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根据开发利用目的,可将水热型地热资源分为高温(大于150度)、中温90-150度、低温小于90度,而从热量传递的方式又可将上述地热资源分为传导型和对流型。
根据我国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地热背景,将中国地热资源分为: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中低对流型地热资源、中低传导型地热资源。
现分布情况简述:一、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及台湾地区。
西藏南部,地表共有600多处高温地热显示,包括间歇喷泉(Geysers)、沸泉(Boiling spring)、喷气孔(Fumaroles)、冒气地面(Steaming ground)、水热爆炸(Hydrothermal explosion)等,其中345处在20世纪70年代既经过实地考察。
热水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热水含有丰富的Li、Rb、Cs、B等元素,总矿化度介于1-3g/L之间。
据估算,西藏地区的地表天然气放热量为622.8*10的6次方J/s。
腾冲为现代火山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并与缅甸接壤。
该地区已确认出的水热区共有58处,其中“热海”热田最具开发前景。
地球化学温标显示,腾冲地球热储存温度可达230度-240度,其热源可能是一个正在冷却的高温岩浆囊。
从全球地热系统及地球资源分布来看,滇藏地热带实际上是地中海地热带的东延部分。
滇藏地热带总的发电潜力为5817.60MW。
其中西藏为3040.04MW,占整个地热带的52%。
大家知道,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目前总的装机容量为25.18MW,只占西藏地热资源发电潜力的1/121。
可见地热发电潜力巨大。
台湾地热上属全球“环太平洋地热带”,既火山学上的环太平洋火环的一部分,高温地热资源丰富。
据陈肇夏报道,台湾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屯现代火山区和中央山脉变质岩带,前者温度高达293度,后者在清水地区深部热水温度在197-229度之间。
据陈肇夏估计,大屯火山区的地热发电潜力在20*10的4次方KW之间,而中央山脉变质岩地区的地热发电潜力不会超过10*10的4次方。
南方集中供暖的趋势

南方集中供暖的趋势
南方集中供暖是一种新兴的供暖方式,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和普及。
由于南方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冬季供暖需求相对较低,因此传统的分户供暖方式存在着能耗高、排放多、难以监管等问题。
而集中供暖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集中供热站建设,将多户用热进行集中供给,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环保安全、供暖效果好等优点。
同时,南方集中供暖还可以解决分散供暖中存在的缺少统一管理和监管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节省资源、提高供热质量和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
总的来说,南方集中供暖的趋势已经明显,未来有望逐步取代传统的分户供暖,成为南方地区供暖的主流形式。
南方地暖原理

南方地暖是一种先进的采暖方式,通过地面辐射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它采用了与传统采暖方式不同的原理,更加高效能且环保。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南方地暖的基本原理。
南方地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热能以及地板、墙壁等建筑物的导热性,通过辐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间。
它具有以下三个主要基本原理。
1.地热能的利用:地下深处存在着地热能,一般地下深度超过10米时,温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
南方地区一般地下温度更高,比北方地区更适合利用。
南方地暖利用地下的这种相对稳定的温度,将地热能传递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形成一个稳定的温暖环境。
2.地板辐射采暖:南方地暖采用地板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
地板作为一个较大的面积,可以通过直接辐射的方式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室内空间。
与传统的空气对流方式相比,地板辐射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温度层流现象,达到更加舒适的室内温度分布。
3.温度梯度的控制:南方地暖通过控制温度梯度,使室内空气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一般来说,地板表面温度比室内空气温度稍高,这样可以使热量以辐射方式传递给室内空间,同时也会减少空气对流的热量损失。
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梯度,南方地暖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南方地暖的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供热水循环:南方地暖主要通过水来传递热量,首先需要有一个供热源,这一般是一个热水锅炉或者地源热泵。
供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地暖系统中。
2.地暖系统分布:地暖系统一般安装在地板下,也可以安装在墙壁或者天花板中。
地暖系统由水管组成,这些水管分布在整个室内空间,覆盖了较大的面积。
3.热量传递:当供热水流经地暖系统中的水管时,水和地板之间会发生热量交换。
地板的导热性使得热量迅速传递到地面上,再通过地面的辐射作用向室内空间传递。
室内的墙壁、天花板等也会通过导热性接收热量,并向空气传递。
4.温度控制:在南方地暖系统中,一般会设置温控器。
温控器可以通过控制供热水的温度和流量来调节室内温度。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

[论文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利用存在问题[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
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
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
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 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 ℃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
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
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 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 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
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 多处。
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 多眼。
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 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
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 孔,孔深2006 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
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 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1.04 乘以10。
福州市螺洲地热特征及前景分析

福州市螺洲地热特征及前景分析
福州市螺洲地热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螺洲街道,是福州市唯一一个申报为地热田的地区。
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地热能源开发基地之一。
福州市螺洲地热区的主要特征是热储层位于2000~4000米深的石灰岩中。
石灰岩属于具有高渗透性和高裂隙度的储层岩石,有利于地热水在地下的传输和储存。
地热水温度在70~90℃之间,属于中高温地热,其良好的温度条件适合供热、发电等多种用途。
同时,福州市螺洲地热区的热储层具有开发利用灵活性强、规模适中的特点。
其储层覆盖范围广,且在地下岩石构造运动中形成了多个小断层与裂隙,使得地热水的储存、采出等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有利于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
目前,福州市螺洲地热区的地热资源尚未广泛开采和利用,开发难度较大,但是其前景值得期待。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国家对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地热能作为一种利用清洁能源的方式,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福州市螺洲地热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将逐步完善,有望促进地热开发的步伐。
总之,福州市螺洲地热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热储层特征优良,开发灵活度高,且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希望在政策法规及技术手段上的不断优化与进步下,福州市螺洲地热区能够实现开发与利用的双赢。
地热能特点前景

一:定义
狭义的地热能指: ----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 (来源于太阳)
广义的地热能指: ------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 ,它起源于地球的熔
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英文名称:
geothermal energy
二:分类
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 高温地热 (温度高于 150℃) 中温地热 ( T:90 ~ 150 ℃) 低温地热 (温度低于 90℃) 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
② 中 期 目 标 与 任 务 :1 ) 高 温 地 热 发 电 装 机 达 到 40~50MW,主要在西藏羊八井开发利用已有深部高温热 储,使 ZK4001 地热井得以利用(温度 250℃以上,发电 10MW);积极建设西藏羊易地热电站,拟定装机 12MW;
在滇西腾冲高温地热田力争完成 250℃以上 1~2 口地热生 产井施工,发电潜力 12MW 以上。2)地热采暖达到 1500 万 m2 主要在京津冀,京九沿线的山东西部,松辽盆地的大庆 地区建立地热示范区。单井地热采暖达 10~15 万 m2 ,单个 地热采暖区 50~100 万 m2 。在已开发的地热田建立生产回灌 系统。
地热资源按储存形式分为 蒸汽型 热水型 地压型
熔岩型 干热岩型
三:特点:
优点: 1.可再生 2.分布广泛 3.蕴藏量丰富 4.单位成本低(单位成本比开探石化燃料或核能) 5.建造地热厂时间短且容易 缺点: 1.资金投资大 2.受地域限制 3.热效率低,有 30%的地热能用来推动涡轮发电机 4.所流出的热水含有很高的矿物质 5.一些有毒气体会随着热气,而喷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①初期目标与任务: 1)高温地热发电,主要在羊八井地 热电站,对现有地热发电装备进行完善、优化,稳发 25MW; 力争利用 ZK4001 孔高温地热流体 ,增发、满发、达到总 装机 30MW;努力完成滇西腾冲高温地热井施工,打出 250℃地热流体,力争发电潜力达到 12MW。2)地热采暖 达到 950 万 m2 主要在京津地区、京九沿线的山东西部,松辽 盆地的大庆地区,完善、优化已有地热供热工程,选点建立 示范区。总之,至 2010 年地热开发利用总量:地热发电装 机达到 75~100MW,地热采暖达到 2500 m2 。热能利用总 计约相当于 1500 万吨标煤当量。
南方城市电地暖家庭采暖将成主流

•
电地暖价格/products/list/558
•
家用中央空调价格/products/list/369
•
电地暖/products/list/558
a
4
a
2
• 电地暖节能环保以电为能源,不产生任何有害人体的物质, 非常安全。而且还无须维护,给您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电 地暖因其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的特点,而且无须维护、 操作简单,控温能力强,并且电地暖的使用寿命长,理论 上地暖的使用寿命不低于50年,真可谓一次投入,长期收 益。
a
3
• 还有安全方便的特性,在这几年成为都市 居民取暖新宠。电地暖的优越家庭采暖效 果,让舒适和健康一直伴随着你我度过寒 冷的冬季。所以电地暖就成了很多住户的 首选。
南方城市电地暖家庭采暖将成主流
a
• 对南方城市的调查发现,由于没有集中供 暖,目前南方城市居民过冬的取暖方式可 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常见的 空调和电油汀、小太阳等电暖器等,这些 五花八门的供暖方式,虽然满足了居民个 性化的供暖需求,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 能耗大,而且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近 年来分户式的家庭采暖方式和小区为单位 的集中供暖逐渐兴起。分户式家庭采暖方 式成为南方城市的主流家庭采暖方式。电 地暖家庭采暖系统也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金 昕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区地热研究成果报告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区勘探事业部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经理部 , 1997
1 12 0
井点
H1 S1 B8 B5 B6 BAO 1 W18 G8 B1 CH52 CF69 L4 NJ CH81 LX1 LX2 C25 CY83 MB2 MB1 QL23 P2 HB1 PG1 P1 WQ 2 HL 4 D4 CF190 CF82 D1 D5 FANG1 WANG1 DS3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袁玉松1 , 马永生2 , 胡圣标1 , 郭彤楼2 , 付孝悦2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北京 100029 2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 昆明 650200
摘 要 根据 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和 大地 热流 的数据 各 418 个 , 编 制了 中国南 方地 温梯 度图和 中国 南方大 地热 流
内高导层埋深等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关键词 中国南方 , 地温梯度 , 大地热流 , 构造热事件
文章编号 0001-5733(2006)04-1118-09
中图分类号 P314
收稿日期 2005-08-12, 2006-03-22 收修定稿
Present-day 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 China
第 49 卷 第 4 期 2006 年 7 月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49, No .4 Jul., 2006
袁玉松 , 马永生 , 胡圣标等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 2006 , 49(4):1118~ 1126 Yuan Y S, Ma Y S, Hu S B, et al .Present-day 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 China.Chinese J .Geophys.(in Chinese), 2006 , 49(4): 1118~ 1126
图 , 研 究了 中 国南 方 现 今地 温 梯度 分 布特 征 和 大地 热 流分 布 特 征 .结 果显 示 , 中 国 南方 地 温 梯 度介 于 7.82 ~
162.5℃ km, 平均 24.1℃ km;大地热流变化于 22~ 220 mW m2 之间 , 平均 值为 64.2 mW m2 .东南沿海 和滇西南地 区
Abstract Based on 418 geothermal gradients and 418 heat flow values from South China , both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map and the heat flow map of South China have been constructed .The present-day distributions of geothermal gradient and heat flow have been analyz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data show that the geothermal gradients in South China range from 7.82 to 162.5 ℃ km with a mean of 24.1 ℃km .The
总之 , 中国南方东南沿海和滇西南地区为高地 温梯度分布区 , 扬子地块为中 -低温地温梯度区 , 全 区地温梯度普遍介于 20 ~ 25 ℃ km 之间 , 远低于华 北的地温梯 度(33 ~ 35 ℃ km)[ 3] , 更低 于松辽 盆地 (38 ℃km )[ 3] , 稍 高 于 中 国 西 部 的 塔 里 木 盆 地 (20 ℃ km)[ 7] 和准噶尔盆地(22.6 ℃km)[ 8] .
中国南方地热研究过去已经做过大量工作 , 中 国地温分布基本特征[ 3]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区地 热研究成果报告1)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 数据汇 编(第三版)[ 4] 等是其代表性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工 作对 2001 年以前所发表的地热数据进行了较为系 统的汇编 .近年来 , 随着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工作的加 速进行 , 又获得了一批新的地热数据 .本文在研究过 程中不仅对中国南方地区以往的地热数据进行了更 为全面的汇编和校对 , 而且收集 、整理 、计算了 2001 年以来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数据 .通过数据收集 、 整理 、计算 , 编制了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图 , 中国南方 大地热流图 .在此基础上 , 研究中国南方地温梯度 、 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 一方面将对南方海相残留盆地的热史恢复 、烃源岩 成熟度史研究提供基础地热学约束参数 , 进而为中 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二次创业提供部署决策依据 , 另一方面本文对研究中国南方板块构造演化的深部 地球动力学科学问题具一定的理论意义 .
southeast coastal regions and southwestern Yunnan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er temperature gradients than that of Yangtze block .The geothermal gradients are controlled by tectonothermal setting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ubsurface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rocks .Heat flows in South China vary from 22 to 220mW m2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64.2 mW m2 .The heat flows in the east and southwest of
3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中 国 南 方 418 个 地 温 梯 度 数 据 中 , 最 小 值 7.82 ℃km , 最 大 值 为 162.5 ℃ km , 算 术 平 均 值 为 24.1 ℃km.其中小于 15 ℃ km 和大于 40 ℃ km 的数 据点分别为 24 个和 16 个 , 仅占全部数据点的 9 %,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20 ~ 25 ℃km , 共 163 个 ,度分布区 , 扬子地块为中 -低温地温梯度区 .地温梯度不仅与区域热构 造背景有关 , 还显 著地受地下 水
热活动 、断裂以及地层热导率影响 .中国南方大地热流东部 、西南部高 , 中部低 , 且异常高值 点主要沿 板块边界缝 合
带 、深大断裂活动带分布 .大地热流与区域构造运动 、最后一 次热事 件发生 的时间 、岩石 圈拉张 程度 、地壳厚 度 、壳
South China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reas of Yangtze block and almost all of the significant anomalies of high heat flow valu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deep faults or plate boundaries (sutures).The heat flow values are related to tectonic activities , the epoch of the last thermal event , the extension of lithosphere , the thickness of crust and the burial depth and or thickness of high conduction layers in the crust . Keywords South China , Geothermal gradient , Heat flow , Tectonothermal event
2 数据资料
用于研究中国大陆南方地热特征的数据来源 以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为主 , 该数据汇编包含中国南方地温梯度数据 288 个 , 大 地热流数据 305 个 .本文共收集整理获得地温梯度 和大地热流数据各 418 个 , 比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
流数据汇编(第 三版)新增 加了地 温梯度 数据 130 个 , 大地热流数据 113 个 , 为目前中国南方地温梯度 和大地热流数据最全面的一次汇编 .新增加的数据 中 , 有 66 个大地热流数据和 66 个地温梯度数据来 自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区地热研究成果报告 , 其余 数据及其来源见表 1 .新增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数 据主要分布于苏皖 下扬子 、江 汉盆地南部 、鄂西渝 东 、川东北和川东南等重点海相油气勘探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