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1《设计旅游活动》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1《设计旅游活动》练习题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2011 年1月,突尼斯民众走上街头,迫使总统本阿里逃亡沙特;随后,埃及等多个非洲国家均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科特迪瓦总统之争持续,毫无解决迹象;苏丹结束公投,很可能走向分裂……非洲似乎又走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这些局势动荡对旅游业可谓是雪上加霜,游览区的游客还没有导游人数多。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这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本该是出境旅游的旺季,但由于日本大地震和此后的核辐射危机,使得沪上出境游遭遇“倒春寒”。

回答1~2题。

1.这些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旅游安全B.旅游形象C.旅游景观D.旅游季节解析这些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安全。

答案 A2.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B.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门来实现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解析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答案 A3.以下说法中,属于影响旅游安全重要因素的有()。

①交通事故②爆炸事件③自然灾害④水土不服⑤战争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交通事故、爆炸事件、自然灾害、水土不服、战争都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

答案 D4.下列关于旅游者的基本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者的经济基础越厚,出游机会越多,在旅游中审美情趣越浓B.必要的闲暇时间是现代旅游观念下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C.现代旅游者只要具备金钱这一经济条件,就能成为旅游者D.旅游时当代人的最基本需求解析审美情趣的高低主要与文化素养有关;旅游活动是人们满足了生存最基本需求后的高等需求;要成为旅游者除了金钱外,还需要有时间和旅游动机。

答案 B5.武汉的王教授及其夫人,皆已年近花甲。

夏天暑热难耐,王教授幸有10天闲暇,欲偕夫人找一旅游地避暑疗养,以解长期工作之乏。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5.1 设计旅游活动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5.1 设计旅游活动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有关旅游动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人的旅游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娱乐消遣B.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会发生改变C.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会影响旅游动机,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影响解析: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 ,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答案:C( )A.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相似性B.满足自己尝试、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自然景观的需求C.为了节省旅游费用解析:人们为了摆脱日常事务,满足自己尝试、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自然景观的需求,往往渴望了答案:B(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②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③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④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地的信息特征。

旅游地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答案:D,以下物品不宜携带的是( )A.雨披B.雨伞D.手电、相机解析:在登山遇雨时,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了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一起吹答案:B,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有( )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追求最佳效果⑤游览最多的景点A.①②⑤B.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D(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B.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解析: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各个选项都是旅游活动路线设计的要求。

选择旅游线路时, ,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连成环状,尽可能,不能一味地堆砌旅游景点。

答案:D,正确的是( )A.地质灾害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只限于山区B.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C.突降暴风雪不会对游客造成威胁,适合游泳,其安全程度不受季节的影响答案:B,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有( )①暴雨天气②崎岖的山地地区③野外烧烤④社会稳定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不正确的是( )A.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旅游路线B.出游时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C.在旅游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避开危险地带,沿途购买解析:旅游过程中要讲究饮食卫生,尽量带一些安全卫生的食品。

同步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素养突破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 含解析

同步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素养突破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 含解析

一、选择题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

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有()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解析:第1题,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①②③④⑤都是旅游活动线路设计的要求。

第2题,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

答案:1.D2.D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 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A.安徽B.福建C.广东D.广西4.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 8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A.25% B.43%C.68% D.80%解析:第3题,客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距三亚700~1 100 km范围内的地区中广东经济最为发达,客源优势最为明显。

第4题,从图中可得出客流累计百分比。

答案:3.C4.D下图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的旅游现状是()A.旅游资源不够丰富B.娱乐设施不够齐全C.交通设施比较落后D.观光团体数量较多6.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A.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B.交通安全C.天气变化的影响D.泥石流的影响解析:第5题,根据图例,半径越大表示数量越多,而交通设施的半径普遍较小。

第6题,图中等高线稀疏,等高差小,地势平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课后练习三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课后练习三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后练习三第1题【单选题】下列旅游活动属于现代旅游的是( )A、苏轼游石钟山B、“泰坦尼克”号游船上的游客到美洲旅游C、马可·波罗东方之行D、某旅行社组团赴新马泰“十日游”【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6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

据此,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交通通达性B、旅游容量C、旅游点知名度D、地区接待能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B、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这首歌形象地说明,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有( )①一定的经济基础②必要的闲暇时间③一定的文化素养④旅游动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B、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C、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游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入的影响D、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答案】:【解析】:第7题【综合题】【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徒步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徒步为主要旅行方式的一种旅游形态。

旅游者边走、边游、边看,不受时间限制,能更深刻、更强烈的获得旅游体验,同时有效地增强旅游者的体制、锤炼旅游者的意志。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练习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后综合提能力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旅游现状是( )A.旅游资源不够丰富B.娱乐设施不够齐全C.交通设施比较落后D.观光团体数量较多解析:选C 由图例大小可知该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2.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 )A.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B.交通安全C.天气变化的影响D.泥石流的影响解析:选D 根据等高线弯向低值,可推测出该地位于山脊处,泥石流发生的几率小。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3~4题。

3.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解析:选A 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

与之叙述相符的目的地为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4.下面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 由四幅图可推断:①为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②为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为内蒙古大草原,④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B正确。

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回答5~6题。

年龄旅游动机65岁及以上爱好自然、人文历史,消磨时间45~64岁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欣赏艺术景点25~44岁多重性15~24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热爱探险14岁及以下好动,好奇A.个人知识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C.旅游地交通条件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解析:选D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许多,如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但不包括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一、选择题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

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有( )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解析:第1题,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①②③④⑤都是旅游活动线路设计的要求。

第2题,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

答案:1.D 2.D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 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A.安徽B.福建C.广东D.广西4.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 8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C.68% D.80%解析:第3题,客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距三亚700~1 100 km范围内的地区中广东经济最为发达,客源优势最为明显。

第4题,从图中可得出客流累计百分比。

答案:3.C 4.D下图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的旅游现状是( )A.旅游资源不够丰富B.娱乐设施不够齐全C.交通设施比较落后D.观光团体数量较多6.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 )A.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B.交通安全C.天气变化的影响D.泥石流的影响解析:第5题,根据图例,半径越大表示数量越多,而交通设施的半径普遍较小。

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一、单选题(共15题;共36分)1.读A、B两个旅游景点游客受教育程度比例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代表的旅游景点可能分别是( )A. 庐山、张家界B。

殷墟、孔府孔庙 C. 泰山、故宫D。

上海、香港(2)根据该图所反映的信息,对旅游业的参考价值在( )A. 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维护B。

旅游产品宣传群体的选择C。

旅游线路的设计D。

旅游景点的组合2.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是()①暴雨天气②崎岖的山地地区③野外烧烤④社会动荡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B. 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C. 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游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入的影响D. 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4.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A。

抵制恶劣的气候环境B。

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C。

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 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5.关于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域温度高、海水清晰、水面平静,是珊瑚虫繁衍的最适宜条件B。

大堡礁的形成大致经过环礁、堡礁、岸礁三个过程C. 大堡礁是在地壳缓慢上升的过程中形成的D. 澳大利亚大堡礁为死珊瑚礁6.景区规划时,如果想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应()A。

突出景观特色 B. 引进绿色植被C。

维护生态平衡D。

追求最佳经济效益7.“五一”期间,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地具有有限的()A. 美学价值B. 地区接待能力C。

吸引半径 D. 交通条件8.有关影响旅游安全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质灾害对旅游安全影响只限于山区B. 漂流活动须在水流量不超过4m3/秒时进行,方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旅游安全C。

突降暴风雪不会对游客造成威胁D. 大东海海滩地貌平缓,适合游泳,其安全程度不受季节的影响9.下列关于旅游规划基本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规划理念新颖②旅游定位准确③空间布局合理④内容体系完整⑤规划科学可行A。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 5.1 设计旅游活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同步练习 5.1 设计旅游活动

5.1 设计旅游活动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1.购买旅游保险可以使旅游者、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中遇到意外事故或危险时,得到经济补偿。

下列有关旅游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游时,所有旅游者或旅游企业都必须购买旅游保险B.旅游保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C.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旅游保险体系D.参加旅游保险时要缴纳保险金,签订保险契约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的原因是()①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②满足尝试、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自然景观的差异③为了节省旅游费用④为了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关于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的正确说法是()A.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是因为个人旅游偏好不同B.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是为了游览最多的旅游地C.旅游线路上直线原路往返旅游时间比最小D.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受闲暇时间的限制4.2010年7月11日下午3时20分,台安县某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所乘大巴车,在内蒙古赤峰市境内一盘山路上发生侧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说明下列哪一因素对旅游活动的重要性()A.旅游安全B.旅游资源的地域性C.旅行社的宣传D.旅游线路设计5.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是()①暴雨天气②崎岖的山地地区③野外烧烤④社会动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关于“背包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背包旅游”是一种自助旅行②“背包旅游”起源于经济欠发达、国民收入不高的发展中国家③“背包旅游”就是一个人的独自旅游④背包旅游者把“与人交流”、“与自然交流”当作主要的旅游动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为世人所瞩目,众多的欧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国游览观光,他们希望参观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大运河和唐都长安。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为欧洲游客设计一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

(2)众多的欧洲游客到中国观光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8.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错误!一个人要进行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就可成行
B.只要具备一定的闲暇时间就可成行
C.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足够的时间才可成行
D.既要有金钱、时间和旅游动机,还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解析:选D.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除了具备个人条件外,还要具备社会条件。

2、有关旅游地信息收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有新闻媒介、旅行社、电脑网络等
B.旅游地资源的特色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特色等
C。

经济距离过大,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
D。

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由于经济距离过大,对游客吸引力都不大
解析:选D。

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收集的信息包括旅游地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及大致的旅行费用等。

经济距离越大,旅游者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越多,因而会使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但由于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大,两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也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西藏、云南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就属于这种情况。

错误!北京的王教授及其夫人,身体一直欠佳。

夏天暑热难耐,欲偕夫人找一旅游地避暑疗养,以解长期工作之乏。

王教授盘算这次旅游的花费,希望能省则省。

如有以下四个旅游地供王教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昆明B。

庐山
C.北戴河D。

黄山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出游决策的因素。

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王教授的主观意愿是避暑疗养,登黄山、庐山显然身体条件不允许;昆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不适合避暑,北戴河位于渤海湾,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消费水平普通游客可以接受,从北京往北戴河耗时较少,可以充分地疗养休息。

每年春节期间,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的“地下画廊”(如右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地质学家考证,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堪称“江北第一洞”。

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奇形怪状,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水下奇景扑朔迷离……据此完成4~5题。

错误!深圳的王先生准备乘火车到该处旅游,其选择的最佳线路是()
A。

广深线—京广线-陇海线—兖日线
B.广深线—浙赣线-京沪线-胶新线
C。

京九线—焦兖日线-胶新线
D。

京九线—陇海线—京沪线—胶济线
5、“地下画廊"作为新发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最根本原因是其具有()
A。

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
解析:第4题,从深圳到沂水的最佳线路为通过京九线到菏泽,然后通过焦-兖—日线到临沂,再通过胶新线(胶州—新沂)到沂水。

第5题,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的最突出价值是美学价值。

答案:4、C5、A
错误!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
A。

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C.社会文化环境
D。

以上都包括
解析:选D。

旅游者重视的旅游安全问题首先是交通安全,其次是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旅游者的政策与态度、社会治安、自然灾害、政治形势等。

概括起来,是指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

错误!下列有关旅游者自我防范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旅游路线
B.出游时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
C。

在旅游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避开危险地带
D.在旅途中尽量不要带食物,沿途购买
解析:选D.在旅途中应带上水和容易保存、直接可以食用的食物(量不可过多),因为沿途购买可能不方便,卫生状况也不能保证。

二、综合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2:目前,旅游形式日趋多样化,自己驾车、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的规模变大,人数增多;到野外去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各项旅游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1)关于旅游安全的知识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获得(多选)()
A。

看电视 B.读报纸
C.上网查阅
D.询问亲朋好友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3)材料2中,如果被困野外,应当如何求救?
解析:本题结合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考查旅游安全防范、野外生存技能等知识。

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罗布泊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野外求救可借助通讯工具或利用有限的条件制造明显的视觉影响。

答案:(1)ABCD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等。

(3)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点燃烟火;用声音和反光信号呼救;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或用颜色鲜艳的衣服等进行求救。

错误!2012年暑假期间,某探险旅游团在不携带手机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情况下,深入大兴安岭探险旅游,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1)在野外辨别方向,有助于走出困境。

其中看树木年轮是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右图就是他们看到的一截树桩,请帮助他们定位并说出判断依据.
(2)假设他们在其中出现了下列意外事故,请你写出就地应急措施。

A.被毒蛇咬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外伤出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首先确定大兴安岭地处北温带,树干南侧为向阳一侧,接受太阳辐射多,生长快,树的年轮间距大,和它相反的为北侧。

第(2)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可借鉴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合理即可。

答案:(1)C是南方,B是北方,D是东方,A是西方。

依据:在北半球,树木朝南的一侧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生长速度较快,由此确定南北,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判定出东西方位来.
(2)A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毒液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小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约1厘米、深约0、5厘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

B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后,用水冷敷。

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其身体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C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帕等包扎。

轻微出血可用压迫止血法,1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

10、某一旅游团乘汽车或火车由陕西经山西去北京,途中欲在山西境内旅游,下图示意山西省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条既经济又便捷(不走重复路线)的旅游路线。

要求由风陵渡或壶口进入山西并游览A、B、C、D四个旅游区,然后由出口1或出口2离开山西。

解析:第(1)题,以记忆为主:山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2)题,按图中所示的进出口和旅游点合理设计线路就可以了。

答案:(1)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2)路线1:由壶口瀑布—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太原等)—忻州—旅游区B(五台山)—旅游区C(恒山等)—旅游区D(大同、云冈石窟等)—出口2.
路线2:由风陵渡—运城-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太原等)—旅游区D(大同、云冈石窟等)—旅游区C(恒山等)-旅游区B(五台山)-出口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