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专题五 基因的表达 练习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5 基因的表达【含解析】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5 基因的表达一、基础知识必备(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过程DNA解旋→原料与DNA碱基互补并通过氢键结合→RNA新链的延伸→合成的RNA从DNA链上释放→DNA复旋。
2、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过程①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携带甲硫氨酸的tRNA通过与碱基AUG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
②携带另一个氨基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
③甲硫氨酸通过与位点2上的氨基酸形成肽键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
④核糖体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核糖体移动,使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
⑤重复步骤2、3、4,直至核糖体读取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翻译才终止。
(二)染色体、基因、DNA和脱氧核苷酸相互之间的关系1.四者关系图2、四者关系分析关系内容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这些脱基因与脱氧核苷酸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基因与DN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与生物性状基因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相应的性状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 DNA与染色体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四者之间数量关系1条染色体→1个或2个DNA分子→许多个基因→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四者之间层次关系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分子→染色体(三)基因的功能1、基因的功能: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2.中心法则(1)提出者:克里克。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1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 8 专题五 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 (12)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RNA 的组成及种类1.RNA 的基本单位及组成①磷酸 ②核糖 ③碱基:A 、U 、G 、C ④核糖核苷酸 2.RNA 的种类及功能 mRNA tRNA rRNA 名称 信使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结构 单链单链,呈三叶草形单链功能传递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识别密码子,运载氨基酸参与构成核糖体[典例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 功能的是( ) 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解析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A 错误、B 正确;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 ,C 正确;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D 正确。
答案 A【归纳总结】 RNA 和DNA 的区别比较项目DNARNA化学组成基本组成元素 均只含有C 、H 、O 、N 、P 五种元素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A、G、C、T A、G、C、U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无机酸磷酸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呈单链结构【归纳】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根据五碳糖种类判定:若核酸分子中含核糖,一定为RNA;含脱氧核糖,一定为DNA。
(2)根据含氮碱基判定:含T的核酸一定是DNA;含U的核酸一定是RNA。
高中生物--最后一课

25、基因工程
必修一
必修二
选择性 必修一
选择性 必修二 选择性 必修三
21年山东卷
1、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6、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21、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细胞的分化
4、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5、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6、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应用;伴性遗传 2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3题:内环境稳态(动物和植物)
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三道防线,免疫系统 的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免疫细胞名称及 作用,二次免疫,免疫失调(过敏、自身免疫病、免疫 缺陷病),免疫学的应用(疫苗,器官移植)。 4、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的实验(材料的选择胚芽鞘、 琼脂快、云母片),两重性的理解,生长素作用曲线分 析不要把最适浓度误认为促进和抑制作用的“分水岭”,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解释;实验考察:最适浓度,探 究某作用,两种激素的关系:协同或拮抗;其他激素的 作用(常有图表、曲线、直方图分析),产生部位,各 种激素共同作用,相互协调,根据图形判断哪个时期哪 种激素起主导作用。
高考题型
1、单向选择:1-15题(选择最佳答案) 2、不定向选择:16-20题(做完就涂卡) 3、非选择题:21-25题(规范答题,
不留空白)
考前嘱咐
1、发下试卷的五分钟,先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 考证号,检查试卷是否缺页,卷面是否清晰。然后整体 浏览试卷,看哪些题目简单,哪些较难,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尽早定下答题方案。
22题:遗传
1、判断遗传方式,显隐性,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XY、ZW);概率计算注意表型,尤其显性 性状一定时的概率,如 2/3,3/5等,即 Aa/AA+Aa 2、推导基因型:隐性纯合突破法;后代概率计算时注 意 1/3AA,2/3Aa,1/2XAXa,1/2XAXA(调整比例);同 形隐,异形显的应用。 3、实验设计:验证(探究)遗传定律,两对基因位于 一对(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变异类型,一般两种 方法:自交和测交(视情况而选择),一般用倒推法, 即认为假设正确推出应有的实验结果,再反过来叙述。 4、注意解题方法:a.分支法,b.配子法,c.棋盘法 d.相乘原理:一般要一对性状一对性状的计算
《基因的表达》例题与探究(中图版必修2)

《基因的表达》例题与探究(中图版必修2)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生物:3.2.2典题精讲例1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B.8(a-m)c.D.8(2a-m)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半保留复制的实质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能力。
首先求出亲代DNA分子中所含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亲代DNA分子中A=T,c=G=m个,所以A+T=a-2m个,T=a/2-m。
再求DNA复制3次共合成的子链数。
DNA复制3次共形成23个DNA分子,共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因其中有两条是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因此DNA复制3次共合成了14条子链,构成7个DNA 分子。
因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的结构完全一样,所以DNA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7(a/2-m)。
答案:c黑色陷阱:解题思路混乱是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对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及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相互关系这些基础知识一知半解也是本题失分的原因。
变式训练双链DNA分子中,c占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单链的…()A.76%B.5%c.19%D.38%思路解析:假设DNA分子每条链中含有100个碱基,则此双链DNA分子中共有76(38%×200)个c总,则c总+G 总=76+76=152。
又由于T1=5%×100=5。
则T1+A2(因为T1=A2)=5+5=10,则T2+A1=200-152-10=38,又由于T2=A1,则T2=19,占此链的19/100=19%。
答案:c例2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思路解析:转运RNA是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内的一种RNA,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移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因此与密码子碱基互补的反密码子也有多个,即一种氨基酸有几种转运RNA能够转运它。
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全部答案(总册86页)

《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共86页目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 必修分子与细胞》第2页第一章走近细胞第2页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页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6页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8页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0页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5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 必修遗传与进化》第19页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9页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1页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25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7页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9页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32页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33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 必修稳态与环境》第35页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35页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8页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43页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46页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0页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54页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后题答案和提示第55页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54页专题2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第57页专题3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58页专题4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第61页专题5酶的研究与应用第63页专题6 DNA和蛋白质技术第66页专题7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第71页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题答案和提示第73页专题1 基因工程第73页专题2 细胞工程第76页专题3 胚胎工程第79页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81页专题5 生态工程第82页20150928下载编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 必修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5章 微专题五 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题方法

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题方法一、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1.类型根据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注:表观遗传虽碱基序列未改变,但属于可遗传变异。
2.关系辨析3.利用四个“关于”区分三种变异(1)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或增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的缺失、增添(增加),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质”和“量”: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不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会改变基因的量或基因的排列顺序。
(4)关于变异与分裂方式变异类型变异水平细胞分裂方式基因突变分子水平变异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重组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细胞水平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例1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丙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乙都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B .图丙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 .图丁可能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 .如图所示的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图甲和图丙所示的变异例2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DNA 病毒,RNA 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 .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二、细胞分裂异常与生物变异1.配子中染色体出现异常的原因(1)体细胞是纯合子AABB ,若形成的配子是AAB 类型,则形成的原因是含A 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或含A 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子细胞。
(2)体细胞是AaBb 杂合类型发生异常①若形成的配子是AaB 或Aab 或ABb 或aBb 类型,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题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题在生物学的世界中,遗传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遗传规律和特性。
对于高中生来说,遗传学也是他们学习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高中生物遗传学的经典题目。
一、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遗传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
这个实验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性,揭示了遗传的规律。
孟德尔发现,豌豆种子的形状和颜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在繁殖时会进行分离,并随机组合。
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是另一个经典的遗传学实验。
摩尔根通过观察白眼果蝇的繁殖规律,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红绿色盲等都是人类遗传病的例子。
这些疾病的遗传模式和机制各不相同,学生需要理解并应用遗传学原理来解释这些疾病的遗传方式。
四、基因重组和突变基因重组和突变是生物体内基因变化的重要机制。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而基因突变则是由于DNA序列的变化引起的,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五、基因表达和调控基因表达和调控是遗传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体将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而基因调控则是指生物体对基因表达过程的调节,以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上这些题目都是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经典题目,它们不仅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他们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规律和特性,为他们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遗传题练习题标题:护士条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护士条例中规定的护士的权利?A.按照规定获得职业技能提升B.按照规定获得执业证书C.依法获得工作报酬D.依照护士条例获得奖惩2、根据护士条例,下列哪项不是护士的义务?A.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B.和尊重患者隐私C.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D.拒绝执行医嘱,保证患者安全3、在护士条例中,关于护士执业注册的规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B.注册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予以注册C.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到期后应提前30日重新注册D.被吊销执业证书的护士,重新申请执业的,应当重新进行注册二、简答题1、请简述护士条例中对护士的定义和要求。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导学稿(教师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教师版)姓名:班别:座号:一、课题:必修二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二、课型分析:专题复习课(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重点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突出考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抢夺海外利益及争夺殖民霸主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着重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生产力、阶级关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及对中国近代影响等)。
三、课时安排:姊妹课(5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一)、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学生资料103)【合作探究1】材料1:在社会分工扩大的基础上,欧洲的城市和城镇日益增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和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首先在商品生产竞争中,手工业者中分化出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成为资本家。
他们雇佣劳动者。
在欧洲城市中,封建主各等级间的附庸关系逐渐被资本家和工人间雇佣关系所取代。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
商人阶级的出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1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2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实物,如糖,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它们(香料)能使在没有冷藏设备下容易变质的新鲜肉类和其他食物更为可口。
——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原因2西方对东方黄金、香料等贵重商品的需求材料3《马可.波罗行游记》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原因3《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五《基因的本质及表达》练习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B. 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D.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2. 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 TGUB. UGAC. ACUD. UCU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C. 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B. 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5.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6.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8.若下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分子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眼基因含有多个核糖核苷酸B .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C .白眼基因位于细胞质内D .白眼基因基本单位是4种碱基9.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 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氧酸—”T A C G G G T G G C C C C A T A T G C C C A C C G G G G T A密码子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 、CCC 、CCU 、CCG 苏氨酸 ACU 、ACC 、ACA 、ACG 甘氨酸 GGU 、GGA 、GGG 、GGC 缬氨酸 GUU 、GUC 、GUA 、GUG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 —HN —”的结构B .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依次是 AUG 、CCC 、ACC 、GGG 、GUA C .这段DNA 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D .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10.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mRNA 与t RNA 的结合,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A .有的抗生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B .有的抗生素能阻止翻译过程C .有的抗生素能阻止转录过程D .有的抗生素能抑制基因的表达 11.若一段信使RNA 上有60个碱基, 其中A 有12个, G 有26个, 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 分子的DNA 分子片段中有A 和G 的个数共有 ( )A. 12个B. 26个C. 38个D. 60个 12.下列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 复制、转录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B .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C .人体DNA 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 D .翻译过程需要tRNA 和核糖体共同参与13. 对某一噬菌体的DNA 用32P 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 标记,让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部噬菌体都有标记的32P B.2个噬菌体含32P C.全部噬菌体都只含15N D.2个噬菌体含15N14.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①②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15.下列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中心粒⑤高尔基体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⑥16.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b1链的(A+T+C)/ 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17. 右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给该过程提供遗传信息的只能是DNA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C.有多少种密码子,就有多少种反密码子与之对应D.该过程有水产生18. 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含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察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二.双项选择题19.大多数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直接原因是头发基部细胞内()A.物质转运加速 B.新陈代谢变缓C.呼吸速率加快 D.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20.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 .拟核内有染色体C .其遗传物质是DNAD .其细胞结构与酵母菌相似 21.下图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 、基因、脱氧核苷酸四种物质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DNA 、基因、脱氧核苷酸都是遗传物质 B .含氮碱基包括A 、U 、G 、C C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2.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 +乙的蛋白质1 与甲种一致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 +甲的蛋白质3 与甲种一致 4与乙种一致 A .1B .2C . 3D . 423.右图为某个用15N 标记的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该DNA 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 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B .该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上C .含有14N 的DNA 分子占7/8D .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24.下图表示酵母菌DNA 的一个片段及M 基因的一段碱基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M 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 .M 基因的两条链中的任一条链叫做转录链 C .M 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末端有终止密码D .M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第Ⅱ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25. 2009年10月3日,3名美国科学家以研究染色体端粒和端粒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段高度简单重复的DNA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后代细胞中端粒长度会逐渐缩短,细胞分裂能力下降,衰老的过程也就开始。
端粒酶是逆转录酶,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能催化合成端粒DNA 并将其加至缩短的端粒末端(如下图所示),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和增加细胞分裂次数,体细胞中端粒酶一般无活性。
综上所述,请分析回答:①G C A TA T G C A TA T 15N 15N②③……… …… 脱氧核苷酸模板是____________。
(2)右图标有碱基的核酸片段中有______种核苷酸。
(3)下列端粒酶活性最低的最可能是:A.造血干细胞B. 肌肉细胞C.生殖细胞D. 胚胎干细胞(3)根据端粒和端粒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请提出癌细胞长生不死的一种假设:26.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
(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
除了图中所示酶外,丙DNA 分子的合成还需要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
(4)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
(5)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27.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
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一种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该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
分析回答:(1)甲图中含有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
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
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即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要求答两项)扩增的过程中,经B过程引物与对应互补序列结合后在作用下进行延伸。
29. 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