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药典方法——含量HPLC检验方法确认实施方案(参考)

合集下载

HPLC法同时测定黄芪饮片中4个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黄芪饮片中4个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自由基 、 调 节免 疫 、 抗病毒 、 抑 制 血 管 内皮 单 层 通 透 性 增 加 等方 面 的药 理 作 用 I 4 。黄 芪 饮 片 中含 有 的 7,
3 , -二羟基 一 4 一甲氧基 异 黄酮葡 萄糖 苷 、 7 , 3 一二 羟 基 一 4 一甲氧基 异黄 酮 、 7一羟基 一 4 一甲氧基 异 黄 酮 具有 血 管 内皮 细胞 保护 作用 J , 7一羟基 一 4 一甲氧 基 异 黄 酮葡 萄糖 苷 高浓 度 可抑 制 HI F一1的表 达 , 低 浓
1 0 t x L , 柱温 2 5 ℃ 。结果 : 4个被 测异黄 酮 类成分 分 离度 良好 ; 各 成 分质 量 浓度 与峰 面积在 测 定 范 围 内均 呈 良好 的线性 关 系( r > 0 . 9 9 9 5 ) ; 平 均加 样 回收 率 ( n=9 ) 分别为 9 9 . 3 %、 9 7 . 3 %、 1 0 1 . 7 %、 1 0 0 . 4 % 结论 : 本研 究建立 的方 法稳 定 可 靠 , 简单 可行 、 准确 度 高、 重现 性好 , 可 用于黄 芪 中异黄 酮 类 成 分 的 同时
量 。方 法 : 色谱 柱 : D i a m o n s i l —C 】 8 色谱 柱 ; 流 动 相 为 乙腈 ( A)一水 ( B ) , 梯度洗脱 ( 0~1 2 m i n , 1 0 %A 一 1 7 %A; 1 2~3 5 m i n , 1 7 % A_ ÷ 4 0 % A; 3 5~4 5 m i n , 4 0 % A) , 流速 1 . O m L / mi n , 检 测 波长 2 6 0 n m, 进 样 量
定 量分析 , 为 不 同产 地黄 芪的 质量评 价 和质量 控制提 供 了科 学的依 据 。

实验九 HPLC法测定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

实验九  HPLC法测定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

实验九HPLC法测定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反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外标定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芦丁,即芸香苷,是中药饮片中较见的种黄酮类成分,有抗炎、降血脂、抗病毒及维生素P样等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淋洗液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试样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柱中后,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103-106)的分配(吸附-脱附-放出),由于固定相对各种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即保存作用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信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

三、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仪器: LC100高效液相色谱仪(UV检测器;二元梯度泵),上海五丰。

样品:桑叶、芦丁标准品。

试剂:甲醇(HPLC纯) ,重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1. 标准液制备及标准曲线制备: 准确称取制备好的芦丁标准样品10mg,加蒸馏水溶解后移人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晃使其浓度均匀,制得1mg/ml芦丁标准液,分别取该标溶液2μL, 4μL, 8μL, 16μL进样,分别测出峰面积, 不强制过原点,以浓度对峰面积进行回归, 得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数据处理机给出峰面积值,以标准品进样量(μg) 为纵坐标( Y) ,峰面积为横坐标( X) ,得标准曲线。

2. 样品液制备:精取桑叶叶粉末(过20目筛) 5.00 g置于250ml烧瓶中,加入50ml甲醇水浴回流提取30min,过滤,取续滤液20ml,氮气吹干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用滤头过滤后即为供试液。

3. 色谱测定用微量注射器吸取大2倍20uL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取得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对照定性,确定芦丁色谱峰,并记录锋面积。

五、 实验过程原始记录1 .记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XDB-C18 色谱柱(4.6mm ×250 mm ,5 μm) ;流动相甲醇:水 = 50∶50 ; 柱温为30℃;流速1 mL/min ;检测波长254nm ;进样量20μL 。

HPLC法在中药饮片制川乌、乌头碱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HPLC法在中药饮片制川乌、乌头碱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e d b y HPL C. Re s u l t s :P r o c e s s e d C h u a n Wu a n d a c o n i t i n e s h o we d b e R e r l i n e a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i n t h e r a n g e s b e t we e n
DI NG we n l t Fa n g xi a n Co u n t y P e o pl e S Ho s pi t a l ,Sh i y a n 4 42 10 0 ,Chi n a
 ̄a t r a c t 0b i e c t i v e :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me t h o d f o r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p r o c e s s e d C h u a n Wu c o n i —
蒸 馏水 ; 其 他试剂 均 为分析 纯 。
1 . 2 方法
制 川乌 作为 川乌 的加工 品, 含 有 人体所 需 的
多种 生物碱 , 例 如新 乌头碱 等 。 目前 , 较 为 常用 的 制川 乌 、 乌头碱 含量 的测 试方法 为高效液 相 色 谱 法。 高 效液 相色谱 法利 用 高压输 液技 术 , 利 用液 体 流动 相 , 使 不 同浓度 、 不 同 比例 的混 合 液或 单一 液 体等 流动 相进 入色谱 柱 中 , 通 过分 离检 测 , 得 出样
的回收率 为 9 8 . 6 % 。结论: 该方法具有准确、 高效 、 简便 易行等特点 , 适用于同时测定中药饮 片中制川乌和乌头
碱的含量。

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中药饮片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剂型,被广泛用于中药的制备与应用中。

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和常用的检测方法。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1. 外观标准中药饮片的外观应均匀,无杂质,颗粒大小一致。

颜色鲜艳,表面光滑,无破损、变形、霉斑等缺陷。

外观标准的制定可以根据不同的中药饮片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外观的整洁美观。

2. 质量标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水分含量、挥发性物质等指标。

其中,含量测定用于确定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指纹图谱用于鉴别中药饮片的来源和质量稳定性,水分含量和挥发性物质则用于评估中药饮片的干燥程度和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3. 重金属、农药和微生物限量标准中药饮片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在质量标准中设置了对这些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例如,对重金属的限量标准通常包括汞、铅、砷、镉等元素的含量限制,对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则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微生物的限量标准则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

二、中药饮片的检测方法1. 含量测定方法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药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评估饮片的质量。

2. 指纹图谱方法指纹图谱是通过对中药饮片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特征图谱用于鉴别中药饮片的来源和质量稳定性。

常用的指纹图谱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和红外光谱法(IR),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图谱的相似度,判断中药饮片的质量。

3.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判断中药饮片中是否超过了限量标准。

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橙皮苷的含量----外标一点法

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橙皮苷的含量----外标一点法

5、样品的处理 6、进样时取样量保存 7、色谱柱的保存
六、思考题 1、HPLC应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什么? HPLC应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什么? 应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2、HPLC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某成分含量时,如何确定选用外 HPLC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某成分含量时, 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某成分含量时 标一点法或外标二点法? 标一点法或外标二点法? 3、简述GC、HPLC建立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时大 简述GC、HPLC建立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时大 GC 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各项参数及具体指标。 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各项参数及具体指标。
3、测定
分别吸取95%乙醇以及上述样品各10μ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分别吸取95%乙醇以及上述样品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吸取95%乙醇以及上述样品各10 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记录橙皮苷的峰面积。 记录橙皮苷的峰面积。
分钟) 保留时间 (分钟)
峰面积
橙皮苷对照品 橙皮苷对照品 供试品中橙皮苷
三、仪器与试药 51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2487紫外检测器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1、Waters 51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2487紫外检测器 2、超声提取器 3、溶剂过滤器 对照品: 4、对照品:橙皮苷 甲醇:色谱纯; 5、甲醇:色谱纯;水:娃哈哈纯净水 0.45μ 6、0.45μm微孔滤膜
OCH3 O O HO O OH HO OH OH OH O OH O O OH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 、 1)色谱柱:Hypersil ODS2, 250mmn×4.6mmID, 5µm )色谱柱: ODS2 × 2)泵:Waters 515 pump ) 2)流动相:MeOH-H2O (43:57) )流动相: 3)柱温:室温 )柱温: 4)流速:1mL/min )流速: 5)检测器:Waters 2487 Dual λ Absorbance Detector )检测器: 6)检测波长:270nm )检测波长: 7)进样量:10µL )进样量: 8)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不低于3000 )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不低于

中药饮片质控方案

中药饮片质控方案






方刀

客 特

目录
质控目标
质控方法
质控环节
质控效果
质 控 目 标
确保药材质量
药材来源:选择优质药材供应商, 01 确保药材质量可靠
药材检验:对药材进行严格的检 02 验,确保药材符合国家标准
药材储存:对药材进行合理的储 03 存,防止药材变质和污染
药材使用:严格按照中药饮片处 04 方使用药材,确保药材用量准确
02
客户反馈: 及时收集客 户反馈,了 解客户需求
03
持续改进: 根据客户反 馈进行持续 改进,提高 产品质量
04
客户服务:提 供优质的客户 服务,解决客 户问题,提高 客户满意度






刀 客 特

质量控制点:确定关键控制点,对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
质量检测:对中药饮片进行检测, 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追溯:建立追溯体系,对中药饮 片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追溯, 确保质量可控
质量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中药 饮片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操作 1
规程等
培训效果:提高 4
中药饮片质量意 识,提升检验技
提高生产效率
01
优化生产流程, 减少浪费
03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
02
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故障率
04
引入自动化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
01
确保中药饮片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02
提高中药饮片的质 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03
降低中药饮片的生 产成本和浪费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定计划:根据中药饮片的特点和市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检查项目等。

2. 现场检查:按照计划进行现场检查,查看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储存等情况,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

3. 抽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对中药饮片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成分含量、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4. 数据分析:对抽样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中药饮片的质量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5. 结果反馈: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企业,指导其改进生产工艺和储存方式,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水平。

6. 汇总报告:将检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汇总,形成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

中药饮片检查工作方案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操作规程-修订版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操作规程-修订版

中药材、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操作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以及附录V A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建立中药材、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中药材、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1、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2、仪器及药品2.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天平、粉碎机、筛分器(20目)、冷凝管、圆底烧瓶、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容量瓶、离心机、烧杯、分液漏斗、移液管等。

2.2 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项目的规定选用相应的色谱纯试剂。

3、操作规程3.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按照各品种项目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分别精密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注入进样瓶中,记录编号(或标记),放入自动进样器中。

3.2 校正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3.2.1开机→更换新鲜的流动相→打开计算机→打开1220液相电源开关→打开仪器的联机工作站→打开排液阀替换流动相→设定方法→调用方法平衡色谱柱,待基线平衡好之后进行进样分析3.2.2 设定序列→点击运行序列→等待仪器检测完毕。

3.2.3 建立积分事件→选择正确的定义峰积分→分析→编辑积分峰/组表→填写相应的项目(名称、ISTD标号为“0”、拟合类型、强制过零点、方法、编号、进样量等)→级别(1-5)中填入各个峰的含量。

3.2.4 调入第1级别数据→分析/单一级别校正→选择“校正”、“校正级别1”、“清除全部校正”→选择“确定”→调入第2级别数据→分析/单一级别校正→选择“校正”、“校正级别2”→调入第3级别数据→分析/单一级别校正→选择“校正”、“校正级别3”→依次校正到级别5→检查校正→导入报告选择编辑报告模版(外标法)→保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药典方法——含量HPLC检验方法确认实施方案(参考)————————————————————————————————作者:————————————————————————————————日期:款冬花中款冬酮含量HPLC检验方法确认方案方案编号:XXXX确认方案审批表职能部门/职务签名日期起草QC主管审核质量管理部副经理生产负责人批准质量负责人XXXX有限公司XX年xx月目录1、确认目的 (5)2、确认委员会、项目组主要成员及其职责 (5)3、文件控制 (3)4、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与控制 (3)5、确认时间 (6)6、试剂与样品: (6)7、仪器及色谱条件 (6)8、确认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7)9、实验步骤与结果 (5)10、偏差处理 (6)11、确认失败处理 (6)12、检验方法的再新确认 (6)13、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7)附:确认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1、确认目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款冬花中款冬酮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的方法。

本公司QC部门检验时使用的是岛津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双元泵、柱温箱及紫外检测器。

为保证本公司QC部门用此方法检测款冬花中款冬酮含量能够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检测要求,须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款冬花中款冬酮含量的方法进行确认。

2、确认委员会、项目组主要成员及其职责部门/职务确认工作中职务姓名职责质量负责人确认委员会主任负责确认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生产负责人确认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质量管理部副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协调领导确认工作,负责确认方案审核、确认报告的审核等各项工作。

QC主管项目主管确认方案起草、确认数据的审查、确认工作协调安排。

QC 组员负责取样及提供确认所需检测数据,实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QC 组员负责收集各项确认、实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QC 组员确认过程监督检查,确保结果可靠性。

3、文件控制下列文件资料齐全,并且符合GMP要求文件/资料存放地点岛津XX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编号:xxxxxQC实验室款冬花检验操作xxx编号:xxxxxQC实验室中国药典2010年版QC实验室4、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与控制风险问题描述款冬花中款冬酮含量HPLC检验方法确认的质量风险风险评估小组xxxxx风险简述(可附件)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确认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对高风险项目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风险管理工具RRF-风险等级过滤法分度(可附件)文字高、中、低来衡量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矩阵(可附件) 行动限使用标准矩阵“当高风险时,需采取行动”(中风险时考虑)风险项目风险点现有控制措施风险分析和评估建议行动或风险控制措施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评估结果“人员”风险分析员技能不熟练;不够细心导致不必要失误产已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检验复核制度。

中中/ 中对参与方法确认的分析员进行仪器操作与维护规确认开始前仪器风险高效液相未经校正确认。

已制定高效液相校验管理文件。

低高/ 中及时进行企业自校和送计量部门校正。

按规定效期执行试剂试药风险试剂试药保存不当或过期;称量、溶液配制过程的已制定试剂试药、溶液配制等管理规程。

低高/ 中试剂试药定期进行检查;称量、溶液配制等过程要进行复核。

按文件规定执行操作间温湿度风险操作间温湿度波动大导致仪器不稳定。

操作间相对密闭,并安装有空调。

中中/ 中分析过程中减少频繁开关门和长时间开启门;避免人员走动时触碰仪器。

随时评估结果经过风险小组的评估,认为在款冬花中款冬酮含量HPLC检验方法确认过程中不存在高水平风险;有4个中等水平风险可能会对确认结果有效性有影响,在确认过程和日常运行中需要加强监管;其他未识别风险点皆认作低风险(可接受风险)。

5、确认时间需在2015 年1月10日前完成。

6、试剂与样品:试剂:甲醇(HPLC级),批号:,生产厂家:;乙醇(xx级),批号:,生产厂家:;纯化水,批号:,生产厂家:;款冬酮对照品(来源:,批号:,有效期)样品款冬花批号:,来源:;7、仪器及色谱条件7.1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校验周期校验单位校验日期7.2 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220nm色谱柱:Agilent XDB-C18 ,4.6mm×150mm, 5μ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运行时间30分钟8、确认内容及可接受标准系统适用性:在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以款冬酮峰计理论板数不得小于5000;专属性:在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款冬酮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精密度(重复性):供试品溶液的平行进样(至少6次),按外标法计算款冬酮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1.0%。

9、实验步骤与结果9.1 流动相制备:流动相:按甲醇:水=85:15混合,摇匀,超声脱气;或甲醇、水各自脱气后按85:15比例输送混合成流动性。

9.2 系统适应性试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款冬酮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50µg/ml的溶液。

操作方法:取对照品溶液连续6次按方法规定的色谱条件进样20μl,记录色谱图(需附在确认报告中)。

根据保留时间和半峰宽,利用计算机自动积分系统计算分离度及塔板数;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表I 系统适应性试验数据进样号款冬酮峰款冬酮峰和相邻峰的分离度RS理论塔板数,N拖尾因子,T RT 峰面积123456平均RSD,%标准RSD ≤1% ≤2%结论:以款冬酮峰计理论板数为(不得小于5000),符合规定标准。

执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9.3 专属性试验(分离度试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款冬花样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操作方法:取供试品溶液连续6次按方法规定的色谱条件进样20μl,记录色谱图(需附在确认报告中)。

根据保留时间和半峰宽,利用计算机自动积分系统计算分离度(选择第1次进样得到的分离度)。

结论:款冬酮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Rf为(应不小于1.5),符合规定标准。

执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9.4 精密度试验(重复性):操作方法:选择系统适用性试验最后2次进样得到的结果和分离度试验6次得到的结果,按外标法计算出样品中款冬酮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得过1.0%。

表Ⅱ精密度试验结果测定次数 1 2 3 4 5 6含量(≥0.070%)相对标准偏差%注:含量按干燥品计,款冬花水分(≤13.0%):结论:本法的精密度RSD小于1.0%,符合规定。

执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0. 偏差处理在确认中发现的任何偏差均应记录,并按《偏差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进行处理,偏差对确认结果是否影响,影响多大,应经过确认领导小组进行最后评估和评价。

对于特殊的检测,如果有“重大”偏差,经过确认领导小组最后评估检测无效的,QC必须修订确认方案重新进行确认试验。

结果报告:11. 确认失败处理如果在确认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无法查明原因,或确认结果达不到确认接受标准中设定的要求,则认为本次确认失败。

应在对失败原因做出正确的调查并处理后重新进行确认。

结果报告:12. 检验方法的再确认在以下情况之一必须进行再确认a、当分析方法发生较大变更需要再确认;b、在日常监测中发现分析方法异常需进行再确认;c、再确认时应按照前期确认采用的方法对检验分析方法进行再确认,或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补充确认方案后进行再确认。

13、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13.1确认结果汇总和评价:确认项目小组成员对确认过程进行记录和汇总分析;项目主管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做出确认结论。

结论:确认项目主管/日期:13.2确认报告的审批:确认报告由项目经理和确认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在确认报告封面的审批栏中签名,同时由确认委员会主任签发确认合格证书。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XXXX中药有限公司确认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确认方案名称确认方案编号修改原因及依据修改内容修改后方案起草人/日期:审核人(QA)/日期:批准意见项目经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