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基础200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学分:6建议学时:68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的精神,制订本课程标准。
本标准所给学时,均为建议学时。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全院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也是我院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是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2006年全国教师职称计算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复习,考试各一套)

2006年全国教师职称计算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复习,考试各一套)2006年全国教师职称计算机理论系统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1、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B、1946年)2、冯·诺依曼理论的核心是存储程序和(B、程序控制)3、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同时存放在机器的(B、存储器)4、微型计算机按(D、CPU)划分为六代。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B、美国)6、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A、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贯进行,需人工干预)7、计算机发展过程按使用的电子器件可划分为四代,微型计算机出现在第(D、4)代。
8、关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基本知识,正确的是(D、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水平往往是一个国家现代科技水平的标志)9、下面(B、Athlon)不是Intel公司的产品。
10、(C、银河-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
11、微机中MHZ是描述(C、主频)的单位。
12、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A、科学计算)13、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B、信息处理)14、CAM的中文含义是(D、计算机辅助制造)15、CAD的中文含义是(A、计算机辅助设计)16、医疗诊断属于计算机在(A、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
17、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计算机软件一般可分为(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8、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是(B、操作系统)19、(A、存储器容量)表示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能力,以字节为单位。
20、输入/输出设备和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统称为(D、外部设备)21、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它是由控制器和(A、运算器)组成的。
22、电子计算机存储器可以分为(D、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2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B、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24、能将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等信息集为一体运行处理的计算机称为(B、多媒体计算机)25、显示器是(D、输出设备)26、计算机软件指(C、程序连同有关的说明资料)27、关于计算机软件系统,正确的说法是(B、文字处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等都属于应用软件)28、关于软件系统的知识,正确的说法是(C、高级语言是一种于机器的语言)29、编译程序是(B、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30、以下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D、Outlook)31、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编译前的程序叫(A、源程序)32、下面(D、EXCEL)不属于系统软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软件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心理学等内容。
软件管理学包括人员组织、进度安排、质量保证、配置管理、项目计划等。
软件工程原则包括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
需求分析方法有(1)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 (2)面向对象的分析的方法。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3)数据操纵:为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方便,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统计;
(4)数据的完整性、安生性定义与检查;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最佳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 共50分)。
1.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 )。
A. CSMA/CDB. 令牌总线C. 令牌环D. 100VG-AnyLan2.X.25网络是(A)。
A. 分组交换网B. 专用线路网C. 线路交换网D. 局域网3.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A.DECnetB.ARPANETC.NOVELLD.UNIX4.计算机网络中, 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 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 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 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 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C )A. 总线结构B. 环型结构C. 星型结构D. 网状结构5.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 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A. 集线器B. 路由器C. 交换机D. 网关6.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B ) 。
A..........B..C..........D.报.7、100BASE-T4的最大网段长度是: ( B )A.25..........B.100..C.185..........D.2000米8、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 ( C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9、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 属于( B )A.PANNC.MAND.WAN10、下列那项是局域网的特征(D )A.传输速率低B.信息误码率高C.分布在一个宽广的地理范围之内D.提供给用户一个带宽高的访问环境11、A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它的长度为( D )。
A.43字节B、5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2、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 带宽最小、信号传输衰减最大、抗干扰能力最弱的一类传输介质是(C )A.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无线信道13.在OSI/RM参考模型中, ( A )处于模型的最底层。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一、单选题1. (2005) 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
A.解释程序B. 编辑程序C. 编译程序D. 调试程序C2. (2005)下列不属于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软件。
A. LinuxB. UNIXC. Windows XPD. DOSD3. (2006)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
A. 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B. 实现软硬件功能的转换C. 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D. 便于进行数据处理A4. (2006)下列软件中,_________是专门的网页制作软件。
A. FrontPage 2000B. Visual BASIC 6.0C. Excel 2000D. PowerPoint2000A5. (2006)在计算机的软件分类中,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相互关系是__________。
A. 前者以后者为基础B.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C.每一类都不以另一方为基础D.每一类都以另一方为基础A6.(2007)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计算机各类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的软件是_______.A.语言处理程序 B.应用软件C.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C7.(2007)虚拟存储技术是将上的一部分作为内存来使用。
A.硬盘 B.缓存C.光盘 D.内存条A8.(2007) 以下常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的是。
A.FORTRAN B.BASIC C.Java D.CA9.(2007)应用软件分为通用应用软件和定制应用软件两类,下列软件中全部属于通用应用软件的是。
A.WPS、 Windows 、WordB.PowerPoint 、MSN 、UNIXC.ALGOL 、Photoshop 、FORTROND.PowerPoint 、Photoshop、WordD10. (2008)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 操作系统产生于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之前B. 为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工程方法开发软件的思想C. 数据库软件技术、软件工具环境技术都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D. 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工作方式是由个体发展到合作方式,再到现在的工程方式A11. (2008)下列软件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__。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初复录录员员/ 手工分户帐
操作结果
核对结果
建帐软件
会计 会计账目Βιβλιοθήκη 中间格式数据分户帐清单
系统A 打印机
图 1-1 建帐软件顶层数据流图
操作结果
手工分户帐
录入1比对
中间格式数据 数据5转换
分户帐清单 打印4清单
数据6清除 数据2确认 确认的数据 会计账目 核对结果 汇总3核对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06 年下半年 电子商务设计师 下午试卷
(考试时间 14 : 00~16 : 30 共 150 分钟)
请按下述要求正确填写答题纸
1.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3.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填写解答。 4. 本试卷的五道试题都是必答题,每道试题均为 15 分,满分 75 分。 5.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时,将不评分。 6. 仿照下面例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该软件的数据流图如图 1-1~图 1-3 所示。图中部分数据流数据文件的格式如下: 初录分户帐 = 储蓄所号 + 帐号 + 户名 + 开户日 + 开户金额 + 当前余额 + 性质 复初录录分数户据帐 == 手储工蓄分所户号帐+ 帐+ 号一致+性户标名志+ 开户日 + 开户金额 + 当前余额 + 性质 复录数据 = 手工分户帐 + 一致性标志 会计账目 = 储蓄所号 + 总户数 + 总余额 操作结果 = 初录操作结果 + 比对操作结果 + 复录操作结果
计算机软件工程国家标准目录明细

DZ/T 0169-1997 物探化探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1997-11-1GA 560-2005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营业场所端与营业场所经营管理系统接口技术要求2006-1-1GA 662-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上网服务场所端接口技术要求2007-1-1GA 663-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远程通讯端接口技术要求2007-1-1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1995-1-2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2006-7-1 现行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1991-7-1 已作废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1991-7-1 已作废GB/T 13400.1-1992 网络计划技术常用术语1992-1-2 现行GB/T 13400.2-199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画法的一般规定1992-1-2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3400.2-2009 网络计划技术第2部分:网络图画法的一般规定2009-11-1 现行GB/T 13400.3-1992 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的一般程序1992-1-2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3400.3-2009 网络计划技术第3部分: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一般程序2009-11-1 现行GB/T 13502-1992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 1993-5-1 现行GB/T 14079-1993 软件维护指南1993-8-1 已作废GB/T 14085-1993 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1993-8-1 现行GB/T 14246.1-1993 信息技术可移植操作系统界面第1部分:系统应用程序界面(POSIX.1) 1993-12-1 现行GB/T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1994-1-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2008-12-01 现行GB/T 15532-19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1995-1-2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2008-9-1 现行GB/T 15534-1995 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库语言NDL 1995-12-1 已作废GB/T 15538-1995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1995-1-2 已作废GB/T 15853-1995 软件支持环境1996-8-1 已作废GB/T 15936.4-1996 信息处理文本与办公系统办公文件体系结构(ODA)和交换格式第四部分:文件轮廓1996-10-1 现行GB/T 16260 -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1996-10-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2006-7-1 现行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2006-7-1 现行GB/T 16260.3-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3部分:内部度量2006-7-1 现行GB/T 16260.4-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2006-7-1 现行GB/T 16647-1996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词典系统(IRDS)框架1997-7-1 现行GB/T 16680-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1997-7-1 现行GB/T 16682.1-1996 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1部分:框架1997-7-1 现行GB/T 16682.2-1996 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1997-7-1 现行GB/T 16684-1996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数据描述文卷规范1997-7-1 现行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1999-6-1 现行GB/T 17917-1999 商场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2000-4-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17917-2008 零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2009-6-1 现行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2001-8-1 现行GB/T 18491.1-2001 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2002-6-1 现行GB/T 18492-2001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2002-6-1 现行GB/T 18714.1-2002 信息技术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第1部分:概述2002-10-1 现行GB/T 18714.2-2002 信息技术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第2部分:基本概念2002-10-1 现行GB/T 18714.3-2003 信息技术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第3部分:体系结构2004-8-1 现行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 概述2003-5-1 现行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 策划和管理2003-5-1 现行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3部分: 开发者用的过程2003-5-1 现行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4部分: 需方用的过程2003-5-1 现行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5部分: 评价者用的过程2003-5-1 现行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6部分: 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2003-5-1 现行GB/T 201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2006-7-1 现行GB/T 20158-200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2006-7-1 现行GB/T 20917-2007 软件工程软件测量过程2007-7-1 现行GB/T 20918-2007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风险管理2007-7-1 现行GB/T 8566-19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1988-12-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8566-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1995-12-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2002-6-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2007-7-1 现行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1988-7-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2006-7-1 现行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1988-1-2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2008-9-1 现行GB/T 9386-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1988-12-1 ↓已被下行标准取代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2008-9-1 现行GB/Z 18493-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2002-6-1 现行GB/Z 18914-2002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CASE工具的采用指南2003-5-1 现行GB/Z 20156-2006 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2006-7-1 现行GJB 437-1988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1988-6-1GJB 438A-1997 武器系统软件开发文档1998-5-1GJB 1419-1992 军用计算机软件摘要1993-3-1HB 6464-1990 软件开发规范1991-2-1 已作废HB 6465-1990 软件文档编制规范1991-2-1 已作废HB 6466-1990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规定1991-2-1 已作废HB 6467-1990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编制规定1991-2-1 已作废HB 6468-1990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基本要求1991-2-1 已作废HB 6469-1990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编制规定1991-2-1HB/Z 177-1990 软件项目管理基本要求1991-2-1HB/Z 178-1990 软件验收基本要求1991-2-1HB/Z 179-1990 软件维护基本要求1991-2-1HB/Z 180-1990 软件质量特性与评价方法1991-2-1HB/Z 182-1990 状态机软件开发方法1991-2-1MH/T 0019-1999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信息规范2000-3-1SB/T 10264-1996 餐饮业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设计基本规范 1996-10-1SB/T 10265-1996 饭店业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设计基本规范 1996-10-1SJ 20681-1998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软件模块通用规范1998-5-1SJ 20822-2002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2003-3-1SJ 20823-2002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2003-3-1SJ/T 11234-2001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2001-5-1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2001-5-1SJ/T 11290-2003 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建模规范第1部分:概念与表示法2003-10-1SJ/T 11291-2003 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建模规范第3部分:文档编制2003-10-1SJ/Z 11289-2003 面向对象领域工程指南2003-10-1YDN 138-2006 基于PC终端的互联网内容过滤软件技术要求2006-8-16YDN 139-2006 基于PC终端的互联网内容过滤软件测试方法2006-8-16。
2006上半年软件评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2006上半年软件评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1)。
(1)A.CPU内部寄存器 B.计算机的高速缓存CacheC.计算机的主存D.大容量磁盘【答案】A【解析】计算机中,用于存放程序或数据的存储部件有CPU内部寄存器、计算机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计算机的主存、大容量磁盘(外存/辅存)。
它们的存取速度不一样,其中以设置在CPU内部并作为CPU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内部寄存器的存取速度最快。
模块的耦合度描述了(2)。
(2)A.模块内各种元素结合的程度 B.模块内多个功能之间的接口C.模块之间公共数据的数量D.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答案】D【解析】耦合描述的是模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若某计算机系统是由500个元器件构成的串联系统,且每个元器件的失效率均为10-7/H,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时,该计算机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3)小时。
(3)A.2×104 B.5×104 C.2×105D.5×105【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该计算机系统的总失效率为各元器件的失效率之和,即500×10-7/h = 5×10-5/h。
因为失效率的倒数即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从而求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2×104。
内聚是一种指标,表示一个模块(4)。
(4)A.代码优化的程度B.代码功能的集中程度C.完成任务的及时程度D.为了与其他模块连接所要完成的工作量【答案】B【解析】本考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内聚基础知识。
内聚是指模块内部各元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就是代码功能的集中程度。
为了解决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称为(5)机制的方法。
若系统中有5个进程共享若干个资源R,每个进程都需要4个资源R,那么使系统不发生死锁的资源R 的最少数目是(6)。
(5)A.调度 B.信号量 C.分派 D.通讯(6)A.20 B.18 C.16 D.15 【答案】B C【解析】为了解决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称为信号量机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b,c,d)任意加入括号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广义表?说明你的计算过程。注:规 定此广义表中的元素不能为空表(),也不包括多余的括号。例如((a),(b),(c),(d))中 4 对内层 括号是多余的,(a,b,c,d,())中的空表是非法的。 三.算法辨析题(10 分) 下面是一个对树/森林结构进行处理的算法。 1. 对于右图的简单实例,写出该算法的
免费,仅用作考研交流 整理:supremgoooo@
运行结果。 2. 传入森林的第一棵树的根节点 root, 调用 Print(root),是否可以打印森林的所有结点?如果你认为可以,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 你认为不可以,请在此算法框架的基础上改写出一个可以打印森林的新算法。 Template <class T> void Tree<Elem>::Print(TreeNode<T>*tr){ if(rt==NULL) return; Visit(rt); Print(tmp); } 四.算法填空(15 分) 下面是一个找有向无环图(DAG)每对顶点间“最长简单路径”的算法。所谓“最长简单 路径”,是指该简单路径包含的边数最多。 void Floyd_LongestPath(Graph G,Dist **&D) { int i,j,v; //i,j 是计数器,v 记录相应顶点 //为 D 数组申请空间 D=new Dist *[G.VerticesNum()]; for(i=0;i< G.VerticesNum();i++) D[i]=new Dist[G.VerticesNum()]; //初始化 D 数组 for(i=0;i< G.VerticesNum();i++){ for(j=0;j< G.VerticesNum();j++){ if(i==j){ D[i][j].length=0; D[i][j].pre=i; } else{ D[i][j].length=MinusINFINITY; D[i][j].pre=-1; } } } //D=adj[0],将边的值填入 D 数组 for(v=0;v< G.VerticesNum();v++) { for(Edge e=G.FirstEdge(v);G.isEdge(e)e=G.NextEdge(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缺 1 D[i][G.ToVertex(e)].pre=v; }
免费,仅用作考研交流 整理:supremgoooo@
//例如,cout<<rt->value()<<”\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or(TreeNode *tmp=rt->LeftMostChild();tmp!=NULL;tmp=tmp->RightSibling())
} for(v=0;v< G.VerticesNum();v++) for(i=0;i< G.VerticesNum();i++) for(j=0;j< G.VerticesNum();j++) { if(D[i][v].length== MinusINFINITY || D[v][j].length== MinusINFIN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缺 2 if((D[i][j].length== MinusINFINIT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缺 3 D[i][j].pre=D[v][j].pre; } else if(____________________)//空缺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缺 5 D[i][j].pre=D[v][j].pre; } } } 五.算法设计题(10 分) 设 A,B 是长为 n 的数表,已经按照非降顺序排好。如果将这 2n 个数全体排序,处于 第 n 个位置的数称为中位数。设计一个最坏情况下 O(logn)时间的算法求 A 和 B 的中位 数。 1.描述算法的设计思想; 2.证明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六,操作系统问答题(共 40 分) 1.(10 分)请描述中断响应过程,并说明操作系统对该过程提供什么支持。 2.(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关于存储管理: (1)地址转换过程中快表(TLB)的作用,特点和内容. (2)提出工作集模型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举例说明该模型对软件编程人员的影响. 3.(14 分)试设计一个多级目录结构,要求目录检索速度快.请详细描述你的方案. 七.操作系统应用题(共 16 分) 1.(10 分)在一个多道程序系统中,采用最高相应比优先算法调度作业.现有如下表所示 的作业序列,请列出各个作业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和周转时间.注意:忽略系统开销. 作业名 进入输入井的时间 估计运行时间 JOB1 8:00 70 分钟 JOB2 8:20 20 分钟 JOB3 8:40 40 分钟
4.对 10000 个记录的文件进行内排序产生了 100 个初始顺串,进行 5 路归并排序,供需进 行_____趟(一趟指归并树的一层)归并完成排序。假设一个记录占一个磁盘块,以单记录 的读或写为访外操作单元(一次访外) ,共计要进行______次访外操作。 5.对关键码依次为{8,32,46,49,52,68,70,75,88,90,92,95,100}的查找表, 采用二分法查找,查找关键码为 75 的纪录时,经过______次关键码比较后查找成功,当查 找关键码为 66 的记录时,经过______次与查找表中的关键码比较,可以确定该记录不存 在。 二.简答(15 分) 1. 下图是父结点表示法表示的树,采用路径压缩的 Find 方法,请画出查找 C 之后的树。
北京大学 200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计算机软件基础 一.填空(30 分) 1. n 表示线性表中当前元素的数目,P 表示指针的存储单元大小,E 表示数据元素的存储 单元大小,D 表示可以在数组中存储的线性表元素的最大数目(D≥n) ,那么使用顺序 表所需的空间大小为_______;使用双向链表(不考虑头结点)所需的空间大小为 ________。 2. 已知一棵树的边集合为{<A,B>,<A,C>,<B,D>,<B,E>,<B,F>,<C,G>,<C,H>,<E,I>,<E,J>}, 则与 E 同层(到根的路径长度相同)的其它结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图 G 的邻接矩阵(顶点依次是 v1,v2,v3,v4,v5,矩阵元素 0 表示无连接)如图 示,从顶点 v1 出发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从顶点 v1 出发的广 度优先遍历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