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标准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指标腐熟度是堆肥中的有机质经过矿化、腐殖化过程最后达到稳定的程度,是评价污泥堆肥成熟程度的参数[ 1 ];腐熟度是反映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化学稳定度的指标。
腐熟度判定对堆肥工艺和堆肥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堆肥使用后对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腐熟的堆肥施入土壤后,能引起微生物的剧烈活动导致氧的缺乏,从而导致厌氧环境,还会产生大量中间代谢产物——有机酸及还原条件下产生的NH3、H2S 等有害成分,这些物质会严重毒害植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未腐熟的堆肥散发的臭味给利用带来了很大不便[2],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国内外在腐熟度评价方面提出了众多指标和方法,但目前仍未形成一种公认的腐熟度指标。
国内以李承强等的堆肥腐熟度指标应用最为普遍,它把堆肥腐熟度指标划分为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物理学指标易于检测,常用于描述堆肥过程所处的状态;堆肥过程是有机物的生化转化过程,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1、物理学指标物理学指标包括温度、气味和颜色等。
判断标准是:堆肥开始后,堆体温度逐渐升高再降低,腐熟后与环境温度一致;堆肥原料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并在堆肥过程中产生H2 S、NO2等难闻的气体,良好的堆肥过程会使这些气味逐渐减弱并在堆肥结束后消失;堆肥过程中堆料逐渐发黑,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呈黑褐色或黑色;堆肥的丙酮萃取物在665nm 的吸光度随堆肥的时间呈下降趋势,E665 < 0. 008。
2、化学指标化学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挥发性固体(VS)、阳离子交量(CEC)、易降解有机质、腐殖质物质的变化、C /N等,见表1.1。
3、生物学指标生物学指标包括微生物活性测试、发芽试验和卫生学指标,见表1.2表1.1 化学指标表1.2 生物学指标3结语堆肥腐熟度的判定是评价堆肥过程及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尺度,堆肥过程的复杂程度使得单一指标难以胜任,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与生物学指标结合起来用以评价腐熟度是较好的分析方法。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是衡量有机肥料经过堆肥或腐熟过程中是否达到适合施用的程度的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腐熟有机肥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40%左右。
2.碳氮比(C/N比):碳氮比是评价有机肥腐熟性的重要指标。
腐熟程度高的有机肥,其C/N比会较低,通常在10:1至20:1之间。
3.有机质含量:腐熟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通常较高,说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较为完全。
4.pH值:腐熟有机肥的pH值应接近中性或偏碱性,适合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
5.氮、磷、钾含量:通过分析有机肥中的氮、磷、钾含量来评价其腐熟程度。
腐熟程度高的有机肥,其养分含量会更加平衡和稳定。
6.味道和气味:腐熟有机肥通常具有稳定的土壤气味,不具有刺激性或难闻的气味。
7.微生物活性:有机肥腐熟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微生物活性。
腐熟有机肥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表明堆肥过程中生物降解的程度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仅作为评价有机肥腐熟度的参考依据,综合评价更为准确。
同时,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对应的理想腐熟度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的有机肥类型和使用目的进行适当调整和考虑。
有机肥料标准

有机肥料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标准类别:NY-行业标准(农业)关键词:有机肥料标准号:NY525—2002 标准名称:有机肥料* 标准分类:农业土壤化肥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绿肥、农家肥和其他农民自积自造的有机粪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8172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又适用于本标准。
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合碳物料。
4要求外观;有机肥料为褐色或灰褐色,粒状或粉状,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项目指标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30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以干基计)/(%)≥水分(游离水)含量/(%)≤20酸碱度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应符合GB8172的要求。
5试验方法本标准中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
所列试剂,除注明外,均指分析纯试剂。
自制“生物有机肥”发酵腐熟工艺流程

自制“生物有机肥”发酵腐熟工艺流程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未经腐熟的肥料肥力会受限,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自制生物有机肥发酵腐熟工艺流程。
一、有机物料配方。
有机物料配方主要是指畜禽粪便与秸秆等的比例,建议按照7:3(按干物质计算)进行,该比例碳氮比适宜,既有利于保氮,又有利于疏松通气,发酵腐熟效果好。
二、腐熟菌剂保存和活化。
腐熟菌剂是活性物质,应在避光阴凉处储存,不要在阳光下曝晒。
生产时,提前半天或一天进行菌种活化。
活化方法:将菌种按照1:10 的比例加35℃左右的温水,同时加入红糖和麸皮各1%,搅拌均匀。
每10 公斤菌种可以制作出100 公斤活化菌种,可以处理20-25 方的鸡粪。
将拌好的菌种放置3-4 小时活化,使菌种数量、活性增加2-10 倍。
但活化时间不宜过长,超过12 小时其活性会下降。
三、生物肥腐熟工艺。
1)菌种活化好之后,与生产需要的秸秆(最好进行粉碎)等干物质拌合,尽可能混合均匀,备用。
2)将拌合好的菌剂、秸秆等与鸡粪等尽快搅拌均匀。
搅拌好的物料含水量应该在50-55%之间,松散透气最佳。
3)将拌好的物料堆成条垛,高度80-120 公分,宽度不小于2.5米,截面为梯形。
4)由于是好氧发酵,发酵过程中氧气越充足效果越好。
因此堆积好的物料,第2、3 天开始翻堆,每隔2 天翻一次。
翻堆的作用有三个:一是透气,向料堆内供氧,促进物料的发酵腐熟;二是搅拌均匀,使表层物料能翻到内部,通过高温使表层的病害微生物、病虫卵等也被彻底杀死。
一般在夏秋季节第二天即可升温(冬天气温低的情况下启动稍慢),3 天左右即可达到50℃以上,5-7 天能升到70℃,在此温度下维持7-10 天,即可有效杀死各种病菌害虫,降解纤维,合成各种腐殖质,除臭效果明显。
三是降温,料堆温度超过70℃时,应及时翻堆降温,促进物料中腐殖质的形成。
有机肥好氧发酵六大注意事项

有机肥好氧发酵六大注意事项一、碳氮比适宜25:1好氧堆肥原料C/N为(25~35):1时发酵过程最快,若C/N过低(20:1)时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因能量不足而受到抑制,导致分解缓慢且不彻底,而作物秸秆C/N过大【多为(60~80):1】时应该加入人畜粪尿等含氮物质,碳氮比调节到30:1以下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堆肥中有机质的分解,缩短发酵时间。
二、含水率50%~60%,水分是堆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微生物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充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微生物只能摄取溶解性养料,吸水软化后的堆肥材料易被分解,含水率高于80%时水分子充满颗粒内部并溢到粒子间隙,减少堆体孔隙并增加气体传质阻力,造成堆体的局部厌氧,抑制好氧微生物活动,不利于物料高温好氧发酵,含水率低于40%会增加堆体孔间隙度,增大水分子散失量,致使堆体缺水,不利于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发酵,水分少了可以用粪水或湿粪便,水分多了可以加入农作物秸秆、锯末、食用菌糠。
三、含氧率8%~18%,堆肥需氧量的多与少与堆肥中有机质含量相关,有机质越多其耗氧量越大,一般堆肥过程中的需氧量取决于被氧化的碳量,堆肥初期是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活动,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通风不良,好氧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堆肥腐熟速度缓慢,如果通风过盛,不仅堆内水分和养分损失过多,而且造成有机质的强烈分解,对腐殖质的积累不利。
四、温度50~65℃,堆肥初期,堆体温度一般与环境温度接近,经中温菌1~2天的作用使堆肥快速升温,堆体温度达到50~65℃一般维持5~6天高温期以杀死病原菌、虫卵和草籽,达到无害化指标并起到脱水作用,最后温度降低以利于养分转化和腐殖质的形成,温度过低将延长堆肥腐熟的时间,而过高的温度(>70℃)对堆肥微生物生长活动产生抑制过度消耗有机质,并造成大量的氨挥发,影响堆肥质量。
五、酸碱度pH6~9,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微生物适宜在pH是中性或者微碱性,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堆肥的顺利进行,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的畜禽粪便的最佳pH值在7.5~8.0之间,当pH值≤5.0时底物降解速率几乎为0。
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标准

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标准(最全详解)一、有机肥发酵腐熟度的现有评价指标虽然国内外在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面已经作了广泛而且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但仍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堆肥腐熟度指标。
堆肥腐熟度指标划分为三类: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 (包括腐殖质 ) 和生物学指标。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法分为表观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波谱分析法及植物生长分析法 4 类,与前者的分类方法也比较相似。
生物有机肥堆肥腐熟度指标详解如下:(1)物理学指标或表观分析指标:指堆肥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比较直观的性质,如温度、气味和颜色等。
具体有:① 温度:堆肥开始后堆体温度是逐渐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过程,而堆体腐熟后堆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或稍高于环境温度,一般不会明显变化,因此温度是堆肥过程中最重要的常规检测指标之一;②气味:堆肥原料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并在堆肥过程中会产生H2S ,NO 等难闻的气体,而良好的堆肥过程后这些气味逐渐减弱并在堆肥结束后消失,所以气味也可以作为堆肥腐熟的指标;③ 颜色:堆肥过程中堆料逐渐发黑,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呈黑褐和黑色,颜色也可以作为一判断标准;④吸光度变化:对不同时间的堆肥的水萃取物在波长280 nm ,465 nm 和 665 nm的光学性质研究表明,由于个别有机成分的少量存在,抑制了对短波的吸收,而对665 nm 波长的可见光影响较少,由此通过检测堆肥萃取物在波长665 nm 下的吸光度变化可反映堆肥腐熟度。
(2)由于物理学指标难于定量化表征堆肥过程中堆料成分的变化,所以通过分析堆肥过程中堆料的化学成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以评价堆肥腐熟度的方法更常用一些。
这些化学指标有:有机质变化指标、氨氮指标、腐殖化指标、碳氮比和有机酸等。
具体内容包括:① 在堆肥过程中,堆料中的不稳定有机质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矿物质和稳定化有机质,堆料的有机质含量变化显著,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反映有机质变化的参数 (如 COD ,BOD 及 VS 等)的测量及某些有机质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来表征腐熟度;② 在堆肥的生化降解过程中含氮的成分发生降解产生氨气,在堆肥后期部分氨气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所以可以用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存在判断腐熟度,并且由于这两个指标的测定较为快速而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③ 堆肥过程中伴随着腐殖化的过程,研究各腐殖化参数的变化是评价腐熟度的重要方法,由此提出 CEC( 阳离子交换容量 )、腐殖质 HS 、腐酸 HA 、富里酸 FA 、富里部分 FF 及非腐殖质成分 NHF 等参数用以评价堆肥腐熟度;④ 碳源是微生物利用的能源,氮源是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碳和氮的变化是堆肥的基本特征之一, C/N(固相 )是最常用于评价腐熟度的参数。
有机肥料标准

有机肥料标准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标准类别:NY-行业标准(农业)关键词:有机肥料标准号:NY 525—2002标准名称:有机肥料*标准分类:农业土壤化肥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绿肥、农家肥和其他农民自积自造的有机粪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8576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1838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又适用于本标准。
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合碳物料。
4 要求4.1 外观;有机肥料为褐色或灰褐色,粒状或粉状,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4.2 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项目指标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 30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以干基计)/(%)≥ 4.0水分(游离水)含量/(%)≤ 20酸碱度pH 5.5-8.04.3 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应符合GB8172的要求。
5 试验方法本标准中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
所列试剂,除注明外,均指分析纯试剂。
怎样腐熟有机肥,豆腐渣怎样发酵成有机肥

怎样腐熟有机肥,豆腐渣怎样发酵成有机肥将牲畜粪尿一层一层的堆积起来,注意一边堆积一边压紧,肥堆的高度控制在1.5-2米,如果牲畜粪尿太干,适量加水保持湿润,最后用泥土把肥堆封好发酵即可。
将温度控制在15℃-35℃之间。
3-4个月后达到半腐熟的状态,完全腐熟需要6个月以上。
另外,把新鲜的牲畜粪尿疏松堆积在积肥场地,短时期内可以完成腐熟。
一、怎样腐熟有机肥1、将牲畜粪尿在积肥场地一层一层的堆积起来,一边堆积一边压紧。
如果牲畜粪尿太干,适量加水保持湿润,肥堆的高度控制在1.5-2米左右,堆积完成后用泥土把肥堆封好。
发酵期间将温度控制在15℃-35℃之间。
采用这种方法腐熟有机肥,氮损失较少。
肥料经过3-4个月后可以达到半腐熟的状态,6个月以上才能够完全腐熟。
2、把新鲜的牲畜粪尿疏松堆积在积肥场地,堆积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
在高温的环境下,牲畜的粪尿腐熟分解是比较快的,在短时期内可以通过疏松堆积法制造出腐熟有机肥料。
二、豆腐渣怎样发酵成有机肥1、找一个大的塑料空桶或大油桶,把豆渣放进去,然后加水,水量不要太多,因为发酵会产生一些气体,间隔几天打开瓶盖透透气,然后再密封起来,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
一般夏天高温天气两三个月即可发酵完成。
使用时取上方的清液兑水来浇花,清液和水的比例为1:10。
这样发酵好的豆渣属于高钾肥料,肥效长,而且不容易烧花。
另外,底部的豆渣可以拿出来晾干,当作底肥可以疏松透气,增加土壤的活性物质,让土壤变得更加有有肥力。
2、把豆渣放在一个大的泡沫箱里面,埋上一层土,再放一层豆渣,一层土一层豆渣,这样把它堆积起来。
然后密封住,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让其发酵,三四个月后刨开之后就是养分丰富的营养土了。
这样的营养土用来养花,不用加底肥,不用施肥,基本上没有异味。
但是,这种含有机质的土壤比较爱生小虫,使用的时候建议掺配一些杀菌剂,防止生虫。
这样制成的肥料肥效充足,可以使花草长得特别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标准(最全详解)
一、有机肥发酵腐熟度的现有评价指标
虽然国内外在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面已经作了广泛而且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但仍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堆肥腐熟度指标。
堆肥腐熟度指标划分为三类: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包括腐殖质)和生物学指标。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法分为表观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波谱分析法及植物生长分析法4类,与前者的分类方法也比较相似。
生物有机肥堆肥腐熟度指标详解如下:
(1)物理学指标或表观分析指标:指堆肥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比较直观的性质,如温度、气味和颜色等。
具体有:
①温度:堆肥开始后堆体温度是逐渐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过程,而堆体腐熟后堆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或稍高于环境温度,一般不会明显变化,因此温度是堆肥过程中最重要的常规检测指标之一;
②气味:堆肥原料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并在堆肥过程中会产生H2S,NO等难闻的气体,而良好的堆肥过程后这些气味逐渐减弱并在堆肥结束后消失,所以气味也可以作为堆肥腐熟的指标;
③颜色:堆肥过程中堆料逐渐发黑,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呈黑褐和黑色,颜色也可以作
为一判断标准;
④吸光度变化:对不同时间的堆肥的水萃取物在波长280 nm ,465 nm和665 nm 的光学性质研究表明,由于个别有机成分的少量存在,抑制了对短波的吸收,而对665 nm波长
的可见光影响较少,由此通过检测堆肥萃取物在波长665 nm下的吸光度变化可反映堆肥腐熟度。
(2)由于物理学指标难于定量化表征堆肥过程中堆料成分的变化,所以通过分析堆肥过程中堆料的化学成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以评价堆肥腐熟度的方法更常用一些。
这些化学指标有:有机质变化指标、氨氮指标、腐殖化指标、碳氮比和有机酸等。
具体内容包括:
①在堆肥过程中,堆料中的不稳定有机质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矿物质和稳定化有机质,堆料的有机质含量变化显著,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反映有机质变化的参数(如COD,BOD及VS等)的测量及某些有机质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来表征腐熟度;
②在堆肥的生化降解过程中含氮的成分发生降解产生氨气,在堆肥后期部分氨气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所以可以用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存在判断腐熟度:并且由于这两个指标的测定较为快速而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③堆肥过程中伴随着腐殖化的过程,研究各腐殖化参数的变化是评价腐熟度的重要方法,由此提出CEC(阳离子交换容量)、腐殖质HS、腐酸HA、富里酸FA、富里部分FF 及非腐殖质成分NHF等参数用以评价堆肥腐熟度;
④碳源是微生物利用的能源,氮源是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碳和氮的变化是堆肥的基本特征之一,C/N(固相)是最常用于评价腐熟度的参数。
而也有研究指出微生物在对堆肥原料的降解中代谢发生在水溶相,因此水溶性有机碳/有机氮的指标可以作为堆肥腐熟度的参数;
⑤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未腐熟的堆肥中,可通过研究有机酸的变化评价堆肥腐熟度。
(3)堆料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及堆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常用于评价堆肥腐熟度。
这些指标主要有呼吸作用、生物活性及种子发芽率实验等。
具体有:
①堆肥是富含腐殖质的稳定产品,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此时腐殖质的生化降解速率及二氧化碳产生和氧气消耗都较慢,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的产生和微生物的耗氧速率作为反映腐熟度的指标;
②同时也可以用反映微生物活性变化的参数如酶活性、ATP和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来表征堆肥的稳定和腐熟;
③未腐熟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可用堆肥和土壤的混合物中植物的生长状况来评价堆肥的腐熟度,考虑到堆肥腐熟度的实用意义,这是最终和最具说服力的评价方法。
(4)波谱分析法可以从物质结构的角度认识堆肥过程和腐熟度问题,迄今为止较多使用的是13C-核磁共振法和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可以辨别化合物的特征官能团,核磁共振法可提供有机分子的骨架信息。
二、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指标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这些评价腐熟度指标的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有碳氮比指标,耗氧速率的测定,N03--N 和NH4+-N的测定比较快速而简单,而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堆料产生的C02气体以确定其产生量的方法经常作为标准的实验室对比试验方法。
但是应用这些评价方法经常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堆肥的腐熟度受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单个指标的评价只能片面地反映某个阻碍因素的作用,不能最直
接反映植物的生长特性。
因此,不能用单一的指标评价堆肥的腐熟度。
而堆肥产品最终要作为有机肥应用于作物的生产,种子发芽指数是一个很好的生物指标,综合反映了堆肥产品的植物毒性,所以目前较为认同的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法是将化学指标与生物指标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多个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堆肥的腐熟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堆肥质量委员会(CCQC)建议必须用两项以上的化学/生物指标来评价堆肥的腐熟度。
评价指标由三部分组成:
①碳氮比;
②A组测试指标中的至少一项;
③B组测试指标中的至少一项。
在进行A组和B组的测试之前,C/N的测试必须要达到小于或等于25。
A组测试指标:主要是表征堆肥中有机物质的降解程度,内容有CO2的释放量、氧气的消耗速率和自热产生量。
B组测试指标:主要是表征堆肥产品可能会对植物产生的毒性的一些化学性质,内容有NH4+-N和N03--N的比例、氨浓度、挥发性有机酸的浓度及种子发芽或植物生长试验。
三、种子发芽率实验
对于一些有机肥生产厂家而言,判断堆肥腐熟度的指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可完成:
⑴感官指标:即温度、气味和颜色等指标,需要定时记录。
⑵生化指标:C/N,有机质,腐植化等指标。
⑶生物学指标:种子发芽率实验
一般种子发芽率在50%以上则表示有机肥基本腐熟。
以小青菜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放入一张滤纸,编号1号,2号。
②在1号培养皿中倒入有机肥浸提液30ml,2号培养皿中倒入30ml的清水。
③每个培养皿中撒入20粒种子,2「C下恒温培养2天。
④记录1,2号中发芽种子数分别为a,b o记录1,2号种子平均根长分别为c,d
⑤种子发芽率=[(a/20) *c]/[ (b/20) *d]*100%
-可编辑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