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试题

合集下载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0⨯4=40分)1、在等差数列{}n a 中,d a a 则公差,12,462==等于 ( ) A 、1 B 、2 C 、2± D 、82、若,22,2,4==-=⋅b a b a 则向量b a,的夹角θ 是 ( ) A 、 0 B 、 90 C 、 180 D 、 270 3、经过点)3,4(-A 与)9,1(-B 的直线方程是( ) A.0112=--y x B.052=--y x C.052=-+y x D.0112=-+y x 4、直线012=+-y x 与直线6121-=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重合 C.平行 D.相交而不垂直 5、等比数列1,2,4,8.....的前10项和是( )A .63B .1008C .1023D .10246、直线0102=-+y x 与圆422=+y x 的位置关系 ( )A 、相离B 、相切C 、过圆心D 、相交但不过圆心 7、已知A 、B 两点坐标为A (3,-1),B (2,1) ,且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 点C 的坐标为 ( )A 、(2,6)B 、(1,3)C 、(2.5,0)D 、(-1,2) 8、经过点A(-1,4) ,且斜率是1/2 的直线方程为 ( )A 、092=+-y xB 、092=--y xC 、0102=++y xD 、0102=-+y x9、直线)1(32+-=-x y 的倾斜角和所过的定点分别是 ( ) A .)2,1(,60-- B. )2,1(,120- C.)2,1(,150- D.)2,1(,120- 10、过点)3,2(A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2=xB.2=yC.3=xD.3=y 二、填空题(4⨯4=16分)1、直线0623=--y x 的斜率为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方程062622=-+-+y x y x 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为3、已知==-=a b a 则),2,21(),3,2( ,=⋅b a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七章-简单几何体练习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七章-简单几何体练习题

试卷第1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第七章 简单几何体练习题数学试卷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半径为1的球的表面积是( ) A .2πB .4πC .πD .4π32.有下列命题,其中错误命题个数是( )①圆柱是将矩形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②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③以直角三角形一边为旋转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④平行于母线的平面截圆锥,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原图形的形状是( )A .B .C .D .4.已知正四棱锥的高为3 )试卷第2页,共6页A .6B .C .2D 5.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充要条件是( ) A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 .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 .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6.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母线长和底面半径的比值是( ) A .1B .2C .πD .2π7.如图,已知正三棱柱底面边长4,高为7,一质点从A 出发,沿三棱柱侧面绕行两周到达1A 的最短路线长为( )A .25B .24C .31D .288.某几何体底面的四边形OABC 直观图为如图矩形1111O A B C ,其中116O A =,112O C =,则该几何体底面对角线AC 的实际长度为( )A .6B .C .D .9.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2、 ) A B . C . D 10.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如图所示,以四边形11BCC B 的前面为正前方画出的三视图正确的是( )试卷第3页,共6页A .B .C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面体至少有3个面B .有2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几何体是棱台C .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D .棱柱的侧棱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12.如图所示的是一个五棱柱,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该几何体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B .该几何体有七个面C .该几何体恰有十二条棱D .该几何体恰有十个顶点13.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均在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 A .πB .2πC .3πD .4π14.若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该正方体表面积与球表面积的比值是( )试卷第4页,共6页A .2π3B .2πC D 1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12πB .18πC .24πD .36π16.如图,A B C '''是ABC 的直观图,其中1B O C O ''''==,A O ''=,那么ABC 是一个(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无法确定17.如图所示,给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半径等于1的圆.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与体积分别为( )A .4πB .4πC .2πD .π18.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11A B BC −的体积为( ) A .12B C .1 D 19.若一个圆柱的母线长等于其底面圆的直径,且该圆柱的体积为16π,则该圆柱的母线长是( ) A .4B .3C .2D .1试卷第5页,共6页20.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1.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则其表面积为______.22.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绕BC 旋转形成一个圆柱,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2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将其复原为正方体后,互相重合的点是_______.①A 与B ②D 与E ③B 与D ④C 与F24.如图,若斜边长为A B C '''(B '与O '重合)是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25.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试卷第6页,共6页26.如图,四面体−P ABC 的各棱长均为3,求它的表面积.27.圆锥底面积为3π,母线与底面所的成角为60︒,求它的体积.28.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截去三棱锥A 1-ABD ,求剩余的几何体A 1B 1C 1D 1-DBC 的表面积.29.如图,正方形O A B C ''''的边长为a ,它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它的原图形OABC 的周长是多少?30.已知棱长为5,底面为正方形,各侧面均为正三角形的四棱锥S ABCD −.(1)求它的表面积; (2)求它的体积.答案第1页,共9页参考答案:1.B【分析】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即可.【详解】球的半径1R =,∴该球的表面积24π4πS R ==. 故选:B. 2.C【分析】由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逐一分析四个命题得结论.【详解】解:①圆柱是将矩形以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故①错误; ②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故②正确;③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故③错误; ④平行于母线的平面截圆锥,截面不是等腰三角形,是抛物线,故④错误.∴其中错误命题个数为3. 故选:C . 3.A【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律,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是原长的一半即可判断. 【详解】在直观图中,其一条对角线在y 所以在原图形中其中一条对角线必在y 轴上,且长度为 故选:A . 4.C【分析】直接利用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得该棱锥的体积为1323=故选:C. 5.C【分析】由正四棱柱的定义及几何特征,结合充要条件的概念,依次判断即可.【详解】若底面是正方形,有相对的两个侧面是矩形,另外两个侧面是不为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则棱柱为斜棱柱,故A 不满足要求;若底面是正方形,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另外两个侧面不垂直于底面,则棱柱为斜棱柱,故B 不满足要求;若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则底面为正方形,侧棱与底面垂直,此时棱柱为正四棱柱,反之也成立,故C 满足要求;答案第2页,共9页若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其底面可能不是正方形,故D 不满足要求. 故选:C . 6.D【分析】设圆柱母线l 、半径r ,结合2πl r =即可得结果.【详解】令圆柱母线为l ,底面半径为r ,则2πl r =,故2πlr=.故选:D 7.A【分析】根据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求得最短线路长.【详解】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底边长为4312⨯=,高为7的矩形,所以绕行两周的最短路线长为225.故选:A 8.B【分析】通过直观图与原图的关系得出A 、C 两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四边形OABC 直观图将其还有为平面图形如图:根据直观图与原图的关系可得:116OA O A ==,OD ==112CD OC ==, 则点()6,0A ,(2,C −,AC ∴=故选:B. 9.A【分析】运用圆台体积公式直接计算.【详解】由圆台体积公式知:()()22221ππ121233V h R r Rr =++=++⨯= ;故选:A.答案第3页,共9页10.A【分析】根据三视图的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由于四边形11BCC B 的前面为正前方, 所以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三角形, 俯视图是中间有一条横线的矩形, 所以A 选项正确. 故选:A 11.D【分析】由多面体、棱台、棱柱等几何体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 ,多面体至少有4个面,故选项A 错误;对于B ,有2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但各侧棱的延长线不能交于一点,则该几何体不是棱台,故选项B 错误;对于C ,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可以是底面为菱形的直棱柱,不一定是正方体,故选项C 错误;对于D ,由棱柱定义知,棱柱的各侧棱平行且相等,故侧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D 正确. 故选:D . 12.C【分析】根据棱柱的定义及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棱柱的定义可知,该几何体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故A 正确; 该五棱柱有七个面,十五条棱,十个顶点,故B 、D 正确,C 错误; 故选:C 13.C【分析】利用正方体外接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可求解. 【详解】棱长为1 而正方体的外接球直径即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 , ∴该球的表面积为224π4π3πS R ==⨯=⎝⎭故选:C答案第4页,共9页14.B【分析】设正方体边长为a ,根据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即可求出球的半径,进而可求解. 【详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 ,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d ==, 则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6a ,球的表面积为224π()3π2d a =,所以该正方体表面积与球表面积的比值是22623ππa a =, 故选:B. 15.A【分析】通过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图形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5的圆锥,=4故该几何体体积为2134123V ππ=⨯⨯=.故选:A.16.A【分析】将直观图还原为投影图,分析几何图形的形状.【详解】将直观图还原,则1BO CO ==,AO =ABC 是正三角形. 故选:A. 17.C答案第5页,共9页和体积公式求得结果.【详解】如图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1r =,母线2l =,高h =π2πS rl ==侧,体积21π3V r h ==.故选:C . 18.C【分析】根据三棱锥的体积与三棱柱体积的关系求解.【详解】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 棱柱的底面面积为:122⨯棱柱的体积为:3SH . 由三棱锥的体积的推导过程可知:三棱锥11A B BC −的体积为:113133V =⨯=三棱柱.故选:C . 19.A【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则母线长即高为2R ,所以圆柱的体积为2π216πV R R =⋅=,解得2R =,所以母线长为:24R =, 故选:A. 20.A【分析】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求出一个面积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 1=112S ⨯⨯底面积 则表面积4S =故选:A. 21.6π答案第6页,共9页【分析】直接利用表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表面积22π2π2π4π6πS r rh =+=+=. 故答案为:6π 22.16π【分析】圆柱的底面半径2r =,母线长2l =,代入公式求值即可. 【详解】该圆柱的底面半径2r =,母线长2l =,所以该圆柱体的表面积为222π2π2π22π2216πS r rl =+=⋅+⋅⋅=. 故答案为:16π. 23.①②④【分析】还原正方体即可解决. 【详解】根据题意,标记下图,还原得由图知,A 与B ,D 与E ,C 与F 重合, 故答案为:①②④ 24.【分析】还原原图,计算面积即可.【详解】在斜二测直观图中, 由A B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 ''=2A C ''=,2B C ''=.还原原图形如图:答案第7页,共9页则2AB BC ==,则11222ABC S AB BC =⨯⨯=⨯=△故答案为: 25.2【分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直三棱柱,由三视图的数据结合三棱柱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直三棱柱,底面为直角三角形,底边长为2,高为1,三棱柱的高为2,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12222V =⨯⨯⨯=.故答案为:2. 26.【分析】利用四面体表面积的意义直接计算作答.【详解】因为四面体−P ABC 的各棱长均为3,于是得四面体−P ABC 的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四面体−P ABC 的表面积22443ABCS S AB ==== 27.3π【分析】由圆锥底面积,可求得底面圆的半径,由母线,底面半径,高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答案第8页,共9页求得圆锥的高,即可求得体积.【详解】由圆锥底面积为3π,即23,r r ππ==603h =, 所以圆锥的体积为2133r h ππ=故答案为:3π 282【分析】结合正方体的性质,根据表面积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1A BD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1A BD 的面积)12A BDS==2, 所以所求几何体A 1B 1C 1D 1-DBC 的表面积S =1111133A BDBDCA B C D S SS ++2+2132a ⨯3a 2a 2. 29.8a【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OA O A ''=,2OB O B ''=,且△OBC 为直角三角形,则可求OC 【详解】∵O A a ''=,对角线O B ''=,如图原图形OABC 中OA O A a ''==,2OB O B ''==,且△OBC 为直角三角形, ∴3OC a ==, ∴原图形周长是2(3a +a )=8a .30.(1)25+; (2)6【分析】(1)四棱锥表面积为四个侧面等边三角形面积和底面正方形面积之和;答案第9页,共9页(2)连接AC 、BD ,AC ∩BD =O ,连接SO ,则SO 为棱锥的高,求出SO ,根据棱锥体积公式即可求解. (1)∵四棱锥S ABCD −的各棱长均为5,底面为正方形,各侧面均为正三角形, ∴它的表面积为222114sin 4552522SA SB ASB AB ∠⨯⋅⋅⋅+=⨯⨯=+(2)连接AC 、BD ,AC ∩BD =O ,连接SO ,则SO 为棱锥的高, 则SO ==2=, 故棱锥的体积2153V =⨯=。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0⨯4=40分)1、在等差数列{}n a 中,d a a 则公差,12,462==等于 ( ) A 、1 B 、2 C 、2± D 、82、若,22,2,4==-=⋅b a b a则向量b a ,的夹角θ 是 ( ) A 、 0 B 、 90 C 、 180 D 、 270 3、经过点)3,4(-A 与)9,1(-B 的直线方程是( ) A.0112=--y x B.052=--y x C.052=-+y x D.0112=-+y x 4、直线012=+-y x 与直线6121-=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重合 C.平行 D.相交而不垂直 5、等比数列1,2,4,8.....的前10项和是( ) A .63 B .1008 C .1023 D .10246、直线0102=-+y x 与圆422=+y x 的位置关系 ( )A 、相离B 、相切C 、过圆心D 、相交但不过圆心 7、已知A 、B 两点坐标为A (3,-1),B (2,1) ,且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 点C 的坐标为 ( )A 、(2,6)B 、(1,3)C 、(2.5,0)D 、(-1,2) 8、经过点A(-1,4) ,且斜率是1/2 的直线方程为 ( )A 、092=+-y xB 、092=--y xC 、0102=++y xD 、0102=-+y x9、直线)1(32+-=-x y 的倾斜角和所过的定点分别是 ( ) A .)2,1(,60-- B. )2,1(,120- C.)2,1(,150- D.)2,1(,120- 10、过点)3,2(A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2=xB.2=yC.3=xD.3=y 二、填空题(4⨯4=16分)1、直线0623=--y x 的斜率为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方程062622=-+-+y x y x 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为3、已知==-=a b a 则),2,21(),3,2( ,=⋅b a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数列单元考试卷(含答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数列单元考试卷(含答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数列单元考试卷(含答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数列单元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1)^3*(n+1)*9,因此a2=9,选B。

2.选A,因为2,6,10,14,18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3.已知a1=-3,d=2,所以a5=-3+4*2=5,选B。

4.已知a5=9,d=2,所以a(n)=a5+(n-5)*d=9+(n-5)*2=2n-1,选D。

5.已知a1=-3,d=3,所以S8=(a1+a8)*4/2=(-3+a1+7d)*4/2=(-3+21)*4/2=36,选A。

6.已知a4+a7=16,又a4=a1+3d,a7=a1+6d,所以a1+9d=16,又S10=(a1+a10)*10/2=(a1+a1+9d)*10/2=5(a1+9d)=5*16=80,选B。

7.已知a1=2,q=-3,所以a3=a1*q^2=-18,选A。

8.已知a1=-8,a4=1,所以q=(a4/a1)^(1/3)=2,选A。

9.已知a1=2,q=-3,所以S5=(a1*(1-q^5))/(1-q)=(2*(1-(-3)^5))/(1-(-3))=122,选B。

10.已知2,a,8成等差数列,所以a=5,选C。

11.已知,a,8成等比数列,所以a=-2,选D。

12.“a+c=2b”是“a,b,c组成等差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

二、填空题13.公差d=5,an=-1+(n-1)*5=5n-6.14.通项公式an=n+1.15.设a2=x,所以a6=x^3,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得到a1*x^5=16,即a1=16/x^5.16.公差d=3.三、解答题17.(1)已知a1=-5,d=6,所以an=-5+(n-1)*6=6n-11.2)S5=(a1+a5)*5/2=(-5+19)*5/2=35.18.设三个数为a-d,a,a+d,根据题意得到以下两个方程:a-d+a+a+d=12,解得a=4;a-d)*a*(a+d)=28,代入a=4,解得d=2;因此三个数为2,4,6.19.题目:已知成等比数列的三个数和为13,积为27,求这三个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中试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中试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中试题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设{n a }是公差d=-2的等差数列,如果=3a -2,则=100a ( )A .-100B .-178C .-196D .-2002、AB -AC -BC =( ) A .2BC B .2 CB C .0D .03、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63=S ,则=2a ( )A .18B .12C .9D .64、等比数列中,a 1=1, q=2, 则S 10=( )A .1024B .625C .1023D .1005、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2a 2,=5a 6,则=8a ( )A .10B .12C .18D .246. 已知A 、B 两点坐标为A (3,-1),B (2,1) ,且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点C 的坐标为 ( )A 、(2,6)B 、(1,3)C 、(0,25) D 、(-1,2) 7. 在等差数列{}n a 中,d a a 则公差,12,462==等于 ( )A 、1B 、2C 、2±D 、88. 等比数列1,2,4,8.....的前10项和是( )A .63B .1008C .1023D .10249.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 A )(2,4a = )(5,3b -= B .)(4,3a -= )(3,4b = C .)(2,5a = )(5,2b --= D .),(32a -= ),(23b -=10下列各组向量共线的是( ) A )(1,1a -= )(2,2b -= B .)(2,1a = )(2,1b -= C .)(2,1a -= )(4,2b -= D .a 34= -(,) )(3,4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若俩个向量b a,的方向 或 ,则称这对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_________。

12.已知a=(2,1),b=(3,n),且3a=2b,则实数n=_______13.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2n S =n 2n+1+,则=9a14.数列-1,2,5,8.....的通项公式是三、简答题(共44分)15已知)(2,1a = ,)(3,1b --= ,c 3,0c a yb x ==+(),且,,x y (8分)16、在等差数列}{n a 中,d = 3,13599100a a a a +++⋅⋅⋅+= ,求前100项和。

(完整word版)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复习题

(完整word版)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复习题

第六章:数列1. 选择题:(1)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5,那么a 2n =( )。

A 2n-5B 4n-5C 2n-10D 4n-10(2)等差数列-7/2,-3,-5/2,-2,··第n+1项为( )A )7(21-nB )4(21-nC 42-nD 72-n (3)在等差数列{ a n }中,已知S 3=36,则a 2=( )A 18B 12C 9D 6(4)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2=2,a 5=6,则a 8=( )A 10B 12C 18D 242.填空题:(1)数列0,3,8,15,24,…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n+1•2+n,则a 10=_________________.(3)等差数列-1,2,5,…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4)等比数列10,1,101,…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sin ,4πn 写出数列的前5项。

4.在等差数列{ a n }中,a 1=2,a 7=20,求S 15.5.在等比数列{ a n }中,a 5=43,q=21-,求S 7.6. 已知本金p=1000元,每期利i=2%,期数n=5,按复利计息,求到期后的本利和7. 在同一根轴上安装五个滑轮,它们的直径成等差数,最小与最大的滑轮直径分别为 120厘米与216厘米,求中间三个滑轮的直径.第七章:向量1. 选择题:(1)平面向量定义的要素是( )A 大小和起点B 方向和起点C 大小和方向D 大小、方向和起点(2)--等于( )A 2B 2CD 0(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B 平面上任意三点A 、B 、C ,一定有AC BC AB =+C 若)(R m m ∈=,则//D 若2211,e x e x ==,当21x x =时,=(4)设点A (a 1,a 2 )及点B (b 1,b 2),则的坐标是( )A (2211,b a b a --)B (2121,b b a a --)C (2211,a b a b --)D (1212,b b a a --)(5)若•=-4,||=2,||=22,则<,>是( )A 0B 90C 180 D270 (6)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A )5,3(),2,4(-==B )3,4(),4,3(=-=C )5,2(),2,5(--==D )2,3(),3,2(-=-=2. 填空题:(1)BC CD AB ++=______________.(2)已知2(+)=3(-),则=_____________.(3)向量,的坐标分别为(2,-1),(-1,3),则b a +的坐标_______, 23+的坐标为__________.(4)已知A (-3,6),B (3,-6),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三点A (3+1,1),B (1,1),C (1,2),则<,>=_________.(6)若非零向量),(),,(2121b b a a ==,则_____________=0是⊥的充要条件.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 为对角线交点,试用、表示.4.任意作一个向量,请画出向量b a c a b -=-=,2.5.已知点B (3,-2),=(-2,4),求点A 的坐标.6.已知点A (2,3),AB =(-1,5), 求点B 的坐标.7. 已知)5,1(),4,3(),2,2(=-=-=,求:(1)c b a 32+-; (2) +-)(38. 已知点A (1,2),B (5,-2),且AB a 21=,求向量的坐标.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 选择题:(1)直线1l :2x+y+1=0和2l :x+2y-1=0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相交但不垂直C 平行D 重合(2)直线ax+2y-3=0与直线x+y+1=0相互垂直,则a 等于( )A 1B 31- C 32- D -2(3)圆01022=-+y y x 的圆心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等于( )A 52B 3C 75D 15(4)以点A (1,3)、B (-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A 3x-y+8=0B 2x-y-6=0C 3x+y+4=0D 12x+y+2=0(5)半径为3,且与y 轴相切于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A 9)3(22=+-y xB 9)3(22=++y xC 9)3(22=++y xD 9)3(22=+-y x 或9)3(22=++y x(6)直线y=x 3-与圆4)4(22=+-y x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离 C 相交且过圆心 D 相交不过圆心2. 填空题:(1)点(a+1,2a-1)在直线x-2y=0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2)过点A (-1,m ),B (m,6)的直线与直线l:x-2y+1=0垂直,则m=_________.(3)直线过点M (-3,2),N (4,-5),则直线MN 的斜率为_________.(4)若点P (3,4)是线段AB 的中点,点A 的坐标为(-1,2),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3.设直线l 平行于直线l 1:6x-2y+5=0,并且经过直线3x+2y+1=0与2x+3y+4=0的交点,求直线l 的方程。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基本计数原理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基本计数原理
解: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知用第一类方法的5人,用第二类方法的 有4人,共有5+4=9
问题 小萌同学某天外出如果从图中所示的上衣、下衣中各选一件, 在跳一双鞋子形成一种着装方案,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装方案?
先选上衣,有2种不同选择,再选下衣, 对应每一件上衣都有三种不同选择;最后 选鞋子,对应每一套上衣和下衣,都有两 种不同选择。所以,共有2*3*2=12种不同 的着装方案
解:根据分步技术*10*10*10=106
巩固练习
一、甲班有三好学生8名,乙班有三好学生6名,丙班有三好学生9 名。则:
(1)从这3个班中人任选一名三好学生出席表彰会,有多少种不同
的选法
23种
(2)从这3个班中人各选一名三好学生出席表彰会,有多少种不同
谢谢观看
本节课学习了两种计数原理,分类技术原理和分布计数原理统称为 基本计数原理。 共同点:都研究完成一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区别:一个与分类有关,另一个与分步有关 适用情况:如果完成一件事共需分成n类办法,每一类办法之间是 相互独立的,无论哪一种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 那么使用分类计数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事共需分成n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之间相互关联,缺 少任何一个步骤,这件事情都无法完成,那么计算完这件事情的所 有方法使用分布计数原理
甲地
乙地
分析:一天中,此人从甲地去乙地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3类,无论乘坐那类交通工具,他都可 从甲地到乙地. 此人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不同的选择方法为3+5+3=11
分类计数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2种办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方 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中试题

最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中试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中试题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设{n a }是公差d=-2的等差数列,如果=3a -2,则=100a ( )A .-100B .-178C .-196D .-2002、AB -AC -BC =( )A .2BCB .2 CBC .0D .03、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63=S ,则=2a ( )A .18B .12C .9D .64、等比数列中,a 1=1, q=2, 则S 10=( )A .1024B .625C .1023D .1005、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2a 2,=5a 6,则=8a ( )A .10B .12C .18D .246. 已知A 、B 两点坐标为A (3,-1),B (2,1) ,且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点C 的坐标为 ( )A 、(2,6)B 、(1,3)C 、(0,25) D 、(-1,2)7.若a b 4a 2b 22a b ∙=- = =,,,则,是( )A .︒0B .︒90C .︒180D .︒2708.在90,3,Rt ABC C AC AC ∆∠=︒ = AB =中,则( ),A .10B .9C .8D .79.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A )(2,4a = )(5,3b -=B .)(4,3a -= )(3,4b =C .)(2,5a = )(5,2b --=D .),(32a -= ),(23b -= 10下列各组向量共线的是( ) A )(1,1a -= )(2,2b -= B .)(1,2a = )(2,1b -= C .)(2,1a -= )(4,2b -= D .a 34= -(,) )(3,4b -=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若俩个向量b a ,的方向 或 ,则称这对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集合{}c b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60角终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函数1+=
x y 的定义域为( )
A. ),1(+∞-
B. ()+∞,1
C. ),1[+∞-
D. ),1[+∞
4.函数2
)(x x f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5.设集合()5,2=A ,集合[)6,3=B ,则=B A I ( ) A.()5,2 B.[)6,3
C.()5,3
D.[)5,3
6.观察右图,该函数图像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ππ,2 B.⎪⎭
⎫ ⎝
⎛23,
ππ C.⎪⎭

⎝⎛2
3,2ππ D.⎪⎭

⎝⎛⎪⎭⎫ ⎝⎛πππ2,232,0Y
二.填空题(第1-4小题,每空5分,第5小题,每空4分,共52分)
1.写出与︒30终边相等的角的集合|{β=S },Z k ∈.
2. 若函数x x f 2)(=,则=)2(f .
3. 集合{}31|≤≤-x x 用区间表示为 .
4.设63>x ,则>x .
5.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角度或弧度: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062
<-+x x . 2.判断函数x x f 2
1
)(=的奇偶性.
角度 0° 30° 45°
90° 180°
360° 弧度

2
3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