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中学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论语与孟子》兰亭集序文言现象汇总 北京版选修《诗歌散文小说》

合集下载

北京市重点中学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论语与孟子》滕王阁序之典故梳理 北京版选修《诗歌散文小说》

北京市重点中学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论语与孟子》滕王阁序之典故梳理 北京版选修《诗歌散文小说》

滕王阁序之典故梳理人教版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这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文章引用典故达三十多处,这势必造成文字上的艰涩古奥,在理解上设置了重重障碍。

所以,把文章中的用典摘取出来,进行梳理归类,释文解义,就有非常之必要。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论语与孟子》兰亭集序文言现象汇总北京版选修《诗歌散文小说》

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论语与孟子》兰亭集序文言现象汇总北京版选修《诗歌散文小说》

兰亭集序文言现象汇总古今异义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如:或取诸怀抱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如:俯仰一世今义:低头抬头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如:俯察品类之盛今义:物品的种类句式a) 判断句修禊事也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b)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c)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映带(于)左右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

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使动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使动⑨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c)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少长咸集。

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

【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往,到达。

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暮春之初。

(一)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或通“趋”,趋向。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本店铺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兰亭集序》——王羲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2)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贤才)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大事)(3)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4)数词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3、一词多义修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之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一一觞一咏(一边)若合一契(数词,一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 其致一也(一样)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悲夫(语气助词)二、虚词1.以(1)介词,把。

高二语文论语孟子专题北京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论语孟子专题北京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论语孟子专题北京知识精讲高二语文论语孟子专题北京知识精讲一。

教学内容:论语孟子专题二. 本周专题学习目标通过讲解《侍坐》达到两个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

2、认识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通过讲解《齐桓、晋文之事》达到两个教学目标1、体悟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民本思想.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通过讲解两篇课文,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三。

课文知识分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侍坐》人物表孔子:名“丘〞、字“仲尼〞,60岁公西华:名“赤〞,18岁子路:名“由〞,51岁曾皙:名“点〞,年龄可能不会超过子路冉有:名“求〞,31岁子路〔由〕:治“千乘之国〞,让人“知方〞,“率尔而对〞。

〔从政,重视礼治,抢述己志,充满自信〕冉有〔求〕: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从政,重视礼治,虚怀若谷〕公西华〔赤〕:“宗庙〞,“会同〞,“愿为小相〞,“非曰能之,愿学焉〞。

【高中课内阅读】《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高中课内阅读】《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高中课内阅读】《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 1 .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少长咸集(少长:少者、轻的人)⑶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整理》对于兰亭集序一文有哪些文言知识需要我们掌握呢?下面是整理的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列坐其次(2)足以极视听之娱(3)信可乐也(4)向之所欣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是日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判断词。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文雅。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引①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②将军夜引弓____________(2)一①一觞一咏____________②俯仰一世____________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3)临①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____________②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③居高临下____________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群贤毕至(2)少长咸集(3)映带左(4)一觞一咏(5)引以为流觞曲水(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以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之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②曾不知老之将至③及其所之既倦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⑤以之兴怀⑥暮春之初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当其欣于所遇(4)不能喻之于怀四、重要语句翻译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兰亭集序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兰亭集序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杂文砍一常ㄋ?裕汗乓澹褐赣美矗唤褚澹罕硪蚬?叵盗?剩�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兰亭集序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兰亭集序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 (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兰亭集序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文言现象汇总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句式
a) 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b)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映带(于)左右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

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
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使动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使动
⑨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

例:若合一契
(2)一样。

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
(1)动词,往,到达。

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暮春之初。

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取”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像
成语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游目骋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