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doc
绿色建筑自评表

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自评表项目名称: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建设单位: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单位: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负责:陈彩婷项目设计:邬文彬项目校对:李志勇设计审核:韩慧君填表时间:2017年01 月12 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七年一本篇是对本项目的绿色建筑预评估。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同时给业主提供一个了解绿色建筑的窗口,从国情出发,真正提高建筑节能的可操作性,以便后续的申报工作顺利开展。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分类、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关键词是“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绿色建筑的分级目前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 绿色建筑的分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符合以上要求后方可参评,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授牌)。
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符合以上要求后方可参评,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授牌)。
、绿色建筑的规范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条款分析根据《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第七条规定: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
绿色建筑自评估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盖章)
单位工程名称:
装配式情况
建设单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设计单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施工单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用地规划许可证号
用地性质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计容建筑面积
正负零以上建筑面积
容积率
计划开竣工日期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
结构类型
投资规模
装配式建筑面例≤90%
3-5*
管线分离
50%≤比例≤70%
3-5*
绿色建筑Q4
(10分)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满足绿色建筑审查基本要求
4
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一星≤二星≤ 三星
2-6
加分项
Q5
BIM 技术应用
设计
1
生产
1
施工
1
采用 EPC 模式
/
2
装配率
申请奖补面积
实施装配式外墙面积(m2)
外墙面积占比
单位工程
名称
正负零以上建筑面积
主体结构Q1
围护墙和内隔墙Q2
装修和设备管线Q3
绿色建筑
Q4
加分项
Q5
装配率
1
2
3
4
5
6
评 价 项
评价要求
评价分值
计算
分值
项目实施情况
体积或面积或长度
对应部分总体积或总面积或
总长度
比例
评价
分值
得分
主体结构Q1
(45 分)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
A、采用预制构件
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是对建筑物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和评价的文件。
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的一些回答。
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在环境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评估:对建筑物进行能源消耗的评估和计算,包括供暖、制冷、通风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情况。
2. 水资源评估:评估建筑物的用水情况,包括用水量、用水方式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3. 释放污染物评估:评估建筑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包括废气、废水、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情况。
4. 生态影响评估:评估建筑物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建筑物周围的景观和植被等。
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在经济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成本评估:评估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的投资成本,包括设计、建造、设备和材料的成本等。
2. 运营成本评估:评估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包括能源、水资源、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成本。
3. 经济效益评估:评估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包括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建筑价值等方面的效益。
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在社会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居住舒适度评估:评估建筑物对住户的舒适度影响,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室内温湿度、噪音和采光等方面的评估。
2. 健康和福祉评估:评估建筑物对住户健康和福祉的影响,包括室内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等方面的评估。
3. 社区影响评估:评估建筑物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交通状况、社会互动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评估。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价评估报告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评价的重要工具。
通过评估建筑物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表现,可以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促使建筑业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江苏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报审表居住建筑(优选.)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
结构体系
附件
资料
1、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
2、项目场地区位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3、相关评价分析报告及批文。
二、绿色设计审查意见
建设
主管
部门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规划
主管
部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见
(盖章)
年月日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江苏省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报审表(居住建筑)
一、项目基本情况
单位
概况
建设单位
(盖章)
单位代码
法定代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
单位代码
项目负责人
(盖注册章)
项目名称
子项
建设地点
气候分区
建筑节能
类别
□被动系列一□被动系列二□主动 类□主动 类
节能水平
□65%□更高()
绿色建筑
星级目标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填表说明1、此表用于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自行填写;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一、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自评总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自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节地与室内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300字以内)
场地附近不包含以上污染源,并且地处于安全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威胁或危险源
0.18
—
公共建筑权重
0.16
0.28
0.18
0.19
0.19
—
加权得分
12
22
19
13
10
10
自评总分:87;
本项目星级:★★★;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项目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主要功能等概述: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2352,层高为8层,主要功能为办公。
一、 项目概况
项目的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华科绿建模型分析
2、项目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
建筑类型:□住宅、√办公、□商业、□旅馆、□养老、□幼儿园、□医院、□其他
数量:1栋
5、建筑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28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52(平方米),
5、证明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文件,可提供城市(镇)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图纸及文件,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图”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的规划图纸,或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带的规划设计条件。
实际提交材料:
4.1.2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绿色建筑环保指标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环保指标评估报告概述: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和人类健康,以提高建筑能耗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建筑形式。
本报告将对绿色建筑环保指标进行评估,从不同角度探讨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原则和评估方法。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建筑形式。
它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健康舒适和社区互动等方面的要求。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1. 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建筑外墙材料、隔热保温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
2. 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水资源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环境友好:选择低碳材料、绿色建筑产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环境质量。
4. 生态保护:注重保护建筑周边的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5. 健康舒适:通过合理的室内设计、通风系统、光照系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关注居民的健康需求。
6. 社区互动:鼓励居民参与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三、绿色建筑评估指标1. 节能性能评估:评估建筑的能源消耗量、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2. 资源循环评估:评估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3. 环境友好性评估:评估建筑使用的材料是否环保、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 生态保护性评估:评估建筑与周边生态系统的关系、是否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5. 健康舒适性评估:评估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等。
6. 社区互动性评估:评估建筑与社区的互动程度,是否鼓励居民参与环保活动。
四、绿色建筑评估方法1. LEED评估体系: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国际上最为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包括能源与大气、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材料与资源、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报告内容范文

绿色建筑评价报告内容范文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report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绿色建筑评价报告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rom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reports assess the impact of a building on its surroundings, including aspects such as energy efficiency,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aste management.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评价报告评估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保护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These reports also consider the use of eco-friendl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that reduce the building's carbon footprint and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 这些报告还考虑到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的碳足迹和整体环境影响。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reports evaluate the building'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well-being, including factors such as indoor air quality, natural lighting, and thermalcomfort.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评价报告评估建筑对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影响,包括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采光和温度舒适度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居住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二星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〇年六月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评价标准1二、自评总述2三、自评内容3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3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24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4 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24.5 室内环境质量64 4.6 运营管理75四、附录I 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I 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II 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I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IV一、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 绿色建筑设计等级的项数要求(居住建筑)等级一般项(共32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共8项共6项共6项共4项共4项共2项共9项★ 4 2 3 1 1 1 - ★★ 5 3 4 2 2 1 2 ★★★6 4 5 33 2 4二、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2 表2 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情况一般项(共30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共8项共6项共6项共4项共4项共2项共9项达标不达标不参评三、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标准条文达标判定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 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 4.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滑坡、地裂缝、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相关安全规定。
□ 4.1.3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
□ 4.1.4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标准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有关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 4.1.5 种植适应陕西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维护少、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且不得裸露土壤。
□ 4.1.6 陕西省Ⅰ类气候区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 Ⅱ类气候区和Ⅲ类气候区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m2。
□ 4.1.7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4.1.8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4.1.9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 4.1.10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 4.1.11 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
□ 4.1.12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 4.1.13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 4.1.14 根据陕西省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 4.1.15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
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 4.1.16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
□ 优选项4.1.17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 4.1.18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 4.1.19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该项不参与达标)4.1.20 控制住区光污染。
(该项不参与达标)控制项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它保护区。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环评报告书(表);2、场地地形图;3、项目立项书;4、相关证明文件(由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出具)、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4.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滑坡、地裂缝、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相关安全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滑坡、□地裂缝、□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环评报告书(表);2、场地地形图;3、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场址检测报告。
要求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2、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相关专项报告中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4.1.3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项目审批时间年住宅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区用地面积m2 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m2/人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项目审批文件;2、规划图纸(标明技术经济指标)、设计说明。
要求1、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技术经济指标中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等。
实际提交材料 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标准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有关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住区位于气候区,所在城市为,属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小时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规划图纸;1、日照模拟分析报告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
下同。
要求1、小区规划图纸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实际提交材料 4.1.5种植适应陕西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维护少、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且不得裸露土壤。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1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景观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2、种植施工图纸;3、苗木表。
要求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4.1.6陕西省Ⅰ类气候区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 Ⅱ类气候区和Ⅲ类气候区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m2。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住区绿地面积m2 住区用地面积m2 住区绿地率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m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规划图纸(标明技术经济指标);2、绿化层建筑平面;3、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图纸圈出各块范围并注明面积,注明计算依据及计算过程。
要求设计图纸上应标明所有绿地位置、面积,给出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实际提交材料 4.1.7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说明采用何种控制措施避免排放超标(200字以内) 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建筑总平面设计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2、相关专项报告;3、环评报告书(表)。
要求1、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各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2、相关专项报告中应包括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4.1.8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
一般项 4.1.9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住区内是否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是、□否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别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请填写下表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名称类别服务半径(m)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住区规划设计图纸、住区总平面图、相关分析图(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说明、与周边相关城市设施是否协调互补,以及是否将相关项目合理集中设置)。
要求小区规划设计图纸上应标明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服务半径。
实际提交材料 4.1.10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