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幼儿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新)

合集下载

经皮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期结石清除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且手术易操作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an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Methods 97 patients with renal calculi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The surgery condition,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the stone clearanc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which was lower than 24.5%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lithotripsy is low,safety and easy to operat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under ureteroscopic;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Renal calculi;Feasibility and safety analysis結石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疾病之一,而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为5%~15%[1]。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符保国【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128例采用URL治疗(URL 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MPCNL组较URL组手术时间长(P<0.05)、术中出血多(P<0.05)、住院时间长(P<0.05);MPCNL组3~5 d内结石清除率为93.8%(120/128),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99.2%(127/128),URL组术后3~5 d内结石清除率为55.5%(71/128),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85.2%(109/128),URL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但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URL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结石清除率低,术后常需辅助方法进一步清除残石.【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12)006【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作者】符保国【作者单位】桃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南,桃江,41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3+.4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目前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是微创治疗,常用的微创治疗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等[1]。

桃江县人民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分别采用MPCNL和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128例,现对二者疗效进行对比。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56例,术前通过B超、泌尿系造影、腹部X线平片检查(KUB)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全部结石均为阳性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医治输尿管上段结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医治输尿管上段结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医治输尿管上段结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医治输尿管上段结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疗效。

方式笔者对112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对照,手术时刻、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所有数据采纳卡方查验。

结果MPCNL组结石清除率为%,URSL组为%,二者之间有显著性不同(P<,而手术时刻、出血量、平均住院时刻及术后并发症URSL组优于MPCNL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不同(P<。

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医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有较高的临床医治成功率,结石清除率。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取石目前,在微创经皮肾穿刺或经尿道输尿管镜途经医治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选择上有争议,缘故确实是因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由于其空间位置结构的专门性,且易存在结石以下输尿管狭小,迂曲,结石嵌顿,包裹。

以下是笔者依照本院112例患者,别离采纳MPCNL和URSL医治进行对照,具体报告如下:1大体资料本组112例,男70例,女42例,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46例同意MPCNL,66例同意URSL。

112例患者中16例归并有肾脏结石。

其中肾盂结石10例,中盏结石6例。

病程3-2年。

肾绞痛36例,伴严峻发烧6例。

8例伴轻度贫血。

术前归并泌尿系感染12例。

术前所有患者均同意泌尿系B超,IVP检查.所有结石位于第1-3腰椎之间.两组结石大小无明显不同。

2医治方式MPCNL组同意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术中先于患侧输尿管插入F4~6的输尿管导管,改成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腋后线第十一或十二肋下穿刺肾中盏,通道扩张至F14~16,直视下找到肾盂后进入输尿管,将结石击碎,钳夹取石或灌注冲洗的方式将结石冲出,归并炎性息肉可同时处置。

URSL组同意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直视下进入患侧输尿管,少数较小结石钳夹,或击碎后冲出,关于灌注和碎石使较大石块返流回肾脏的患者,必要时联合ESWL或改成MPCNL医治,术中患侧输尿管均放置双J管,1个月后复诊时拔除。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1 材 料 与 方 法
用气压 弹道 碎石 . 高压脉 冲泵灌人 生理盐 水 . 将小 石
块 冲 出及 清楚 视野 . 稍大结 石 用碎 石 钳夹 出。如结 石不 能一 次取 尽或 因为 出血视 野模 糊 . 经 肾盏顺 可
行 留置 F 5双 J 管至 膀胱 . 退镜 . 从套 管置 人 F 4 1 1~6
经 皮 肾镜取 石成 功 。后 因传统 的经皮 肾镜穿刺 通道 要 扩至 F 8 3 , 2 ~ 4 易并 发 出血 、 脏器 损 伤等 弊病未 能
得 以广 泛应 用 。L h e等“ 出的 m n— C L是 将 am I 提 iiP N
传 统方 法改进 , 张通 道 为 F 4或 l , F 98输 扩 1 6 用 8/. 尿管 镜代 替 肾镜 . 正实现 了微创治 疗 。 特点 为 真 其
石 直 径 1 ~ . m。 . 56 5 c
l 患者 中 , 0例 8例成 功行 一期 取石 术 . 例 因结 1 石过 多 . 例 因 出血 多 . 野模 糊改行 二期 手术 。结 1 视 石 取 净 率 10 . 手 术 时 间 9 10 i . 平 均 0% 0~ 8 m n
10 i。无术 中术后 大 出血 , 3mn 无气 胸及 腹腔脏 器损
维普资讯

7 ・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 国现 代 医 药 杂 志 2 0 0 7年 l 月第 9卷 第 l 期 MMJ ,N v 20 , o ,N .l 1 l C o 07 V l9 o1
微创经皮 肾穿刺输尿 管镜取石术治疗 上 尿 路 结石 疗效 观 察
1 . 术方 法 均采 用硬 膜外 腔阻 滞麻 醉 ,术 前先 2手 取 截石位行 患侧 输尿管 逆行插 管并 固定于 留置导 尿 管上 . 改俯 卧位 , 部垫 软枕 , 腹 使患 侧腰部 垫 高约 l 5

经皮肾镜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经皮肾镜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关键词] 经皮肾镜下碎石取石术ꎻ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碎石取石术ꎻ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ꎻ发热ꎻ迟发型出血 [ 中图分类号] R693. 4 [ 文献标识码] A [ 收稿日期] 2018 ̄03 ̄27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for incarcerated upper ureteral calculi under minimally invisive percutaneous nephro ̄ scope and transurethral flexible ureteroscope LI ShengꎬFENG Qing ̄xingꎬLIU Xu ̄dongꎬYANG Jun ̄ji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rgeryꎬ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 ̄
ples. Specificallyꎬ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th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 group) and
the flexible ureteroscopy lithotripsy( FURL group)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ꎬ the calculus clearance rate of the percutaneous
have significant efficacy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carcerated upper ureteral calculiꎬthe former proves to have better calculi clearance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透人 盆腔 组织 ,促进 盆腔 局部 血液 循环 ,改善 组织 营养状 态 ,提高 新 陈代谢 ,对 减轻症 状和 促进 炎症 吸收 ,消散 具有 一定 作用 。另一 方面 ,温 热作 用使盆 腔局 部组 织血管 扩 张 ,可 增加 药物 的渗透 性 , 加速 药物 的吸 收 ,增 强抗 生 素的抗 菌作 用 。因此 电磁波 照射 联合药
3讨 论 盆 腔炎 性疾 病后 遗症 往往 是盆 腔炎 治疗 不彻 底迁 延而 来 ,由于 炎症 长期 刺激 ,器官 周 围粘 连 ,抗炎 药物 不易进 入 。以致病 情 较顽 固 ,常反 复发作 ,给 患者 思想造 成较 大压 力 。氧氟 沙星 或左氧 氟沙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
21 0 2年 7月第 1 0卷 第 1 9期
效 :用药前后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B 超复查声像无改善。 2结 果

临床研究 ・ 1 3 3
星 ,为广谱 抗 菌素 ; 甲硝 唑对厌 氧 菌有较 高活性 ;桂枝茯 苓丸 有活
血化瘀 ,消肿散 结 ,改善 盆腔血 液循 环 ,促进 炎症 部分软 化和 吸收
好 的安 全性 以及疗 效 ,MP N 难 以避 免损 伤 肾实质 ,术 中 出血 较 R U CL L L多 ,术后 并 发症较 R U L L高 ,I L术术 中 出血 少,创伤 小,术 U 后 并 发症 少 ,但 要求 经验较 丰 富的 临床 医师 完成 。临床 医生应视 患者 的具体 情况 选择 手术 方案 。
注 :经 检 验 ,
69 . , . >6 3 P<OO ,差别 有 高度显 著性 意 义 9 6 .l
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 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且操作简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比较

2. 2 两组患 者手术 时 间及 住 院时 间比较( 表 1 )
表1 两组患者手 术及住 院时间比较 ( ±s )
1 7
中国 乡村 医药 杂 志
由 表 1可 见 ,M PCNL 组 手 术 及 住 院 时 间 显 著 长 于 URS L 组 ,差 异 有 高 度 统 计 学 意 义 。
成 为 泌 尿 外 科 治 疗 上 尿 路 结 石 的 重 要 手 术 方 式 ,笔 者 对 本
通 道行 MPCNL,用 F 8 / 9. 8输尿管 镜观察 结石 位置 ,瑞
士 E M S弹 道 碎 石 系统 击 碎结 石 成 小结 石 ,用脉 冲 式 水压 或
输尿 管镜取石 钳取 出结石 。手术结束 留置 F5双 J 管作输尿 管内引流 。经皮 肾工作通道放置 1 4 F肾造瘘管行肾造瘘术。
料采用常规 ) ( 检验 。P <0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右侧输 尿管 结石 l 7例 ,结 石直径 1 . 5 ~2 . 0 c m。 1 . 2 手术资 料 所 有患 者手术 均在蛛 网膜 下 隙及 硬脊 膜
2 结果 2. 1 两 组结石 清 除及 术后复 发情 况 比较 MPC NL组 结
M PC NL 组 和 URS L 组 ,其 中 M PCNL 组 4 6例 ,男 2 8 例 ,女 1 8例 ; 年 龄 2 9~6 7岁 ; 病 程 2~2 3个 月 ;左 侧
术 时 间、住 院时间及术 后并 发症发生情 况 。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 1 1 . 5软 件 包 进 行 数 据 处 理 。
2 O 1 3 年3 月第 2 O 卷第 5 期
微创经皮 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

经皮肾穿刺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比较

经皮肾穿刺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比较

mot ps prt n h t e f er ew s 1 %(1 4i as ot eao n a 2 %(8 4i amot ot rt n n ote ao T eSo -r a a . 2/ ) 3d y s p r i adiw s 2 / ) n p s p ai h o i n e t 6 8 3 n p o tn t 84 3 n h o e o
s tt ayaaye  ̄eu sI C Lgoptes n -rert w s9 . 3 /4i 3d y ot e t nadiw s10 2 /8i a t ii l n zd sl nP N u t e f e a 1 %(13) as s p r i n a 0 %(8 ) a sc l l t r h o e a 2 n p o ao t 2 n
i C ru . o a e i RL Gru , CNL g o p g t ih rso e f e rt oh a a sa d 1 mo t o tp rt nCo . n P NL g o p C mp r d w t U o pP h r u o h g e tn - r a e b t t d y n n p s e a i . n a e 3 h o o
关 键 词 输尿 管 结 石 : 尿 管镜 : 输 经皮 肾穿 刺 取石 术
中图分类号 : 6 3 R9. 4
Co p rs n o ii al n a iep ru a e u e h oi o o n r m u eh a r trs o i t orp yf r0 酬 ’c v m a io fm nm l i v sv ec tn o sn p r lh t my a d ta r t r iu ee o c pc Uh tls o b hH 吐 e y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年 6 月 5 日第 39 卷第 6 期 Chin J Postgrad Med,June 5 2016,Vol.39,No.6
·509·
对 照 组 采 用 URSL。 患 儿 取 截 石 位 ,全 身 麻 醉 。 在 斑 马 导 丝 或 输 尿 管 导 管 引 导 下 置 入 Wolf 6.0~7.5 F 硬性输尿管镜;对于置入困难的患儿采 用输尿管扩张器扩张后再置入输尿管镜。探查找 到结石后,采用 EMS 弹道碎石或激光碎石。术后常 规留置双 J 管。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micro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 and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 (URSL)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s (≤6 years old)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 ureteral calculi. Methods Eighty children ( ≤ 6 years old) with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 ureteral calculi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each. The childre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PCNL, and the children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RSL.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calculi clearance rate of the first phase, decline situa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and compli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45.43 ± 9.76) min vs. (68.32 ± 11.28) min and (8.12 ± 1.03) d vs. (13.45 ± 2.34) d, the calculi clearance rate of the first ph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00.0% (40/40) vs. 62.5% (25/40),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20.0% (8/40) vs. 60.0% (24/40),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decline situa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between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The MPCNL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s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 ureteral calculi has short operation time, high calculi clearance rate of the first phase, and low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Compared with URSL, the URSL is safe and efficien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年 6 月 5 日第 39 卷第 6 期 Chin J Postgrad Med,June 5 2016,Vol.39,No.6
·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 取石术治疗幼儿输尿管中上段 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李壮志 廖泽明 蔡勇 王超 杨荣权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SL)治疗 ≤ 6 岁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 ≤ 6 岁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儿 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采用 MPCNL 治疗,对照组采用 URSL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期结石取净率、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情 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5.43 ± 9.76)min 比 (68.32 ± 11.28)min 和(8.12 ± 1.03)d 比(13.45 ± 2.34)d],一 期 结 石 取 净 率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100.0%(40/40)比 62.5%(25/40)],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20.0%(8/40)比 60.0% (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 结论 MPCNL 治疗幼儿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时间短,一期结石取净率高,围 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较 URSL 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8
22
1.495
0.303
4
36
0.985
0.483
组别
结石直径(mm,x ± s) 尿培养阳性(例)
轻度
肾积水(例) 中度
重度
观察组
14.22 ± 5.32
24
8
22
10
对照组
13.78 ± 5.45
25
9
23
8
χ2/t 值
-1.206

0.272
0.475
注: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
3.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 MPCNL。患儿取截石 位,全身麻醉,输尿管镜经尿道向患侧输尿管逆行 置入 3~5 F 输尿管导管,尽量通过结石,并留置导 尿 管 。 改 俯 卧 位 ,垫 高 腹 部 ,经 输 尿 管 导 管 注 入 0.9%氯化钠充盈集合系统,制造人工肾积水。常规 选第 11 肋间或第 12 肋缘下,肩胛下角线和腋中线 之间为穿刺点。在超声定位引导下使穿刺针进入 目标肾盏,有尿液流出后,留标本行细菌培养,经穿 刺针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在导丝引导下采用筋 膜 扩 张 器 逐 步 扩 张 穿 刺 通 道 ,将 12~16 F PeelAway 鞘置入肾盏,插入小儿肾镜,探查到结石后,采 用 EMS 弹道碎石或激光碎石,常规留置 3 F 双 J 管 及肾造瘘管。
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者。(4)不能配合检 查治疗者。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每组 40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表 1)。本研 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监护人 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2. 判定标准: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判定参照《人 体解剖学》中关于输尿管分段标准,以 KUB 为依据, 上段为骶髂关节上缘以上,中段为骶髂关节上下缘 之间,下段为骶髂关节下缘以下。采用超声检查肾 积 水 情 况 ,判 定 标 准 参 照 美 国 胎 儿 泌 尿 外 科 协 会 (SFU)标准,即根据肾盂前后径值(APRPD)判定,正 常 APRPD 为 0~4 mm,轻度 APRPD 为 5~9 mm, 中度 APRPD 为 10~15 mm,重度 APRPD>15 mm。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取 2009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 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儿 80 例。纳入标 准:(1)单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并伴有不同程度肾 积水,经超声、尿路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或 CT 确诊。(2)年龄 ≤ 6 岁。(3)ESWL 治疗无效。(4)患儿 监护人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 双侧输尿管结石。(2)年龄>6 岁。(3)严重心、肺、
表 1 两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男/女)
年龄(岁,x ± s)
结石侧别(例)
左侧
右侧
结石位置(例)
输尿管中段
输尿管上段
观察组
40(23/17)
3.24 ± 1.32
17
23
3
37
对照组 χ2/t 值 P值
40(24/16) 1.072 0.382
3.20 ± 1.34 -1.294 0.562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儿童;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micro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nd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s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 ureteral calculi Li Zhuangzhi, Liao Zeming, Cai Yong, Wang Chao, Yang Rongquan. 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men City, Hubei Jingmen 448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Zhuangzhi , Email: lizhuangzhi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