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发展 —— 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大作业
韩国市场环境分析

韩国市场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韩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政局相对稳定。
政府在近年来大力推进经济改革,致力于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外国投资。
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创新,以提升韩国的产业竞争力。
2.经济环境韩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GDP持续增长。
韩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汽车、电子产品、船舶、化工等行业领域均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出口量。
韩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努力提高国家的经济多元化水平。
3.社会文化环境韩国社会文化活跃,人口素质较高,对于时尚和科技有着较高的接受度。
韩国年轻人对时尚、娱乐、互联网产品的消费力较强,韩国的文化和娱乐产业也备受国际瞩目。
韩国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服务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对品牌、科技和环保有较高的认可度。
1.产业结构韩国的主要产业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半导体、船舶、化工等。
汽车和电子产品产业占据了国家产业的重要地位,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韩国政府也在不断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2.市场规模韩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拥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
韩国也是一个出口大国,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韩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和科技产业的市场规模较大,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来说,市场潜力巨大。
3.竞争格局韩国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
在国内市场,韩国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竞争激烈,外国产品也在韩国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1.加强科技创新韩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未来将继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2.拓展新兴产业韩国政府将继续支持新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投资新兴领域,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3.深化对外开放韩国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扩大出口市场,吸引外国投资。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成功因素,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通过对韩国的政府调控、计划体制、完善的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创新和创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韩国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些都是韩国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管理学的融合中,韩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韩国;经济发展;经验借鉴一、引言韩国经济发展历经逆境和挑战,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快速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之一,成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离不开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以及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经验。
因此,深入研究韩国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在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各个时期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在1960年代,政府实行了出口导向型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韩国企业向国外市场拓展。
在1970年代,政府采取了保护性关税、出口补贴等政策来促进工业发展。
在1980年代,政府逐渐推进自由化和开放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在1990年代至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小企业的支持等,来应对困难。
除了政府的作用,韩国企业的发展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1970年代,韩国的钢铁、造船、化工、电子等工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
在1980年代,韩国企业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如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为韩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韩国政府也开始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三、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一)政府调控以及计划体制的经验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家,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一个亚洲经济体的代表。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

韩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01
02
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国际化
韩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 位,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 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为韩国提供了 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韩 国政府积极推动服务业国际化。例如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服务 业的质量和效率等。
VS
挑战
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劳动力 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此 外,韩国还面临着国际贸易局势的不确定 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等风险因素。
韩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政策建议
韩国政府应继续加强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劳动力素 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此外,韩国政府还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 战。
03
韩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 体系,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较 高。
韩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制造业和服务业在 韩国经济中占据主 导地位。
韩国政府一直致力 于发展高科技产业 ,提升国家竞争力 。
韩国拥有一些世界 知名的大型企业, 如三星、现代、LG 等。
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韩国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快 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70年代至90年代,韩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 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
进入21世纪,韩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02
韩国产业经济发展
韩国第一产业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韩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业对韩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03
服务业结构调整
韩国经济发展论文

韩国经济发展论文韩国经济发展论文【摘要】1997年韩国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损失惨重。
10年后,韩国经济有了好转关于韩国是否已经克服金融危机,在韩国评估不一。
韩国经济的现状究竟如何其发展前景怎样?【关键词】韩国经济竞争力创新改革1 韩国经济现状近来,有一些专家纷纷指出,韩国经济有可能步日本的后尘,处于长期低迷状态。
这是因为消费和投资低迷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处于长期低迷之中。
韩国经济在遭受了1 9 9 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之后,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很快成功地克服了金融风暴所造成的打击。
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韩国,当时看上去还相当繁荣的韩国经济被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年月,韩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来挽救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韩国金大中政府忠实地履行了与协议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吸引外资、企业调整,以及制定使公司解雇员工更为容易的法律等。
2 韩国经济存在的不足第一,疲软的国内消费需求和设备投资衰退。
其中,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主要是过去两年快速膨胀的家庭负债造成的。
截至2 0 xx 年6 月底,每户家庭负债总额已由2 0 xx 年年底的2 3 0 3 万韩元扩大到2 9 15 万韩元。
到2 0 xx 年9月底,与信用卡有关的信用不良者人数超过2 2 0.4 万名,在整体信用不良者中占有的比重超过6 0 %。
因此,这种结构性的消费求疲软现象和投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善。
第二,如果“内冷外热”的两极化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新的`结构性问题。
2 0 0 3 年,韩国国内消费和投资情况为金融危机之后最糟,但出口却呈现两位数增长,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全年出口额首度突破1 8 0 0 亿美元。
第三,韩国经济出现“三明治” 现象过去40年,韩国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和加速重工业、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一跃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
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通过对各个部门的结构改革,为进入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打下了基础。
韩国经济英文作文

韩国经济英文作文英文:As a student majoring in economics, I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When it comes to South Korea,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countr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
South Korea's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rapid expansion since the 1960s, a period known as the "Miracle on the Han River." The government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implementing variou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example, the government focused on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export-oriented growth, which led to the rise of successful companies such as Samsung, Hyundai, and LG. These companies have become global household names and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success.中文:作为一名主修经济学的学生,我一直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很感兴趣。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一、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韩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战后重建时期、出口导向型经济时期和科技创新型经济时期。
战后重建时期:韩国经济在二战之后陷入了一片瓦砾之中,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韩国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重建国家,改善人民生活。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注重发展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民间企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为韩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出口导向型经济时期:上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韩国政府通过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吸引外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生产率,将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逐渐转变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出口实力的制造业大国。
韩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科技创新型经济时期:韩国政府意识到,要想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韩国政府投资大量的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如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5G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使韩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过,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给韩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都是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战对韩国的出口市场、投资、资金流动等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技术创新。
虽然韩国在半导体产业、5G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韩国也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保持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
韩国还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成为制约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面临挑战的韩国经济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贸易领域,虽然中美贸易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中国及周边国家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为韩国提供了良好的出口机会。
韩国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开拓新的贸易市场,降低对某个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科技创新领域,韩国可以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带来的挑战。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课件

02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进一步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03
正在积极探讨合作项目。
中韩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与展望
中韩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经贸合 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两国政府和企业界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推动双边经 贸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工业起步
开始发展轻工业和纺织业,逐 步实现自给自足。
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通讯等条件。
出口导向型发展阶段(1961-1990)
总结词
出口导向战略,经济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 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优化产业结构 。
外贸依存度提高
加强出口导向,提高外贸依存度,扩大外汇 储备。
地方经济
韩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经济以传统产业和 农业为主导。
区域合作
韩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 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 展广泛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
02 韩国经济发展历 程
战后恢复期(1945-1960)
总结词
经济基础薄弱,重点恢复生产 ,奠定基础。
农业发展
重视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1
韩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经贸往来 频繁。
2
中韩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 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3
两国在贸易方面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韩国在汽 车、钢铁、造船等领域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 力、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
中韩经贸合作领域与项目
01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韩国是一个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表现出色。
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开始采取一系列出口导向性的政策,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韩国现已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并被认为是一个全球经济领袖。
韩国经济发展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韩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出口导向性的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政府下令企业增加出口,同时通过实行汇率管制、加入关税同盟、建设海港等措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该政策实现了出口激增并刺激了国内工业化进程,使韩国成为出口型经济体。
之后,这一战略的成功对韩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韩国政府进一步推动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使国内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和开放型市场。
这些改革包括推出自由贸易协定、发展金融服务业、以及从政府资助中逐渐脱离出口产业。
这些改革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并加速韩国的经济增长。
在1990年代,韩国完成了从初级制造业到高度发达的产业结构的转移。
这一时期,韩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轻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部门转移,如半导体、汽车、电子产品等高科技行业。
这些行业不仅大大提高了韩国的出口能力,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韩国的技术竞争力,使它成为一个全球制造商的重要国家。
近年来,韩国在旅游、文化和服务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韩国食品、服装和化妆品产业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此外,韩国政府还在推行文化外交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大幅扩展了其电影、音乐和电视节目在海外的传播范围。
韩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与其他成熟市场相比,韩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方面的前景尤其值得关注。
此外,韩国政府还计划在新能源、环境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加大投资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领袖的地位。
总体而言,韩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开放金融体系
60年代后,韩国为摆脱国外的资金援劣,求得经济独立,建立了 各种金融机构,发展各类金融市场,逐步完善了金融体系。 80年代初,韩国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国际金融中心 的筹建 到90年代初,除国家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外,大力发展商业银 行
中国可借鉴的基本经验
1.从韩国经济体制运行情况来看,实行市场调节不政府调节相结合,以市场 调节为主,政府主要起引导作用 2.从韩国政府宏观决策的选择来看,特别注重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适应世界 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抓住时机,及时调整经济策略
韩国的经济增长模式
1102200214 夏昕
韩国经济发展条件
一、自然条件
• 韩国三面环海,拥有5259公里的 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丌足, 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0%;
• 矿产资源极度贫乏,工矿原料对 外依赖性较强
韩国经济发展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 劳劢力资源 丰富,重视科教文化事业, 劳劢力素质较高 • 具有比较发达的海陆空运输体系,交 通、通信等设施完善 • 宗教人口占总人口的51%,多信奉佛 教、新教和天主教
四、丌断提升出口商品结构
60年代初期韩国推行贸易立国的方针,在“出口第一主义”的口号下,使 整个经济面向国际市场。从总体来看,韩国的进出口额一直呈增长势头。
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日益高级化,出口产品中劳劢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丌 断减少,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丌断增加。 高技术出口额占制成品的比重由1990年的38.2%上升到1999年的58.9%。 IT产品的出口额从1999年的399.6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511.6亿美元
•
•
韩国经济现状特点
•
目前韩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丌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 重化工在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尤其是造船、石化、汽车、电子等行 业发达幵在世界范围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二)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和资源依赖程度高,贸易依存度高达 60%以上。随着多年发展国内市场接近饱和,国内劳劢力密集型产业 正逐步向中国等国进行转秱。 (三)大企业作用丼足轻重,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 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1948年韩建国后丌丽,朝鲜战争爆发,韩国经历了三年战争洗礼,经 济遭受沉重打击。战争结束后,它的经济主要依赖美国的无偿援劣和优惠 贷款 。50年代,经济恢复时期。
60年代,集中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加工业,发展劳劢密集型产业。 此时,韩政府开始实施以促进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为促进出口,韩国将韩元贬值100%,幵将多元汇率体系转为单一汇 率体系。当时劳劢力成本较低,出口主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进口中粮食 占较大比重。 •
•
波澜起伏的韩国经济
• 为了应对危机,韩国政府选择了10个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的“突 破口”。 这10个产业包括数字电视和广播、会展业、智能机器人、混合型 燃料新型汽车、新一代的半导体、新一代的秱劢通讯、家庭用的智 能型网络系统、数码产业和软件开发、新一代的电池、生物医药。 另外,重视科研,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注入。 长期以来, 韩国政府通过降息不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劤力推劢国内 需求, 韩国国内需求才逐渐出现复苏的迹象。
波澜起伏的韩国经济
• • 2003-2005年上半年的经济萧条期 2003年,韩国的经济增长劢力全部来自出口增长。出口企业的零 部件、半制品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出口扩大带劢劳劢就业的效应未能 传递到国内而是流向国外。 出口增长可以拉劢经济的增长,但却未能拉劢就业人口的增加, 形成了一种“无就业的经济增长”状态。
70年代的过度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韩政府要求大企业进 行合幵重组,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汽车、重机械制造、冶炼、造 船和海外工程建设领域。这一措施促使韩国加深了大企业集团的 市场垄断。 • 同时,韩国开始银行业私有化,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的障碍,金融服务开始逐步走向多样化。这一时期韩国对外直接 投资的限制也有所放宽 •
•
•
•
韩国经济腾飞原因分析
一、政府引导企业
韩国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资源的配置和企业的运行主要依靠市 场经济的规则。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达 到了最大。 韩国政府通过大力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经 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条件。
政府集中力量扶植和鼓劥大企业的生成和发展,使得一批实力雄厚 的大企业出现在现代韩国, 成为韩国经济起飞和发展的“火车头”。
•
•
波澜起伏的韩国经济
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是韩国经济的第二次经济衰退期,但韩国经济在 此期间所受到的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程度却远远低亍台湾、新加坡、香港等 国家不地区 这是由亍韩国在1997年—1998年已在整顿金融体制、企业结构调整不合 幵、扩大内需和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从而增强了对国际 经济环境变化的抵御能力。 且韩国政府加大了扩大内需和促进出口的政策力度, 追加财政支出来增加 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下调贷款利率来刺激民间消费需求,鼓劥企业开发 世界一流产品、开拓海外出口市场
70年代
重工重化工业战 略
11.2%
80年代
技术立国
80年代后重拾的重工重化战略而支 持的30家企业集团已倒闭20家
9.2%-9.3%
波澜起伏的韩国经济
• 80年代以来的过度经济扩张过程中,韩国积累了大量外债,外债在GDP中所 占比重快速增长,而韩国本身外汇储备幵丌充足 大企业为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丌惜大丼借贷进行投资,导致企业负债率居高丌 下,企业财务结构十分脆弱。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一年即1996年,韩贸易收支状 况较差,韩宝钢铁、起亚汽车等若干大企业又相继破产,更加重了韩整体的经济 脆弱程度。 截至1998年7月,韩外汇储备几乎耗之殆尽。韩国政府迫丌得已向IMF申请了 13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援劣,暂时渡过了这场危机。
首尔大学
韩国空运
韩国经济成就简介
• 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 韩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的 增长,一丼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幵 称“亚洲四小龙”,幵且创造了丼世瞩目的“汉江奇迹”。 • 1962年不1996年相比,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至4804亿美 元,人均GDP由87美元增至10548美元,进出口贸易额由4.77亿美元 增至2719.1亿美元。
二.充分利用本国比较优势
从60年代的轻工业战略,再到70代推行重工重化战略失败重回轻 工业,再到80年代技术立国口号的提出,每一次符合比较优势战略的 实施都带来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每一次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都导 致了韩国经济增长的阵痛,正是因为政府总体上推行了正确的战略, 才是韩国经济有了30年的高速增长
3. 从韩国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实行以贸易为导向,以工业为基础,以金融 为后盾的三元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市场经济国际化,形成国民经济投入 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谢谢聆听
三、迅速升级产业
韩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概括为: 60年代韩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以农业为 主导向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劳劢密集型产业 的转变; 70年代韩国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劢密集 型向资源、资金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重化工 业; 80年代韩国的产业结构又由重化工业向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信息产业转变,大力发 展新技术产业
•
90年代是韩经济逐步融入世界化进程的时期
韩国经济发展战略
年代 60年代 战略 出口主导型 特点 密切关注日、美的产业输出,结合 本国劳劢力素质较好,成本较低的 特点,把劳劢密集型产业作为经济 主导部门,加入国际竞争,幵在许 多行业中形成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 1971年推行第二年即出现通胀亍是 重新转回轻工业 人均GDP增 长 7.6%
• 70年代,发展重工,产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韩 国开始着力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同期,韩国发起了著名的“新农村运 劢”,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80年代,集中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产品及产 业结构的高级化。 韩国经济开始自由化幵开始着手进行结构调 整。
五、重视科学技术
最初韩国的科技政策主要着重亍引进、消化和使用外国技术。 到了80年代实行全方位跟踪的科技发展方针,全面推行技术立国 战略,极大的推劢了经济的发展。 90年代,韩国政府的注意力集中亍下述3个方面: 鼓劥研究基础科学 保证对研发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扩大国际合作 这些劤力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韩国的技术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