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摘要:在介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示范区建设进展的特征,并总结了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2012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2bzz79)资助。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在长株潭城市群选择一些有条件、有基础的区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积累经验、逐步推开,规划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等5个先导示范区。
各示范区依托各自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实现错位发展,各有侧重地全面启动十项改革,形成了几种特色鲜明的建设发展模式,对全省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借鉴、推广意义。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范围位于湘江西岸,经由岳麓区、高新区直抵望城、宁乡腹地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土地的组成的区域,分先导区、核心区和起步区三部分。
昭山示范区包括:长沙暮云,沿芙蓉南路至湘潭昭山、易家湾,往西至湘潭九华。
该地区将建设成低密度、高品位的生态宜居新城,并将引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地区总部,举办国际论坛和博览会,打造生态经济区。
云龙示范区位于株洲市东北部,长株、沪昆两条高速,规划中的红楠、京珠高速东移线等穿境而过,其中央商务区距长沙、湘潭市中心和黄花机场均为10来分钟车程,相距150公里以内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有10个。
天易示范区位于株洲天元区和湘潭县易俗河之间,沿着天易公路两侧布局。
该地区将发挥株-潭两市的绿色空间隔离和交通通道的作用,防止两市城区空间连绵发展。
并重点发展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生态示范功能,建设成为株-潭协同发展的标志区和引领区。
滨湖示范区包括岳阳湘阴、汨罗、长沙望城的部分区域和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
该地区将发挥水运、港口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健康休闲服务基地。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策 , 系人 民群 众 切 身 利 益 和 中 关
也 环 境 污 染 责 任 保 险 被 誉 为 全部 承担 损 失 , 会 因赔 偿 数 额 情况调整保险费或解除保险合 同
“ 色保 险 ” 它 是 以 企 业 发 生 污 巨大 而影 响企业 的正 常经 营和发 的权利 。保 险人 可 以通过 合 同对 绿 ,
染事 故对第 三者 造成 的损 害依 法 展 。如果 企 业 投 保 环 境 责 任 保 投保 人进 行 强制 约定 的风 险评价
工业 化 、 现代 化 发 展 战 略 的 突 出
长株 潭 城 市 群 包 括 长 沙 、 株 五” 目标 , 计 2 1 湘 江 流 域 预 0 0年
位置 , 实 到 每 个 单 位 、 个 家 洲 、 落 每 湘潭 三市 , 沿湘 江呈 “ 字 形 G 品” DP将 是 2 0 0 5年 的 1 7 . 9倍 , 污
一些 污染事 故受 害者来自 不到及 时 身 于资 源 节 约 型 、 境 友 好 型 社 的地 区 。数 据显 示 , 江 流 域 4 赔偿 , 环 湘 ( ) 引发 了很 多 社 会 矛 盾 。 因
会 建设 ” 。 个省 控 水 质 监 测 断 面 , 0 7年 , 此 , 取综 合 手 段 加 强 污 染 事 故 20 采 如何将 中央关 于“ 两型社 会 ” 超标 断面 为 5 , 氧 化硫 和化 防范 和处 置 工 作 , 为 推 动 长 株 0 二 成 建设 的要 求 落 到 实 处 , 要 通 过 学需 氧 量 ( O 分 别 占湖 南 全 湘城 市群建 设 “ 需 C D) 两型社 会” 的重要 整 合现 有 社 会 资 源形 成 “ 型 社 省排 放 总量 的 6 5 5 。而 任务 。 两 8/和 9 9 会” 建设 的推 动力 , 成为社 会各 行 且 , 南省 城 市 污 水 和 生 活 垃 圾 湖
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研究

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研究摘要: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有利于促进长株潭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当前,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株潭;两型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自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任务。
但是,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2015年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17%。
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其节能减排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通过简单地关闭一些资源消耗大户和环境污染大户,在短期也许能做到。
但要进一步节能减排,势必就会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要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一个好的资源环境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而好的政策不是一步到位的,而必须通过政策反馈机制的作用,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才能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一、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原则对于反馈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杨春时等人认为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指控制系统把信息传输出去后,又将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到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1]。
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受到系统的作用后,会把其结果作为信息返回到系统中去,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调节自己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能,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显然,这两种观点均认为信息的获得与应用对反馈是至关重要的。
冯国瑞认为,反馈是把施控系统的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的过程[2]。
综合这些学者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反馈是一个做出决策或行动,获取关于行动结果的信息,根据信息对决策方式或者行为方式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结果的封闭回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 Cu mu l a t i v e l y , N O. 2 3 4)
战略性新兴产 业协 同创新 的组织模式研 究
基 于长株 潭城 市群 的 实证分析
钟 荣 丙
( 中共 株 洲 市委 党校 科 研 处 ,湖 南 株 洲 4 1 2 0 0 8 )
[ 摘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 “ 两型”社会和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制高点 ,而协 同创新是长株 潭城 市群 战略性新 兴产 业最适时的创新模 式。文章 通过 分析 长株 潭城 市群战略 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特征和协同创新的优越性 ,甄 选 了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协 同创新的组 织模式 ,探 索了推进其发展 的策略 ,并 实证分析 了一些成功典例。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 同创新 ;长株潭城 市群 ;组织模式
Ab s t r a c t : De v e l o p i n g s t r a t e g i c e me r g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s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c o mma n d i n g h e i g h t o f C h a n g s h a - - Z h u z h o u - - Xi a n g t a n u r b a n t o b u i l d t wo — o r i e n t e d s o c i e t y a n d n e w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 An d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i s he t o p t i mu m i n n o v a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s t r a t e g i c e me r g i n g i n d u s t y .B r y a n a l y z i n g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s t r a t e g i c e me r g i n g i n d u s t y r i n Ch a n g s h a — Z h u z h o u — Xi a n g t a n u r b a n a n d t h e s u p e r i o r i t y o f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 t h i s p a p e r p i c k s he t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s t r a t e g i c e me r g i n g i n d u s t r y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 p r o b e t h e a d v a n c i n g s t r a t e g i c o f s t r a t e g i c e me r g i n g i n d u s t r y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u c c e s s t hl e x a mp l e o f s t r a t e g i c e me r g i n g i n d u s t y r i n Ch a n g s h a — Z h u z h o u — Xi a n g t a n u r b a n .
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的战略对策探析

Ab ta t sr c :Th sa tce a ay e h v d n ia n i i e e tfco s i h o sr ci n o i ril n l z s t e f e i e t l a d sx d f r n a t r n te c n tu to f“t ’ i c f wo mo l o it u d s cey”i a g z u-a r a l se n u n c t ice,b s d o ih,i a ay e h n Ch n ・h tn u b n cu tra d W ha i cr l y a e n wh c t n lz st e sr tg cc une — a u e o a g z u—a r a l se . Emp ai al tas r p s s te Ch ng tae i o t rme s r sfr Ch n —h t n u b n cu tr h t ly i lo p o o e h a — c
fr n a tr ee tf co s
长株潭城 市群 和武 汉 城市 圈 , 经历 了同样 的报 型 、 国际化 城市群 ( ) 圈 的构建 无 疑具有 分 重要 的
批历 程 , 具有 相 同的“ 资源节 约 型和 环境 友好 型 ” 的 现 实意义 。 改革 目标 。同时 , 为 我 国京广 线 上两 个重 要 经 济 作 中心 , 长株潭城 市群和武汉 城市 圈隔洞庭 湖相望 , 两
中 图 分 类号 :27 F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2 X(0 0 0 0 1 o 17 90 2 1 )6— l2一 5
Co pa io fCo sr ci g “ m rs n o n t u tn Two m o l o it i - u d S ce y” n Cha g-h tn n z u-a
“两型”社会背景下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达到 最优 。 21 “ . 两型 ” 会背 景下 会展 业发展 的技 术支 撑 社
,
通 过举 办各 种形 式 的会 议 和展 览 ,包 括 大型 国 际博览
会、 展览 会 、 易会 、 会 、 会 、 济研讨 会 等 , 交 运动 招商 经 吸引大 量 商 务 客 和游 客 , 进产 品市 场开 拓 、 术 和信 息 交 流 、 促 技 对 外 贸易 和旅 游 观光 , 以此带 动交 通 、 宿 、 业 、 饮 、 住 商 餐 购物
湖南女子学院旅游系, 南 长 沙 湖
摘
要: 以长株 潭城 市群会展 业为研 究对 象, 出了“ 指 两型” 社会 背景 下会展 业发展存在 资源浪 费、 环境 污染和社 会化程度
低等 问题 , 并提 出了发展技术 支撑 , 完善政 策体 系和 法律体 系等对策。 关键词 :两型” “ 社会 ;循 环经济 ;会展 业;长株 潭城 市群
“ 型” 两 社会是 指 “ 源节 约型 , 友 好型 ” 资 环境 社会 , 即在 生产 、 通、 流 消费 等领域 , 通过 采取 经济 、 策等 行之 有 效 的 政
2 “ 型” 两 社会 背 景下会 展业 发展对 策
恰 逢 长株 潭 “ 型 ” 两 社会 试 验 区建设 时期 , 南 省将 进 湖
中 图 分 类 号 : 17 F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2 4 2 1 )2 0 5 — 3 10 — 0 X(0 2 0 — 00 0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

高度重视并已积极采取相应的低碳经济政
建 设 低 碳 城 市 群 具 有 重 要 的 战略 意
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向低碳经济转型 义 。在新 时 期 ,世 界 区域经 济 发 展 的重要
【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 文社科基金 ( 9 J 3 1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 ( 0 L 5 )。 0Y C60 3 1CG 0 5
战 。基 于 两型社会 建 设要 求 ,长株 潭低碳 城 市群 建设 需要 加 强低 碳技 术 创新 、低碳 产 业布局 、低 碳 能源 开发 与利 用 、低 碳 消 费与 营销等 。 关键 词 :两型社 会 长株 潭城 市群 低 碳城 市群 低碳创 新体 系
【 中图分类 号】 F 2 17
与 低 碳 城 市 的 空 前 重 视 。 2 0 年 英 国 式 ,是 对 现 代 城 市 的经 济 发 展 、能 源 消 03
政 府 发 表 《 源 白皮 书 》 ( oen 费、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系统革新 ,是建设 能 UK G vr—
me t 0 3),首 次 提 出 “ 碳 经 济 ” n ,2 0 低 在传 统化石燃 料工 业文 明基础 上 的新型 工 fo ab nE o o ) L w C ro cn my 概念 。从 1 9 9 7年 的 业 文 明和低碳 文 明 。发 展低碳 城市 是保 障
到总量 的7 %。现 有 城 市经 济 发展 由于缺 索 阶段 。低碳 经济模 式 代表人 类 与 自然 界 5 乏 城 市之 问的更 多 协 调与互 动 , 加大 资 和谐共 生 ,实 现科学 发展 的新模 式 ,实 现 在
源要 素整 合 的同时 , 放 型经济 增 长模 式 走 科 技 含 量 高 ,经 济 效 益 好 ,资 源 消 耗 粗
城市群一体化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

城 市GDP 名 1 0 中位p18 。而 排 0强 . I 位 2 工业城市株 洲则位  ̄ 9 位 。这对于 一 :8 J 1
范和行政壁 垒的存在 等因 素 ,成为制
约长 株潭城 市群 一体化 建设进 一步发 个 有着6 0 万人 口的省份来说 ,明显 展 的核心增 长极 ,真 正实现湖 南经济 50 展的最大障 碍。显然 ,创新长 株潭城 表现 出 “ 小马 拉大车 ”的被动 局面 , 会 ”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 区建设 ,实现 争合 力 ,使湖 南在全 国区域经 济分工 湖 南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 ,意义 非常深
1长株潭城市群 一体 化体 制创 城 市群 比较起来 ,还存在较 大差 距。 . 新的时代价值 从 经济 总量 指标 上看 ,中原 城市群 的
在现 有行政管理 体制 的框 架下 ,
建 立和创新 一套有利 于城市群 一体化 发 展 的区域 管理体 制 ,已成 为长株潭
生产总值 、全社会 固定 资产 投资 、社 实现科 学发展 、构建和谐 社会 的根 本 会 消费品零 售总额 、地方财政 一般预 要 求 。选 择长株潭城 市群 作为综合 配 套 改革试 验区 ,有利于 率先探 索破 解 制约科学发 展的体 制性机 制性障碍 ,
水平仍然 相对落 后 。2 0 年 ,该 省城 互为手 段 。作 为湖南 省城 市化发 展最 06 市化水平仍 低于全 国平均水 平 ,低 于
陕 西57 个 百分 点 ,基 本是 大城市 不 .7
大小和 着力点选 择的正确 与否 。从长
株潭城 市群一体化 建设 的发展进程 ,
可以看 出 ,政府特别 是湖 南省政府始
素 ,建立和创新 一套 有利 于城 市群 一体 化发展 的 区域管理体制 ,已成为长株 潭城 市群 建设 的最紧迫任务 ,要 形成 区域 公共 利 益价值取 向,使 区域 间的公共 问题 高效率解决 ,避 免重复建设 ,恶性竞争和行政壁 垒。必须要推动省级 区域 立法支持 , 创 新区域公 共政 策,完善 区域政府 竞争与合 作规 则 ,完善 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和建立科 学的绩 效评价体 系。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 实现长株潭城 市群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推 动 “ 两型社 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 政 策 建 议 。
1 文 献 回顾 与 综 合 评 价 模 型 的 建 立
两 型社会 是一个 复杂 巨系统 , 及 资源 、 境 、 涉 环 经 济 、 会 等 方 面 。 在 两 型 社 会 背 景 下 评 价 区 域 系 统 的 社
在 现 有 区域 协 调 发 展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结合 两 型 社 会 的 内 涵 , 两 型 社 会 和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内 以
在 一 致 性 为 要 求 , 建 了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采 用 长 株 潭 城 市群 2 0 2 0 构 0 6 0 8年 的 经 验 数 据 , 选
第2 卷 第 6 8 期 2 1 月 0l 年3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b128 N 0 O . .6 M a . r2O1 1
Sc e e& Te h l g r g e sa dPolc inc c no o y P o r s n iy
两 型 社 会 视 角 下 的 区域 协 调 发 展 评 价 研 究
会 ( 口 ) 协 调 发 展 _ 。 人 的 8 l
陈 晓 红 、 焕 新 等 州 指 出 : 型 社 会 作 为 国家 在 吴 两 新 的发 展 阶段 的 重 大 战 略 布 局 , 由工 业 文 明 向生 态 是 文 明的 转 型 , 在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各 个 方 面 , 实保 护 是 切
和 合 理 利 用 各 种 资 源 , 高 资 源 利 用 率 , 尽 可 能 少 的 提 以 资 源 消 耗 和 环 境 代 价 , 得 最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 会 效 益 获 社 和 生 态 效 益 , 现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发 展 、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实 经 发 展 。 De eea r 指 出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是 指 在 现 有 k tlee 环
提 出 了相 关 政 策 建 议 。
关 键 词 : 型 社 会 ; 域 协 调 发展 ; 株 潭城 市群 ; 展 评 价 两 区 长 发
D I 1 . 9 9 ji n 1 0-3 8 2 1 . 6 0 4 O : 0 3 6 /.s . 0 17 4 . 0 1 0 . 2 s
中 图分 类 号 : 0 1 5 F 6 .
的 内容 来 看 , 型 社 会 建 设 是 实 现 经 济 可 持 续 协 调 发 两
展 的有 效 途 径 。
区域 协 调 发 展 概 念 的 提 出 由来 已久 , 宏 观 上 来 从
看 , 域 协 调 发 展 可 以解 释 为 区 域 问 不 同 地 区 的 相 互 区
环态势 。 本 文 的研 究 目的 在 于 将 区域 协 调 发 展 与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理念 结 合 起 来 , 建 两 型 社 会 视 角 下 的 区 域 协 构
两 型 社会 视 角 下 的 区域 协 调 发展 是 指 在 特 定 的 地
域 范 围 内 , 照 一 定 的 空 间 结 构 和 功 能 特 征 构 成 的 区 按
中指 出 :推 进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 根 据 资 “ 要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要 求 , … , 进 经 … 促 济 社 会 发 展 与 人 口 、 源 、 境 相 协 调 … … j 分 析
刘 翔 , 裕 曹
( 南大学 商学院 , 南 长沙 40 8) 中 湖 1 0 3 摘 要 : 型社会 建设 充分体 现 了可持 续发展 、 谐 发展 的理 念 , 两 和 区域 协 调 发 展 是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前 提 条 件 。
择 主 成 分 分 析 法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比 较 了 长株 潭 三 市 经 济 、 源 、 境 以 及 社 会 发 展 的 差 异 , 体 评 估 了城 资 环 整 市 群 区域 系统 与 各 子 系 统 以 及 子 系统 与 子 系统 之 间的 相 关 性 , 析 了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建 设 的 现 状 和 不 足 , 分 并
而 区域协 调 发 展 是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前 提 条 件[ 。2 0 _ 1 0 7年 ]
l 2月 , 家 发 改 委 在 批 准 长 株 潭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文 件 国
的 高 效 利 用 来 实 现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发 展 。从 本 质 上 来
说 , 型社 会 建 设 和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在 内涵 和 发 展 目标 两 上具 有 一 致 性 。
调 发展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背 景 下 长 株 潭 对 区 域 各 子 系 统 协 调 发 展 现 状 进 行 分 析 , 进 一 步 提 出 并
适 应 、 互促 进 , 终 实 现共 同发 展 口 ; 微 观 上 来 看 , 相 最 从 区域 协 调 发展 指 的是 区域 内 部 经 济 、 境 、 源 以 及 社 环 资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卜7 4 (0 10 —1 80 10 3 8 2 1 ) 60 0 —6
响 。P sc ln1 认 为 ,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是 通 过 对 资 源 a ioa ] 2 资
0 引 言
可 持 续发 展 已成 为 2 世 纪 全球 追 求 的基 本 目标 , 1
域 系统 , 物 质 流 、 量 流 、 息 流 的 相 互 作 用 下 , 合 在 能 信 结 自己 的优 势 , 动 区域 的 人 口 、 源 、 境 和 经 济 各 子 推 资 环 系统 相 互 依 存 , 到 互 惠 共 利 、 构 合 理 的 区域 发 展 模 达 结
式 , 而 形 成 彼 此 和 谐 一 致 、 体 利 益 最 大 化 的 良 性 循 进 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