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教案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是学生在前面学习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后,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学会口算,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4、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

秋天到了,大雁要往南飞了,谁能来读一读?学生读信息:天空有3排大雁,每排14只,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可以吗?那你能列式吗?14×3为什么用乘法呢?求3排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1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求几个几是多少,我们用乘法计算。

二、自主尝试,交流方法1.自主活动,出示方法14×3等于多少呢?你会算吗?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计算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如果用小棒可以直接摆在桌子上,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都写出来,开始吧。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4x3,并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的同时:生1:摆小棒生2:口算方法生3、4、5分别写在黑本贴。

过程中:写完的同学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个你的算法。

黑板上有你的方法了吗?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2课时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2课时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 在具体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具体的实例,如购买水果、玩具等,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的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 练习(1)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计算法则。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具体的实例,评价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细节关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六单元第2课时中,"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学生掌握计算技能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14篇)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14篇)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14篇)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篇一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口算整数十、整数百乘以整数十以及两位数乘以整数十和整数百(每个乘积小于十)。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的估计方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讲解估计过程。

一、基本练习:1.学生复习上两节课的内容。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50×1070×20xx×40500×70600×80选择一些话题,让学生谈论他们是如何口算的。

3、听算练习:40×1030×20xx×50300×10300×804、估算:42×1168×1032×47四人组是怎么互相谈预估的?有多少种估算方法?二、解决问题:1.养一只蚕需要600公斤左右的桑叶,能产50公斤左右的茧。

(1)小明养了四只蚕,能产多少公斤?你需要多少公斤桑叶?(2)张村有40只蚕,能产多少公斤茧?你需要多少公斤桑叶?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含义,了解两个问题的区别。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排橘子树,每排32棵。

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先把公式列出来,好好想想。

是近似值还是精确值?怎么解决?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1.独立完成练习14,问题5和6。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最好地完成。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3.合作完成练习14的问题10和12。

集体评论。

四、学习: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案篇二。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时的计算和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2. 新课讲解-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

- 强调进位时的计算和处理,让学生明确进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应用题讲解-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应用题,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

-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练习题与讨论-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 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应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

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了方法的引导和练习的巩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同时,通过应用题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3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3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6.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本节课主要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时的进位问题,包括笔算方法和相关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并理解进位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原理,以及如何在笔算过程中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假设学生小明去商店买一本35元的书,商家给出的找零为2元,请问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以25乘以3为例,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将一位数3写在上方,两位数25写在下方。

(2)从个位数开始,将3乘以5,得到15,写下5,进位1。

(3)将3乘以2,得到6,加上进位1,得到7,写下7。

(4)所以,25乘以3的结果为75。

3. 随堂练习:(1)25乘以4;(2)36乘以4;(3)27乘以5。

4.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25乘以3的笔算过程,以及最终结果75。

六、作业设计(1)25乘以4;(2)36乘以4;(3)27乘以5;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处理进位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理解和掌握进位的原理。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运算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但在课后仍需加强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3、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3、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3、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并能正确书写乘法竖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书写乘法竖式。

2.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在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时,可能会出现混淆。

2. 学生在书写乘法竖式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3.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用于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用于书写乘法竖式和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

2. 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具体的计算例题,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书写乘法竖式。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板书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2. 板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竖式的书写步骤、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2. 请学生选择一道题目,用文字描述出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乘法竖式。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则是我们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一个30厘米的绳子,我们想要知道它的1/2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3. 随堂练习:现在,请大家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5乘以3。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5 × 3 = (20 × 3) + (5 × 3) = 60 + 15 = 75七、作业设计1. 24 × 5 = ?2. 36 × 7 = ?3. 45 × 8 = ?答案:1. 24 × 5 = 1202. 36 × 7 = 2523. 45 × 8 = 36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拓展延伸:大家还可以尝试一下三位数乘一位数,看看是否能够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通过请大家想象一个实际的绳子长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个实践情景引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二、例题讲解在讲解例题时,我采用了分解两位数的方法,将23分解成20和3,然后分别乘以4,将结果相加。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乘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解决乘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应该怎么做呢?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例题:23 × 4,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

2.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a. 将两位数分解成十位数和个位数。

b. 分别将十位数和个位数与一位数相乘。

c. 将得到的两个乘积相加。

3. 示范计算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原因。

三、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和规则,特别是进位问题。

3. 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互相批改并讨论答案。

2.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应该怎么做呢?2. 提供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决。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强调运算的顺序和规则,特别是进位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运算。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进位问题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

一位
数,
注意进位。

例1
40 × 3=800×6=20×5= 2×80=
3×90=400×4=7× 500= 900×4=
8×500=90×2=50× 6= 50×6=
2. 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 6×45≈4500
例2
39×5≈303× 7≈57×6≈89×4≈
899×8≈49×6≈502×3≈797×3≈
88×7 ≈695× 4≈83×3≈312×9≈
3.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 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例3
23 ×3= 41 × 2= 32 ×4= 48 ×8=
58×6=67×9=82×5=73× 6=
45×6=24×9=77×8=95×6=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 和任何不是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 1 都得原数。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 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被减数=差+减数
例4
326×5=
517×3=426×7=285×8=
624×6=152×8=397×4=196×8=
504× 8=405×8=708×7=208×6=
520×5=620× 5=850×9=380×7=
(二)解决问题
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
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4、生活实践题:解答这类题应先计算后比较。

(1)租车:师生共80 人,大客车限乘客30 人,面包车限乘客20 人,租一辆大客车50 元,租一辆面包车35 元,怎样租车合算?
(2)够不够问题: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5元,儿童票8 元。

注意:1、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2、一个来回=2次一趟=2次往返一次=2次
3、(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 ,求准
确数。

→(=)② 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 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
例5
1、一件羊毛衫132 元,一件大衣的价格是一件羊毛衫的 3 倍,一件大衣多少元?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元?
2、一本故事书,王志浩每天看9 页,一周后,还剩23 页没看,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3、小红家买了一筐鸡蛋,一周吃16个,吃了 3 个周,还剩52个,小红家一共买了多少个鸡蛋?
4、向阳小学三年级有108 个学生,老师要为每个学生准备 3 个大作业本, 4 个小作业本共要准备多少个作业本?(用两种方法做)
课堂作业
、口算
32×3= 130 × 2= 110 ×9= 7 ×13=
305×2= 275 × 0= 0 ×602= 24 × 5=
、估算下面各题
398×3≈402×5≈585×2≈
718×6≈909×5≈897×9≈
、计算下面各题
48 118 680 509 314
× 5 × 8
× 6 × 9
四、找朋友(连一连)
五、笔算下面各题
六、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 320,另一个因数是 7,积是多少?
2)甲数是 703,乙数是甲数的 8 倍,乙数是多少?
209 345 560 405
897
586×7=
292
× 6= 802 ×9= 354 ×8=
5× 695=
×285= 699 × 8=
507
×2=
3) 9个526的和是多少?
4) 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积是多少?
七、解答题
1、几种物品单价如下表
(1) 3 4
(2) 爸爸买3 个柚子,2支钢笔,1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钱?
(3 )爸妈买这些东西30 元钱够吗?
2、三年级6 个班在向玉树地震的捐款活动中,平均每班捐款309元,三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课后练习
1、口算:
60×7=8×40=6×500=900× 5= 200×8=300×4=70×3=0×576=
8+0=200×5= 2、估算:
302 × 4≈5×290≈
385×4≈38×6≈
3 、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7 × 100
46
×7
7 × 465×500
4、笔算:
32 × 2=212×4= 285 × 5=453×5= 203 × 3=407×6=
72 ÷8= 36 ÷4=
426 × 3≈
799 × 8≈
625 × 4
175 × 4
35 × 9=
376 ×4=
6 × 590=
5、列式计算:
①8 个380是多少?②207的 6 倍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 、胜利小学有5 名老师带88 名学生参观科技馆,现在有500 元钱买门票,够不
够?
售票处
成人8 元
儿童 5 元
2 、下面是某书店1 月份图书销售情况记录
请估算这个书店 1 月份销售了多少本图书
3、和谐号火车有8 节车厢,每节车厢有103 个座位,这列火车共有多少个座位?
4、一辆山地车758 元,健身俱乐部要买 6 辆这样的山地车,采购员带4500 元够吗?
5、
1)一共需要多少本笔记本?
2)一共需要多少支圆珠笔?
6、小朋友到游乐场玩,票价是每人 6 元,老师买28 张票,拿出200 元应找回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