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地球表面的地形3.1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东方 东方 正上方偏南 西方
9.2米 西方
7.2米 西方 0.1米 正上方偏北
5.2米 东方
16:00
西方
17米 东方
1.影子长度随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清晨 长,逐渐变 短,中午 最 短 ,然后逐渐变 长 ,太阳落山时最长。 即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是随着 太阳 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 置最高时影子 短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最长。
思考:书本P47的看图练习
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想知道什么?
课后作业:
1、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观察世界地形图,总结世界地形 地貌的分布特点。
2、收集不同地貌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资料,以及这两种情况下形
成的地形地貌资料。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你能说一说上图是什么动物留下的影子吗?
海洋的一般特征 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洋生 物作用。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公里,占地 壳总面积的 70.8%。海洋底部的地形可以分为 四个部分: 海底地表名称(M) 大陆棚、 大 陆坡、 海洋底部、 深海盆地。
各种地形的特点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V形谷的一种。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 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 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易形成峡谷。中国长 江的三峡,黄河干流的刘家峡、青铜峡等, 是修建水库坝址的理想地段。峡谷由峭壁所 围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 许多人在印象中一直认为地球上最大的峡谷 是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不过1994 年被证实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才是世界 第一的大峡谷,其长度为504.9公里,平均 深度达5000多公尺
四、拓展延伸:
日晷原理: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因为阳光下的影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49张PPT)

柴达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盆地, 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四川盆地
又称“紫色盆地”, 农耕发达,物产丰富。
四 大 盆 地
四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 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有成都平原
三 大 平 原
我国面积最 大的平原,黑 土面积广大。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 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 米 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 在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 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很 深 ,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 浅 。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地形的特征
地
势
西
高
1000米—2000米
东
32°N
阿尔金山
>4000米
低
呈
500
阶
米
梯
以
状
下
分
布
地球表面的地形
1、我国地形主要有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 盆地 。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 山地
。
2、我国的地形 西 高 东 低,西部多 高原 ,东部多平原 ,
呈 阶梯 状分布。
3、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平原:低平而广阔
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 中间地势较低
准 噶 尔 盆 地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五上3.1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 的形态。阔
山地: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盆地: 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其他常见的地形
中 国 的 西 部 多 高 山 , 东 部 多 平 原
浙 江 省
小常识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主要盆地:
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主要高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主要丘陵:
东南丘陵、 山东丘陵 主要平原:
• 海 洋 • 湖 泊 • 峡 谷
峡谷
• 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峭 的谷地。
湖泊
• 在陆地表面上有一些周 边高、中间低,能够蓄 相当水量的天然洼地, 我们称它为湖泊
海洋
•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 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 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地形图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 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图。
盆地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绿色表示平原,浅黄色表示丘陵,颜色再深一点的黄色表示 山地,颜色越深海拔越高,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 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 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介绍地形图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 高度地形,比如: 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 到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 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 原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 河流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3.1地球表面的地形1-教科版 17张

总图 地图1 地图2
我们的探索(报告二)
收集这些区域的高度信息并记录,分析这些区域的究竟 是什么地形?
图片号
1 2 3 4
高度信息
总图 地图1 地图2
地形特征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峰峦高耸,坡度陡峻,
沟谷幽深 ,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丘陵: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山顶浑圆,坡度
较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总图 地图1 地图2 名词
相对高度 甲
地面高度
绝对高度,即海 拔
600米
1000米
总图
乙
地图1
400米
海平面
地图2
山 特征
谢谢
地球表面的地形
报告 地图2 图例 总图 名词 特征 拓展
mNa下oge 面的地形分别属于丘陵和山地你 能区分开吗?
1 No
Image
3
2
地图1 地图2 特征 名词
4 拓展
地图1 地图2 特征 地图1
特征
2
图例
3
总图
名词 拓展
总图 地图1 地图2
总图 地图1 地图2
总图 地图1 地图2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3.1、地球表面的地形》PPT课件(7)[精选]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3.1、地球表面的地形》PPT课件(7)[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2058c84a26925c52dc5bfb1.png)
高低 崎岖 ,坡度较缓,由连 绵 不断 的低矮山丘形成
面积宽敞 ,地形宽敞 ,周边 以清晰 的陡坡为界
地貌宽敞 大年夜 平整,崎岖 特不 小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周围地势 较高,中间低 平
地势 较高,曲折 崎岖 ,一 望无边
高低 崎岖 ,坡度较缓,由连 绵 不断 的低矮山丘形成
2A、、从黄地土图高A原B上、、看青平,藏面原高积原最C大、年云夜贵高B的原是、欧高亚大原年夜 陆,C面、积最山小的地是澳大年夜 利亚大年夜 陆.
地势 较高,曲折 崎岖 ,一望无边
地特势不3、较高,对,浅于曲蓝折色那崎我么岖表国示,地一望海形无比边较的说法。 精确 的选项A是〔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面积宽敞 ,地形宽敞 ,周边 以清晰 的陡坡为界
地貌宽敞 大年夜 平整,崎岖 特不 小
2、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年夜 、散布最广的是〔 〕。
呈4、青藏高状C原散、是布世。中界国最地高的形地是点 东,高号称西“世低界 屋脊〞 。
3、深浅差别 的蓝色表示 深浅差别 的陆地,深蓝色表示 海
2呈、我2国、的状我地散形布国。地高形多低样,西,部多面积最,东大部多年夜, 、散布最广的C是〔
〕。
地貌宽敞 大年夜 平整,崎岖 特不 小
地球表面的地形
1、我国地形要紧有 平原 、高原 、山地 、 丘陵 、 盆地 。
其中 散布最广面积最大年夜山地的是
。
2、我国的地形 西 高 东 低,西部多 高原 ,东部多平原 ,
呈 路径 状散布。
3、深浅差别 的蓝色表示 深浅差别 的陆地,深蓝色表示
海深
浅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19张PPT)

中国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 嶂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 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 明显的陡坡为界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地球表面的地形
盆地
平原
山地
高原
峡谷
丘陵
下一环节
平 原:低平而宽广
返回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返回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返回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典 型
返回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返回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返回
家乡地形图片
Go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比 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5000米以 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 六千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深 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 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广中元国市地处形于复四杂川多北样部,边既缘有,巍山峨地高向耸盆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 地原过、渡丘地陵带,,也地有势坦由荡北肥向沃东的南平倾原斜。, 山从脊高相空对俯高瞰差中达国3大2地00,余地米势。像摩四天级岭阶山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脊最海高拔一由级西阶端梯最是高青点藏3高8原37,米平(均大海草拔坪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 向布东着下许降多至高2山7冰84川米,,主向要南有则昆急仑剧山下、降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喜马拉雅山主峰—— 到珠8穆0朗0米玛。峰山,脊海海拔拔88由48北米至,南是从世3界04第5 一高峰。 米第(二轿级子阶顶梯)由降内到蒙1古2高00原米、。黄山土顶黄尖原削、,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 坡地面构一成般,在平2均5海度拔以1上0;00河米谷至深20切00,米相。 对跨高过差第在二6级0阶0--梯80东0米缘间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是第三级 阶梯, 地势下降到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是中国大陆架浅海 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共18张PPT)

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吗?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米以上。 棕色、橙色、褐色和紫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 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黄色和淡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盆地。 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和丘陵。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 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 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实验材料:橡皮泥,白纸 实验要求: 1、做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式的地形 。 2、地形的颜色要与地形图上的颜色一致。
柴达盆地: 盆
塔四里周木是盆高地山,中地间
很平坦
长江山峡雅鲁藏布江
峡谷: 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
峻的谷地
世里世必中鄱中青中世白海界世贝界利国国国阳海界头最界加3最尔最最湖湖最山7大最尔1大湖大大深44咸天051最深湖0的82的的的80池352平大的1平平1淡湖淡咸0湖362方的平湖方方水80水水::方0公4公公咸:公湖米湖湖死里里里里水:::海湖苏:
地球表面地形
说一说你见过的地形地貌
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峡谷
湖泊
平原:低平而宽广
南西岳北岳岳衡中恒东山岳山岳嵩泰山山 华 山 山地: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
高耸
浙辽两江闽山东广南丘东丘丘丘陵丘陵陵陵陵
丘陵: 海拔不高、起伏和缓、
山顶浑圆
青云藏黄内贵高土蒙高原高古原原高原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 或有丘陵起伏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地球表面的地形教科版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一、引入教师提问: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这节课,相信你们一定出去旅游过,你去过哪些风景地呢?能不能介绍一下那里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最后展示地形的概念(课件)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1、学生初步交流。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地形的照片,同学们能说说这些地形的特点吗?要求:根据教师出示的照片,简单描述地形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3、连连看按小组分发学生图表,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连线。
4、除了上面的地形,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地形(课件出示峡谷、河流、湖泊、海洋、沙漠等图片)5、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江西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出示江西地形的视频,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江西主要是丘陵地形为主。
三、观看绘制地形图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江西或者是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介绍清楚的,应该用什么来介绍呢?(学生回答,引出地图的概念)那平常家里的地图能完整反映出地形吗?(出示普通地图)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了这样的地图——地形图,那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看看这段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与重 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形图,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并与实景图向相对照,形成对地形初 浅的认识,初步学会观察地形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地形及其变化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重 难 点】通过观察地形图,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三 D 中国地形图和三 D 世界地形图各一张、记录单、记号笔、磁铁、课件等。
地球表面 海洋多,陆地少 西高东低 学生的观察结果 学生的推测形成原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设计
(1)出示世界地形图 引导: 刚刚我们远远地看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那现在我们就通过它带我 们走进看看地球的表面到底是怎样的。你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2)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 (3)简要交流 观察了之后地球表面是怎样的? 预设: (1)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很少; (2)陆地都漂在海洋上。 图片) (3)陆地上是凹凸不平的 4.地球表面凹凸不平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形。 引导:地球表面的凹凸,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形。 [PPT 出示] 地球表面凹凸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 丘陵、盆地等。 5.判断家乡的地形,产生认知需求 ([PPT 出示]海水抽干的地球表面
一、由大及微,产生认知需求 通过观察地球表面地形,知道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且海洋多陆地少,并 简要介绍地形名称,铺设下文。由此,学生判断家乡的地形,形成认知冲突,产 生观察地形图的需要。 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 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篮球? 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师小结:我们远看去是似乎光滑,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PPT 出示] 蔚蓝色地球 你看到什么? 你认为它的表面是怎样的? 预设: (1)很多海水; (2)凹凸不平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表面。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3.初看世界地形图,直观感受地球表面海洋多陆地少
课题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材分析】
课时
1 课时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起始课。 本课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 教材分为 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带来的有典型地形特 点的风景照片,了解什么是地形以及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的特点。第二部分“观 察地形图” 。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的大致情况,学会一些认
(3)你还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大河向东流?[PPT 出示] “大河向东流啊,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 5.对于地形,你还有什么疑问? 三、后测延伸,铺垫下文 1.[PPT 出示] 九寨沟图片。 你能判断这里的地形吗?还需要哪些条件? 2. 提问:地球表面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地形?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
教材与学 情分析
识地形的方法, 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最熟悉的并非是旅游所见的地貌,而是自己的家乡的“地形” ,但这种名 称是什么、地形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即使,学生平时听到 过或看到过“高原、山地、平原、丘陵、裂谷系、盆地”等地形的名词,而对于这 些地形的名称和实际的地理意义无法作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地球表面的凹凸形成了高原、高山、盆地、山地、峡 谷、丘陵、平原等各种各样的地形。
(1)[PPT 出示] 主要景点照片。 引导:请你看一看,这个地方属于哪种地形?这个呢?还有一个呢? 预设:平原、丘陵、盆地 (2)不同的人对我们这里的地形有不同的看法,你觉得你在判断地形的时 候有哪些困难? 引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站得高一些来看这个地 方的地形是不是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二、细析凹凸,认识地形 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感知祖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特点。发现我国的地形 规律。 1.初看中国地形图,明确家乡的地形及特点,学会看地形图的方法 (1)在地形图中找到家乡的位置 你觉得这块区域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种地形? [PPT 出示] 高度表 (2)学生观察 (3)小结交流,教师板书(把纸条贴在黑板上) 。 2.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这些地形在我们国家地形图上能找到吗?有哪 些?有什么特点?平原还有哪些?还有其他发现吗? 出示纸条:请你把你找到的地形的名称和它的特点简单的写在纸条上,写好 就请你贴到黑板上。如果你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黑板 上。 3.学生观察地形图,并记录,将记录纸贴在黑板上,约用 15 分钟。 4.交流汇报。 (1)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及特点。 请说一说你所观察的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请第一个学生说,其他同学 补充) (2)比较高原和平原。 [PPT 出示] 青藏高原和平原实景图。 引导:这两张图片,那张是高原,那张是平原?你是怎么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