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_图文_1666992319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批判学派
强调对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的批判性研究,关注媒介内容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代表人物包 括哈贝马斯、阿多诺和席勒等。
文化学派
关注媒介内容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强调对媒介文本的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分析,代表人物 包括米德、詹姆斯·凯瑞和莫斯可等。
03
CATALOGUE
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理论
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
详细描述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组织传播
总结词
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
详细描述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正式的信息传递、会议、报告等,以及非正式 的沟通、流言蜚语等。
06
CATALOGUE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03
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源于多个领域,如信息论、控制论、符 号学、结构主义和解释学等,这些理论和方法论为传播学的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
02
CATALOGUE
传播学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的起源
1
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传播 现象的兴趣逐渐增加。
要点二
结构主义传播学
结构主义传播学是结构主义理论在传 播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它强调对传 播活动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规律进行研 究。结构主义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 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同 时又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影响 。
要点三
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事物的内 在结构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传播学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论被 广泛应用于对传播活动的内在结构和 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图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图

04
05
代表人物包括拉斯韦尔、拉 扎斯菲尔德等。
批判学派
总结词:关注传播结构和意 识形态分析
04
关注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和不平等等问题。
01 03
详细描述
02
强调对传播结构和意识形态 的分析,关注传播内容的社 会意义和价值取向。
符号学派
总结词:关注符号意义和传播过程的研 究
代表人物包括皮尔士、索绪尔等。
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案例二: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
品牌形象的重要性
01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和评价,良好的品牌形象
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和品牌价值。
品牌形象的塑造
02
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产品质量、包装设
计、广告宣传等。
品牌形象的传播
03
品牌形象的传播需要借助多种渠道,如广告、公关、口碑营销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传播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个性化定制等特点,能够满足现代 人对信息的需求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新媒体传播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社交化的发展 趋势,对传统媒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挑战。
04
传播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社交媒体的崛起与影响
广告传播的媒介
广告传播的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如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以 及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
移动设备等。
广告传播的效果
广告传播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 包括创意的吸引力、媒介的选择 和投放的精准度、目标受众的特
征等。
公关传播
公关传播的定义
公关传播是指通过与公众建立良 好关系,传递组织形象和信息, 以提高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 种传播活动。

《传播学概论》.ppt

《传播学概论》.ppt
问题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何协调这些变量之间 的平衡关系,是一项颇费心思的“系统工程”,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Page 15
第三节 从传播方式看劝服
耶鲁研究从传播方式上探讨劝服艺术可以归纳为四个命题: 一、只说一面之词好,还是正反两面都说好; 二、先说为好,还是后说为好; 三、结论由传播者明白给出好,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好; 四、理智型的宣传好,还是情感型的宣传好。
《传播学概论》
上海师范大学
李名亮副教授
Page 1
第八讲 效果分析 (上):劝服艺术
效果分析在传播学中的重要性 效果分析的影响因素 劝服艺术
Page 2
第一节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
霍夫兰—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社会心 理学的主要开创者。作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 家毕生致力于对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研 究。代表作《传播与劝服》。
Page 11
社会心理学家E﹒阿伦森参与的两项实验提供了更有说 服力的证据。
两项试验都从科学上证实了人们从常识中得到的结论, 即威望高的传播者比威望低的传播者更能左右人们的认识, 换言之知名度高的传播来源比知名度低的传播来源更具有 劝服的优势。
“名人效应”
Page 12
名人代言
Page 13
三、传播来源的动机
总之,是说一面之词,还是说两面之词,主要看受众 方面的情况而定。受众可以按固有立场与教育水平来区分。
Page 18
“接种免疫论” 该理论不同于其他的耶鲁研究,它是站在
受众的立场上,着眼于如何抵御传播者的宣传 与劝服,如何保持原有的态度。
该理论的创始人,是耶鲁学派的宿将威廉·麦奎尔 该理论与霍夫兰的一面之词两面之词有很深的关联。霍 夫兰曾指出,接受正反两面信息的受众比 起只接受正面信息的受众更能抵御反面信息,在反面信息的 冲击下更能站稳立场,不被动摇。

传播学概论-PPT

传播学概论-PPT
李彬 《传播学引论》
许静《传播学概论》 张国良《传播学总论》
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
第一节 何为传播
一 人类传播简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传播与信息
三 信息社会
第二节 传播学概述
一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 传播学的学科架构
三 两大学派
四 精神交往论和马义传播观
传播媒介演进史: 保罗· 莱文森《软利器》
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 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 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 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 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 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 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 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 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哥伦布航海报道的第一篇印刷品是一份8页的小册 子,成为1492年的畅销书。拉丁文、法文、西班
牙文、托斯卡纳文版本相继印发,印刷品激起的对 新世界的兴趣难以遏制。
《软利器》
电子媒介,广义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
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手机等, 也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等。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 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 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 后7分钟。”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图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图
传播学概论
介绍传播学的定义、范围以及发展历程,探讨传播过程的要素和特点。
传播渠道
分类和特点
解析传播渠道的不同分类 及其特点,深入探讨传统 渠道和新媒体时代的渠道。
新媒体时代
评估新媒体时代对传播渠 道的影响,说明选择适当 的传播渠道与特定传播目 标的关系。
传播渠道选择
探讨传播渠道的选择与特 定传播目标的关系,提供 实用的指导原则。
传播媒介
类型和功能
介绍传播媒介的不同类型和功 能,从报纸到电视再到互联网 的发展演变。
影响因素
解析传播媒介的影响因素,包 括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
发展对传播学的影响
讨论传播媒介发展对传播学理 论和实践的影响,展望未来发 展趋势。
传播效果评估
概念和意义
界定传播效果的概念和意义,强调评估传播效果的价值和重要性。
伦理问题
1 隐私保护
讨论传播中的隐私保护 问题,探究如何平衡信 息传播和个人隐私的关 系。
2 信息真实性
探索信息真实性在传播 领域的重要性,考虑如 何应对信息虚假和传播 偏见。
3 道德责任
强调传播从业人员的道 德责任,探讨如何在传 播实践中保持诚信和专 业。
未来发展
展望传播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新技术、互联网和全球化对传播学的影响。
方法与指标
介绍传播效果评估的不同方法和指标,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实践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传播效果评估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应用领域
1
政治传播
探讨政治传播在选举活动、舆论斗争和决策制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商业传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商业传播在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应用和策略。

《传播学概论》PPT课件

《传播学概论》PPT课件

.
23
2) K·卢因(1890-1949)。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 家。卢因在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传播的渠道,他的一 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把关人”概念,卢因本人对传 播系统中的“把关”问题进行过理论化尝试,后来他 的学生将“把关”理论广泛应用于新闻的筛选加工过 程研究。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总之,传播学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 地带的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
.
21
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传播学可分 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边 缘传播学。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其它传播现象: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向日葵向着 太阳转动、月亮引起地球潮汐等等。
传播发展的规律、信息传播规律、信息接受规律
.
2
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 化的活动。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既 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 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
3
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 “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 “宣”、“扬”等。通常,“传”是纵横地传播,“播”是 广泛地传播,“布”是伸展地传播,“流”是连续地传 播,“宣”是庄重地传播, “扬”是宏大地传播(黄金贵, 1994)。
大众传播学概论
教材:邵培仁《传播学》 修订版
面向21世纪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主讲教师:龚炜
.
1
绪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传播学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 (1)传播学派1、 (2)传播学派2、 (3)批判学派1、 (4)批判学派2、 (5)经验学派,
(1)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论, (2)内容分析法、 (3)控制实验法, (4)抽样调查法, (5)问卷调查法。
(1)传播学
(2)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 际传播学和组织传播学,比重最大是大众传播学。它的前身 是新闻学。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研究对象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 介研究,效果研究。
2019/2/27
3
( (1)传播学、 (2)传播学研究、 (3)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 (4)传播学在中国、 (5)传播学学科定位, (6)传播结构、 (7)传播模式、 (8)传播的意义、 (9)符号与传播、 (10)信息与传播。
(1)受众、 (2)受众的信息接触动机、 (3)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与接收、 (4)受众分析理论、 (5)受众的媒介参与, (6)传播者、 (7)传播者的传播任务、 (8)传播媒介、 (9)把关人、 (10)传播者的权利。
(1)大众传播、 (2)大众传播的目标、 (3)广告、 (4)媒介、 (5)舆论, (6)大众传播效果、 (7)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8)传播效果与态度改变、 (9)劝服、 (10)传播效果理论; (11)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12)“培养”理论、 (13)“知沟”理论、 (14)沉默的螺旋、 (15)议程设置, (16)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17)传播体制、 (18)深层控制、 (19)控制类型、 (20)规范论。
2019/2/27
13
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美 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 广泛的群众基础。1870年全国 只有160所公立中学,到19世 纪末已增加到6000所以上;在 1880-1900年这20年中,美国 全国增加了近150所高校,公 共图书馆达到9000座,藏书量 超过4500万册,文盲率1880 年是17%、1900年是11%、பைடு நூலகம் 20世纪40年代下降到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