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淮阳中学化学组夏伟
• 分类的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 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简单分类 的方法 单一分类 法 树状分类 法 交叉分类 法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 钅(汞)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一元碱
二元碱
弱碱:其他
多元碱
盐的分类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按组成分
钾盐: 钠盐 铵盐 钡盐
碳酸盐 硝酸盐 硫酸盐 盐酸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氧化物的分类
按组成元素分 按阴离子分
金属氧化物:CuO、Fe2O3、 Na2O 非金属氧化物:CO、P2O5、 H2 O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工业
金属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Fe、Cr、Mn
其他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
酸的分类
是否含氧
含氧酸: H2SO4、HNO3、 H3PO4、H2CO3 无氧酸: HCl、H2S
提供氢离子 数目
一元酸:HNO3、 HCl
强弱
强酸:H2SO4、HNO3、 HCl、HBr、HI、HClO4
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HCl
二元酸: H2SO4
弱酸:H2CO3、H3PO4
不挥发性酸:H2SO4
多元酸: H3PO4
碱的分类
是否溶于水
可溶性碱:NaOH、 KOH、Ca(OH) 2、 Ba(OH)2、NH3· H2O 难溶性碱:Cu(OH)2、 Mg(OH)2、Fe(OH)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点 1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4.离子是带电荷的。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H、2H、3H 3 种原子,即 3 种核素。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概念数相同,数由同种元素组成分子式相同,结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核素)的不同不同的化合物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化合物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元素符号相同,相同不同分子式不同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举例1H、2H、3H03、02 P(红磷)正丁烷异丁烷苯和苯的同系物P4(白磷)考点 2物质的分类一、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无固定的熔、沸点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注意: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O2、O3。

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12C 和13C 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

(2)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①NaHSO4、CuSO4、NH4Cl 的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②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三、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氧化物注意: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

四、酸和碱的分类酸:碱:五、盐的分类六、电解质及其分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注意: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是非电解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新授课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新授课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物质所属 类别。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物
CO2 CaO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
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 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 供便利,实现高效。
作业:
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
Na2SO4 NaNO3 Na2CO3 K2SO4 K2CO3 KCl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阅读P24第一段,认识分类法在学习科学技术中的应 用。
2、阅读思考与交流(1),能说出初中所学化学物质种类 和化学反应类型,能举例说出其它方面分类的例子, 知道分类的普遍性。
3、学生阅读P24倒数第一段及图2-2,归纳交叉分类的含 义及方法。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 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
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思考与交流
1、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胶体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胶体

(1)加热;例:牛奶的加热
(2)加入电解质溶液 ;例:卤水点豆腐 (3)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例:明矾净水
【学以致用—胶体聚沉的应用】
盐卤点豆腐;加入电解质溶液 钢笔用不同种墨水混合会堵塞;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加入电解质溶液
土壤胶体有保肥作用、土壤在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
CuSO4
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胶体分散系为什么可 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为什么不行? 用丁达尔效应
(4)★胶体的聚沉(凝聚)P29 豆浆、土壤、牛奶都是胶体,为什么豆浆能变成豆 腐,土壤会沉积形成平原、牛奶加热会结块呢? a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 胶粒带电荷,带同种电荷的胶粒会互相排斥,并且胶粒 做布朗运动,所以胶粒会互相排斥而不会聚集成沉淀。 按照以上原理,如何破坏胶体的介稳性,使胶体聚 集成沉淀。 b.胶体的聚沉:其原理是中和胶粒的电荷或增加胶粒 的结合机会以使胶粒结合在一起形成大颗粒而沉淀
树状分类法
化合物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即混合物体系 )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1)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2)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例如:河水,蔗糖水,牛奶、豆浆的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多种分类标准 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 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 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等。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 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 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 分散质粒子直径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 区别,用什么方法区别它们呢?
科学探究 【实验2-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棕黄色),继续 煮沸至溶液成红褐色,停止加热。 反应: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思考:溶液、浊液大家初中接触过,胶体和它 们有什么异同呢?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大小 < 1 nm 1 ~ 100 nm > 100 nm 举例 饱和NaCl溶液 豆浆 泥浆水
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四、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血液、牛奶、豆浆、果冻、 米粥汤、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 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淀粉溶液。
实例: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 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C)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 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 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 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 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C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19张PPT)
分类关系你和我,清洁低碳好生活
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 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 商品?
事先将商品按 用 途 编码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 固态、 液态、 气。态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
分 导体 、 半导体、
绝缘体。
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
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分类最重要的是要确定什么?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如何确定? 相同点
分类标准是唯一吗? 不唯一
请同学们对“自己”进行分类, 并说明分类标准。
1.定义: 同一物质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看其类
别属性
2.优点:
信息较全面
交叉分类法
Na2CO 3 Na2SO 4 K 2SO 4 K 2C O 3
氧 化
BaO Fe2O3 Na2O CaO 两性氧化物:Al2O3
物 不成盐氧化物: CO NO H2O NO2
过氧化物: H2O2 Na2O2
小组讨论总结: 1.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1.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除去CO、NO、H2O等)
2.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除去Mn2O7、Al2O3、Na2O2等) 3、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回忆初中学过的化学 反应类型有哪些? 能否按一定标准对这 些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从反应物、生成物形式分: 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从反应物得氧失氧分:
还原反应
树状分类法:
1.定义:按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 方法。 2.优点:直观展现事物的从属关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CO2、SO2、P2O5、SiO2 例:CO2 + 2NaOH Na2CO3 + H2O 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1 nm) 胶体(1~100 nm) 浊液(>100 nm)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粒运动
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胶粒带电荷
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 烟、云、雾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
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硫酸铜溶液
光束氢照氧化射铁胶时体 的现象
Fe(OH)3胶体
有光亮通路
CuSO4溶液
无光亮通路
产生的原因----光的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光的散射
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
分散系 分散质 主要 粒子大 特征 小
能否通 能否通 过半透 过滤纸

举例
溶液 <1 nm
稳定 均一

能 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介稳定 均一
不能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⒁ 海水
⒂ NaOH
⒃ CuSO4溶液
从不同角度将下列物质分类
从阳 离子 角度 分类
钾盐
钠盐
① Na2SO4 ② KNO3
硝酸盐 硫酸盐 碳酸盐
③ K2CO3
④ NaNO3
从阴 离子 角度 分类
<二>、交叉分类法 定义:同种事物从不同角度(标准)分 类,可同时属于不同类别(可以交叉的分类)
练习:运用物
强 弱 强 弱
酸 酸 碱 碱
正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一>、树状分类法 定义:把同种事物再分类,进行 层层深入,由粗到细,没有交叉的 分类。
练一练
⑴ 空气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⑵ 氧气
⑶ NaCl
⑷ 乙醇
⑸ 硝酸钾 ⑹ 铜
⑼汞 ⑽ CO2
⑺碘
⑾ 石灰乳
⑻ 硝酸
⑿ 大理石
⒀ 牛奶
解反应进行分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超市购物——商品分类摆放
图书馆借书——书籍分类摆放
书店买书——书籍分类摆放
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好处,那么,
到底有哪些分类方法?又是根据什么来分类
呢?
我们在初中化学课上曾学习了哪些 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强酸 弱酸 碱式盐
强碱 弱碱
酸式盐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正盐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请你根据物质的组成,将这些物质 类别进行分类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强酸 弱酸 碱式盐
强碱 弱碱
酸式盐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正盐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物 质
纯 净 物
单 质
化 合 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简单的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把同种事物再分类,进行层层深入,由粗到细, 没有交叉的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同种事物从不同角度(标准)分类,可同时属于不 同类别(可以交叉的分类)
课后作业
根据不同的标准,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将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