下列方程1.8×2-0.3x=2.4 15x-8x+30=135 8x+0.4×1.2=1.2四、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1、12.5减去一个数的2.5倍,等于这个数的3.5倍,求这个数?2、3.5除17.5的商比一个数的4倍多0.2,求这个数?总复习(六)应用题.1、梯形上底是a米,下底是b米,高是h米,(1)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S.(2)当a=2.5,b=4.8,h=2.4时这个梯形面积是多少?2、一枝钢笔的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2.5倍,现各买2支,一共用了10.5元,每支钢笔和圆珠笔各是多少元?3、AB两城相距720千米,一列客车从A城开往B城,行2小时后,另一辆货车从B城开往A城,4小时后与客车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一根绳子长13.4米,第一次剪去3.2米,第二次剪去多少米才能使剩下的长度刚好是第一次剪去的2倍?5、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83,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7,丙数比乙数的3倍少4,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学习,我思考,我练习,我收获!
1、请在方格纸上标出下列建筑物的位置。
银行(2,2);小明家(3,1);商店(3,3);公园(4,3);学校(6,2);书店(5,1)。
北
4
3
2
1
0
1 2 3 4 5 6
2、以芳芳家为观测点,说一说。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兔串门:小兔去小熊家怎么走?
小兔去小熊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高——归纳
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延伸训练——作业
必做题:下面是学校附近的地图。
学校的位置是( )。公园的位置是( )。
银行的位置是( )。()的位置是(3,5)。
()的位置是(2,3)。()的位置是(5,3)。
健身中心的位置是()。( )的位置是(5,1)。
选做题: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实验小学在凤蝶公园的北偏东75°方向1500米处。
(2)花卉市场在凤蝶公园的东偏北75°方向500米处。
(3)圣水寺在凤蝶公园正南方向1000米处。
(4)明珠山庄在凤蝶公园东偏南15°方向2000米处。
500m北
凤蝶公园
板书设计:
方向与位置
1、数对
2、方向与距离
3、路线图
教后反思:
4、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回顾确定位置及路线的方法,再结合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多加训练。
教学过程:
教学调整
温故知新——练习
1、如体位置的方法。
3、描述路线图应注意什么?
导学释疑——新授
3、第7题,先明确李庄和华庄所在仓库的位置和距离,在解决(2)、(3)小题的问题。
4、根据下图说一说,小红从家到医院所走的路线。北
40°
小红家300m
50m 500m医院
研:轻轻说,仔细听,我研讨,我进步!
合作探究,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分享成功。
展:大胆说,勇敢辩,我展示,我自信!
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成果,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导:学习目标:
A、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B、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C、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知识空缺。
学:认真看,仔细想,我自学,我快乐!
1、教材93页第6题第(1)题,进一步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第(2)题,进一步明确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定边镇学区学校发展共同体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
整理和复习二(3)
所属单元
第六单元(四—七单元)
单元教学共4课时,第3课时
主备人
常艳丽
参加人
常艳丽王清峰乔晓艳张睿张海花
审核组
审核领导
曹显军张飞鹤赵世举
分享学校
分享人
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3、进一步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