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与漏税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方面

合集下载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税收缺口的存在使得偷税漏税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打击。

偷税漏税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或减少应缴纳的税款,严重侵害了国家财政利益和公共利益。

为了有效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

一、偷税、逃税罪的处罚标准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因故意逃避缴纳税款被判刑的刑期一般在三年以下。

当罪犯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对于利用虚假发票等手段进行骗税的罪犯,刑期一般为三年以上,严重者可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罪犯的骗税金额大于一千万元,且情节极其严重,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甚至是死刑的判决。

二、偷税漏税行为处罚标准1. 行政处罚对于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具体表现为:(1) 罚款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或者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等,税务机关可以对相关企业或者个人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一般是欠税金额的30%至100%。

(2) 拒不改正罚款若企业或个人拒不改正偷税漏税等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责令其改正后仍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每日罚款的方式进行处罚。

(3) 移送公安机关并追缴款项对于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除了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外,还可以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处理,并追缴其应缴纳的税款。

2. 刑事处罚若偷税漏税行为情节严重,涉及数额较大,已触犯了我国的刑法,公安机关可以将其移送至人民法院进行刑事诉讼。

往往情节严重的偷税漏税案件都会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等刑罚。

3. 其他处罚税务机关还可以采取暂扣票据、财产保全、限制外汇使用、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处理、责令所在单位终止业务活动等处罚措施。

三、防范和遏制偷税漏税行为防范和遏制偷税漏税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税务部门也应融入新技术手段,加强税务管理。

什么是偷税漏税,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有哪些区别

什么是偷税漏税,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有哪些区别

什么是偷税漏税,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有哪些区别依法纳税已经是企业的共识,所以很少⼈会去深⼊地了解什么是税收,或者去追究税收的相关概念,下⾯店铺⼩编结合法律知识为⼤家解读税收和合理避税的那些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税收?国家为什么要收税?税收收⼊是我国财政收⼊最主要的来源,是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向企业和公民征收的,以此来解决国计民⽣、收⼊分配等问题。

税收关乎我们每⼀个⼈,所以⽆论是企业还是个⼈,按时交税都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然⽽,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企业因为偷税漏税⽽被处以严厉的处罚乃⾄刑罚。

合理避税是偷税漏税吗?合理避税合法吗?避税是指纳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定的形式、⽅法和⼿段,规避、降低或延迟纳税义务的⾏为。

客观原因是税法及其有关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

避税是⼀种合法的⾏为。

什么是偷税漏税?偷税是指纳税⼈采⽤伪造、变造、隐匿、擅⾃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出或者不列、少列收⼊,或者进⾏虚假纳税申报的⼿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偷税是⼀种⾮法的⾏为。

漏税是指纳税⼈并⾮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为。

漏税是由于纳税⼈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作粗⼼⼤意等原因造成的。

如错⽤税率,漏报应税项⽬,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额和经营利润等。

那么,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有哪些区别呢?①避税是合法的,是不违法的,这是与⾮法的偷税漏税根本的区别。

②避税的⽬的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使税收负担最⼩化;偷税漏税是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出或者不列、少列收⼊,或者进⾏虚假纳税申报的⼿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③避税的⼿段是利⽤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或漏洞;⽽偷税漏税是对法律的⽆视。

④避税技术的应⽤⼀般应在应纳税事实发⽣之前。

偷税漏税可以发⽣在纳税之前,也会发⽣在纳税之后。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偷税漏税PPT课件

偷税漏税PPT课件

• 抗税的法律责任

根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61号《全国人大常委
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第六条规定:以暴
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
金。

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按照伤害罪、
•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假报出口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 相的方法,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利用国家税 收优惠政策,骗取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的行为。
3
区别
• 骗税行为与偷税行为的区别在于: • • 1、骗税行为是把已缴到国库的税款骗归自己所有;
偷税则是采取非法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税款还未缴到国库。 • • 2、骗税所采取的是假报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 货物价格、伪造涂改报关单等手段; • 偷税所采取的是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 簿、记账凭证或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 收入,或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

• 国内一般的羊毛纱线价格是70元至120元每公斤不等,而山 羊绒纱、羔羊绒纱的售价则是680元到850元每公斤不等,两 者价格就相差6到12倍。而货物运抵境外后,再由他们控制的
“空壳”公司将同批货物虚报品名为“棉纱线”,以约16元人民 币每公斤的价格买入境内,重新包装后再做循环出口。

• 羊毛纱线变羊绒纱线,再变成“棉纱线”进口,就这样的“空转” 往返,4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累计出口金额近70亿元人民币, 骗取出口退税款8亿余元。
1
定义
• 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 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 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举报单位偷税漏税去哪举报?

举报单位偷税漏税去哪举报?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now, we must also be dancers of lif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举报单位偷税漏税去哪举报?举报单位偷税漏税应该到当地的税务局。

可以打电话举报也可以写举报信举报,提供相应的线索就可以。

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

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一、举报单位偷税漏税去哪举报?去税务局举报就可以,可以打电话举报也可以写举报信举报,提供相应的线索就可以。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

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发现企业偷漏税的公民个人,可以采取书信、口头、电话等形式举报。

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税务机关都应受理。

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

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

二、单位偷税漏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单位犯偷税罪采取双罚制。

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判处罚金后,一般对单位的责任人员只判处自由刑,而不再并处罚金。

三、偷税与漏税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主观方面不同。

偷税是出于故意,而漏税是过失行为。

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

漏税的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却设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偷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税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这一目的。

刑法修正案七修改、新增罪名的学理解释

刑法修正案七修改、新增罪名的学理解释

刑法修正案七修改、新增罪名的学理解释(刑法151条第3款)说明:修正案七第一条新增了“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这类犯罪对象,原罪名已不适合。

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及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及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构成为:犯罪客体要件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

犯罪客观要件是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植物、珍贵植物制品及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犯罪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犯罪主观要件是故意。

根据刑法第151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刑法第180条第1款)说明:修正案七第二条第一款新增“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这一行为类型。

(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概念与犯罪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构成为:1.犯罪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犯罪对象是有关证券、期货发行、交易的内幕信息。

2.犯罪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行为。

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是什么?

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是什么?

Opportunity has a special affinity for prepared mind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是什么?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是: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广义的逃税是指纳税义务人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一种行为。

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称为“避税”。

狭义的逃税指纳税义务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一、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是什么?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是: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广义的逃税是指纳税义务人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一种行为。

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称为“避税”。

狭义的逃税指纳税义务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二、具体情况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

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当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构成偷税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逃税:广义的逃税是指纳税义务人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一种行为。

具体可分为两种:(1)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西方国家一般称“逃税”,在我国称“偷税”、“抗税”、或“漏税”;(2)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偷税漏税逃税抗税骗税的区别是什么?

偷税漏税逃税抗税骗税的区别是什么?

No matter how long the road is, it can be completed step by step, and no matter how short it is, it cannot be reached without taking both fee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偷税漏税逃税抗税骗税的区别是什么?导读:偷税漏税逃税抗税骗税的区别包括:1、概念不同:偷税: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

逃税:对构成刑事犯罪的偷税行为的称谓。

骗税: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税款的违法犯罪行为,表面形式合法。

漏税: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

2、方法不同:3、违法程度不同:一、偷税漏税逃税抗税骗税的区别是什么?1、概念不同:偷税: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

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不缴或少缴税款,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逃税:对构成刑事犯罪的偷税行为的称谓。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

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骗税: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税款的违法犯罪行为,表面形式合法。

纳税人用假报出口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骗得税务机关信任,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的行为,并在表面上具有合法性。

漏税: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

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

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偷税漏税的区别和联系处罚及具体案例

偷税漏税的区别和联系处罚及具体案例
企业合理避税不是偷税漏税,是一种合 法的避税方法。当地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发展 会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 当地园区,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政府 也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企业与政府共同发 展,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谢 谢 观 看
处理情况:该单位属于偷税行为,处以追 缴税款和滞纳金,并对所偷税款处以50%罚款 6.05万元的处罚决定。
明星毛阿敏税案
毛阿敏,1963年3月1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内 地歌唱家、演员。
1989年,年仅26岁的毛阿敏,在黑龙江演出 5天,赚了6万元。《哈尔滨晚报》随后就披露毛 阿敏偷税漏税近4万元。文章经媒体转载后,毛 阿敏成为全国媒体口诛笔伐的的对象,毛阿敏旋 即陷入“税案风波”的漩涡之中。当时的南京军 区歌舞团给予毛阿敏行政记大过处分,同时关了 三个月的禁闭。
• 1998 年 9 月 29 日, 1989 年因偷税曾被税务机关行政处罚过的歌唱演员毛阿敏,又因 1994— 1996 年间再度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
• 税务机关调查证实:毛阿敏自 1994年1 月 —1996 年 3 月期间,在我国 13 个省演出的 109 场中, 共获取收入 471.11 万元。在已完成调查工作并确认有违法行为的 65 场中,少缴税款 106.08 万元, 其中毛阿敏与 8 个 “ 扣缴义务人 ”( 即支付报酬的单位或个人,此案中为演出主办或承办单位, 法律规定其有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 ) 共同偷税 27.11 万元; 19 个扣缴义务人偷税 54.91 万元; 6 个扣缴义务人不扣或少扣毛阿敏应纳税款 24.06 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务机关于 1998 年 9 月分别向毛阿敏及其扣缴义务人下达了行政处理决定书和行政处罚告知书。
处理情况:该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已涉嫌犯罪, 南阳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已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偷税与漏税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方面
偷税罪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漏税是纳税人因过失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偷税与漏税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
1、主观方面不同。

偷税是出于故意,而漏税是过失行为。

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

漏税的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却设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偷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税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这一目的。

2、客观方面不同。

偷税是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欺骗、隐瞒手段来不缴或少缴税款,而漏税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为或不作为。

在客观上区分二者,应注意:凡是没有采取法定手段偷逃应纳税款的,一律不能认定为偷税;即使采取了法定手段未缴或少缴税款,也不能一概认定为偷税,还要注意从主观上进行甄别。

因为主观上的区别才是偷税与漏税的本质区别。

实践中,还有一种“明漏暗偷”的情况,即纳税人采取法定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但一旦被税务人员查出,则以业务不熟、工作过失或对税法及财务制度不精通为由加以搪塞。

对这种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