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造林的关键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林产业高速发展,而杉树造林则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杉树造林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可以增加国营林场和林农经济收入,体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使空气更加符合人类需求,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对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作出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杉树;造林;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木材的需求量也远比以前要增多了,然而即使国家在大力提倡绿色环境,努力扶持森林资源开发,也依然无法满足我国社会对于木材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林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杉树造林作为被提倡的国营林场和林农的产业之一,因为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成为了众多林农产业中的佼佼者,国家也对杉树造林给予了额外的重视。

培育杉树成为了产业重点,了解杉树、种植杉树,管理杉树是当下林业产业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经过南方大力发展杉树造林的策略,我国南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和土壤变质问题都已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国营林场也得到了生存和发展。

在促进国民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杉树的生长(一)土壤与地形的要求杉树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适宜杉树成长的土壤大多都土层较为深厚,且含有一定的有机质,符合杉树的营养需要,pH值也要严格界定在4.5到6.5之间,否则可能会引起杉树发育不良。

杉树对于土壤的要求则没有严格的标准,无论是黄土壤、红土壤还是红黄土壤,都能满足杉树的生长需求,但是在这几种土壤中,黄土壤上的杉树往往生长得要比红土壤和红黄土壤更茁壮一些。

部分地区可能因为地理限制因素,肥力不够好,有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土壤进行改良,然后再种植杉树。

杉树的生产和分布往往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包括日晒时长、地形、天气环境等等。

其中,阴坡处和山脚下是杉树生长的理想环境,这些地区的湿度大温差小,日照时间较为短暂,这些种种有利条件都能够让杉树更有利的成长,这间接说明了,地形的好坏对于杉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种植杉树时,一定要仔细考察地形,防范因选择地形不合理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林煌焱吉生丽(蕉岭县文福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组,广东蕉岭514160)[摘要]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林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和装饰等方面。

而且杉木是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合理规划,适度营造高质量的杉木丰产林,对于解决我国长期用材需求和储备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杉木造林是目前我国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杉木速生丰产的基本要素、杉木造林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杉木速生丰产造林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速生;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S79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7-81-21杉木概述杉木是主产于我国和越南的一种特色树种,又被称为杉树、正杉、刺杉、天蜈蚣和千把刀。

杉木是杉科杉木属乔木,高达30.0m,胸径2.5~3.0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常成二列状。

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侧枝之叶基部扭转成二列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呈镰状,革质、坚硬。

雄球花圆锥状,长0.5~1.5cm,有短梗,通常40余个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绿色。

种鳞很小,先端三裂,侧裂较大,裂片分离,先端有不规则细锯齿,腹面着生3粒种子;种子扁平,遮盖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暗褐色,有光泽,两侧边缘有窄翅,长7~8mm,宽5mm;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杉木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其在海拔比较低的山谷里面也能生长,但对于干旱及水涝等恶劣环境的抵抗力较差。

杉木适应年平均温度15~23℃、极端最低温度-17℃、年降水量800~2000mm的气候条件。

此外,杉木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在土质疏松、深厚、水分足的土壤环境下生长更为迅速,在不佳的土质环境下生长较为缓慢。

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杉树是一种常见的速生树种,具有快速生长和丰产的特点。

在林业和园林绿化中,杉树被广泛应用,但是要想实现杉树的速生丰产,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和实施要点。

本文将对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杉树的特点杉树,是一种耐寒性较强,具有快速生长和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

一般情况下,杉树的生长速度比较快,3-5年即可成材,且树干粗壮,可以作为建筑、家具等方面的材料。

杉树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泽自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在园林绿化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1. 种子处理杉树的种子需要进行处理才能提高萌发率。

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再进行沙封保藏1-2个月,达到种皮发芽的目的。

经过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成活率都会得到提高。

2. 土壤要求杉树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在栽培杉树的地块上,需进行深翻耕地和松土,同时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 种植密度杉树的种植密度应根据树龄和地块面积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对于年轻的杉树,间距可以较近,有利于遮阴保湿和生长竞争;而对于成熟的杉树,间距则需要适当放宽,以便树冠发育和透光。

4. 定植时间杉树的最佳定植时间为春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冬季和夏季的定植效果较差,易导致幼苗的死亡和萎蔫。

在春季定植时,要选择朝阳、风力适中的日子进行,以确保幼苗的顺利生长。

5. 施肥浇水在杉树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施肥和适量浇水。

春季和秋季是施肥的最佳时机,此时幼苗对养分的吸收较为迅速;而夏季则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因干旱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6. 病虫害防治杉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比如杉木小蠹、红脚虎、木虱等。

因此要对杉树进行定期的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洒农药和进行病虫害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危害。

杉木造林技术要点

杉木造林技术要点

杉木造林技术要点
杉木是林农最为熟悉和喜欢种植的传统树种,时下,正是植树的好季节,笔者就其杉木的造林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
一、掌握造林时间造林时间不同对杉树的成活率和生长有很重要的关系。

杉木造林******选择在1-2月份进行,即立春前新芽未萌动前进行,因为这时苗木树液尚未流动,地面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而地下部分的根系则活动最为活跃,此时造林,生根快,成活率高,长势好,而在春季芽苞萌动后,地下部分根系处在不活跃状态,种下苗木,先抽梢,然后生根,这样成活便低而生长较差。

二、选择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速生丰产的首要条件,必须采用一年生苗高35厘米以上粗壮的、根系发达的苗木上的造林。

三、磷肥浆根方法是每50公斤黄泥土加10公斤磷粉混合用粪水泼湿堆沤,发酵腐熟后使用,每250株苗木约用1公斤混合后的磷肥进行蘸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植后杉木根系发达,抽梢快而茁壮,长势好,叶色青绿。

四、林作间种以耕代抚,这主导是因为杉木幼龄阶段喜阴凉环境而行之。

特别是间种木薯、豆类效果都很好。

同时对间种的作物要进行除草施肥,改变了林内的土壤环境和土壤肥力,对杉木生长很有利,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措施。

第1页共1页。

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为了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积极采用杉树造林技术,杉树的产量比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还能够美化环境以及清新空气,所以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

本文对杉树造林技术还有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杉树;造林技术;经济效益引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上升,也带动了林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开展杉树造林活动能够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的质量,对于防止土地盐碱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要重视杉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并且深入地了解杉树的生长习性,掌握更多种植杉树的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种植杉树的经济效益,并且让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一、杉树的简介杉树是一种亚热带的树种,对生长环境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温润多雨的地方种植杉树可以加快其生长速度。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干旱季节比较多,所以在种植杉树的时候有着更加严格的环境要求,在干旱季节当中降雨量需要大于40毫米,而且干旱的时间不可以超出3个月,否则将会给杉树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针对杉树种植的环境而言,相对湿度必须要大于80%,而且还得确保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此外,杉树生长的环境不能有过高的风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粗壮优质的杉树。

二、杉树造林技术(一)选择合适的林地杉树的性质特殊,而且对生长的环境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种植杉树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林地,这样才能促进杉树根系的快速生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1]。

在种植杉树的时候需要选择土壤比较肥沃湿润而且土层比较深厚的位置,土层的厚度需要在十公分以上,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这样可以让杉树的幼苗迅速地扎根,更加适合杉树的生长,在选择适宜的林地种植杉树之后,还得给杉树提供足够的养分,定期地给杉树进行施肥浇水,这样可以让杉树生长得更加茂盛。

浅谈杉木的人工造林技术

浅谈杉木的人工造林技术

浅谈杉木的人工造林技术廖耀刚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林业管理站【摘要】本文对一种速生杉木10年早成材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杉木人工造林技术的效果与效益,并浅谈了杉木人工造林的体会。

以期为杉木的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杉木人工造林技术杉木又名沙木、沙树、黄杉、铁杉,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约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近几年,为了配合生态环境建设。

充分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和发挥退耕还林地块的生态效益,我们对一种速生杉木早成材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栽培技术1.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山脚、谷地、阴坡种植。

因为杉树是一种喜温喜湿,怕风怕旱的树种;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土壤里,杉树就能速生快长早成材。

2.炼山开荒。

在种杉前年的秋冬季节,要开好防火带,进行落青炼山;接着随地势开成倒倾斜的梯带,以提高水土保持;然后按1.5×1.5米的规格挖成深和宽各50×50厘米的大穴,让土壤充分晒白风化;待春来下雨后回泥种植。

3.适时种植。

春雨后,选取一年生的壮苗种植:种植时间一般在2月份,当杉苗的芽苞呈大豆般大小,尚未开放前的雨天抢种;种时把苗木挖起,斩去不整齐的须根;然后用稀黄泥浆浆根,要栽正覆土轻提苗再压实;提苗以利于根系舒展,压实利于吸收水分易成活。

4.除草施肥。

杉苗成活后的当年夏季,要进行除草、松土、施肥1~2次;可用稀粪水淋施,每年春夏季各施肥一次;1~2年内应以施用农家肥为好,从第3年起,可根据树势和土壤肥瘦酌量用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在每次施肥前要进行除草。

5.杉木切忌修剪。

杉树是节节高的直生乔木,它的枝条是自下而上交替新陈代谢自然脱落的;杉树若修剪则不易长大,且会因斩树枝而损伤木材,抑制生长。

6.杉木猝倒病防治。

刚出土的幼苗要注意防治杉木猝倒病。

杉木猝倒病防治的具体方法是:用1%—2%有硫酸亚铁溶液,每亩喷洒150斤,连续喷洒4次--7次,每隔7日一次,每次喷洒完后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幼苗。

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杉树是一种常见的速生丰产树种,其栽培技术和实施要点对于提高杉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杉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实施要点,以期为杉树的栽培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杉树的速生丰产特点杉树是一种性喜光、抗逆性强的树种,具有生长快、寿命长、抗旱耐盐性强等优点。

在我国,杉树被广泛种植,用于人工造林、护坡固沙和水土保持等方面。

杉树的速生丰产特点使其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种苗选择杉树的种苗选择是杉树速生丰产的关键。

优质的种苗能够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在选择种苗时,应选择外观完整、幼苗生长良好、叶片翠绿的种苗,避免选择生长衰弱、有病虫害的种苗。

2. 土壤条件杉树对土壤要求适中,喜欢生长在PH值为5.0-7.5的土壤中。

在土壤肥力方面,杉树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杉树时,要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栽培,以提高土壤肥力。

3. 浇水管理杉树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干燥的时候,需要增加浇水量。

在浇水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避免一次浇水过多或者过少,以免影响杉树的生长和产量。

4. 施肥管理适当的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杉树的产量。

在杉树的生长期,要根据杉树的生长需求,选择适量的肥料进行施用。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钾、磷等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保证杉树的充分生长。

5. 病虫害防治在杉树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病虫害对杉树的危害,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6. 过密管理在杉树的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过密疏伐,避免树木生长过于密集,影响树木的通风透光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通过过密疏伐可以提高杉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7. 剪枝整形在杉树的栽培过程中,及时进行剪枝整形可以有效地促进树木的生长,使树冠更加茂密。

杉树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策略分析

杉树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策略分析

杉树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策略分析杉树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其种植技术非常重要。

杉树是一种落叶针叶树种,枝条笔直,分枝少,挺拔修长,树高可达50米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本文将介绍杉树种植技术要点以及推广应用策略。

一、杉树种植技术要点1.土壤选择杉树喜欢生长在肥沃、酸性和湿润的土壤中。

一般来说,杉树生长的土壤pH值在4.5~5.5之间,土层深度需要在50~80cm之间。

同时,杉树根系也需要一个透气性好的土壤环境。

2.选好种苗杉树的品种繁多,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苗木时,要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根系茂盛的优质苗木。

同时,也要留意苗木是否有病虫害,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

3.种植密度杉树种植密度可以根据所在地理位、土质、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杉树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800~1000株左右。

4.坚持用肥杉树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大量的养分才能快速长成。

在栽种初期,应加强土地的改良,进行多次施肥,以提高杉树的根系生长速度。

同时,可以在生长期间进行适当的草本植物、松树、杨树等杂树的间伐,提高杉树的阳光照射和空气流通能力。

5.管理措施杉树的生长环境需要适合其生长的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等方面的要求。

要加强杉树的日常管理,及时进行修枝、防病虫害等工作。

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病毒、昆虫等对杉树的危害。

二、应用推广策略1.杉树的生态效益是杉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应加强杉林被造林的推广应用工作。

可以通过政府组织的宣传推广、科普活动、科技服务等途径,将杉树种植的技术要点和效益进行深入推广。

2.在生态修复方面,可依据地形、气候及土地的条件逐步实施生态治理,从土地、水资源等层面来调控环境,消除沙漠化、水土流失及岩石侵蚀等问题。

3.在经济效益方面,杉树含油量高、纤维柔软、结实耐用、耐腐朽以及材质轻、强度高等各种特点,在建筑、造纸、木材加工、造船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杉树造林的关键技术分析
作者:陈建修
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04期
摘要:杉树在家具、建筑和桥梁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且其本身材质的耐腐蚀性较强,所以中国的建材中有将近1/4是杉木。

但是杉树的种植对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需要把控其关键性的造林技术。

基于此,从杉树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杉树造林的关键技术,并对杉树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杉树;造林;关键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071-02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文献标志码: B
1 杉树的特征
杉树不仅可以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地,还可以用作造纸。

另外,杉树的树皮以及树叶能够入药,对于止血和祛风燥湿有着较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杉树的种子还可以用作制造肥皂等。

正是由于杉树有如此优良的特性,所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

但是杉树对于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很多杉树林的生长速度较缓,这就需要根据相关技术来把控杉树造林[1]。

一般而言,杉树需要较为肥沃的土壤,透气性较好和酸性的土壤对于杉树的生长较为有利。

对于气温而言,平均年气温处于15~23 ℃最为合适。

在近几年中,我国的杉树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所以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相应的杉树种植技术也在逐渐完善。

2 杉树的关键造林技术
2.1 林地的选择
杉树的主根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根系十分粗壮,其吸水主要是通过根系来进行,因此在选择造林地时,首先要选择土壤较为肥沃和土层较为疏松的地点,阴坡等地质环境就较为适宜种植杉树。

需要注意的是,杉树的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需要确保种植地的土壤水分充足,这样才能给杉树的快速生长奠定基础。

如果林地选择不当,很有可能造成杉树的生长速度较慢问题,还有可能导致杉树苗的成活率较低。

2.2 树种的选择
杉树分为水松、秃杉和落羽杉等,不同的树种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种植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树种。

目前水松和秃杉在我国的分布最为广泛,因为这两种杉树的生长周期较短,而且相应的管理也较为简单[2]。

在具体的种植中,需要切实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从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出发,选择最为适宜的杉树品种。

2.3 栽培技术
杉树的栽培需选择较为恰当的季节,每年的2—3月份种植杉树最为适宜,因为这一时期的湿度和温度十分有利于杉树苗的生长。

在种植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幼苗的长度应为15~20 cm,这种幼苗生长速度较快,而且成活率较高。

种植前还需要把控根系的长度,尽可能地保证根系在种植坑中能够完全地舒展开来。

填土之后还需要轻轻地踩实,平均种植密度以250株/667 m2最为适宜,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壤资源,另一方面还不影响杉树的正常生长。

2.4 种植后的管理
杉树在种植完成之后,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杉树的成活率,最大化地加快其生长的速度。

2.4.1 施肥
杉树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杉树林出现了生长不均衡的情况,相关的技术人员就要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保证杉树生长的各种微量元素。

一般情况下,杉树每年施肥两次就可以,施肥的月份应以5月和8月为宜。

所使用的肥料也要进行相应的选择,杉树生长的前期以农家肥为主,因为农家肥中所含有的各种微量元素对于杉树苗的生长十分有利,可以有效促进其扎根。

在杉树初步生长之后,则是用氮磷钾肥,各种元素的配比需要根据上述的具体生长情况来确定。

当然,在施肥时还需要注意去除杂草,避免杂草和杉树争抢肥料。

2.4.2 病虫害防治
杉树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影响,因此在幼苗时期就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这样才能减少植株的死亡率。

杉树炭疽病在杉树病虫害中较为常见,这一病症在初期并不明显,只是会造成杉树叶片的干枯。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就会严重影响到杉树的健康生长,极容易造成杉树生长的不均衡。

天牛和小卷蛾也会威胁到杉树的生长,对于这类虫害的防治,一般是用稀释后的敌敌畏进行喷洒,以此来确保杉树的正常生长。

对于杉树的整个生长过程而言,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提前进行,及时发现各类潜在的危险,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杉树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3]。

2.4.3 修剪
杉树在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一般是在种植后的第2年进行修剪的操作,修剪选择靠近根部的枝杈进行,修剪之后还要对修剪部位进行相应的处理,通常是涂抹混有消毒水的泥土。

修剪时还要注意保持杉树枝杈的对称性,尽量促进其向上方生长。

2.4.4 间伐
为了保证经济效益,杉树在种植时密度宜较大,以此来避免成活率较低,影响到整个杉树林的发展。

在杉树初步生长之后,土地资源就无法支撑密度较大的杉树生长,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间伐来控制区域内的杉树密度。

间伐一般选择在杉树初步生成时期,这时杉树的生命力较为旺盛,间伐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通常是去除生长情况较差和受到病虫害感染的杉树,促进杉树林的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3 杉树的综合效益
杉树林不仅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国杉树的市场需求量较大、种植面积较广,就是因为杉树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与其他树种相比,杉树的生长速度较快,而且适用范围较广、产量较大,所以在近几年中杉树的市场价格十分稳定,林场也偏好于通过种植杉树来提高经济效益。

杉树材质本身还有着轻柔和芳香耐用的特点,在船舶、建筑、桥梁和造纸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4]。

此外,杉树的树皮和树叶等还可以入药,因此杉树的整体利用率较高。

杉树种植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收益,农民在种植杉树的时候还可以落实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种植杉树对于发展农村或者山地的旅游业也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杉树造林还有着一定的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杉树对于保持水土和绿化环境也有着较大的作用,所以政府大力扶持适宜种植的区域进行杉树造林。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杉树造林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目前初步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可以给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4 小结
杉树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由于其本身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和材质的特性较好,所以我国适宜种植杉树的林场都偏向于选择种植杉树。

但是,杉树的生长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确保其顺利生长。

基于此,本文从杉树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杉树的造林技术和综合效益,分别从林地的选择、树种的选择、栽培技术、施肥、病虫害的防治及修剪间伐等方面来探讨杉树造林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 1 ] 李林波,王玉芬.分析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J].大众科技,2014,16(04):93-95.
[ 2 ] 笙万庆.杉树造林技术应用研究——以维都林场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03):138,141.
[ 3 ] 张所坤.分析杉树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J].生物技术世界,2015(03):26.
[ 4 ] 冯娇银.杉树造林技术及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15,09(09):54-55.
(收稿日期:2018-0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