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

合集下载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寄生虫。

以下是医学寄生虫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
1.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2. 宿主:寄生虫生活的生物体。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可以分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

3.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4. 中间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5.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不仅寄生在人体,还可寄生在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体内,并作为传染源经过肯定途径传播给人。

这类除了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6.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

7. 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一种生物体传播到另一种生物体的方式。

8.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完成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所有阶段和条件。

9. 免疫逃避:寄生虫为了生存和繁殖而采取的避免或减弱宿主的免疫应答的机制。

10.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都受益的关系。

以上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医学寄生虫学相关的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人体寄生虫学专题讲座

人体寄生虫学专题讲座

2、寄生虫感染旳后果
造成劳动能力与生活质量下降,致畸、致残、致死、诱发癌变。




眼 肺

对主要器官旳损害
Schistosome
皮肤肌肉受损
影响生长、发育 /致畸
According to WHO statistics
malaria(疟疾) schistosomiasis (血吸虫病) lymphatic filariasis(淋巴丝虫病) onchocerciasis(盘尾丝虫病) leprosy(麻风病) sleeping sickness/trypanosomiasis(昏睡病/锥虫病) chagas disease(查格斯病) leishmaniasis(利什曼病/黑热病)
SchistosSochmisetosome
cercariae
Lung fluke
卫氏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绦虫 Tapeworm
线虫 Nematode
钩虫
钩虫 hookworm
医学节肢动物 Medical arthropod
mosquito
fly
sandfly(白蛉)
寄生虫旳演化与适应性变化
• 形态构造变化
1. 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消化器官、运动器官 2. 某些器官更发达:固着吸附器官、生殖器官 3. 腔道寄生线虫呈线条形旳适应性变化 4. 线虫表皮层角化—抗消化
• 繁殖能力增强:蛔虫、绦虫
世代交替: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
• 生理与代谢方式变化
能量起源从有氧代谢演变为无氧糖酵解
Father of modern tropical medicine
Alphonse Laveran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九线虫【目的】①掌握蛔虫卵、蟒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的形态特征。

②熟悉蛔虫、蟒虫、钩虫、鞭虫、丝虫成虫的外形特征和雌雄区别。

③掌握微丝蝴的形态特征,并能鉴别两种微丝蝴。

④了解旋毛虫囊包的形态特征。

【标本】投影标本、玻片标本和液浸标本等。

【注意事项】先用低倍镜(注意光线不要太强)在标本中寻找虫卵,找到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卵壳厚薄、内含物及其它特征。

【实验内容】一、似蚓蛔线虫及蠕形住肠线虫1、蛔虫卵玻片标本①受精蛔虫卵:虫卵椭圆形,平均大小为65X 45 m,卵壳厚而透明,壳外附一层凹凸不平的被胆汁染成棕黄色的蛋白质膜。

卵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在卵的两端卵细胞与卵壳问有一新月形空隙。

②未受精蛔虫卵:虫卵长椭圆形,平均大小为90X 40^ m,棕黄色,蛋白质膜和卵壳均较受精卵薄。

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无空隙。

2、示教标本①蛔虫雌、雄成虫大体标本:肉眼观察虫体的外形、大小、颜色。

蛔虫成虫为圆柱状,两端稍细,体表光滑,似蚯蚓,活时为淡红色,死后固定液中保存的标本呈乳白色。

雌虫尾端直,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

②蛔虫头端唇瓣玻片标本。

低倍镜观察唇瓣呈品”字排列,三片唇的中央为口腔。

③蛔虫性肠梗阻病理标本。

肉眼观察肠道由于蛔虫寄生所引起的并发症。

3、蟒虫卵玻片标本蟒虫卵较透明,大小约55〜25um形似柿核,即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内含一条卷折的幼虫。

4、蟒虫成虫大体标本肉眼观察,注意其颜色、大小、自然体态。

成虫呈乳白色,个体很小如白线头,俗称小白线虫。

雌雄虫大小差别大,雌虫长约10mm尾端尖直如针状。

雄虫极细小,仅为雌虫长度的1/ 3 ,尾端向腹面弯曲。

5、蟒虫成虫染色玻片标本及液浸标本低倍镜下观察染色标本,体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

咽管末端膨大呈球状,称咽管球。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及毛首鞭形线虫1、钩虫卵玻片标本低倍镜下,钩虫卵约60x 40^i m,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如同细线。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医学寄生虫学起源于人类对寄生虫感染的认识和防治。自古以来,人们就观察到某些疾病与寄生虫感染有关,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医学寄生虫学的历史与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寄生虫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需求增加,医学寄生虫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与其他学科如病理学、免疫学等相互渗透,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
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的挑战
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面临着数据解析的难度和技术上的挑战,需要借助更加精准的计算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寄生虫基因组数据进行深入解析。
寄生虫疫苗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寄生虫疫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针对疟疾、弓形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的疫苗。这些疫苗多采用重组蛋白或多肽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寄生虫抗原的免疫应答。
总结词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地区,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水源污染密切相关。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是改善卫生条件,如修建厕所、处理粪便、避免接触污染水源等。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应加强卫生教育和国际合作,共同推进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详细描述
疟疾由雌性按蚊传播,预防疟疾的关键是减少蚊虫滋生,如清理积水、使用蚊帐、喷洒杀虫剂等。此外,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也是防治疟疾的重要措施。针对非洲热带地区的实际情况,国际合作和地方卫生政策的制定也至关重要。
总结词
案例二:非洲热带地区疟疾的防治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的关键是控制水源污染和加强卫生教育。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阿米巴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寄生虫学

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总论》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疟疾(malaria)共生(symbiosis)共栖(commensalism)互利共生(mutualism)机会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生活史(life cycle)宿主(host)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终末宿主(definitive host)保虫宿主/储蓄宿主(reservoir host)转续宿主(transport host)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带虫免疫(premunition)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一、基本概念:1.共生(symbiosis):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2.寄生物(parasite):能寄生于另一生物并从其获得营养、使之受害的生物称为寄生物。

动物性寄生物又叫寄生虫。

寄生虫都是无脊椎动物。

3.宿主(host):寄生关系中受损害的生物4.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

5.寄生:是两个生物体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二者中某一方(寄生者),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方(被寄生者)的体内或体表,以被寄生者的组织、体液等作自己的营养,并带给被寄生者以不同程度损害,甚至造成死亡。

在这个关系中,寄生者称作寄生虫,被寄生者称为宿主。

6.直接发育: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宿主(终宿主),这类寄生虫称为同宿主寄生虫。

由虫卵发育到感染性虫卵或感染性幼虫都在外界。

这类寄生虫,大多是由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而经口感染;只有少数直接发育的寄生虫是经皮肤而侵入宿主机体如类圆线虫。

7.间接发育:寄生虫的生活史中,除终宿主外,尚需通过中间宿主进行发育,才能感染终宿主。

这类寄生虫具有两个以上的宿主,称为异宿主寄生虫。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涉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

寄生虫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它依靠其他细胞或器官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而不给予寄主所需的营养。

人类身上寄生的寄生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寄生虫,另一类是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可分为微小虫、线虫、扁形虫、吸虫、棘球虫等,其中微小虫是一类大小只有几个微米的寄生虫,可以寄生在人类的红细胞上,通过吃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来获取营养。

线虫是一种条形的寄生虫,它可以寄生在肠道、腹腔、肝脏等人体内器官上,引起相应的疾病。

扁形虫是一类长条形的寄生虫,通常寄生在人类的胆道上,引起肝脏疾病。

吸虫在人类内部的寄生疾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寄生在人类的肠道、胆道以及消化道上。

棘球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肝脏和肺部,在人体内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外寄生虫又称为寄生虫虱,通常寄生在人体表面,包括头虱、体虱、阴虱等,会引起皮肤疾病,传播各种病毒和细菌。

寄生虫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时候与环境步伐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有关,如人类饮食、卫生条件、医疗设施等。

长时间的不协调很容易导致人类健康的威胁。

医学寄生虫学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寄生虫与宿主、传播途径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制定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研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寻找恰当的防控措施和策略;2.研究去除寄生虫的机制,包括免疫系统和药物治疗;3.研究宿主和寄生虫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影响因素;4.研究寄生虫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性。

这些研究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预防和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卫生保健,防止卫生环境不良的因素,保证饮食卫生;提高健康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合理使用药物,及时遏制寄生虫的传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在预防和治疗中,医学寄生虫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加强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各种因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为人类的健康积累更多的财富。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医学寄生虫学是一个研究人类和动物寄生虫以及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医学寄生虫学的名词解释:1. 寄生虫:指依赖于其他生物体(宿主)生活的生物,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和生长的生物。

2. 宿主:指供给寄生虫生活所需的营养和条件的生物体,可以是人类或动物。

3. 寄生虫传播途径:寄生虫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包括食物、水源、蚊子等媒介。

4. 微小寄生虫:指体积较小的寄生虫,如原虫、纤毛虫等。

5. 多细胞寄生虫:指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寄生虫,包括线虫、吸虫、绦虫等。

6.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真核(核内有真正的染色体)以及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的生物。

7. 原虫:单细胞寄生虫,可以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疾病,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8. 纤毛虫:具有纤毛的原生动物,它们通过纤毛的运动来移动和获取食物。

9. 线虫:圆柱形的多细胞寄生虫,具有头、口、肌肉和生殖系统,包括类圆线虫等。

10. 吸虫:扁平的多细胞寄生虫,通过吸盘等器官附着在宿主体内引起疾病,如肝吸虫、血吸虫等。

11. 绦虫:具有分节的扁形寄生虫,通过头部附着在宿主的肠壁上,从而获取营养,如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

12. 疟原虫:一种寄生在人类红细胞内的原虫,通过蚊子传播,引起疟疾。

13. 血吸虫:一种寄生虫,通过水源中的蚴样幼虫侵入人体,寄生于人体的血管系统中,引起血吸虫病。

14. 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包括研究寄生虫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响应和寄生虫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等。

15. 寄生虫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预防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包括卫生教育、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

这些名词解释提供了医学寄生虫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寄生虫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医学寄生虫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依据其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虫、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分别代表的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线虫、衣藻等。

2.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食物传播和媒介传播等。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指寄生虫通过皮肤接触或性接触传播,如头虱、阴虱等;食物传播主要指人类或动物摄入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如蛔虫、钩虫等;媒介传播是指寄生虫依赖另外一种生物作为中间宿主进行传播,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3.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分为直接生活史和间接生活史。

直接生活史指寄生虫的发育和繁殖与一个宿主相关,如头虱;间接生活史指寄生虫在其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的参与,如疟原虫。

4.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疼痛、消化不良等。

严重的感染还会引起贫血、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等问题。

5.绿色医学寄生虫防治措施: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环境卫生改善。

药物治疗是指使用对寄生虫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疟药物、抗血红线虫药物等;环境卫生改善是指清理卫生环境,减少寄生虫传播的机会。

6.医学寄生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医学寄生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寄生虫病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上。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机制,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总之,医学寄生虫学是对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其重点内容包括寄生虫的分类、传播途径、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防治措施以及其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对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改善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状况,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 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
⑴土源性蠕虫:不需中间宿主,直接在外界发育
蛔虫成虫 粪便
受精蛔虫卵 3周 感染期蛔虫卵 外界土壤
(2)生物源性蠕虫: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幼虫
感染期 幼虫
感染期 幼虫
幼虫
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教学要求
了解共生关系 掌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及宿主的类别 熟悉寄生虫的分类及生活史与感染期概念
专性寄生虫:至少有一个发育阶段营寄生生活 如血吸虫、蛔虫、钩虫等
兼性寄生虫:可营寄生生活也可营自生生活 如粪类圆线虫
3.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opportunistic parasite)
免疫正常
隐性感染


宿主
大量繁殖

免疫低下
临 床 症
致病力增强

弓形虫
隐孢子虫
二、宿主类型
1.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野猪-非正常宿主

童虫
卫氏并殖吸虫 童虫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1.寄生虫生活史与感染阶段定义
(1)生活史(life cycle)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及 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
(2)感染期(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人受感染的阶段。
2.生活史类型:
吸盘
鮣鱼
2.互利共生( mutualism )
双方受益
消化酶 食物和栖sitism)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受益
寄生虫 损害 (无脊椎动物或原生动物)
宿主
什么是寄生虫?
寄生虫(parasite)定义:
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 体表,从中获取营养,损害对方的低等动物。
宿主(host)定义:
被寄生虫寄生并受到损害的人或动物。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
1.形态变化 2.生理功能的变化 3.繁殖力的加强 4.侵袭力的变化 5. 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 6. 基因变异
第二节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 与宿主类型
一、寄生虫类型
1.体内寄生虫与体外寄生虫
小肠内的蛔虫
叮人吸血的蚊
2.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
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以寄生于脊椎 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 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人-终宿主
牛-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transport host ):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 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处于幼虫状态, 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可继续发育为成虫, 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遵义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刘晖
第一节 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一、寄生与寄生关系
共生(symbiosis)
1.共栖(commensalism) 2.互利共生(mutualism) 3.寄生(parasitism)
1.共 栖( commensalism ) :
一方受益、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