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策略

合集下载

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

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

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在有机农业中,病虫害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由于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的防治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介绍有机农业中常用的病虫害管理方法,帮助农业生产者维持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有机农业中常用的病虫害管理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天敌生物,如昆虫捕食者、寄生性线虫和细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生物防治的好处是环境友好且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 昆虫捕食者昆虫捕食者如瓢虫、蚂蚁和蜻蜓等,在农作物上寻找并捕食害虫。

这些昆虫捕食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 寄生性线虫有些线虫可以寄生在害虫体内,通过杀死或削弱害虫来控制它们的数量。

寄生性线虫能够针对不同的害虫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3. 细菌防治某些细菌可以感染和杀死害虫,因此可以用作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之一。

例如,生产杀虫剂的细菌可以喷洒到农作物中,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使用物理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造成污染。

1. 使用栅栏使用栅栏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

通过在农田周围建立栅栏,可以阻止害虫进入农作物范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利用陷阱设置陷阱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例如,在果园中设置水果陷阱,吸引害虫并将其捕获,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3. 温度控制通过控制温度,可以对一些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

例如,在温室中使用高温或低温处理的方法,可以达到杀灭害虫的效果。

三、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有机农业中的另一种病虫害管理方法。

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抗病虫害的农作物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四、良好的农业管理除了上述方法外,良好的农业管理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农业管理实践:1. 优质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对防治病虫害非常重要。

害虫防治的原理是什么

害虫防治的原理是什么

害虫防治的原理是什么害虫防治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对害虫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或增强天然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天敌可以直接捕食害虫,或通过寄生、寄生、寄生等方式使害虫得到控制。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畜无害,能够长期持续控制害虫的数量。

它的缺点是天敌种类有限,对某些害虫可能无法有效控制。

物理防治是通过使用设备和工具来控制害虫。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力、物理力或其他所需的物理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来防止害虫滋生和繁殖。

物理防治的优点是无需使用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

它的缺点是对某些害虫可能无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控制害虫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化学物质对害虫的毒杀作用,通过喷洒、喷雾、涂覆、熏蒸等方式将化学物质传达给害虫,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作用快速、效果显著,可以迅速消灭害虫。

它的缺点是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和破坏,甚至对人类和其他物种产生毒害。

害虫防治的具体措施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农田的植被结构和作物布局,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措施,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第二,设置陷阱、诱捕器等,吸引和捕捉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第三,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来控制害虫数量。

第四,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光线、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控制害虫数量。

第五,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和熏蒸,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注意合理使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总的来说,害虫防治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生态系统和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对农作物的危害。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是比较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法,而化学防治则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不当使用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一、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1.综合防治原则:农业害虫防治不仅仅是采取单一的控制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例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这样可以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害虫种群的滋生。

3.绿色防治原则:绿色防治是指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积极维护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事措施。

包括合理利用种植结构,减少单一作物连作连种;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或品系;适时适量施肥,提高植物免疫力;运用秸秆还田等措施,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绿色可持续。

4.综合防治策略原则:综合防治策略是指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包括害虫监测、害虫鉴定、防治期确定、害虫危害阈值、决策级防治等;还可以对一些重要害虫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害虫种群分布规律、发生规律和危害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业害虫防治的方法1.生物防治:将天敌、寄生生物、病原体和微生物等引入农田,用它们来控制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引入生物天敌可以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施用昆虫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螟虫、蚜虫等。

2.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直接杀死害虫或者减少害虫的数量。

例如,利用超声波、异味物质、草木灰等手段驱避害虫;利用粘板、黄板等粘虫板捕捉害虫;利用覆盖物、遮荫网、遮阳网等物理隔离手段阻止害虫的入侵。

3.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业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化学防治是一种最常见和最直接的控制手段,但也是最易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手段。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的同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4.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机械防治、光生物防治、农艺措施、物理调控等。

例如,利用鸟类、鱼类和昆虫等生物来控制害虫;通过调整灌溉和施肥方式,合理利用作物间隙,提高作物的免疫力;采用轮作、休耕和间作等农艺措施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种治理方法综合运用:综合防治强调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

采用多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作物的伤害,并提高防治效果。

2. 综合施策:病虫害综合防治强调管理措施的综合施策,包括预防、防治和监测等。

预防措施可以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土壤改良等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防治措施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培育天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监测措施可以通过定期巡视、安装诱捕设备等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传播途径。

3. 防治对象的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强调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综合管理。

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习性,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综合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并提高防治效果。

4. 生态平衡的维护:病虫害综合防治强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是多种治理方法综合运用、综合施策、防治对
象的综合管理和维护生态平衡。

这些原理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和作物的伤害。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措施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措施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一、病虫害的概述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指的是植物遭受疾病和虫害的损害。

病虫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还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二、病虫害防治原则1·综合防治原则: 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预防为主原则: 加强病虫害预警系统,提前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3·综合治理原则: 针对具体病虫害,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以提高防治效果。

4·生态友好原则: 优先采用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或污染低的防治方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细化1·病虫害监测和预警a) 设立病虫害监测点,定期进行病虫害调查和监测。

记录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b) 利用病虫害防治预警系统,实时获取病虫害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

2·农田管理a) 做好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

b) 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采取轮作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c) 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避免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发生。

3·生物防治a) 发展和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 通过引种、增殖等方式,增加有益昆虫数量,控制害虫种群。

4·物理防治a) 利用物理手段防虫害,如陷阱、隔离网等。

b) 覆盖作物使用防虫网,防止害虫的入侵。

5·化学防治a) 合理使用农药,科学施药,确保农药使用的效果和安全。

b) 轮换使用农药,减少抗药性的发生。

6·技术防治a) 推广高效、低毒、安全的防治技术,如光落水、激光驱虫等。

b) 采用催芽剂、生物肥料等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附件:2·农田管理记录表3·农药使用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使用时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管理办法进行操作,保证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有机苹果生产中病虫害有效治理方法

有机苹果生产中病虫害有效治理方法

有机苹果生产中病虫害有效治理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家,2022年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发布产业报告称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超过 200万hm2 ,总产量约4800万t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位居第一,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机苹果是严格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生产的,需要通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的各种检测,合格后给予认证报告并颁发有机苹果合格证书。

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有机苹果栽培面积逐年上升。

然而,有机苹果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严重制约了有机苹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传统的苹果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而有机苹果生产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因此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有机结合,在苹果有机化栽培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机苹果生产中常发生的病虫害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害虫包括螨类害虫,如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鳞翅目害虫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还有苹果黄蚜和苹果绵蚜。

蚜虫易诱发苹果煤污病,并传播病毒病,是主要的传毒媒介。

常见的苹果病害包括腐烂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苦痘病、锈病、白粉病、轮纹病、黑星病、褐斑病等。

2有机苹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方法2.1 农业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就是在生产中采用耕作栽培管理和果树修剪管理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首先要重视苹果树的生长环境,有目的改善果树生长的周边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苹果树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条件。

但这个条件又必须是不利于植物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发生与繁殖的生态条件,以控制和减轻对果树的危害。

农业防治是一种非常灵活多样的防治方法,不需要额外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具有经济简便、相对效果持久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有机果品生产中是应该优先采用的防治方法。

2.1.1 土壤与肥水管理深翻土壤既可将果园浅土层内的害虫暴露在地面上冻死,又可以把果树残体和土层表面杂草翻到较深的土壤层,大大减少翌年春季早期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与发生基数。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果树病虫害是制约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天敌生物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没有污染等优点。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进天敌昆虫、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繁殖、发展益生菌等。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和蜻蜓来控制果树上的有害昆虫,或者使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害虫的繁殖行为,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通过使用农药或化学药剂来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但使用过量或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控制和使用时机选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止果树上害虫的危害。

常用的物理防治法包括粘黄板和黏虫球控制飞虫,使用陷阱和挡板阻止爬行虫的侵入,利用粉剂和烟熏驱赶病菌等。

这些方法不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并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四、栽培管理防治法栽培管理防治法是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来预防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及时修剪和清理病虫害部位等。

通过优化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综合防治法综合防治法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来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性方案。

这种方法相比单一防治手段更具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合防治法通常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栽培管理防治的综合应用,结合果树生长的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总结: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是果树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栽培管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和高产丰收。

然而,应充分考虑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合理使用,确保果实的安全和质量。

有机梨园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

有机梨园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

入, 推 进 了新 农 村 建 设 。 西 里 示 范 园 区 的 建 设 , 是 山 西 现 代 果 业 示 范 园 区 建设 的 良好 开 端 , 它将 对 全 省 标 准 化 生产和示范 园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
山西 省 果业 工作 总 站 ( 太原 0 3 0 0 0 1 ) 王 焕 英
李 春 梅
梨 木 虱 只危 害 梨 树 , 以成 虫 、 若虫吸食芽 、 叶 及 嫩 梢
汁 液 。对 其 防 治 : 一 是 采 取 农 业 防治 。早 春 或 秋 末 清 理 果园 , 刮树 皮 结 合 施 基 肥 , 将 落叶 、 杂草 、 肥料一起深埋 ; 秋末灌冻水等措施 , 可 有效消 灭越冬 成虫 ; 在 果 园 中 种 植薄荷 、 花椒 、 紫苏 、 大 葱 等 驱 避 植 物 。二 是 采 取人 工 物
4 梨 锈 病 的 防 治 梨 锈 病 又名 赤 星 病 、 黄斑病 , 主要 危 害梨 树 嫩 叶 、 新 梢 和 幼 果 。对 其 防 治 : 一是 铲 除转 主寄 主 , 切 断菌 源 。 梨 锈 病 是 转 主寄 生病 害 , 彻 底 铲 除 梨 园 四周 5 k m 以内 的龙柏 、 桧柏, 是防治梨锈病最关键 、 最 有 效 的 措 施 。二 是适时喷药保 护 梨树 。可选用 4 0 0倍 的食 用 碱 或 2 0 0 倍 的食 用 醋 稀 释 后 每 隔 7 ~1 0 d喷 1次 , 连 喷 3次 进 行
清理 , 深埋发酵制肥 ; 全 园进 行 刮 树 皮 , 刮 去病皮 后 , 涂
抹 石硫 合剂 原液 进 行 杀 菌 防 治 。二 是 根 据 梨 园 的 发 病 情况 , 用4 0 0 倍 的食 用碱 或 2 0 0 倍 的食 用 醋 稀 释 后 每 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策略
作者:高照全戴雷
来源:《果农之友》2013年第09期
编者按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有机生产是安全性最高的农业生产模式。

我国的有机果品生产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绝大多数果农并不掌握有机果园病虫害具体的防治技术,这是制约我国有机果品生产最大的难题。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照全博士在多年的有机果品教学之余,经常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特以有机果园病虫害防治为主题,撰写了以下系列技术论文,本刊将陆续刊出,以期对果农有机果品生产有所指导与帮助。

1.有机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策略;2.如何预防果树病虫害发生;3.生物防治技术在有机果园中的应用;4.物理防治技术在有机果园生产中的应用;5.栽培防治技术在有机果园生产中的应用;6.有机果园常用农药及其使用;7.果园自然灾害的防御。

病虫害防治是有机果园生产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病虫害的日益猖獗主要是人类为了追求产量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有害生物抗性急剧增长,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使有害生物防治趋于困难和复杂。

真正的有机果园已经建立了果园的生态平衡体系,具有植物多样性,也有大量天敌存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树体生长健康,果实负载量合理,病虫害防治应该不是重点,在有机生产初期和转换期,果园的生态平衡体系还不完善,病虫害防治是有机果品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下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介绍有机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策略。

1 防治原则
安全果品生产病虫害防治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选择合理的密度、高光效树形(图1,2),并在修剪中维持最佳的冠层结构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生命在于运动”,果树也需要多运动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风是果树枝、叶、果运动的力量源泉,只有保证果园的通风条件,才能保证果树健康成长,密植、低干、枝叶量大等均不利于果园通风;均衡的营养可以增强果树的抵抗力,因此要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均衡施肥。

在有机生产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农药,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或其产物。

应从生态系统出发,以生态平衡为核心,综合应用各种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滋生和有利于各类自然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持续、稳定增产的目的。

有机果品生产的病虫害重点在于防,只有当病虫害达到或超过经济阈值,即将造成经济损失时,才采用必要防治方法,将其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2 防治原理
有机果园防治病虫害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第1,控制果园生态系中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尽可能减少园艺生态系中害虫的种类,增加有益生物的种类;第2,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对已有害虫采用适当的方法,压低害虫的种群基数、恶化其生存繁殖环境,或直接消灭害虫;第3,控制害虫危害,在适于某种害虫大发生的地域种植不适于其取食危害的作物或作物品种,调整作物播种期,使作物易受危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敏感期错开害虫发生期。

具体原理有:
消灭和控制病原物:包括铲除病原物、阻断病原物、抑制病原物;
保护寄主植物:包括生态保护、生物保护、药剂保护;
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主要措施有抗病品种——遗传抗病性的利用、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的有效途径;
治疗发病植株:包括物理治疗、药剂治疗、手术治疗。

3 防治策略
果树虫害很多,但真正能造成危害的害虫不多,也不难防治。

把病虫害防治工作尽量做在发生之前,这是防治的关键。

有机果园病虫害的主要防治策略有:严格检疫,阻断病虫害的侵入;通过改善生产地的环境条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构建合理的树形并加大修剪量提高果树的通风透光能力;采用生物措施防治病虫,选育抗性强的品种和砧木,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害虫;也可以利用非合成物质防治病虫,如刮树皮、诱集、诱捕、趋避、人工或机械除草。

使用酒精、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进行消毒;使用氨化皂趋避动物,但不可与土壤和果实接触;可用硫酸铜、石灰水、过氧化氢、石硫合剂防治病菌;可用链霉素防治苹果的火疫病。

3.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也称法规防治。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的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

对内检疫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和消灭通过地区间的物资交换、调运种子、苗木及其他农产品、园艺产品贸易等而使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故又称国内检疫。

对外检疫是国家在港口、机场、车站和邮局等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植物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应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和处理,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输出。

3.2 栽培措施
栽培控制技术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来压低有害生物的数量,提高植物抗性,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果园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比如采用高光效树形,进行避雨栽培等(图3)。

其优点是贯穿在整个果品生产环节中进行,不需要过多的额外投入就能达到目的,且与其他控制措施,如化学控
制、生物控制、生态控制、物理控制等措施相配套,易于推广。

但也有局限性,如控制效果慢,对暴发性病虫害的控制效果不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常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等。

根据植物生长规律,可以知道,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图4)。

因为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

而在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拥有着生态功能相似而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并以此来保障整个生态系统可以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自身以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

因此,要利用植物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完成种间的竞争,也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群的内部结构的特点,将能够相互促进的植物一起种植,避免将相互影响的植物一起种植。

在果园种植大葱、大蒜等有异味的植物可趋避很多害虫(图5);可是将胡桃与苹果种在一起,将会对苹果起到毒害作用。

3.3 物理机械措施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温度处理、光波的利用、射线处理。

机械防治主要有机械防治、捕杀法、诱杀法、阻隔法、外科手术等。

安全果品主要的物理机械措施就是物理隔离,通过加强对果树害虫危害习性的分析,有效设计病虫害阻隔物。

比如: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采用水果套袋的办法(图6),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果实的外观,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阻止病虫的侵入。

又比如:搭建防虫网等,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危害。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以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有益动物治虫、昆虫激素治虫、以菌治病等。

在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是目前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果树病虫害的防御能力,而且可以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通常所用的生物防治法,就是果园生草、合理地间作套种引诱蓄养天敌如:螳螂、蜻蜓、啄木鸟、画眉等。

生物防治还包括利用各种昆虫的趋光性、趋化性进行诱杀,大量消灭害虫,减少对农作物的破坏(图7,8);利用植物可以分泌化学信息素来吸引昆虫的特性,利用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学信息素,吸引传粉昆虫,科学的果树嫁接技术对提高果树及作物的传粉率和结实率;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3.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快速高效、使用方法简便,不受地域限制和季节限制,便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等。

但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
使某些病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等。

有机果品生产中由于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药剂,所以防治要求更高。

化学防治一定要合理科学用药,使得农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在喷药时,要掌握喷药的最佳时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病虫害的测报。

其次,在喷药时,一定要保证农药的质量,使其防治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图9)。

第3,要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合理控制用药量,禁止使用合成农药。

比如:对枣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要在叶蝉发生盛期喷洒Bt乳剂3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又比如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就是在桃树萌芽前期,先喷一些石硫合剂,其浓度控制在3~5波美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消灭越冬菌源,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治疗桃树的叶螨和缩叶病,然后,在桃树开花后的10天,用木醋液喷雾,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褐腐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