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生物工程角膜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合集下载

生物材料在眼科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材料在眼科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材料在眼科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眼科技术的不断进步,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生物材料在眼科组织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为眼科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生物材料的优点生物材料可以模拟细胞内环境,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生物材料可以制造成任何形状和尺寸,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需要。

生物材料还可以作为支架,支撑组织工程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生物材料在眼科组织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生物材料在角膜再生方面的应用研究角膜缺损是导致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角膜再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生物材料在角膜再生中的应用已经很成熟。

生物材料可以制作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通过模拟生长环境,使细胞重新生长和分化,从而促进角膜再生。

生物材料辅助的组织工程技术可以恢复角膜的透明度和弹性,达到治疗目的。

三、生物材料在玻璃体替代方面的应用玻璃体是眼球内部的一种透明胶状物质,如果受到损伤,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或失明。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玻璃体摘除手术,但这种方法在治疗后期容易导致并发症。

生物材料可以作为玻璃体的替代物。

生物材料可以制成透明的胶体,与玻璃体相似。

这种生物材料可以直接注入眼球内,逐渐被自身细胞吸收,同时起到支撑作用,维持眼球形态。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的并发症,为眼科医学带来了新的治疗思路。

四、生物材料在人工晶体方面的研究人工晶体是一种取代眼球中自然晶体的人造材料。

对于失去自然晶体的患者来说,人工晶体是恢复视力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人工晶体很难与眼球组织长期适应,容易引起排异反应。

生物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人工晶体的效果和安全性。

生物材料可以制作成与眼球组织相似的结构,可以被视网膜细胞和其他细胞吸收,降低排异反应的风险。

五、总结生物材料在眼科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眼科医学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角膜病的研究进展(新背景版)

角膜病的研究进展(新背景版)
• 应用基因工程制取无毒力的活疫苗,包括: 复制缺陷的HSV--Ⅰ突变菌株或重组HSV基因 亚单位疫苗(HSVgD),表达HSV糖蛋白的质 粒DNA疫苗。 进行机体主动免疫,有一定应用前景,但还欠 缺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
角膜移植术治疗
• 板层角膜移植的缺点是复发率高,增视效果差,故 手术治疗主要是穿透性角膜移植。 • 适应症: 稳定期——成功率高 深基质活动期:术前抗病毒药物+激素, 角膜水肿局限在7-8mm可手术。 HSK合并细菌、真菌感染、角膜穿孔、角 膜瘘者。
泪膜重建手术
• • • • 暂时性及永久性泪小点封闭术 暂时性及永久性睑缘缝合术 腮腺移植术 颌下腺移植术
眼睑原位重建术
• 成功的眼睑重建应达到四点要求: 1 完整补足眼睑缺损,消除睑裂闭合不合 2 具备正常的眼睑开闭功能 3 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4 恢复完整的眼睑外形
(三)急性眼表损伤的手术治疗
3.角膜宁(润尔乐):润滑、保湿、促修复
EGF(表皮生长因子)和FN(纤维连接蛋白)联合用 药好! EGF:促进角膜上皮分裂加速角膜损伤愈合,但不促 进上皮细胞移行和粘附,致角膜上皮反复脱落。 FN: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移行和粘附。
4.枸橼酸钠与vitc
枸橼酸钠:抑制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吞噬及酶(胶 原酶和蛋白溶解酶)释放,促进受伤组织修复。 Vitc:促进伤组织修复。
1.角膜缘受损<1/2周以下,角膜表面无明显溃烂 忌行角膜或角膜缘清创。药物保守治疗。 角膜如不能上皮化,可行羊膜囊覆盖术 2.角膜缘2/3周以上完全受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基质溃疡 ,血管性肉芽组织侵入角膜,刮除 侵入角膜的血管性肉芽组织,同时行部分异体角 膜移植。 术后双眼绷带包扎,上皮化后用环胞素A或 KF506预防排斥反应。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视力无任何影响。目前 。 临床主要应用壳聚糖作为眼用药物缓释剂 、
明胶是一种水溶性蛋 白质 , 主要 分离 自动物表皮组织或者结
人工泪液 、 医用黏弹剂等 , 还可用 于抑制瘢痕组织形成药物等 。 其 缔 组织 的胶 原部 分。 其能够 与戊 二醛相交联 , 并形成水凝胶 , 可作
的利用组织化工程建立 的眼验研究证实其具有 良好的角膜耐受性 、 组织相
行体外细胞培养获得多层细胞 , 并 获取 与供 体眼角膜或者结膜相 容性 , 对 于眼部组织不会造 成损伤 、 缺氧等 , 且无毒性 , 因此是一 类似 的富含活性细胞 的眼表植片 , 其能够有 效修 复因各类 因素 引 种安全可靠 的机体用材料 , 用于眼科 临床具有 广阔的前 景。 起 的眼表损伤Ⅲ 。 所谓生 物可降解材料 , 即在生物体 内经过水解 以 2透 明质 酸 钠 在 眼科 临床 中的 应 用
及酶解等而逐渐降解成为较低分子量 的单体或者化合物 , 其降解
透明质酸钠是机体滑液以及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 是具
物能够迅 速地被排 出体外 或者参 与到正常 的新 陈代谢之 中而消 有较高 的黏度 以及较好 的生物相 容性 . 无致 癌性 、 致畸性 以及 毒 失1 2 1 。 随着现代 医学 以及生物技术 的快速发展 .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 性 , 能够有效 抑制 炎症 反应 , 并防治粘连及 肉芽组织 的形成 , 可作
组 织工程可作为培养 鼻中隔软 骨细胞 的骨架材料 : 另一种是可用 可 发挥辅助治疗 的作 壳聚糖具有较为特殊 的物理特性 , 例如黏滞性 、 黏弹性 、 亲水 于青光 眼开角型非穿 透性 手术 的植人材料 , 性、 分子表 面带 有负 电荷 以及假性 可塑性等 . 并且具 有较为稳定 用 , 可有效促进房水的排出『 5 l 。 的化学性质 , 与人体角膜房水的渗透压相同 , 其光学性 能较好 , 对 3 明胶 在 眼 科 I 晦床 中 的应 用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包括静脉输液、动脉输液等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如静脉炎、血 栓形成等。
4. 采血类并发症
包括静脉采血、动脉采血等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如血肿、损伤神 经等。
5. 导尿类并发症
包括常规导尿、无痛导尿等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如尿道损伤、感 染等。
并发症对病人的影响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损伤,甚至加重病情,影响康复。例如,穿刺类并发症可能会导 致气胸、血肿等问题,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损伤;给药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给患者带来 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输液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静脉炎、血栓形成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采血类并发症可能 会导致血肿、损伤神经等问题,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导尿类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尿道损伤、感染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泌 尿系统健康。
处理静脉注射并发症的方法
静脉炎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更换透明敷 料,局部涂抹消炎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
皮下血肿
冷敷或热敷,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静脉血栓形成
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肢体,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
处理采血并发症的方法
局部疼痛或淤血
01
压迫止血,冷敷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总结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 强化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 行,减少故障导致的并发症。
总结02
03
04
迅速报告:一旦发现并发症, 护士应立即报告给上级医生或
护士长。
紧急处理:根据并发症的情况 ,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急救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处理氧气吸入不当并发症的方法

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

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

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制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前景愈发广泛。

眼科疾病作为人类健康的核心领域之一,也受益于生物制药技术的突破。

本文将探讨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疾病等是导致视力受损或失明的常见病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然而,在一些疾病中,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仍面临着视力受损和复发等风险。

生物制药技术的进步为眼科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一方面,生物制药技术可以制备出更加纯净和高效的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眼科药物经常需要被直接用于眼部,因此副作用和毒性是治疗创新面临的挑战。

通过生物制药技术,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和低毒性的药物,降低对眼部的刺激,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人工角膜及眼底部位的修复物质,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另一方面,生物制药技术还可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免疫疗法,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患者的体内,从而修复和改善基因缺陷。

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基因治疗可以用于修复视网膜细胞和角膜细胞,改善视力。

此外,免疫疗法也是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可以减少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例如,抗体疗法可以抑制眼部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眼部组织的破坏。

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使得新药的上市变得缓慢和困难。

另一方面,生物制药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经过多次临床试验验证,这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资源。

此外,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伦理和法规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来规范其发展和应用。

然而,尽管面临种种挑战,生物制药技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仍然充满了前景。

应用生物羊膜填塞治疗角膜穿孔临床观察

应用生物羊膜填塞治疗角膜穿孔临床观察
眼形成 角膜斑翳 , 4眼 形 成 粘 连 性 角 膜 白斑 , 力 由 数 指 / 前 视 眼

( ) 透 角 膜 移 植 术 , 这 些 方 法 可 能 引 起 植 片 排 斥 及 继 发 青 或 穿 但 光 眼 等 并 发症 , 且 对 偏 中 心 的 穿 孔 会 造 成 视 力 的 明显 下 降 。 而
者 均 为 角 膜 上 皮 持 续 缺 损 伴 不 同程 度 的 基 质 层 浸 润 水 肿 、 受 接
药 物 治 疗 1 月 以上 而 无 临 床 效 果 , 终 溃 疡 中 心 区 菲 薄 , 个 最 形
成 穿 孔 、 房 消 失 、 膜 前 粘 连 者 。 眼 外 伤 引 起 的 角 膜 穿 孔 为 前 虹 圆形 或 不 规 则 形 。 积 为 15mm × m。 面 . 2m 1 2 材 料来 源 . 生 物 羊 膜 ( 西 省 科 学 院 住 友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江

15・ 8
9 严宏 。 惠延 年 , 王建 伟 , .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d 晶 体 蛋 白 分 子 伴 侣 活 性 等 高 ・
在 年 龄 相 关性 白 内 障 中 的变 化 [ ] 眼 科 研 究 ,0 6 2 ( )5— J. 2 0 ,4 1 : 8
( 稿 :0 6 0 1 修 回 :0 7一 1 2 收 2 0 — 9— 2 2 0 O —1 )
s口 ecsadtodm ninl l t p oei m p J .net p tam l eu ne n w -i es aee r hrs a [ ] IvsO hhl o o co s
V s c ,0 2,3 1 : 1 i S i 0 4 ( ) 2 6—2 4 2 2
孔( 4眼 ) 真 菌 性 角 膜 溃 疡 ( 、 3眼 ) 角 膜 异 物 取 出 术 后 穿 孔 ( 、 2

人工角膜行业报告

人工角膜行业报告

人工角膜行业报告人工角膜是一种用于替代受损或疾病角膜的人工植入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角膜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创新。

本报告将对人工角膜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发展现状。

人工角膜作为一种替代性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角膜产品,包括角膜移植物、角膜接触镜等。

这些产品在治疗角膜疾病、修复角膜缺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人工角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二、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角膜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也带动了人工角膜市场的需求。

另外,近年来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角膜问题,这也为人工角膜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三、技术进展。

在人工角膜技术方面,随着生物材料、生物工程、医学影像等多个领域的不断创新,人工角膜的材料、结构和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目前,人工角膜产品已经实现了与自然角膜相似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性能,使得患者在接受人工角膜植入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一些新型的人工角膜产品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四、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人工角膜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生物材料、纳米技术、3D打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角膜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将为人工角膜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将为人工角膜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人工角膜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行业,其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工角膜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生物角膜 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角膜 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角膜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物角膜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角膜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特别是在角膜移植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角膜通过特定的技术将来自供体眼球中的结构和细胞重新制作成适合移植的角膜组织,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角膜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全面的了解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生物角膜的定义,即生物角膜是指人体或其他动物的眼球表面覆盖的透明组织,具有保护眼球和传导光线的重要功能。

接着将讨论生物角膜的特点,包括其透明性、富含神经末梢和缺血急性期等特点。

最后将探讨生物角膜的应用,如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和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通过对生物角膜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读者深入了解生物角膜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生物角膜的概念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探讨生物角膜在角膜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生物角膜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增强对该领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价值。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生物角膜研究和应用的兴趣,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正文2.1 生物角膜的定义生物角膜是指从供体离体眼角膜组织上筛选出经过严格消毒和无菌处理,以保留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透明组织。

生物角膜可以分为全层生物角膜和部分生物角膜两种类型。

全层生物角膜包括表皮、基底膜、真皮和内皮等所有层次的结构,而部分生物角膜是去除部分层次后的组织。

生物角膜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眼角膜损伤、溃疡、炎症、角膜变性等疾病,具有免疫排斥反应小、愈合快、透明度高等优点。

生物角膜的获取和保存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其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2 生物角膜的特点:生物角膜是一种由活细胞构成的生物材料,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与人体自然角膜相似: 生物角膜的成分和结构与人体自然角膜非常相似,能够有效地融合和整合到患者的组织中,减少排斥反应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2•Modem Practical Medicine, March 2019, Vol.31, No. 3临床应用生物工程角膜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文丰,王骥,许玲俐,裘辞婷,胡启迪,刘小天【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生物工程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并发症与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生物工程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15例(15眼),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7例7眼,细菌性角膜溃疡4例4眼,真菌性角膜溃疡4例4眼。

所有病例按病因正规治疗1〜3周,溃疡范围不缩小或进一步扩大加深,但深度未超过后弹力层。

结果15例15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角膜层间积液1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术后复发2例,角膜基质排斥反应7例,经全身、局部抗排斥治疗均控制。

角膜上皮愈合迟缓2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

1个月内缝线松6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青光眼,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

结论应用生物工程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基质层的排斥反应,缝线松动,应及时诊断处理。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生物工程角膜;并发症;处理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9.03.046【中图分类号】R7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9)03-0382-02生物工程角膜(脱细胞角膜基质)作 为角膜的替代物,用于角膜板层移植,可 替代原有病变的角膜组织,同时能促进 角膜上皮再生及基质合成。

目前仅用于 感染性角膜溃疡,只用于治疗性角膜移 植,手术目的为控制感染,恢复眼表结构 保存眼球,避免摘除眼球。

生物工程角 膜来源广泛,对缓解角膜材料的匮乏,具 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临床应用生物工程 角膜以来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原因,同时介绍 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为生物工程角 膜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减少术中和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经验。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_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宁波市眼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角 膜溃疡15例(15眼),应用生物工程角膜 行深板层角膜移齡其中男11例(11 眼),女4例(4眼);右眼9眼,左眼6眼;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49.02岁。

单 疱病毒性角膜溃瘍7例7眼,细菌性角膜 溃疡4例4眼,真菌性角膜溃疡4例4眼。

1.2手术方法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7A610238);防盲科技计划-生物工程角膜临床应用多中心研究(W2017JM07)作者单位:315040宁波,宁波市眼科医院通信作者:文丰,Email: wfl9491001@ 1.2.1手术麻醉2%fU多卡因5 ml和布比卡因5 m l球后阻滞麻醉和眼轮匝肌麻醉,压迫约15min降低眶周压力眼内压。

1.2.2植床制作按角膜感染病灶范围选择大小合适的角膜环钻,距病灶2.0mm处进行环钻,用纖恢复器沿角膜环钻标记层间分离,剪开角膜,呈螺娜加深,直至健康角膜深度,板层去除病变角膜基质,术中检查角膜植床透明,无水肿混浊。

1.2.3供体准备植片为一 4 °C冰箱保存,冷链运输,艾欣瞳脱细胞角膜基质TEC-L4。

1.2.4缝合植片将植片覆盖于植床,10-0尼龙线间断缝合16针,散光盘指导下调整缝线松紧,显微平镊埋线结,减轻缝线刺激症状。

1.3术后治疗均针对术前诊断,对病因治疗,诊断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术后给予阿昔洛韦片0.4 g,5次/d,抗病毒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继续给予可乐必妥眼药水,点眼1族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给予伊曲康唑0.3 g, 口服,1次/d,术后7 d;均给予他克莫司点术眼,3次/d,直至术后6个月,缝线全部拆除。

1.4观察指标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免疫排斥反应、角膜层间疤痕及有无双前房,裸眼与矫正视力测量(国际标准视力表)。

2结果15例15眼应用生物工程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青光眼,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〇_〇5),术后最餅正视力为0.3〜0.5,平均视力(0.4±0.17)。

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如下:2.1角膜基质排斥反应应用生物工程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出现角膜基质排斥反应7例,通常发生在术后1周至术后6个月内,给予他克莫司滴眼液4次/d,均控制排斥反应。

2.2角膜缝线松动术后1个月内发现角动6例,如在复诊过程中发现縫赚动纖头外露,及_除松动的繼。

2.3角膜上皮愈合迟缓术后1周内角膜上皮未完全愈合,荧光素染色阳性’给予角膜上皮生长因子点眼3次/d,羟甲基纤维素点眼3次/d,1例经药物治疗角膜上皮愈合,1例药物治疗无效,确诊无感染情况下’给予加压包扎,角膜上皮愈合。

2.4真菌性角膜炎复发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1周内感染复发,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取下感染植片真菌培养为原发真菌,细菌培养为阴性。

2.5角膜层间积液角膜层间积液1例,考虑缝合过程中,缝针刺破植床,出现层间积液,经观察保守治疗,1周后角膜层间积液自行吸收。

3讨论目前全国单眼和双眼角膜盲约有400万,每年增加10万,其中约8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

角膜盲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角膜移植,但由于受角膜现代实用医学2019年3月第31卷第3期•383•移植材料的限制,我国每年角膜移植的 数量仅5 000例左右。

艾欣瞳(脱细胞 角膜基质)是全球首个上市的生物工程 角膜,作为角膜的替代物,用于角膜板层 移植,可移植替代原有病变的角膜浅层 组织,覆盖患处后可起到物理覆盖、润 滑、隔离和保护创面的作用,同时能促进 角膜上皮再生及基质合成。

移植后逐渐 与自体角膜组织整合为一体,修复损伤 角膜,最终形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 和功能。

生物角膜保留了天然角膜胶原 纤维结构,有利于细胞附着、移行和增 生,促进组织再生,生物相容性好。

胶原 蛋白为公认的低免疫性物质,同时通过 特殊工艺处理,去除了生物细胞和其他 抗原性物质,炎症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 发生率极低。

角膜胶原纤维排列有序, 并形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使植入 后的角膜透明度好。

郑钦象等[1]详细介 绍了生物工程角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有研在术中采用保留段氏层深腿角膜移酿者在暴露后弹力艱角娜植治疗嫌贿臟w],均取得 很好疗效,手术雖中采用手法钝性剥离, 基质层内未注入黏弹性剂《,或者低渗注射 用水r a,利于在术中判断是否完全清除病变 组织。

在本研究中应用生物工程角膜行保 留段氏层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出现不同于 同种异体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并发症,及早 发现并麵,及早处理,确僻术安全。

虽然生物工程角膜均已脱细胞,只留下胶原蛋白,而所选患者均为感染性角膜炎,角膜缘血管充血、增生,同时滴用大量治疗原发病的眼药水抗病毒、抗细菌及抗真菌,故同样存在角膜基质排斥反应的风险。

本文7例角膜基质有排斥反应,其中5例患者原发病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基质层间有大量新生血管,破坏角膜排斥相对赦免状态;2例是细菌性角膜炎,术前、术后抗生素眼药水濒滴,大量滴眼液的药物毒性作用,角膜保存剂对眼表的损伤,引起炎症反应,并诱发角膜排斥反应。

一旦出现角膜基质排斥反应,及时加大激素剂量(原发病为真菌性角膜溃疡除外),同时鮮他克莫司眼药水点术眼,3次/d,经抗排斥反应治疗均能控制,炎症控制后易出现缝线松动,角膜上皮不愈合。

有研究报道,同期、同一医院及同一术者采用同种异体角膜植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37眼仅2眼(5.4%)出现角膜基质排斥反应[6]。

而在本研究中,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1周至6个月内,15眼中有7眼(46.7%)出现角膜基质排斥反应,生物工程角膜脱细胞基质中的胶原还是存在免疫原性,应当叮嘱患者密切随访。

在本研究中,原发病复发2例患者均是真菌性角膜溃疡,在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中,有2例复发,1例因为经验不足,术前未发现,真菌性角膜溃疡已经出现角膜内皮斑,真菌已经穿透后弹力层《A前房内,故深板层角娜献后复发;1例角膜溃疡面积较大,直径约9.5 mm溃疡’不能彻底清除病灶,对所用抗真菌药又不敏感。

故在本研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眼中出现2眼真菌感染复发。

参考文献:[1] 郑钦象,华闪闪,赵泽林,等.生物人工角膜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⑷:215-218,225.[2]Hanninder S,Dua MD,Ph D,et al.Hu­man comeal anatomy redefined a novelpre-descemet,s layer(dua,s layer)[J].Ophthalmology,2013,120: 1778-1785.[3] 高华,贾艳妮,丁刚,等.暴露后弹力层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深层化脓性角膜炎的初步临床观察U].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0):884-888,[4] 姚玉峰.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基质纤维钩取联合黏弹性剂注入分离全植床后弹力膜暴露技术[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1义1):45-47.[5] 马慧香,陈蔚,邓姿峰,等.低渗水肿钝性分离法在深板层角膜移植中的应用[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1,5(1):37-41.[6] 文丰,王麗)许玲俐,等.保留段氏层深板层角膜移植的临床观察m.现代实用医学,2017,29(9):1137-1138.收稿日期= 2018-12-12(本文编辑:陈志翔)前列腺液NAP积分和血液PCT在各种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应用越楓,宋丹妮,洪鸾,李美红,侯列军,邰法明【摘要】目的比较前列腺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及血液降妈素原(PCT)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价 值。

方法收取264例泌尿科门诊患者和25例体检者的前列腺液标本。

根据新的M H法进行诊断分组,比较各组 间NAP及PCT的差异。

结果前列腺炎患者的列腺液NAP积分明显增髙(P<0.05),其中II型前列腺炎NAP积 分高于nia、n ib型CP<0_05); II型前列腺炎患者血液中PCT明显升高(P<0_05)。

结论在前列腺炎患者中,列腺 液NAP积分检测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诊断II型前列腺炎的患者时建议同时检测前列腺液NAP积分和血液PCT。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积分;降钙素原;慢性前列腺炎doi:10.3969/j.issn.1671 -0800.2019.03.047【中图分类号】R697+.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9)03-0383-03基金项目:宁波大学校基金(XYY16050)作者单位:31502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通信作者:赵柄,Email:4416674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