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Ppt演示文稿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Ppt演 示文稿
第1页,共45页。
优选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 Ppt
第2页,共45页。
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其他心血
管疾病,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9月26日第5个“世界心脏日”日内瓦公报
估计中国内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脑卒中现患700万人,其中2/3有程度不同的残疾或者
第15页,共45页。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
1. NT-proBNP能很好的反应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
NYHA (纽约心脏病协会) 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浓度的相关性
第16页,共45页。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
按NYHA分级,不同分级的心衰患者的NTproBNP水平组间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 义,说明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加重,NTproBNP测定值增加。
利钠肽蛋白结构图
第7页,共45页。
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
NT-proBNP
第8页,共45页。
NT-proBNP的分泌调控
正常时: 发生心脏病变时 :
第9页,共45页。
临床应用
NT-proBNP与心血管疾病的
临床诊断、指导治疗、预后分析
第10页,共45页。
NT-proBNP的临床应用
• 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
丧失劳动力。
中国每年新发生心肌梗死50万人,心肌梗死现患200万人,其中1/2丧失劳动力。 中国至少有心力衰竭患者420万人,还有肺心病患者500万,风心病患者250万。 中国每年新发先心病20万人,先心病现患200万人。
1990~2005年,中国农村局面心血管病死亡率波动160-240人/10万人,城市居民为 210-240人/10万人,居死因构成首位。估计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占
第1页,共45页。
优选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 Ppt
第2页,共45页。
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其他心血
管疾病,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9月26日第5个“世界心脏日”日内瓦公报
估计中国内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脑卒中现患700万人,其中2/3有程度不同的残疾或者
第15页,共45页。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
1. NT-proBNP能很好的反应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
NYHA (纽约心脏病协会) 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浓度的相关性
第16页,共45页。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
按NYHA分级,不同分级的心衰患者的NTproBNP水平组间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 义,说明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加重,NTproBNP测定值增加。
利钠肽蛋白结构图
第7页,共45页。
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
NT-proBNP
第8页,共45页。
NT-proBNP的分泌调控
正常时: 发生心脏病变时 :
第9页,共45页。
临床应用
NT-proBNP与心血管疾病的
临床诊断、指导治疗、预后分析
第10页,共45页。
NT-proBNP的临床应用
• 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
丧失劳动力。
中国每年新发生心肌梗死50万人,心肌梗死现患200万人,其中1/2丧失劳动力。 中国至少有心力衰竭患者420万人,还有肺心病患者500万,风心病患者250万。 中国每年新发先心病20万人,先心病现患200万人。
1990~2005年,中国农村局面心血管病死亡率波动160-240人/10万人,城市居民为 210-240人/10万人,居死因构成首位。估计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占
BNP及NTproBNP的临床应用课件幻灯PPT课件PPT

BNP及NT-proBNP的临床 应用课件幻灯PPT课件
目录
• BNP及NT-proBNP简介 • BNP及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
的应用 • BNP及NT-proBNP在非心血管疾病
中的应用
目录
• BNP及NT-proBNP的检测方法与解 读
• BNP及NT-proBNP的前景与展望
01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BNP及NT-proBNP的临床应用 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
THANKS
感谢观看
BNP及NT-proBNP水平升高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有 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BNP及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AR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肾脏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BNP及NT-proBNP水平升高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心室 肥厚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
BNP的生物合成包括转录、翻译、加 工和分泌等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发生异常均可导致BNP的分泌异常。
BNP及NT-proBNP的生理功能与调节
BNP和NT-proBNP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等生理活性,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中发挥重要作用。
BNP和NT-proBNP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压力、激素等,这些调节因素在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BNP和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如心力衰竭、急 性冠脉综合征等。
02
BNP及NT-proBNP在心血管 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心力衰竭
诊断心力衰竭
BNP和NT-proBNP是诊断心力衰竭 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舒张性心力衰 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目录
• BNP及NT-proBNP简介 • BNP及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
的应用 • BNP及NT-proBNP在非心血管疾病
中的应用
目录
• BNP及NT-proBNP的检测方法与解 读
• BNP及NT-proBNP的前景与展望
01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BNP及NT-proBNP的临床应用 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
THANKS
感谢观看
BNP及NT-proBNP水平升高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有 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BNP及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AR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肾脏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BNP及NT-proBNP水平升高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心室 肥厚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
BNP的生物合成包括转录、翻译、加 工和分泌等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发生异常均可导致BNP的分泌异常。
BNP及NT-proBNP的生理功能与调节
BNP和NT-proBNP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等生理活性,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中发挥重要作用。
BNP和NT-proBNP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压力、激素等,这些调节因素在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BNP和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如心力衰竭、急 性冠脉综合征等。
02
BNP及NT-proBNP在心血管 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心力衰竭
诊断心力衰竭
BNP和NT-proBNP是诊断心力衰竭 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舒张性心力衰 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BNP及NTproBNP的临床应用课件幻灯PPT

BNP及NTproBNP的临床应用课件幻 灯PPT
NP (natriuretic peptide)家族
ANP
B型利钠肽的B临型B床应N用利P 钠肽的临床应用
CNP RNP DNP(树眼镜蛇属NP)
B型利钠肽B的B临N型床P应用利的钠合肽成的、分临泌床和应功用能
BNP合成
mRNA 转录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收缩期或舒张期功能障碍病人BNP水平
BNP (pg/mL)
1000
500 300 200 100
50 30 20 10
5
中值= 413 pg/ml
非CHF n=844
中值= 34 pg/ml
舒张期 n=165
中值= 821 pg/ml
收缩期 n=287
J Am Coll Cardiol 2003;410(11):2010-17.
Jourdain P et al et al. JACC 2007;49:1733-9
B型利钠肽的B临B型床N应用利P 亡和 生存两组BNP对比
急性心力衰竭 :短期
5% 18%
急性心力衰竭: 长期
Januzzi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6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NP与NT-proBNP的诊断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BNP
NT-proBNP
临床情况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 400pg/m
>=1200pg/ml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NP (natriuretic peptide)家族
ANP
B型利钠肽的B临型B床应N用利P 钠肽的临床应用
CNP RNP DNP(树眼镜蛇属NP)
B型利钠肽B的B临N型床P应用利的钠合肽成的、分临泌床和应功用能
BNP合成
mRNA 转录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收缩期或舒张期功能障碍病人BNP水平
BNP (pg/mL)
1000
500 300 200 100
50 30 20 10
5
中值= 413 pg/ml
非CHF n=844
中值= 34 pg/ml
舒张期 n=165
中值= 821 pg/ml
收缩期 n=287
J Am Coll Cardiol 2003;410(11):2010-17.
Jourdain P et al et al. JACC 2007;49:1733-9
B型利钠肽的B临B型床N应用利P 亡和 生存两组BNP对比
急性心力衰竭 :短期
5% 18%
急性心力衰竭: 长期
Januzzi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6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型利钠肽的B临型床应用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BNP与NT-proBNP的诊断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BNP
NT-proBNP
临床情况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 400pg/m
>=1200pg/ml
B型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NTproBNP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

+
肾小球 滤过率
-
外周血管阻力
+
+
血管紧张素 II
-
血浆渗透压
后叶加压素
(抗利尿激素+)
+
醛固酮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
脑钠肽的生理功能 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作用于参与钠调节、维持血压动态平衡的组织 促进尿钠排泄和利尿作用 扩张血管 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充血性/慢性心衰患者血中BNP和NT-proBNP含量增高
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也可以产生BNP。
• C型利钠肽(CNP,22或53肽) ——CNP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组织合成。不同于ANP和BNP,心脏组织
中几乎没有CNP。
• D型利钠肽(DNP) ——可能是一简单的种原始的心脏钠尿肽,是ANP和BNP的进化前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
• BNP和NT-proBNP的肾脏清除率相同,肾功能不全时 二者均会升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
NT-proBNP与系B网N站P或本的人生删除物。 学特性对比
半衰期 稳定性 清除
NT-proBNP 60-120分钟
BNP 20分钟
优越性
NT-proBNP检测早期或 轻度心衰敏感性更高
Y
T
L
RA
76 PR
SG
S
P
80 KM
V
Q
G
IS S S
S
G
C
L 100
N Tpro B N P脑钠肽临床意义ppt课件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
因此,心衰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
心力衰竭增长的趋势
K. K. K. Ho et al. JACC, 1993 (Suppl A) 6A=13A US Census Bureau Projections
1990~2005年,中国农村局面心血管病死亡率波动160-240人/10万人, 城市居民为210-240人/10万人,居死因构成首位。估计每年全国心血管 病死亡300万人,占死亡人数的1/3.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临床应用
疾病的
析
NT-proBNP与心血管
临床诊断、指导治疗、预后分
NT-proBNP的临床应用
• 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 • 心衰患者的危险度分级 •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 心衰患者的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 • 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估 • 心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监测工具
NT-proBNP与心力衰竭
NT-proBNP检测对于诊断和防治心力衰竭,有很重要的意义
NT-proBNP主要是由心肌壁受压后心室应答释放
——对心功能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
血中的浓度与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更客观地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
心衰晚期 40万人
有症状心衰
400万人
在血液标本中结果更稳定
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 (NT-proBNP)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NTproBNP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课件

ICON研究——关于NT-proBNP的国际合作研究
1988年日本学者最先从猪脑中发现,因此也叫脑 钠肽。后来发现其主要来源是心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NP,NT—proBNP)
室壁
压力
Pre-Pro-BNP1-134
26-aa signal sequence
Pro-BNP1-108
心肌细胞
BNP/NT proBNP合成的调控
内源性调控 心肌细胞的牵拉是调控BNP/NT proBNP合 成、释放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心动过速、肾上腺糖皮质 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作用于血管的多肽(内皮素Ⅰ、血管 紧张素Ⅱ)都可以成为独立于血液动力学效应外的因素参 与BNP/NT proBNP合成的调控
外源性调控 主要是药物治疗对BNP/NT proBNP浓度的 影响。在对处于心衰失代偿期的病人进行排钠利尿的治疗 时,BNP/NT proBNP浓度在血压下降的同时也急剧下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 受体阻断剂、血 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的使用也会导 致BNP/NT proBNP浓度下降
高
低
生理活性 稳定性
样品类型
无
常温72小时 4 °C大于6天
有
常温4小时 4 °C 24小时
血清、血浆
血浆
NT-proBNP与BNP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但NT
-proBNP在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对早 期/轻度心脏功能不全的检测等方面具有明 显优势具有更高的检验价值
NT-proBNP是目前管理心衰疾病的最佳生化 指标;尤其在心衰的鉴别诊断、危险评级、 预后判断和治疗监测上有重大意义
Januzzi et al. Am J Cardiol 2005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培训课件

t1/2 22分钟
不经肾脏代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NT-处p,r请o联B系N网站P或大本人事删除。记
➢ 上世纪中叶,科学家首次发现心房扩张可促进尿钠排泄 ➢ 1981年Kuroski de Bold清楚的阐述了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 1983年心房利尿钠肽(atrial natriuretiຫໍສະໝຸດ peptide,ANP) 得以分离
➢ BNP 半衰期相对较短(22分钟),仅在了解病人即刻情况时较有价 值。
NT-proBNP vs BNP抗干扰性:
➢ NT-proBNP与BNP 的交叉反应<0.01%,特别适合于应用重组BNP治疗 心衰病人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心室: 压力↑ 容积↑
处,请联系网13站4 或本人删除。
前体原pepro-BNP
26
信号缩氨酸 108
前体pro-BNP
1-76
(非活性)NT-proBNP
t1/2 120分钟
经肾脏代谢
1 :1
77-108
(活性)active-BNP
➢ BNP主要存在于心室中,其分泌有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 力负荷的增加,作为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 BN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最早在ESG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1年),继而在美国 ACC/AHA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5年)中推荐将血液BNP水平 测定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指标。(2007年)写入了中 国心衰指南,2008年ESG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指南和2009 年AHA心力衰竭指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推荐。中国急性心力 衰竭诊断和治疗(2010年)。2014年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肯定NT-proBNP临床应用价值。
不经肾脏代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NT-处p,r请o联B系N网站P或大本人事删除。记
➢ 上世纪中叶,科学家首次发现心房扩张可促进尿钠排泄 ➢ 1981年Kuroski de Bold清楚的阐述了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 1983年心房利尿钠肽(atrial natriuretiຫໍສະໝຸດ peptide,ANP) 得以分离
➢ BNP 半衰期相对较短(22分钟),仅在了解病人即刻情况时较有价 值。
NT-proBNP vs BNP抗干扰性:
➢ NT-proBNP与BNP 的交叉反应<0.01%,特别适合于应用重组BNP治疗 心衰病人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心室: 压力↑ 容积↑
处,请联系网13站4 或本人删除。
前体原pepro-BNP
26
信号缩氨酸 108
前体pro-BNP
1-76
(非活性)NT-proBNP
t1/2 120分钟
经肾脏代谢
1 :1
77-108
(活性)active-BNP
➢ BNP主要存在于心室中,其分泌有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 力负荷的增加,作为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 BN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最早在ESG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1年),继而在美国 ACC/AHA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5年)中推荐将血液BNP水平 测定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指标。(2007年)写入了中 国心衰指南,2008年ESG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指南和2009 年AHA心力衰竭指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推荐。中国急性心力 衰竭诊断和治疗(2010年)。2014年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肯定NT-proBNP临床应用价值。
NTproBNP和H-FABP检测临床应用-PPT课件

NT-proBNP检测指南
• 申请单要求:NT-proBNP(N末端脑钠肽)
或脑钠肽(BNP) 。 • 标本采集:普通生化管采血2~3ml,送 三楼检验科生化室 。
H-FABP(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检测 的临床应用
• FABP(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低分子量蛋
白多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 H-FABP为可 溶性低分子量胞浆蛋白,相对分子量为 14-15KD,主要存在于心室细胞中,约占 心肌细胞可溶性蛋白总量4%-8%。正常 人血中含量极少或不存在,血液循环中 快速经肾清除。
• 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 FABP(脂肪酸结合蛋白)为一组低分子量的可溶性包
浆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 kD),是细胞内重要 的脂肪酸载体蛋白,参与氧化应激反应 • FABP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依据存在的不同组织部位 可分为心肌型(H-FABP)、肝脏型(L-FABP)等多种亚型, 各型之间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 •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入血时间快,消失早。
NT-proBNP和H-FABP检测的 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及社会压力的增加,
包括急性心肌梗塞(AMI)在内的因心脏病而 死亡的人数每年在增加,在心脏病中尤其是心 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脏病的增加特别显 著。大约占了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的4成,心 肌梗塞是因冠动脉闭塞而导致心肌处于缺血状 态,心肌细胞陷于坏死的一种疾病。据研究, 在心肌梗塞发病后6小时以内实施再灌流疗法 来解除冠动脉的闭塞的话,梗塞巢缩小就会减 少死亡率。因此实现心肌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
NT-proBNP在不同专科的应用
• NT-proBNP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前言
1988 年,日本学者 Tetsuji Su doh 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 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 为脑钠肽或称钠尿肽(Brain natri uretic e ptide,BNP)。
以后的研究表明包括BNP 在内的一组多肽在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产 生ANP、 B NP、 CNP、 DNP 、VNP等,称为利 钠肽家族。
6
NT-proBNP与BNP的差异
半衰期 血液中浓度 生理活性 样品类型
NT-proBNP 60~120min
高 无 血清、பைடு நூலகம்浆
BNP 22min
低 有 血浆
7
2NT-proBNP 检测方法
2.1 NT-proBNP 检测方法及其注意点 床旁检测( 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 )测定NT-BNP 可方便快速地提供可靠 检验结果,有助于医生更早制订治疗策略,作为中心 实验室的扩展,能够增加检测能力,并减轻实验室检 验人员的压力;管理人员也能更合理地使用资源。N T-proBNP的检测基本不受体位改变和日常活 动影响,且不存在日间生理学波动 ,故无需固定体位 和时间,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NT-proBNP既 可以选择血清也可 以选择血浆( POCT 方法还可 用全血),抽血后宜尽快送检、尽快检测,但 NT- proBNP 离体后稳定性远好于 BNP。25 ℃ 可稳定 3 天,4 ℃稳定 5 天,-20 ℃或以上至 少可 以稳定 6 个月。
NT-proBNP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
心力衰竭的最大危害在于它对心脏造成的损害是 不可逆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延缓心衰发病过 程、保护心脏功能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心衰的 早期症状不典型,症状类似许多肺部疾病,因而 很难被诊断出来。
作为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BNP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
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BNP清除受体结合 , 而 NT-proBNP 则主要 由肾小球滤过, 因此,其血浓度受肾功能影响大于BNP。
BNP半衰期短 ( 22min), 体外稳定性差, 而 NT-proBNP 半衰期较长( 120 m in),体外稳定性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 度较BNP高, 在有些情况下更有利于心力衰竭 的诊断。在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重组人 B 型 利钠肽(rhBNP)进行治疗时 , 测定NT -proBNP不受干扰 。
10
3.1 NT-proBNP 在急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在早期临床观察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中 NT-proBNP 水 平升高后,随后的临床研究侧重观察 因急性呼吸困难急诊就医 的患者 NT-proBNP 水平在心力衰竭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NT-proBNP 逐渐增高,女性的 NT -proBN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男性。
肥胖人群的NT-proBNP 水平比非肥胖人群低,其机理 尚有争议,但其差别程度尚不足以影响正常参照范围的界定。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 血中 NT-proBNP 水平逐渐升高。 普通人群的NT-proBNP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相反关 系, 此与 NT-proBNP 主要通过肾脏清除有关。 伴随 增龄而产生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年龄与 NT-proBNP 关系的主要机制之一,NT-proBNP正常参照值的作用 已经在年龄校正的参照值中得到体现。
其功能是维持循环系统的容量、渗透压和压力 调节的稳态。
BNP 主要存在于心室隔膜颗粒中,其分泌有 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 4
NT-proBNP和BNP异同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 c peptide )(NT-proBNP)和 BNP同属利钠肽家族,均用于临床检测。
最早在 ESC(欧洲心脏病学会) 慢性心力衰竭指 南( 2001年)继而在美国ACC/AHA(美国心 脏病学会/心脏学会)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5年) 中推荐将血液BNP 水平测定作为心力衰竭的诊 断和预后指标。
2008 年 ESC 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和 2009年 AHA 心力衰竭指南对此作了进 一步的推荐
9
3 NT-proBNP 在急性呼吸困难鉴 别诊断、判断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证实,无论是新发的急性心力衰 竭,还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恶化,NT -proBNP 水平均会显著上升,其幅 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
病情缓解或有效治疗后回降,但难以完全 恢复到健康人水平。
这些发现构成了 NT-proBNP 检测 在心力衰竭患者鉴别诊断、预后评定和指 导治疗中的应用依据。
8
2.2 健康人 NT-proBNP 的影响
因素及参考值
研究显示, 影响正常人血 NT-proBNP 水平的生理因 素包括年龄、性别、肥胖和肾功能。
美国 FDA 和 Roche 公司建议健康人群 NT-proB NP的参考值为:75 岁以下者 <125 pg /ml ,75 岁或以上者<450 pg/ml 。
虽然两者有相同的生物学来源,但生物学效应和 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含 134 个氨基酸的 B型利钠肽原前体 (pre-proBNP), 随后形成含 108 个氨基酸 的BNP前体 (proBNP),后者在内切酶 的作用下裂 解为含有 76 个氨基酸、 无生物活性的 NT -proBNP 和含有 32 个氨基酸、有活性 的 B 型利钠肽(BNP)。
2
B N P是一种具有扩张血管、 拮抗肾素 一血管紧 张素 一醛固酮系统、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 促进 尿钠排泄、 减少水钠潴留等作用的多肽类心脏神 经激素。
B N P主要由心室的心肌细胞合成、 分泌。当心 衰发生时, 心脏的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神经内 分泌系统被激活, 利钠肽系统被激活, B N P大 量分泌入血 , 在血容量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常 人群 B N P的血浆浓度很低且非常稳定 , 在心脏 负荷过重或扩大时心肌内储存的p r o —B N P即被 释放出来, 这是 B N P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指 标的基础。
1 前言
1988 年,日本学者 Tetsuji Su doh 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 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 为脑钠肽或称钠尿肽(Brain natri uretic e ptide,BNP)。
以后的研究表明包括BNP 在内的一组多肽在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产 生ANP、 B NP、 CNP、 DNP 、VNP等,称为利 钠肽家族。
6
NT-proBNP与BNP的差异
半衰期 血液中浓度 生理活性 样品类型
NT-proBNP 60~120min
高 无 血清、பைடு நூலகம்浆
BNP 22min
低 有 血浆
7
2NT-proBNP 检测方法
2.1 NT-proBNP 检测方法及其注意点 床旁检测( 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 )测定NT-BNP 可方便快速地提供可靠 检验结果,有助于医生更早制订治疗策略,作为中心 实验室的扩展,能够增加检测能力,并减轻实验室检 验人员的压力;管理人员也能更合理地使用资源。N T-proBNP的检测基本不受体位改变和日常活 动影响,且不存在日间生理学波动 ,故无需固定体位 和时间,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NT-proBNP既 可以选择血清也可 以选择血浆( POCT 方法还可 用全血),抽血后宜尽快送检、尽快检测,但 NT- proBNP 离体后稳定性远好于 BNP。25 ℃ 可稳定 3 天,4 ℃稳定 5 天,-20 ℃或以上至 少可 以稳定 6 个月。
NT-proBNP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
心力衰竭的最大危害在于它对心脏造成的损害是 不可逆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延缓心衰发病过 程、保护心脏功能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心衰的 早期症状不典型,症状类似许多肺部疾病,因而 很难被诊断出来。
作为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BNP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
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BNP清除受体结合 , 而 NT-proBNP 则主要 由肾小球滤过, 因此,其血浓度受肾功能影响大于BNP。
BNP半衰期短 ( 22min), 体外稳定性差, 而 NT-proBNP 半衰期较长( 120 m in),体外稳定性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 度较BNP高, 在有些情况下更有利于心力衰竭 的诊断。在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重组人 B 型 利钠肽(rhBNP)进行治疗时 , 测定NT -proBNP不受干扰 。
10
3.1 NT-proBNP 在急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在早期临床观察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中 NT-proBNP 水 平升高后,随后的临床研究侧重观察 因急性呼吸困难急诊就医 的患者 NT-proBNP 水平在心力衰竭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NT-proBNP 逐渐增高,女性的 NT -proBN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男性。
肥胖人群的NT-proBNP 水平比非肥胖人群低,其机理 尚有争议,但其差别程度尚不足以影响正常参照范围的界定。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 血中 NT-proBNP 水平逐渐升高。 普通人群的NT-proBNP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相反关 系, 此与 NT-proBNP 主要通过肾脏清除有关。 伴随 增龄而产生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年龄与 NT-proBNP 关系的主要机制之一,NT-proBNP正常参照值的作用 已经在年龄校正的参照值中得到体现。
其功能是维持循环系统的容量、渗透压和压力 调节的稳态。
BNP 主要存在于心室隔膜颗粒中,其分泌有 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 4
NT-proBNP和BNP异同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 c peptide )(NT-proBNP)和 BNP同属利钠肽家族,均用于临床检测。
最早在 ESC(欧洲心脏病学会) 慢性心力衰竭指 南( 2001年)继而在美国ACC/AHA(美国心 脏病学会/心脏学会)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5年) 中推荐将血液BNP 水平测定作为心力衰竭的诊 断和预后指标。
2008 年 ESC 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和 2009年 AHA 心力衰竭指南对此作了进 一步的推荐
9
3 NT-proBNP 在急性呼吸困难鉴 别诊断、判断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证实,无论是新发的急性心力衰 竭,还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恶化,NT -proBNP 水平均会显著上升,其幅 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
病情缓解或有效治疗后回降,但难以完全 恢复到健康人水平。
这些发现构成了 NT-proBNP 检测 在心力衰竭患者鉴别诊断、预后评定和指 导治疗中的应用依据。
8
2.2 健康人 NT-proBNP 的影响
因素及参考值
研究显示, 影响正常人血 NT-proBNP 水平的生理因 素包括年龄、性别、肥胖和肾功能。
美国 FDA 和 Roche 公司建议健康人群 NT-proB NP的参考值为:75 岁以下者 <125 pg /ml ,75 岁或以上者<450 pg/ml 。
虽然两者有相同的生物学来源,但生物学效应和 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含 134 个氨基酸的 B型利钠肽原前体 (pre-proBNP), 随后形成含 108 个氨基酸 的BNP前体 (proBNP),后者在内切酶 的作用下裂 解为含有 76 个氨基酸、 无生物活性的 NT -proBNP 和含有 32 个氨基酸、有活性 的 B 型利钠肽(BNP)。
2
B N P是一种具有扩张血管、 拮抗肾素 一血管紧 张素 一醛固酮系统、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 促进 尿钠排泄、 减少水钠潴留等作用的多肽类心脏神 经激素。
B N P主要由心室的心肌细胞合成、 分泌。当心 衰发生时, 心脏的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神经内 分泌系统被激活, 利钠肽系统被激活, B N P大 量分泌入血 , 在血容量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常 人群 B N P的血浆浓度很低且非常稳定 , 在心脏 负荷过重或扩大时心肌内储存的p r o —B N P即被 释放出来, 这是 B N P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指 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