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方下甘蔗渣堆肥腐熟进程_C_N比值_变化特征_舒成伟

合集下载

不同C_N比对堆肥腐熟度和含氮气体排放变化的影响

不同C_N比对堆肥腐熟度和含氮气体排放变化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9-09-01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资助,编号:2008-aepi-0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019037);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10B05);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89BP7)作者简介:秦莉(1973—),女,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及农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E-mail :ql-tj@ 通讯作者:李国学E-mail :ligx@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2):2668-2673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堆肥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包括NH 3、硫化物、胺类等臭气以及N 2O 等温室气体,这些含氮气体的大量产生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而且导致堆肥产品品质下降。

研究表明,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主要是通过NH 3的挥发,NH 3挥发损失的氮占总氮量的19%~42%[1]。

而Barrington 等发现N 2和NO X 也是N 损失的途径之一[2]。

若以农业废弃物的50%进行堆肥化处理估计,平均氮含量以0.15%计算,则每年由堆肥化造成的氮损失为75万t ,损失的氮相当于163万t 尿素,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C/N 比是指堆肥原料与填充料混合物的C/N 比,初始C/N 比在20~40范围内可成功地进行好氧堆肥。

也有研究证明,C/N 比值为28的处理其表征堆肥腐熟的各项指标均好于C/N 比值为18、35和40的处理[3]。

低C/N 比,特别是当pH 值和温度高时,使废弃物中的氮以NH 3的形成挥发损失,散发出臭味。

但是,当C/N 比高于35时,微生物必须经过多次生命循环,氧化掉过量不同C/N 比对堆肥腐熟度和含氮气体排放变化的影响秦莉1,沈玉君2,李国学2,郭瑞2(1.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30019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摘要:NH 3和N 2O 等含氮气体的排放不仅对堆肥腐熟度和堆肥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同时也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

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对甘蔗生长效应的影响

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对甘蔗生长效应的影响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110609076,202310609170)。

作者简介李赫桐(2001—),男,安徽利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药合成研究。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3-09-06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对甘蔗生长效应的影响李赫桐1,2韦荣耀1农艳丰1李健1*(1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为探究不同配比的鸡粪和菌渣在不同堆肥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3种不同堆肥时间、4种不同配比的鸡粪-菌渣有机肥,通过前期设置基肥、后期追肥的方式作用于12组长势相似的桂糖21号甘蔗苗上,通过测定株高、茎径和分蘖率等生长指标和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找到适合甘蔗生长的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堆肥25d 的鸡粪-菌渣有机肥最适合甘蔗的生长,施用配比为鸡粪∶菌渣=4∶6有机肥的甘蔗在试验中表现最好。

关键词有机肥;菌渣;甘蔗;生长指标中图分类号S96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2-0044-06食用菌菌渣是以农业废弃物(如米糠、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要原料种植食用菌,蘑菇采收之后残留的培养基[1]。

食用菌菌渣是由食用酵母菌丝残体经食用菌酵解、结构上发生变质后的粗纤维、粗蛋白质、多糖及其他多种营养物质所组成的复合体[2],不经再处理很难在农作物上直接使用[3]。

菌渣随意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产生镰孢霉、蚊蝇和农作物害虫等[4],影响作物发育。

将菌渣与动物粪便混合沤肥[5],既可以解决废弃菌渣处理问题,又能降低栽培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

发酵后的鸡粪是一种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其中有机质含量约为23.8%、氮素约为1.57%、磷素约为1.51%、钾素约为0.85%,且富有多种有益的生态功能细菌组和酶类。

在禽畜粪便作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料中,鸡粪能大幅度改善土地中的重金属铅的形态,具有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还可有效抑制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和青枯病等[6]。

甘蔗渣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

甘蔗渣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

甘蔗渣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作者:李永丽孙传伯尹芳张无敌刘士清来源:《硅谷》2009年第02期[摘要]实验在常温条件下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发酵产沼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是一种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其沼气发酵潜力为201mL/gTS,212mL/gVS。

发酵产沼气是提高甘蔗渣燃烧热效率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甘蔗渣发酵沼气潜力中图分类号:O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20010-01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经济作物之一。

在我国大部分的糖厂都是以甘蔗为原料,随之就会产生大量的甘蔗渣。

只有少量的蔗渣被糖厂资源化利用,绝大部分被当作废弃物处理[1]-[3]。

这样不仅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可以被产沼气微生物菌群利用,产生沼气,沼气发酵技术是实现改善环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选择甘蔗渣作为发酵原料,进行沼气发酵产气潜力的实验研究[3]-[7]。

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发酵原料及接种物发酵原料为甘蔗渣,并以实验室长期驯化的猪粪发酵残留物为底物的混合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

经测定原料及接种物的TS与VS及pH值见下表。

2.实验装置自制1000mL实验型水压式厌氧消化批量发酵装置。

常温条件下进行发酵。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设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重复设三个平行实验,配料如下:1.实验组:300g接种物,13.4g甘蔗渣,加水调至1000mL。

2.对照组:300g接种物,加水稀释至1000mL。

(三)测试项目及方法总固体含量(TS)、挥发性固体含量(VS)采用常规分析法,测定原料接种物,以及发酵前后料液的TS、VS。

具体测定方法见文献4。

产气情况记录:本实验采用水压式法收集沼气,每天定时记录各套装置的产气量,根据沼气燃烧时的火焰颜色,采用火焰颜色光谱法[8]确定气体中甲烷的含量。

甘蔗渣的综合利用

甘蔗渣的综合利用

3
甘蔗渣成分特点
在适宜的营养(特别是氮素)、温度、湿度、通气量和pH值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繁衍,使秸秆分解,把碳、氮、 磷、钾和硫等分解矿化或形成为简单的有机物和腐殖质的过程。 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占极大的比例,纤维素是葡萄糖的聚合物,由于结构特殊,因此有抵抗各种氧化剂的 能力,只能被浓酸水解。微生物和对纤维素的作用,完全取决于微生物的功能和分解条件。纤维素的分解分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纤维糊精、纤维二糖,在纤维二糖酶的作用 下生成葡萄糖。第二阶段是水解产物的发酵过程。第二阶段好气微生物和厌气微生物的发酵产物有所不同。好 气纤维分解菌能将纤维素完全分解,只产生CO2、一些粘液物质、色素和大量微生物细胞物质,30%~40%分 解的纤维素可以转变成纤维素分解菌的细胞物质;嫌气性纤维分解菌则发酵成各种有机酸(醋酸、丙酸、丁酸、 蚁酸、乳酸和琥珀酸等)、醇类、二氧化碳和氢气。 木质素是复杂的植物物质,是具有某些侧链的苯环结构,很难分解。一些细菌和高等真菌能把木质素的侧链及 芳香环氧化,进而裂解木质素。在堆肥中有相当数量的木质素形成腐殖质,它是植物营养的储存库,也是土壤 肥力的基础。 半纤维素包括多种化合物,有多缩醣醛和多缩糖醛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多糖水解成简单的单糖类 (C6H12O6、C5H10O5),多缩糖醛酸水解成糖醛酸或醣醛酸糖酸和糖的混合物。主要被真菌和细菌所分解。作 物的秸秆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2
甘蔗渣的组成
干蔗渣主要成分分析:
项目 全纤维素 木质素 多缩戊糖 灰分 1%NaOH抽出物 苯和醇抽出物
数值(%) 59 20 20 1 35.95 4.23
备注 以重量计 以重量计 以重量计 以重量计 以重量计 以重量计

甘蔗渣高沸醇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规律

甘蔗渣高沸醇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规律

甘蔗渣高沸醇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规律王景全;赵红;胡湛波;刘世锋;胡会超;柴欣生【摘要】研究了甘蔗渣在1,4-丁二醇溶剂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碳水化合物随保温温度和时间的溶出规律及其溶出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适合甘蔗渣1,4-丁二醇预处理的溶剂浓度为60%;在此条件下,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反应均可分为大量溶出和残余溶出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木质素溶出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98.6 kJ/mol和152.3 kJ/mol,碳水化合物溶出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17.4 kJ/mol和125.9 kJ/mol.当残余木质素量降至约为3.2%后,纤维素将发生严重降解.%This paper reports the kinetic dissolution behaviors of lignin and carbohydrate in bagasse during 1,4-butanediol pretreat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e the solvent concentration of 60% is suitable,which will be economically feasibl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olvent recycling.The lignin and carbohdrate dissolution undergoes bulk and residual srages,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ose two stages for lignin are 98.6 and 152.3kJ/mol resoectively,and 117.4and 125.9kJ/mol for carbhydrate respectively.The cellulose will be degraded seriously when rhe content of lignin in the bagasse is reduced to less than 3.2%.This data are of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optimzing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bagasse biorefinery using 1,4-butanediol solvent.【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甘蔗渣;1,4-丁二醇;高沸醇预处理;木质素;碳水化合物【作者】王景全;赵红;胡湛波;刘世锋;胡会超;柴欣生【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永凯糖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环境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43+.9随着石油等化工能源的日益枯竭,对可再生生物质的精炼已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1]。

甘蔗渣氨化处理可提高粗蛋的白含量

甘蔗渣氨化处理可提高粗蛋的白含量
物的资源 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入研究甘蔗渣氨化处理过程中粗蛋白形成的机理,探索最佳 氨化条件,以提高粗蛋白的产量和品质。
02
开发新型的甘蔗渣氨化处理技术,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
探讨甘蔗渣氨化处理与其他生物技术的结合,如发酵、酶解等
03
,以提高粗蛋白的利用价值和功能性。
技术改进和优化建议
1
优化氨化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氨水浓度等 参数,以提高粗蛋白的提取率和纯度。
甘蔗渣氨化处理可提高粗蛋 的白含量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甘蔗渣概述 • 氨化处理技术 • 甘蔗渣氨化处理提高粗蛋白含
量的研究 • 甘蔗渣氨化处理提高粗蛋白含
量的实际应用 • 对甘蔗渣氨化处理提高粗蛋白
含量的展望
01
甘蔗渣概述
甘蔗渣的来源和特性
来源
甘蔗渣是甘蔗榨糖后的废弃物, 主要来源于甘蔗种植和制糖业。
研究方法
01
选取新鲜甘蔗渣作为原 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 氨水进行氨化处理。
02
处理后的甘蔗渣进行晾 干、粉碎、过筛,得到 氨化甘蔗渣。
03
对比氨化处理前后的甘 蔗渣,分析其营养成分 的变化,特别是粗蛋白 含量的变化。
04
通过实验数据,评估氨 化处理对甘蔗渣粗蛋白 含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和讨论
经过氨化处理的甘蔗渣,其粗 蛋白含量显著提高,由原来的
环保领域
氨化处理还可应用于环保领域,如将城市垃圾进行氨化处理 ,将其转化为肥料或生物燃料,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氨化处理的优势与局限性

甘蔗渣熟料袋栽草菇组合配方的研究

甘蔗渣熟料袋栽草菇组合配方的研究

甘蔗渣熟料袋栽草菇组合配方的研究作者:马海霞屈直侯立娟谢晴宜李玉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6年第03期摘要研究不同甘蔗渣栽培料配方熟料栽培对草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采用甘蔗渣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稻草熟料栽培草菇,设置6个栽培料配方,观察记录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及草菇产量和质量。

结果表明:甘蔗渣替代稻草做20%处理(配方①)是理想的草菇熟料栽培配方,草菇在此配方上的菌丝生长速度稍低于全稻草配方(CK),但在长势、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及投入产出比都强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配方。

关键词甘蔗渣;熟料栽培;草菇分类号 S646.13;TS249.2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3.013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combination formula and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a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six formulas on different bagasse and straw compos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s the best treatment of substituting straw with 20% of bagasse with sterilized material. The mycelial growth rate of V. volvaxea is slightly slower than CK, but the growth potential, the yield, the characters of fruit bodies, 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and the ratio of investment to yield in the treatment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reatments and CK.Keywords bagasse ; cultivation with sterilized material ; Volvariella volvacea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食用菌,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享有“素中之荤”的美称,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3]。

甘蔗渣两级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甘蔗渣两级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2014年8月农业机械学报第45卷第8期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4.08.030甘蔗渣两级快速热解特性研究*张俊姣叶小宁张润禾陆强王体朋董长青(华北电力大学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2206)摘要:利用Py-GC /MS (快速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进行了甘蔗渣的两级快速热解实验,考察了甘蔗渣一级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特性以及一级热解温度对后续二级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渣低温一级热解产物富含4-乙烯基苯酚(4-VP ),在250ħ热解时4-VP 的选择性最高(相对峰面积百分比高达48.11%),而在300ħ热解时4-VP 的产率最大。

一级热解温度对后续二级热解产物分布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一级热解温度的升高,二级热解产物中左旋葡聚糖(LG )含量显著增加,而多数其他产物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根据产物组成可以判断,300ħ下的一级热解固体产物进行二级热解所获得的生物油,与甘蔗渣直接在500ħ快速热解获得的生物油相比,具有更高的燃料品位。

由此可确定甘蔗渣两级快速热解的应用方式应为:首先在300ħ下进行一级快速热解制备4-VP ,随后对固体残渣在500ħ进行二级热解获得高品位生物油。

关键词:甘蔗渣两级快速热解4-乙烯基苯酚生物油中图分类号:TK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98(2014)08-0190-07收稿日期:2014-02-15修回日期:2014-04-16*“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30B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6052)作者简介:张俊姣,讲师,主要从事生物质高效热解转化研究,E-mail :zjunjiao@163.com 通讯作者:陆强,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高效热解转化研究,E-mail :qianglu@mail.ustc.edu.cn 引言生物质常规中温快速热解液化获得的生物油是一种由水分和数百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可作为液体燃料或者化工原料应用于不同的领域[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 全氮采用蒸馏定氮法; 有机 碳采用油浴加热 - K2 Cr2 O7 容量法; 全磷采用钒钼 黄比色法; pH 值采用 pH 计测定; EC 值采用 DDS - 11A 型电导率仪于 25℃ 下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不同配方基质堆沤过程中“C / N 比值”的变化 特征 表 3 为甘蔗渣堆沤过程中总氮的变化。 由表 3 可以看出,总氮量的变化与堆沤时间并
甘蔗渣、滤泥来自于景谷糖厂的废弃物。甘蔗 渣的理化性质见表 1。
Tab. 1
表 1 堆肥原料的基本理化性质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t
material
%
原料
pH 值 总碳
总氮
碳氮比 / ( C /N)
粗蛋 白质
粗纤维 粗脂肪 粗灰分
甘蔗渣 4. 50 44. 30 0. 31 143. 0 2. 0 45 0. 7 2. 6
( 1. Jinggu County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Jinggu,Yunnan 666400,China; 2.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Kunming 650204,China)
滤泥 4. 20 36. 24 2. 30 15. 8 — — — —
牛粪 7. 21 35. 30 1. 68 21. 0 — — — 25. 7
1. 3 试验设计 将供试基质材料按不同配比、不同堆沤方式设
9 个处理,以纯甘蔗渣为对照( 表 2) ,不同处理之间 肥堆的大小一致,约 1. 5 m × 1. 5 m × 1 m,含水量一 致,约 40% ~ 60% 。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每次翻堆时取样,每个处理随机分层取 20 个 点,使样品总量达 500 g,进行总 C / N 测定,基质堆 沤成熟后,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物理性质测定指标 有: 新鲜基质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
新鲜基质含水量( w% ) : 采用烘干法,烘干温度 稍低,以不超过 95℃ 为宜。
容重( BD) : 新鲜基质样品均匀装入套有环套的
表 2 甘蔗渣堆肥用作育苗基质的试验设计 Tab. 2 Experimental design of sugar cane bassage compost
used as substrates
处理号 堆肥方式
物料及配比( 湿重比)
1#
地面
甘蔗渣颗粒直径约 3 ~ 5 mm,尿素 7. 5 kg,V堆 = 1. 5 m3
无正负相关关系,所有处理的总氮在堆肥期间都有 一个下降阶段。这可能是由于在堆肥过程中有机物 的矿化分解及无机氮在高温过程中的损失而引起。 堆肥后期微生物的固氨作用减少了后期氮损失量, 使堆肥产品全氮量趋于稳定,这与 Goyal 等人的研 究结果一致[8]。
舒成伟1 ,聂艳丽2 ,陆 斌2
( 1.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景谷 666400; 2. 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 试验通过对不同配方甘蔗渣堆肥腐熟进程的“C / N 比值”变化特征分析及堆肥后的基质的理化性状的测定, 筛选出适宜的育苗基质配方。结果表明: 基质配方 6#、7#在理论上最为理想,即以地面堆沤方式,粪肥占堆体积的 10% 或者每立方米加入 1 kg 尿素,C / N 比值在 15 ~ 20,且能满足育苗需要的理化性质要求。理想配方的容重在 0. 5 ~ 0. 8 g / ml 范围内,总孔隙度 70% ~ 90% ,持水孔隙度不低于 50% 。 关键词: 甘蔗渣堆肥; 腐熟进程 C /N 比值; 育苗基质
8#
坑式
V堆 = 3 m3
甘蔗渣粗糙度大约 4 ~ 7 mm,尿素 6. 67 kg / m3 ,
9#
坑式
V堆 = 3 m3
注: 复合肥为 N 15% 、P2 O5 15% 、K2 O 15% 。
1. 4 试验管理 基质研发试验分成三大阶段: 准备阶段、降解阶
段及成熟阶段。首先收集甘蔗渣堆放于露天,剔除 其中的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用机器将甘蔗渣切碎, 颗粒直径 5 ~ 10 mm,然后加入肥料调节 C / N 比,加 水润湿,使水分含量约为 40% ~ 60% ,充分混匀,堆 成 1. 5 m 高。每 2 个星期翻堆 1 次。每次翻堆时, 如果水分不足 50% ,应及时补充水分,即用手握紧 基质,没有水滴滴下,而基质本身又能成团聚为佳。 成熟阶段为使基质的颗粒大小适宜装盘,需根据实 际情况将其搅碎、过筛。 1. 5 基质物理性质测定方法[5,6]及测定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基质以甘蔗渣为原料,辅以不同配比的 有机肥料或生物肥料,温室堆沤而成,采用遮荫棚堆 沤与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 1 试验时间及地点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2 月,在景谷傣族彝族 自治县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苗圃进行堆沤试 验,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试验室进行理化性质 分析。 1. 2 供试基质材料
目前已 有 多 家 研 究 所 或 生 产 单 位 成 功 的 应
收稿日期: 2012-03-14 基金项目: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4C0027Q) ;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云南珍贵速生阔叶树种基质育苗关键技术推 广示范”。 作者简介: 舒成伟( 1979- ) ,男,云南景谷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通迅作者: 陆 斌( 1966- ) ,男,云南昆明人,研究员。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kmlubin@ 163. com
中图分类号: S71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168( 2012) 03-0030-05
Characteristics of “C / N Ratio”in the Different Formula of Bagasse Compost
SHU Cheng-wei1 ,NIE Yan-li2 ,LU Bin2
我国是仅次于巴西和印度的世界第三甘蔗种植 大国,甘蔗作为大宗的糖料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 占有重要地位。云南省热区是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之 一,甘蔗榨糖后的渣粕,称其为甘蔗渣( Sugar Cane Bassage) ,质粗,蛋白质含量和热量均比较低,一般
含干物质 90% ~ 92% 。甘蔗渣具有高碳氮比,必须 加入合适比例的氮素才能满足微生物迅速分解的需 要,采用生物技术,经过堆沤腐熟的甘蔗渣可变废为 宝,作为农业、林业生产上用的育苗基质。
碳和氮是堆肥过程的 2 个基本元素,并且它们 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3,4]。堆肥中的细菌和真菌需 要碳作为能量来源,而氮作为蛋白质来源。有机物 质中大部分是碳,它与足够的氮混合以促进降解过 程。碳氮的重量比大约为 30∶ 1,100 磅的碳中应加 3 ~ 4 磅的含氮物质,这有利于堆肥过程的有效性和 快速性。在试验中所加入的调节剂是牛粪与复合 肥,在甘蔗渣降解过程中,牛粪中含有的大量有益微 生物菌群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糖厂的废弃 物甘蔗渣进行基质研发试验,通过不同配方、不同堆 沤方式使甘蔗渣堆肥腐熟,使其用作林业生产的基 质育苗,为糖厂变废为宝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to get the most suitable substrate formula was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 / N ratio”in different formula of bagasses compost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agasse compos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ormula 6# and 7# were the best in theory by the mean of composting on the ground in the condition of experiment,composted with 10% manure or with 1kg urea in 1 m3 pile,“C / N ratio”ranged between 15 and 20,and two formulas could meet the seedling growth need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ideal formula was named as unit weight was 0. 5-0. 8g / ml,total porosity was about 70% and 90% ,and water holing capacity was not less than 50% . Key words: bagasse compost; composting process C / N ratio; nursing substrate
甘蔗渣颗粒直径约 3 ~ 5 mm,生物肥 1. 5 kg,
2#
地面 尿素 6 kg,V堆 = 1. 5 m3
甘蔗渣粗糙度大约 4 ~ 7 mm,生物肥 1. 5 kg,
3#
地面 尿素 6 kg,V堆 = 1. 5 m3
甘蔗渣粗糙度大约 4 ~ 7 mm,复合肥 20 kg,
4#
地面
V堆 = 3. 5 m3
第3 期
舒成伟,等: 不同配方下甘蔗渣堆肥腐熟进程 “C / N 比值”变化特征
·31·
用[1],甘蔗渣 在 烤 烟 漂 浮 育 苗 中 得 到 很 好 地 应 用, 在添加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堆沤甘蔗渣配以 25% 膨 化珍珠岩和 10% 煤渣的烤烟漂浮育苗基质上烤烟 能较好地出苗、生长和成苗,大田生长发育也优于其 他方 式 培 育 出 烟 苗。于 文 进 等 ( 2003 ) 的 研 究 表 明[2],由于 甘 蔗 渣 本 身 存 在 的 微 生 物 种 类 和 数 量 少,同时由于甘蔗渣中残存有一定数量的蔗糖,会造 成自然堆沤过程酸度过大,导致微生物难以大量繁 殖和存活,所以堆肥效果极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