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培优练习

合集下载

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三讲质量与密度》教案设计+练习+作业

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三讲质量与密度》教案设计+练习+作业

2013初中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三讲 质量与密度》教案+练习+作业姓名 班号【知识要点】【典型例题】例1.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 A .0.5g B.5g C.50g D.500g 例2.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放有50g 、20 g 、10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例3.量筒的应用(1)用量筒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 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 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2)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 .(3)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1g 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所用材料的类别及密度如下表所示: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考导航图解 物质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质量 原子结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原子核电子 质子 中子单位:kg 、g 、mg 、t测量 工具 实验室用工具—天平 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Vm =ρ 方法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 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密度单位:kg ·3-m 、3-cm 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计算密度vm =ρ 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基础0 1 2 3 4 5g黄金类别24K黄金22K黄金18K黄金密度(103kg/m3)19.26 17.65 15.15 小华准备用量筒测出该金币的体积,计算出其密度,从而鉴别它黄金类别.实验时,小华选用了一个以放入该金币的量筒,其规格如图所示.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小华能否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为什么?例4.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

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 L以内的洁具。

【单元练】育才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经典测试题(培优)

【单元练】育才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经典测试题(培优)

一、选择题1.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B .a 物质的密度是c 物质的两倍C .c 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 3D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C解析:CABC .由图可知,在a 、b 、c 图像上分别取点,求得a 、b 、c 的密度分别为3331kg500kg/m 210ma a a m V ρ-===⨯ 3332kg 1000kg/m 210m b b b m V ρ-===⨯ 3332kg 2000kg/m 110mc c c m V ρ-===⨯ 故AB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无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 ) A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 C .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 C 解析:CA .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 左右,不是80dm ,故A 不符合实际;B .课桌的高度不到1m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在1s 左右,故B 不符合实际;C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1m/s ,与1.2m/s 接近,故C 符合实际;D .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 左右,故D 不符合实际。

故选C 。

3.小融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的小石块(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干燥的小石块的质量60g ;②将干燥的小石块用细线吊着,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稳定后,溢水杯中的水面仍与杯口齐平,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21cm 3;③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64g 。

西安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培优提高)

西安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培优提高)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B .a 物质的密度是c 物质的两倍C .c 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 3D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2.小邱同学用最大量程为210g ,最小刻度为0.2g ,最小砝码为5g 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86.4g ,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 )A .83.6gB .85.2gC .86.4gD .87.8g3.小强想完成更多实验课题,现在他选用了天平、量简和水,选择了这样一些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其中③、⑤总质量不超过天平量程)。

你认为他最多能够完成(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4.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4:1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1:4 5.在用调好了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 .向右移动游码C.减小右盘中的砝码D.向右盘中增加小砝码6.小欣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右盘,并向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了平衡。

此时,他将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相加之和是112g,则物体的质量为()A.104g B.112g C.108g D.110g7.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8.估测是人们生活能力的一种体现,下列估测符合实际值的是()A.一间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0.243tB.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约1.68dmC.正常人心跳60次所用时间约为120sD.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8℃9.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湖南郴州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经典测试(培优提高)

湖南郴州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经典测试(培优提高)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B .a 物质的密度是c 物质的两倍C .c 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 3 D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A .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C .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340cmD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31.7210kg /m3.在南美洲有一种“迷你”小西瓜,它和壹元硬币的对比图如图所示,关于这种小西瓜小明对其进行了估测,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长度约为10cmB .体积约为2dm 3C .质量约为5gD .密度约为1kg/m 34.如图是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 与液体的体积V 的关系图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液体密度为2g/cm 3B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C .量筒质量为40gD .65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5.小于同学把调好的糖水装满玻璃瓶,盖紧盖子,放进冰箱急冻室冷藏。

一段时间后拿出,发现玻璃瓶已经胀破。

你认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玻璃瓶因温度降底,体积膨胀 B .玻璃瓶内的糖水凝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玻璃瓶内的糖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 .玻璃瓶内的糖水凝结成冰后,密度变大6.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满足实验需求)和水完成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够完成的是(已知金、铜的密度)( ) A .辨别金项链的真伪 B .测定一卷铜导线的长度 C .鉴定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D .粗略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7.12月3日24时,我国进行2020年的第二十三次汽柴油调价。

淮安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基础练习(提高培优)

淮安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基础练习(提高培优)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4:1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1:42.一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350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 ,(ρ水=1.0×103kg/ m 3,ρ酒精=0.8×103kg/ m 3),则该瓶的质量是( ) A .50gB .100gC .150gD .200g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 .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物体4.小融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的小石块(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干燥的小石块的质量60g ;②将干燥的小石块用细线吊着,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稳定后,溢水杯中的水面仍与杯口齐平,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21cm 3;③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64g 。

假设小石块吸水前后体积不发生变化,不考虑石块表面附着的少许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石块所吸收水的质量为25gB .小石块的体积为21cm 3C .干燥小石块的密度为2.4g/cm 3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所示是李洋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6.一个鸡蛋的质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A.60g、8mm、0.5s B.10g、80μm、5sC.60g、80μm、0.5s D.10g、8mm、5s7.鉴于当前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热为患者的主要突出症状之一。

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质量与密度

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质量与密度

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质量与密度1.(2023茂名市茂南区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一块橡皮泥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小B. 将一块蜡块切成两半,它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 航天员把家人的照片从地球带到空间站,照片的质量变小D.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减小【答案】D2.(2023南平市政和县一模)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 0.006m3B. 0.06m3C. 0.6m3D. 6m3【答案】B3.(2023南平市政和县一模)如图所示,表示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 ρA>ρB>ρC,且ρA>ρ水B. ρA>ρB>ρC,且ρA<ρ水C. ρC>ρB>ρA,且ρA<ρ水D. ρC>ρB>ρA,且ρA>ρ水【答案】C4.(2023揭阳市一模)如图,用天平测量某液体的质量。

放物体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图甲所示,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称量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已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g;【答案】左 635.(2023佛山市禅城区一模)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______℃时密度最大,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先从______(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

水凝固时由于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以北方的冬天常出现水管被冻裂的情况。

【答案】①. 4 ②. 水面③. 变大6.(2023天长市一模)将1个实心铜球和3个实心铝球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中,然后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每个金属球的体积均为V,则V=_________cm3。

(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答案】47.(2023佛山市南海区一模)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后,指针静止时出现如图甲的情形,此时应向 ______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图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________ g,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 _________ g.【答案】左 32.4 508.(2023白银市一模)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这块金属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1. 某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²,质量为10kg,求其重力。

解答:重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代入已知值,得到:重力 = 10kg × 9.8m/s² = 98N2. 一块儿铅的质量为525g,体积为50cm³,求其密度。

解答:密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密度 = 质量 ÷体积代入已知值,得到:密度 = 525g ÷ 50cm³ = 10.5g/cm³3. 一块儿物体的质量为200g,密度为2g/cm³,求其体积。

解答:体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体积 = 质量 ÷密度代入已知值,得到:体积 = 200g ÷ 2g/cm³ = 100cm³4. 一块儿物体的密度为0.8g/cm³,体积为400cm³,求其质量。

解答:质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质量 = 密度 ×体积代入已知值,得到:质量 = 0.8g/cm³ × 400cm³ = 320g5. 有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200g和400g,它们的体积比为3:2,请问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解答:密度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密度 = 质量 ÷体积设第一个物体的体积为3x,第二个物体的体积为2x,则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为600g,第二个物体的质量为800g。

计算密度得到:第一个物体的密度 = 600g ÷ 3x = 200g/x第二个物体的密度 = 800g ÷ 2x = 400g/x可见,它们的密度是不同的。

6. 一块儿物体的密度为5g/cm³,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求它的重力。

解答:重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密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密度 = 质量 ÷体积联立两个公式,解得质量:质量 = 密度 ×体积将质量代入重力公式,得到:重力 = 密度 ×体积 ×重力加速度 = 5g/cm³ × 1cm³ × 10m/s² =50g·m/s² = 50N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物理中质量和密度的理解。

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dmB.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1.1m/sC.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98℃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一元硬币的直径略为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1.1m/s≈左右.故B符合实际;C.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能够超过400℃.故C不符合实际;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两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2.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⑤计算酒精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A.①或③B.①或②或④C.①或③或④D.前三个答案都错了【答案】B【解析】【分析】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mVρ=,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详解】仔细分析所提供的实验步骤可以看出,通过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2-m,再利用④可得出酒精的体积V,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mVρ=,因此,步骤②可以省去;从另一角度分析,利用步骤①②可得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可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也就是步骤③中所装的酒精的体积,再根据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2-m,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21m mm mρρ-=-水,因此步骤④可以省去;再换个角度分析,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则可以列出等式1m V mρ+=瓶水瓶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则可以列出等式2m V mρ+=瓶瓶酒精二式联立可分别求得m瓶和V瓶,因此步骤①也可以省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质量和密度培优练习(上海竞赛题选) 姓名:
(27)5. 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 ( )
A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
C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
D .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 (26)多选:26.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底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若要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的体积 B. 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的厚度 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 D.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
(25)17.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
铁杯装满质量为m 1的水后总重为G 1;铝杯装满质量为m 2的水后总重为G 2。

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 )
A .G 1<G 2,m 1<m 2
B .G 1>G 2,m 1>m 2
C .G 1<G 2,m 1>m 2
D .G 1>G 2,m 1<m 2
29.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 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a )所示。

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 0.8×103千克/米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 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b )所示。

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___;物体A 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24)33.如图24-23 (a)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 ,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

现将某物块放入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24-23 (b)所示,则h’________h (选填“>”、 “<”或“=”)。

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完
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 ,如图
24-23 (c)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
为_________千克/米3。

(23)14. 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15.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

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
,则石头的密度为( ) (A) 2.O ×l03千克/米3 (B) 2.5×103千克/米3 (C) 3.O ×l03千克/米3(D) 3.5×l03千克/米3
(22) 27、积雪会造成简易厂房和集贸市场屋顶坍塌事故。

新下的积雪密度约为
0.1克/厘米3,一夜积雪厚度为10厘米,则家用轿车车顶积雪的质量约为 ( )
A 、4千克
B 、40千克
C 、400千克
D 、4000千克
26题
2
图14
(21)5.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 ρ2。

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

则 ( ) 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样大 D .无法确定
22.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

拿掉铁块
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 ) A .312克 B .237克 C .318克 D .326克 (17)13.如图6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
铁球的压力 ( )
(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 大小一样。

26.把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的一长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至少要在木块下挂一质量为15.6千克的铁块,则该木块的质量为 千克;如果改用一不同质量的铁块直接压在木块上,发现木块正好浸没在水中,则该铁块的质量为 千克。

(16) 2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密度之比是5:3。

现将甲物体放入水中,乙物体放入密度为0.9×103
千克/米3
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是4:5,则( ) ( )
(A)甲物体的密度为重1.25×103
千克/米3
(B)乙物体的密度为0.72×103
千克/米3
(C)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4:5 (D)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1
(15)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1所示。

已知
甲图中的液重大于乙图中的液重,因此可以肯定 ( ) (A)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

(B)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

(C)甲图中的液体密度等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

(D)上述三种答案都可能出现。

6.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ρ
酒精
=0.8×103
千克/米3
)的杯中时,从杯中
溢出8×10—3
千克酒精。

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
(A)大于8×10—3
千克。

(B)等于8×10—3
千克。

(C)小于8×10—3
千克。

(D)大于10×10—3
千克。

7.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

>
ρ铁>P 铝。

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所受重
力G

、G 铁和G 铝的关系应是( )
(
(A)G 铜>G 铁>G 铝。

(B)G 铜<G 铁<G 铝。

(C)G 铜=G 铁=G 铝。

(D)G 铁<G 铜<G 铝。

31.如图14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A ,正好悬浮在水
中,物块A 的密度为ρ,且1.4×103
千克/米3
<ρ<2.0×103
千克/米3
,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2
,冰的密度为0.9×103
千克/米3
,水的密度为1.0×103
千克/米3
,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 )
(E)0.05千克。

(B)0.10千克。

(C)0.15千克。

(D)0.20千克。

图1
如图24-23 (a)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
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

现将某物块放入
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
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24-23 (b)所示,则h’___>___h(选填“>”、<”或“=”)。

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
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如图24-23 (c)所示,若试管横截
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250 千克/米3。

第一种情况,因试管漂浮,里面的物体也漂浮,所以内外试管新排开的水重
都等于物体重,排开水的体积相等,V0=S1H0=S1H1=S2H2,(其中S1表
示试管底面积,S2表示容器底面积,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
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
H0=H1,容器底面积大于试管底面积(S1<S2)。

所以:h'=h-(H1-H2)+H0>h.即:h'>h.
第二种情况,试管内的物体浸没下沉,排开水V1=V物=S1H0;而试管在容
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H2=S1H1(其中S1表示试管底面积,S2
表示容器底面积,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
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依然有:h'=h-(H1-H2)+H0。

由题h'=h,知(H1-H2)=H0,此时S2=5S1,所以H2=H1/5。

又试管
仍然漂浮,所以新排开的水重等于新加入的物体重,G物=p水gV2,有m物
=p水V2。

由p物=m物/V物=p水V2/V1=p水S2H2/S1H0=p水S1H1/S1(H1-H2)
此时H2=H1/5代入
可得:p物=5p水/4=1250Kg/m^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