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ICT市场十大预测
2011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全景分析与预测

201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被称作中国3G元年的这一年,中国的3G取得了什么进展,移动通信市场中三大运营商格局如何?展望2011年,中国3G用户达到1.5亿规模的目标能否实现,携号转网是否能够明显影响三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本博客试图通过简单的数据回答这些问题。
一、2010年三大运营商移动通讯用户变化情况以上数据来自三大运营商上市子公司官网,数据仍保持原始来源的精度。
目前用户数公布到11月底。
一、整体移动通信市场不区分2G/3G,三大运营商11个月新增用户上亿,中国移动占到全部新增用户的53.49%,这个数据已经明显低于最高时候八成市场的份额,已明显低于2009年末的中国移动的用户份额,结果是市场占有率减少2.37%,下降到了整个市场的七成以下。
中国电信占据了新增用户的近30%,这明显高过其2009年不足8%的市场份额,到11月末,在中国移动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0.56%,增加了2.84%。
中国联通2G/3G一齐发力,前11个月每月新增用户平均超过了160万,这对联通来说是新高,但在新增用户中的份额仍低于2009末的份额3.60个百分点,结果是整个市场的份额略有下降(11个月下降了0.46%)。
二、3G市场由于中国电信不公布3G用户数,这里参考工信部网站11月24日消息《我国三家电信企业的3G用户数均过千万》:随着中国电信3G用户达到1000万,TD用户达到1698万,中国联通3G用户达到1166万,目前我国三家电信企业的3G用户数均过千万。
截至10月底,我国3G用户累计达到3864万户,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295.7%,比2009年底增长2538万,10月新增364.6万户。
TD用户在3G用户中的占比达到43.9%。
11月,中国移动“本公司使用3G终端的G3客户数为1,883.5万户”,按此计算,新增超过185万,当月新增,中国联通11月新增3G用户112.0万,中国电信估计也在100万以上。
德勤分析:2011年电信行业主要趋势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 香港金鐘道88號 太古廣場一座35樓電話:+852 2852 1600 傳真:+852 2541 1911 /cn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35/F One Pacific Place 88 Queensway Hong Kong Tel: +852 2852 1600 Fax: +852 2541 1911 /cnMember of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聯絡人:李國傑 高級經理電話:+852 2852 1243 傳真:+852 2541 3726電子郵件:wilflee@陳姿樺助理公關經理電話:+852 2852 1679 傳真:+852 2541 3726電子郵件:bonchan@德勤分析:2011年電訊行業主要趨勢- 低價進入4G :許多營運商會否選擇3.5G ? - Wi-Fi 無線網絡補充「流動資料」流動寬頻網絡- 「店內」Wi-Fi :第三通道(aisle 3)網上價格比較購物 - 視頻通話:基礎已進入主流,但使用率仍然有限中國香港,2011年2月23日─德勤科技、傳媒和電訊行業小組今日宣佈對2011年電訊行業的預測,指出儘管流動運營商爭相發佈第四代(4G )網絡,對高頻寬流動網絡的需求亦與日俱增,但第三代(3G )無線網絡將繼續主導2011年。
德勤中國科技、傳媒和電訊行業主管合夥人周錦昌先生表示:「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的統計資料,儘管去年流動設備得到迅速採用,中國的3G 網絡使用率仍然有限,滲透率僅達44%。
2011年,隨著更多Wi-Fi 無線網絡在多個主要城市的興建,3G 網絡的使用會進一步普及。
」周先生繼續說道:「即使現有網絡還未得到充分利用,對實際加強資料體驗的需求,尤其是多媒體方面,卻十分強勁。
這促使中國政府在未來17個月內要完成對4G 網絡,即TD-LTE 的實驗性測試。
TD-LTE 設備的研發要到2012年才能完成,因此預期中國的3G 網絡至少明年仍會是主導的無線平台。
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

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2011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转型的重要一年。
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形势,全行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产业发展呈现出生产较快增长、投资高位运行、外贸出口逐步趋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促进两化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一、产业地位保持领先,经济贡献日益突出(一)在工业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0和近20个百分点。
行业收入、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分别达到8.9%和6.1%,电子制造业在整体工业中的领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940万人,比2010年新增60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9%。
上缴税金1245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92.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1.0%。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三)为信息化建设发挥有力支撑截至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2010年提高9.2部/百人;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到网民总数的69.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的彩电、计算机拥有率超过135台/百户和70台/百户,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金融、电信、电力、能源和政府等领域的软件业务收入增势迅猛;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的渗透进一步深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
(四)全球产业大国地位不断凸显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
2011十大商机预测

top1 二三线城市楼市“给力”去年,限贷、限购、限外之下,一线城市投机性泡沫已被大幅挤出,但二三线城市发展势头平稳,首套自住需求仍占主体,全年依然达到较好水平。
一些优势区域的房价,每平方米已超7000元,并且一些优质楼盘尚未正式动工,认购率就高得连开发商都觉得不可思议。
随着大批品牌开发商广泛进驻二三线城市,他们除了把一些先进的开发理念带入外,同样把一线城市楼盘的品质,深深注入了这些城市,以相对较低的房价,享受的却是一线城市最具品质的居住环境,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二三线城市楼市的重要原因。
top2 经济复苏股市回暖在接受了2010年艳阳春晖的暖照之后,全球股市在2011年将有望借助于世界经济继续复苏的正面生态力量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进入2011年后,亚太国家股市依旧具有继续上扬的空间。
据汤森路透近期的调查显示,多数国际基金经理人仍把亚太市场尤其是亚太新兴市场作为2011年的首选,并预计亚太股市会有两位数的投资回报率。
top3皮具箱包行业商机凸显网络团购化提速,世界窗皮具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强势上线,皮革产业商机凸显。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时尚产业发达的欧洲一线城市,衣店、鞋店、包店的比例大约为2:1:1,二线城市一般也达到了4:2:1。
但在中国,即使是在时尚前沿的广州、上海、北京、深圳,衣、鞋、包的店铺数量比例最多只有50:5:1。
世界窗皮具网相关负责人表示,皮具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等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传统的皮具市场有诸多限制,2011皮具箱包行业将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并迎来更多的市场空间。
top4数据安全是安全潜力巨星企业数据安全服务与个人安全软件服务相比企业用户群更庞大、稳定。
企业较个人更具有购买能力,且数据安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这是个信息高速传输时代,个人信息价值都被明码标价了,数据安全真正成为了用户、企业利益的核心点。
面对个人版安全软件大环境不景气的前提下,面向中国企业市场的数据安全服务,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前景,精明的渠道商都不会错过其中巨大商机。
2011年度中国通讯手机行业数据统计

2011年度中国通讯手机行业数据统计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4.52亿台(其中Android 市场份额为46%)。
截至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2010年提高9.2部/百人;3G 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到网民总数的69.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的彩电、计算机拥有率超过135台/百户和70台/百户,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图表 1:2012年中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预计目前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为14%,高于TomiAhonen 咨询公司提出的10%。
受300美元以下智能手机及新兴市场刺激,今年全球渗透率将达17%,至2016年底达40%。
2012年300美元以下智能手机销量大约将占所有智能机销量的17%,至2014年将接近三成。
如加上300美元至450美元的中阶产品,其占智能手机的比例将超过五成。
图表 2:2012年中国手机制造厂商市场份额预计50%19%13%18%Android 苹果微软其他在制造层面,三星公司将是2012年智能手机霸主,市场份额可达21.7%。
苹果份额将增至18.7%。
HTC 去年第四季度增长减缓,但今年会有好转,市场份额将增至10.9%。
RIM 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滑至8.6%,诺基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将下滑至15.6%。
21.7%18.7%10.9%8.6%15.6%三星苹果HTCRIM 诺基亚一、 整体市场品牌结构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前15大品牌的累计关注比例位92.4%,较2010年下降了2.7%,前五大品牌的累计关注比例较2010年下降了2.2%。
其中,诺基亚的关注比例从2010年的45.1%下降至27.8%,并于2011年第四季度被三星取代了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品牌位置。
三星和HTC 在2011年整体手机市场中仍然位居亚军和季军,关注比例均较2010年有明显的提高。
2011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

2011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预测作者:陈永东来源:《软件工程师》2011年第01期时光如梭,转眼进入了2011年。
在迎来2011新年曙光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互联网的不少曙光,许多相关企业及新的应用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
毋庸置疑,2011年的中国互联网将会很给力。
不过,鉴于互联网向来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甚至有时风险更大,在对2011年充满希望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冷静一下头脑,清理一下思路,分析中国互联网各主要领域在新的一年中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笔者对2011年互联网一些主要领域发展的预测。
预测一:微博普及,功能拓展虽然2009年中期饭否等最早一批中国大陆的微博网站被关闭,但是紧接着上线的新浪微博却掀起了中国互联网一年半时间里最巨大的一次浪潮,并在2010年达到高潮。
新浪在2010年后期的微博开发者大会上宣称,目前新浪微博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并预计年底用户可能达到6500万,而2011年用户估计将超过1亿。
与此同时,人民微博上线,腾讯在2009年关闭老的微博平台之后又卷土重来推出了腾讯微博,网易及搜狐也对微博投入了足够的重视,甚至各类网站有将微博当作标配的趋势。
其中,搜狐董事会主席张朝阳更是多次提到微博的重要性,还亲自领导搜狐微博,并将其列为搜狐最重要的应用服务,要多少投入就给多少。
2010年微博在中国互联网不断推向高潮的同时,微博在信息传播、互动交流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与应用尝试。
其中,公安系统的微博、各类企业的官方及系列微博、各类记者、主编、主持人、名人微博的应用,都有不少亮点,甚至激活了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如“街旁”等,连盛大网络也买下了域名,并将自己的“游玩网”改名为“切客网”。
可以预计,在2011年,微博将继续焕发其生机勃勃的活力,只是它如何更有效地平衡信息传播力度与信息监控机制,并如何与SNS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等)、IM(即时通信,如QQ、MSN等)形成区别或融合,将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2011年服务器技术发展趋势十大预测

2011年服务器技术发展趋势十大预测2010年刚刚过去,展望2011年,多数预测都是关于企业将如何规划这年的预算或者用户会对产品做出什么样的反馈,但是也有一些预测与其他猜想比起来要更加具体和直观。
下面所列出的2011年十大预测将帮助你了解来自大型硬件制造商的最新发展动态。
当然某些预测还只是美好的愿望,但也有一些预测会在2011年期间真正得以实现。
1.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简称SSD,在2010年开始以低调态势入主生产型服务器,但是业界预测固态硬盘会在2011年迅猛发展。
固态硬盘内没有可移动的组件,故障间隔平均时间在100万小时范围内,固态硬盘的价格目前也趋于合理,即使是精打细算的服务器制造商也可以负担得起了。
2.随需中央处理器随着整个行业向着虚拟化和云计算的方向发展,中央处理器制造商也不得不根据这种全新计算环境的需求随时作出改变。
随需中央处理器分配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方式。
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随需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通常服务器中都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物理中央处理器,每个物理中央处理器都构建了一定数量的虚拟中央处理器。
当物理中央处理器的需求攀升到一定数量,中央处理器就会释放一个虚拟中央处理器。
当需求增长到一定级别,即另外的物理中央处理器卸载了系统上所有的工作负载,另外的中央处理器就会爆发来满足这项需求。
由绕过层系统来控制的动态中央处理器分配能动态增加系统的反应力和效率。
3.规模精简随着数据中心占地空间和机架容纳空间达到负荷的极限,服务器硬件制造商就必须对此作出反应了。
对于精简型服务器系统来说,就不要再考虑2U,1U或者刀片服务器;考虑一下MacBook Air。
这不是说你应该将MacBook Air配置在你的数据中心里,而是说这种轻薄类型的配置是未来数据中心的趋势。
固态硬盘和闪存在操作系统和应用中的应用意味着服务器类型将从设计上重新来过。
4.以硬件为基础的监测你每年会在监测上花费多少钱来监控系统性能,跟踪传输控制协议报表,维护补丁和满足其他系统需求呢?主板制造商将加入这场,在芯片上提供这些服务。
2011年云计算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2011年云计算技术发展趋势预测预置与按需混合部署云资源常态化现如今SaaS和云计算已被广泛接受,IT业务决策者们正计划部署按需和资源的混合模式。
如何在一个统一进程中整合并管理这些资源,以及衡量这些资源的性能,都需要一套易于设置且方便管理的工具来监控这些资源,采集与分析相关数据,并生成有价值的报告。
——ThinkStrategies董事总经理及前IDC分析师Jeff KaplanVMware面对新挑战VMware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并将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然而,由于微软已从多种Windows用户许可中获取了利润,所以将Hyper-V免费提供给用户。
其他厂商,包括思杰和红帽,都已开发出X86服务器的虚拟机,且价格低于VMware 的vSphere。
这些着实给VMware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IBM XIV技术服务与运营副总裁Izhar Sharon虚拟之光照进现实世界2011年将是消费者面临IT虚拟之光照进现实世界的转折之年,具有3G/4G和地理定位功能的移动电话将无处不在,通过体验相关的物理环境可为互联网增添一个新维度。
——IT Management Group的首席执行官Eric David Benari网络洪灾数据如洪流般的不断增加将继续增添IT预算和管理技术的压力。
重组数据和优化数据迁移将是明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大项目之一,甚至超过现在的情况。
新的创意解决方案将会给你的应用带去善意的谎言,告之应用数据在此,但事实并非这样(直到应用需要数据时才予以分配),这类似于自动精简配置,只是针对现有数据集。
——独立系统管理员Matt Simmons云安全的大跃进云安全基础架构将在2011年是实现重大飞跃。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用户都是和云提供商通过法规遵从的人工审核或妥善处理数据的口头保证来解决安全问题。
这种模式在企业部署云计划之后,是保证不了他们能够正常并有效的掌控云规模,尤其是信息高度机密的特殊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十二• 五”规划的实施将持续支持中国ICT市场的高速成长。
各类新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设备与应用、社会化网络服务与商务智能等,将从最初的概念普及和实验开始逐步进入市场主流,为ICT市场的下一个十年奠定基础。
IDC对2011年中国ICT市场的10大预测如下:
预测1:中国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持续支持2011年中国ICT 市场的高速成长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总体保持平稳和中性的原则,财政、货币政策将较为稳定,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10%之间。
此外,随着“十二• 五”规划的逐步开展和实施,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为ICT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2011年IT市场同比保持14.5%的增长率,市场规模达1,099亿美元;中国电信服务市场仍将稳步增长,增长率为4.4%,市场规模将达到1,317亿美元。
预测2:2011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和四至六级城市将成为IT市场增长的发力点
2010年中国IT市场从经济危机中恢复高速增长。
企业级IT市场增长平稳,地级市的企业级应用成为巨大的贡献力量,地级城市的制造业、公共事业、医疗行业的市场增长迅速。
大型城市的企业级应用保持稳定增长,但开始关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等新兴应用。
中部地区和西部部分地区IT市场呈现出全面加速发展的势头,例如湖北、河南和重庆的各级城市。
2011年,这种趋势将会近一步凸现,即中小型城市的IT市场呈现全面加速发展的状态,大型城市市场稳定增长,中部地区和西部部分地区的IT市场全面加速。
预测3:云计算在2011年将进一步“开花结果”
2010年,云计算在国内已不仅局限于概念炒作,一些云计算项目正在切实实施,并且被更多的用户使用。
IDC认为,2011年的云计算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中央政府的集中投入刺激云计算市场进一步爆发
2. 地方政府争相扶植云计算产业
3. 城市云的概念受到追捧
4. 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市场进行实质性的投入
5. 私有云促使虚拟化和绿色IT进一步发展
预测4:数据中心将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2011年商业数据中心市场将以25.3%的增长率高速发展。
2011年基于云计算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将为国内商业数据中心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契机。
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以及海外IDC服务商进入国内市场,IDC产业的整合会进一步加剧。
预测5:IT服务与业务服务融合渐成主流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后,企业对IT的期望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和产品层面,而是希望通过对IT的投资驱动业务增长,带来创新的动力,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IT 服务和业务服务的进一步融合使IT成为业务运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IT管理成为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企业与IT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模式将不再是以IT部门为主导,而是业务部门、IT部门、服务商通力合作,共同优化业务流程、推动业务创新并建设具有前瞻性、灵活性、高效的IT系统。
对于服务商而言,要秉承“一站式服务”战略,构建从前端业务咨询到系统建设和维护的全流程能力。
服务商之间广泛合作、以及并购行为将会成为主流,尤其是用户需要的IT 与业务融合的服务将会更加凸显。
预测6:三网融合——NGB之“大跃进”建设时代来临
综合广电总局颁布的NGB“三步走”策略中的第一阶段工作目标要求、相关产业的迫切和竞争程度、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准备工作来判断,2011年三网融合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NGB网络的快速和大规模建设时代也将到来。
IP、传输及光接入设备、机顶盒制造商将在NGB的建设大潮中获益。
IDC预计,2010-2014年的5年间,广电系统在网络及机顶盒方面的资本投资将达到1300亿美元,其中将有60%的资本投资在2011-2012年完成。
预测7:3G+WIFI——无线推动有线,助力运营商开拓企业市场
随着中国电信业的重组,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的差距逐步减小,固有网络基本实现对现有业务的全覆盖。
未来2-3年内,3G无线网络主体建设及信号、热点覆盖将成为运营商的主要建设目标。
WI-FI无线技术由于移动性好、价格低廉、中高接入速率等特点,必将成为运营商延伸有线及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载体,例如在机场、酒店以及热点商务区的覆盖等。
电信重组完成后,2009年电信运营商开始加大对WI-FI技术的投资力度,希望通过WIFI 延伸其3G网络的覆盖能力,以及有效的分流快速增长的数据流量。
2011年,随着WIFI热点部署进一步加快,3G+WIFI将助力运营商开拓和挖掘企业市场移动应用的需求。
预测8:媒体电脑(Media tablets)高速成长,商用市场孕育巨大商机
随着苹果公司推出媒体平板终端,2010年更丰富的移动终端应用出现在4-12寸的媒体平板产品中。
IDC预计2011年媒体平板中国销售量将超过250万台。
媒体平板市场的发展对现有IT行业的融合发展、个人移动的便捷性、商用市场应用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1年的市场竞争将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不仅是客户端厂商的竞争,同时也是操作系统、运营商、平台结构商之间的竞争。
预测9:移动互联网将在消费者和企业市场升温,并推动社会化营销
IDC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将随着智能设备的渗透、手机网民和移动办公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交网络等各类应用的流行,在消费者和企业市场快速升温。
与此同时,移动安全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IDC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持终端市场2009-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8%,这一增长速度高于商用台式机,且智能手持终端出货量大于商用笔记本。
伴随着智能设备在消费者市场的渗透,更多的移动设备将连入企业网络和办公环境并成为企业IT资产清单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应用(以微博和开心网为主要代表)作为传统互联网的热点应用,正在不断渗透到移动终端,成为杀手级应用。
企业逐渐开始借助社交网络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
IDC 预计,企业通过社会化营销方式获取社会认同将逐步成为企业主流的营销模式;社会化的数据聚合应用成为企业知识传递共享的主要方式;大规模移动社会化应用给企业现有IT系统带来挑战。
预测10:感知计算和物联网走向进一步实用
IDC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较2009年增长30%。
智能电网、交通等国家重点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层面的系统规划已经接近尾声。
根据规划,2011年到2015年智能电网建设将全面展开,智能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北京、河南、四川、浙江等地已经完成远程抄表、配电网远程管理、电力负控远采、电力调度等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
在交通方面,铁路、航空也在2009年陆续建成铁路无线客票系统,自助值机等基于物联网的应用项目。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及通信行业竞争的加剧,2011年我国感知计算与物联网产业将进一步实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