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3-4
信号与系统-第三章习题讲解

Fn
1 T
T f (t)e jntdt 1
0
T
T E(1 t )e jntdt
0
T
E T e jnt dt 1 T te jnt dt]
T0
T0
E { 1 [t TT
1 e jnt
jn
|T0
T e jnt
0 jn
dt]}
E { 1 [T 1 0]} j E ; n 1, 2,....
E cos( )
2
2E cos( ) 2E cos( )
2
2 2 2
2
[1 ( )2 ]
3 32已知阶跃函数和正弦、余弦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FT[u(t)] 1 (); j
FT[cos(0t)] [ ( 0 ) ( 0 )]; FT[sin(0t)] j[ ( 0 ) ( 0 )];
E
n
e
j
2
,
n为奇数
0,
n为偶数
故:f (t ) jE e jt jE e jt jE e j3t jE e j3t ....
3
3
4、求题图3-4所示周期三角信号的傅里叶级 数并画出幅度谱。
解:将该信号表示为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有
1T
2
频谱图如下所示:
3 7利用信号f (t)的对称性,定性判断题图3-7中各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中所含有的频率分量。
解:(1)图(a)中f (t)为偶函数,同时也是奇谐函数,故其 傅氏级数中只含奇次余弦分量。 (2)图(b)中f (t)为奇函数,同时也是奇谐函数,故其傅 氏级数中只含奇次正弦分量。 (3)图(c)中f (t)为奇谐函数,故其傅氏级数只含奇次谐 波分量。 (4)图(d )中f (t)为奇函数,故其傅氏级数中只含正弦分量。 (5)图(e)中f (t)既为偶函数又为偶谐函数,故其傅氏级数 中仅含直流和偶次谐波的余弦分量。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3-1 求图3-1所示对称周期矩形信号的傅利叶级数(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图3-1解 由图3-1可知,)(t f 为奇函数,因而00==a a n2112011201)cos(2)sin(242,)sin()(4T T T n t n T n Edt t n E T T dt t n t f T b ωωωπωω-====⎰⎰所以,三角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为T t t t E t f πωωωωπ2,)5sin(51)3sin(31)sin(2)(1111=⎥⎦⎤⎢⎣⎡+++=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的系数为⎪⎩⎪⎨⎧±±=-±±==-= ,3,1,0,,4,2,0,021n n jE n jb F n n π所以,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为Te jE e jE e jEe jEt f t j t j t j t j πωππππωωωω2,33)(11111=++-+-=--3-2 周期矩形信号如图3-2所示。
若:图3-22τT-2τ-重复频率kHz f 5= 脉宽 s μτ20= 幅度 V E 10=求直流分量大小以及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的有效值。
解 对于图3-2所示的周期矩形信号,其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的系数⎪⎭⎫⎝⎛=⎪⎭⎫ ⎝⎛====⎰⎰--22sin 12,)(1112212211τωττωππωττωωn Sa T E n n E dt Ee T T dt e t f T F tjn TT t jn n则的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为∑∑∞-∞=∞-∞=⎪⎭⎫⎝⎛==n tjn n tjn ne n Sa TE eF t f 112)(1ωωτωτ其直流分量为T E n Sa T E F n ττωτ=⎪⎭⎫ ⎝⎛=→2lim100 基波分量的幅度为⎪⎭⎫ ⎝⎛⋅=+-2sin 2111τωπEF F 二次谐波分量的幅度为⎪⎭⎫ ⎝⎛⋅=+-22sin 122τωπEF F 三次谐波分量的幅度为⎪⎭⎫ ⎝⎛⋅=+-23sin 32133τωπE F F 由所给参数kHz f 5=可得s T s rad 441102,/10-⨯==πω 将各参数的值代入,可得直流分量大小为V 110210201046=⨯⨯⨯--基波的有效值为())(39.118sin 210101010sin 210264V ≈=⨯⨯⨯- πππ二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32.136sin 251010102sin 21064V ≈=⨯⨯⨯- πππ三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21.1524sin 32101010103sin 2310264V ≈=⨯⨯⨯⨯- πππ3-3 若周期矩形信号)(1t f 和)(2t f 的波形如图3-2所示,)(1t f 的参数为s μτ5.0=,s T μ1= ,V E 1=; )(2t f 的参数为s μτ5.1=,s T μ3= ,V E 3=,分别求:(1))(1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第一零点位置),频率单位以kHz 表示; (2))(2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 (3))(1t f 与)(2t f 的基波幅度之比; (4))(1t f 基波与)(2t f 三次谐波幅度之比。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试分别指出以下波形是属于哪种信号?题图1-11-2 试写出题1-1 图中信号的函数表达式。
1-3 已知信号x1(t)与x2(t)波形如题图1-3 中所示,试作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题图1-3⑴x1(t2)⑵ x1(1 t)⑶ x1(2t 2)⑷ x2(t 3)⑸ x2(t 2) ⑹x2(1 2t)2⑺x1(t) x2( t)⑻x1(1 t)x2(t 1)⑼x1(2 t) x2(t 4)21- 4 已知信号x1(n)与x2 (n)波形如题图1-4中所示,试作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题图1-4⑴x1(2n 1) ⑵ x1(4 n)⑶ x1(n)2⑷ x2 (2 n)⑸ x2(n 2) ⑹ x2(n 2) x2( n 1)⑺x1(n 2) x2(1 2n)⑻x1(1 n) x2(n 4)⑼ x1(n 1) x2(n 3)1- 5 已知信号x(5 2t )的波形如题图1-5 所示,试作出信号x(t)的波形图,并加以标注。
题图1-51- 6 试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图:1⑴ x(t) sin( t) sin(8 t)⑵ x(t) [1 sin( t )] sin(8 t)21⑶x(t) [1 sin( t)] sin(8 t)⑷ x(t) sin( 2t )1-7 试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图:⑴ x(t)1 e t u(t) ⑵ x(t) e t cos10 t[u(t 1) u(t 2)]⑶ x(t)(2 e t)u(t)⑷ x(t) e (t 1)u(t)⑸ x(t)u(t22 9) ⑹ x(t)(t2 4)1-8 试求出以下复变函数的模与幅角,并画出模与幅角的波形图1j2 ⑴ X (j ) (1 e j2)⑵ X( j1 e j4⑶ X (j ) 11 ee j ⑷ X( j )试作出下列波形的奇分量、偶分量和非零区间上的平均分量与交流分量。
题图 1-10形图。
题图 1-141-15 已知系统的信号流图如下,试写出各自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
山大信号与系统答案

第一章习题新闻来源:山东大学信息学院点击数:707 更新时间:2009-4-5 0:13 1—1 画出下列各函数的波形图。
(1)(2)(3)(4)1—2 写出图1各波形的数学表达式图1(1) (2)(3) 全波余弦整流(4) 函数1—3 求下列函数的值。
(1)(2)(3)(4)(5)1—4 已知,求,。
1—5 设,分别是连续信号的偶分量和奇分量,试证明1—6 若记,分别是因果信号的奇分量和偶分量,试证明,1—7 已知信号的波形如图2所示,试画出下列函数的波形。
(1)(2)图 21—8 以知的波形如图3所示,试画出的波形.图31—9 求下列各函数式的卷积积分。
(1),(2),1—10 已知试画出的波形并求。
1—11 给定某线性非时变连续系统,有非零初始状态。
已知当激励为时,系统的响应为时,系统的响应则为。
试求当初始状态保持不变,而激励为时的系统响1—12 设和分别为各系统的激励和响应,试根据下列的输入—输出关系,确定下列各⑴⑵(3)(4)第一章习题答案新闻来源:山东大学信息学院点击数:623 更新时间:2009-4-5 23:181-1 (1)(2)(3)(4)1-2(1)、(2)、或或(3)(4) =1-3(1)(2)(3)(4)(5)01-4 ,1-7 (1)(2)1-81-9(1)(2)1-101-111-12 (1)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2)线性、时变系统。
(3)线性、时不变系统。
(4)线性、时变系统。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资讯了下一篇:没有下一篇资讯了第二章习题新闻来源:山东大学信息学院点击数:412 更新时间:2009-4-9 22—1 已知给定系统的齐次方程是,分别对以下几种初始状态求解系1),2),3),2—2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是当激励信号时,系统的全响应是,试确定系统的零输入2—3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是该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1)若激励,求响应。
2)若在时再加入激励信号,使得时,,求系数。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上册)(课后习题 傅里叶变换)【圣才出品】

第3章 傅里叶变换3-1 求图3-1所示对称周期矩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
图3-1解:(1)三角形式由图3-1可知,f(t)为奇函数,故有所以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为。
(2)指数形式因所以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为。
3-2 周期矩形信号如图3-2所示。
若:重复频率f=5kHz脉宽τ=20μs幅度E=10V求直流分量大小以及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的有效值。
图3-2解:由图3-2可知,f(x)为偶函数,且f=5kHz,得:所以直流分量为1V基波分量为1sin() 1.3910Vπ=≈二次谐波为2sin( 1.325Vπ=≈三次谐波为。
33sin() 1.2110V π=≈3-3 若周期矩形信号f 1(t )和f 2(t )波形如图3-2所示,f 1(t )的参数为τ=0.5μs,T=1μs,E=1V ;f 2(t )的参数为τ=1.5μs,T=3μs,E=3V ,分别求:(1)f 1(t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第一零点位置)频率单位以kHz 表示;(2)f 2(t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3)f 1(t )与f 2(t )的基波幅度之比;(4)f 1(t )基波与f 2(t )三次谐波幅度之比。
解:由题3-2的结论可知,f(t)的傅里叶级数可表示为其中,。
(1)f 1(t )的谱线间隔,则带宽:。
(2)f 2(t )的谱线间隔带宽:。
(3)由题3-2可知,所以f 1(t )的基波幅度为:f 2(t )的基波幅度为:故。
(4)的三次谐波幅度为:故。
3-4 求图3-3所示周期三角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并画出频谱图。
图3-3解:由图3-3可知,f(t)为偶函数,故。
bn所以的傅里叶级数可表示为()f t其幅度谱如图3-4所示。
图3-43-5 求图3-5所示半波余弦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若E=10V ,f=10kHz ,大致画出幅度谱。
图3-5解:由图3-5可知,f(t)为偶函数,因而b n =0,();所以其傅里叶级数可表示为若E=10V ,,则幅度谱如图3-6所示。
信号系统习题解答3版-4

第4章习题答案4-2 已知系统微分方程相应的齐次方程为(1)22d ()d ()22()0d d y t y t y t t t ++=(2)22d ()d ()2()0d d y t y t y t tt ++= 两系统的起始条件都是:(0)1, (0)2y y --'==,试求两系统的零输入响应zi ()y t ,并粗略画出波形。
解:(1)0222=++ααj j --=+-=1121ααt e C t e C e A e A t y t t t t h cos sin )(212121--+=+=αα1)0(2==+C y2cos sin sin cos )0(2102211,=-=---==----+C C t e C t e C t e C t e C y t t t t t ⎩⎨⎧==1321C C0cos sin 3)(≥+=--t te t e t y tth(2) 0122=++αα1121-=-=ααt t h te A e A t y --+=21)(t t t h te A e A e A t y ----+-=221,)( ⎩⎨⎧=+-=21211A A A ⎩⎨⎧==3121A A 03)(≥+=--t tee t y tthty h (t)π/2π1ty h (t)2/33e -2/34-3 给定系统微分方程、起始状态及激励信号分别如下,试判断系统在起始点是否发生跳变,并据此写出()(0)k +y 的值。
(1)d ()d ()2()3d d y t x t y t t t+= (0)0y -=,()()x t u t = (2)22d ()d ()d ()234()d d d y t y t x t y t t tt ++= (0)1y -=,(0)1y -'=,()()x t u t =*(3)22d ()d ()d ()234()()d d d y t y t x t y t x t t t t ++=+(0)1y -=,(0)1y -'=,()()x t t δ=解:(1) )(3)(2)(t t y t y dtdδ=+因为方程在t =0时,存在冲激作用,则起始点会发生跳变设:代入方程⎪⎩⎪⎨⎧=+=)()()()()(t au t y t bu t a t y dtdδ得:a =3, 3)0(3)0(=+-+y y =(2) )()(4)(3)(222t t y t y dtdt y dt d δ=++因为方程在t =0时,存在冲激作用,则起始点会发生跳变设:代入方程⎪⎩⎪⎨⎧=+=)()()()()(22t au t y dt d t bu t a t y dt d δ得:a =0.5, ⎩⎨⎧==5.1)0(5.0)0(1)0()0(,,=+=-+-+y y y y(3) )()(')(4)(3)(222t t t y t y dtd t y dt d δδ+=++ 因为方程在t =0时,存在冲激和冲激偶作用,则起始点会发生跳变设:代入方程⎪⎪⎩⎪⎪⎨⎧=+=++=)()()()()()()()()('22t au t y t bu t a t y dtdt cu t b t a t y dt d δδδ⎩⎨⎧-4/12/1==b a ⎩⎨⎧=+=4/3)0()0(2/3)0()0(,,=+=-+-+y b y y a y4-4 给定系统微分方程为 22d ()d ()d ()32()3()d d d y t y t x t y t x t t tt ++=+ 若激励信号与起始状态为以下二种情况时,分别求它们的全响应。
信号与系统基础(2)3-4

1 F [ f (t )] 则 j 从上面公式可知,一个有始有终的信号,即 f ()= f (-)=0, 则 F(j)中无()项。 F [ f (t )]
一个无限信号是否含(),看是否有
f ()+ f (-)=0
电信学院
3
例 3.13
求下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f (t )
f (t )
1
0
1
1 f (t )
t
0
1
t
1 j2 F ( j ) Sa( ) e ( ) j 2
2
1
0
1
f (t )
1 1 f (t )
0
t
1
f (t )
t
1 j2 F ( j ) Sa( ) e 3 ( ) j 2
电信学院
6
频域微分性质
公式
jt f (t ) F ( j )
( jt) n f (t ) F ( n) ( j )
变形 主要应用
t f (t ) jF ( j )
计算含t的时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电信学院
7
例 3.15
t
已知:1 2 ( ) ,根据频域微分特性
4 Sa 2 ( ) Sa 2 ( ) 2
电信学院
13
MATLAB计算
求下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f (t ) e 2t (t 1)
>> f=sym('exp(2*t)*Heaviside(-t+1)') f= exp(2*t)*Heaviside(-t+1) >> F=fourier(f) F= exp(-i*w)*exp(2)/(2-i*w) >> F=simple(F) F= 1/(2-i*w)*exp(2-i*w) 傅里叶变换为 e j 21
信号与系统 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2)[1 + mf (t)]cos(w0t) = cos(w0t) + mf (t) cos(w0 (t)
↔
π [δ
(w
+
w0
)
+
δ
(w
−
w0
)]
+
m 2
{F[
j(w
+
w0
)
+
F[
j(w
−
w0
)]}
(3) f (6 − 3t) = f [−3(t − 2)] ↔ 1 F (− 1 jw)e− j2w
↔ 2π e−a⎜−ω⎜
(4)单边指数信号 ∵ e−atu(t) ↔ 1 a + jw
∴ 1 ↔ 2π e−a(−w)u(−w) a + jt
即 1 ↔ 2π eawu(−w) a + jt
3.20 求下列各傅里叶变换的原函数
(1) F (ω) = δ (ω − ω0 ) (2) F (ω) = u(ω + ω0 ) − u(ω − ω0 );
sin 2π (t − 1) π (t − 1)
⎡ ⎢ ⎣
sin(π
πt
t
)⎤2
⎥ ⎦
;
2a a2 + t2
,
a
>
0;
(4) 1 ; a+ jt
解:
(1)∵
Gτ
(t
)
↔
tSa(
wτ 2
)
∴
w0
Sa(
w0t 2
)
↔
2π
Gw0
(− w)
令 w0 = 4π
有
4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