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设计第一章:地球表面的地形概述1.1 地形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地形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和地貌形态的总称。
分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1.2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适宜的盆地和平原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
交通:山区地形险峻,交通不便,影响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第二章:平原地形的特点与分布2.1 平原地形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平原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相对平坦的区域,海拔较低。
特点: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
2.2 平原地形的分布与作用分布在世界各地:北美洲的中央大平原、欧洲的荷兰平原等。
作用:平原地形是人口密集区,有利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
第三章:山地地形的特点与分布3.1 山地地形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山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起伏较大的地区,海拔较高。
特点:崎岖不平、气候垂直差异、资源丰富、生态脆弱。
3.2 山地地形的分布与作用分布在世界各地: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作用:山地地形有利于水能、矿产资源的开发,也是旅游和户外活动的好去处。
第四章:丘陵地形的特点与分布4.1 丘陵地形的定义与特点定义:丘陵地形是指地球表面轻微起伏的地区,相对高度较小。
特点:地势较缓、土壤贫瘠、气候多变、生态多样。
4.2 丘陵地形的分布与作用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的丘陵地区、日本的本州岛等。
作用:丘陵地形适合发展林业和旅游业,也是城市建设的良好选择。
第五章:高原地形的特点与分布5.1 高原地形的定义与特点定义:高原地形是指地球表面海拔较高、边缘陡峭的地区。
特点:地势高耸、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空气稀薄。
5.2 高原地形的分布与作用分布在世界各地:非洲的撒哈拉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
作用:高原地形有利于能源开发(如风能、太阳能),也是特殊生态系统和独特文化的保护地。
第六章:盆地的特点与分布6.1 盆地地形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盆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区。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精选4篇)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精选4篇)《地球表面的地形》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学点重: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风景照片、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小组讨论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灯片,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
地球表面的地形PPT课件

地形的分类
平原
高度较低,地势平坦,起伏较 小,是主要的农业和人口分布 区。
盆地
四周较高,中间较低,如四川 盆地。
山地
高度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 峭,相对高差较大。
丘陵
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坡度较 缓,相对高差较小。
河流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 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 貌形态。
地形的影响因素
交通路线
地形地貌影响交通路线的规划和建设,平原地区交通网络发 达,而山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交通工具
地形地貌也影响交通工具的选择,山区可能需要使用特种车 辆或修建特殊道路,而平原地区则可以使用普通车辆。
05
地形保护与利用
地形保护的意义
维护生态平衡
地形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保护地形有助于维护生物
阔,几乎没有起伏。
平原地区通常由河流和冰川沉 积物形成,土壤肥沃,适合农
业发展。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 亚马逊平原,其次为欧亚大陆
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平原地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因为其地势平坦、气候适宜
,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源自高原高原通常指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小 的地区,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
盆地
盆地是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区,通常地势较为平坦。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盆地的形成与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有关。
盆地地区的生态环境通常较为特殊,对人类和动植物的 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地形的形成与演变
地形的形成原因
01
02
03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岩浆、地壳运 动等力量可以形成山脉、 火山、地震等现象,改变 地表形态。
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地球表面的地形》课件

1.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通常用高 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
2.地球表面还有河流、海洋、湖泊、冰 川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 伏、崎岖不平的。
活动二:观察地形图
活动二:观察地形图
《中国地形图》 我国的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1.常见地形及其特点: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峡谷:两坡陡峭,狭而深。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湖泊:地势低洼、水域宽阔。 平原:低平而宽广。
《地球表面的地形》
活动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内蒙古大草原 很宽广,一望无边。
内蒙古大草原是什么地形? 内蒙古高原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 开阔、顶面起伏较小,外围 较陡的高地,周边以明显的 陡坡为界,是比较完整的大面 积隆起地区。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 直距离,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活动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我到过新疆, 吐鲁番是个盆地。
盆地是什么样的地形? 它有什么特点?
盆地
四周高,周围山地、高 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盆 状地形。
活动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西藏地处高原, 那里有许多有着尖
峰的冰山。
高原和山地有什么关系? 哪个更高?
区分高原和山地:
高原地势相对高度差较小
山地地势相对高度差较大
活动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江南丘陵是连 绵不断的小山丘。
丘陵和山地有什么区别?
区分丘陵和山地:
丘陵海拔低于山地,坡度较缓
山地海拔高,坡度较陡
丘陵
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 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 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 较缓,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 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 的产物,由连绵不断的低矮 山丘组成的地形。
第1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导入语: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下面我们要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请大家找找看视频中有哪些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地形。
(播放视频)1.提问:(1)你看到了哪些地形?(2)你最喜欢哪种地形?(3)你们想设计自己喜欢的地形吗?2.引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一起来设计地球表面的地形。
(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地形我设计)二.亲历探究,获取新知(一)确定探究方法1.师:如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地形,大家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软件?2.学生交流讨论。
3.确定运用LEGO搭建3D地形图。
(二)制定探究方案1.小组制定研究方案(1)师:你打算用LEGO软件搭建什么地形图?请小组讨论,并填写是记录单中的第一和第二项内容。
(2)小组汇报2.教师温馨提示:(1)尽可能选择多种形状的积木,将地形搭建得更精细;(2)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积木区分地形中的不同元素;(3)搭建完成后,将作品命名为第几小组,保存到桌面上《地形图》的文件夹里,并填写记录单的第三项内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精品课件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 起伏,层峦叠嶂。
四川盆地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周 边 以
高 原 :
青 藏
明 显
面 积
高
的 陡
广 大
原
坡,
为地
界形
。开
阔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西藏高原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西藏高原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C、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
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B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地球表面的地形
判断
1、地球是大部分是陆地,小部分是海洋。(× ) 2、从地图上看,面积最大的是欧亚大陆,面积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 ) 3、我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 4、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 5、在地球的不同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 6、在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颜色代表海洋的深浅不同(√) 7、我国的地形主要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 √ ) 8、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变化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2.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情况。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地球表面的地形
1、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中国地形是东高西低
2、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C )。
A、平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31地球表面的地形精品PPT课件

1.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
2.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 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3.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米以上。
4.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
5.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
中西
国部
地多
形高
西
东
西山 高,
东东
低部
;多
中国地形有什么特点?
平 原
世界地形有什么特点?
五亿一千零一十万九百三十四平方公里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平原:低平而广阔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 丘陵起伏
盆地:周围有山地、 高原环绕,中间地 势较低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地形?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 中间地势较低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 丘陵起伏
地平而宽广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统计填表P46(去过地方的地形)
新疆吐鲁番 盆地 中间低周围高
我们的家乡象山是什么地形?
这些不同的颜色表示什么?
(填47页文件夹)
•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科版 (共35张PPT)

平原:低平而广阔
山地: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盆地: 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峡谷: 深度大,谷坡陡峻的谷地
世界地形图
介绍地形图
颜色 数字 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 地形,比如: 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到 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六千米以 上 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海拔不同的平原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 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中国地形是东高西低
2、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3、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B、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C、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
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B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习题
平原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
中间地势较低
高原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山地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丘陵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
丘陵起伏
盆地
地平而宽广
习题
1、我国地形主要有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 盆地 。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 山地 。
2、我国的地形 西 高 东 低, 3、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海洋,深蓝色表示海
很 深 ,浅蓝色则表示海比较 浅 。 4、富阳的主要地形是 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