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合集下载

有机肥发酵方法

有机肥发酵方法

有机肥发酵方法
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改善土壤结构。

而有机肥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发酵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机肥的营养成分,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机肥发酵方法。

首先,准备好原料。

有机肥的原料可以包括各种植物秸秆、菜叶、果皮等有机
废弃物,也可以添加一些动物粪便。

在选择原料时,要尽量选择新鲜的、未经过化学处理的有机物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营养成分。

接下来,将原料进行混合。

将不同种类的有机废弃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机肥的养分含量。

在混合原料的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土壤,这样可以加速发酵的过程。

然后,进行堆肥。

将混合好的原料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选择遮阳的地方,避免雨水直接浸泡。

堆放时要注意将原料堆成一个稍微圆锥形状,这样可以利于通风和发酵。

堆肥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原料,保持通风和湿度的平衡,这样可以加速发酵的过程。

最后,进行发酵。

在堆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是有机物质分解产
生的结果。

通过不断翻动原料,可以让发酵的温度均匀分布,加速发酵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堆肥发酵的时间在1-2个月左右,当原料变成深褐色,散发出土壤的气
味时,就表示有机肥已经发酵完成了。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有机肥了。

有机肥发酵的过程并
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地制作出营养丰富的有机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制作有机肥成功!。

有机肥发酵原理

有机肥发酵原理

有机肥发酵原理
有机肥的发酵原理是指将含有丰富有机物质的生物废弃物或植物残渣,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养分丰富的物质。

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微生物作用:将生物废弃物或植物残渣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质,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热能。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2. 分解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质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如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简单的糖类,脂肪被分解为脂肪酸等。

3. 发酵过程:微生物在有机废弃物中进行代谢作用时,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降低酸碱度。

同时,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酶,如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分解有机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废弃物中胆碱、嘌呤和嘧啶等有机物质也会被分解。

4. 转化过程:发酵后的有机物质可以被微生物进一步转化为无机养分,如氮、磷、钾等,这些养分对植物生长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有机肥的发酵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含有丰富有机物质的废弃物或植物残渣分解为养分丰富的物质,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

这种发酵过程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有机肥如何发酵,详解其原理

有机肥如何发酵,详解其原理

有机肥如何发酵,详解其原理
有机肥的作用
有机肥的作用很多,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有机肥发酵主要分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发热阶段,主要以主要原料中一些霉菌、芽孢细菌等在有氧、低温的条件将一部分原料先分解为糖类等,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大概温度可以上升到40度以上。

第二个阶段计入高温阶段,随着温度上升,好热微生物开始活跃,他们将一些复杂有机物例如纤维素进行分解,继续发热,直到70-80度这个时候包括好热微生物在内微生物开始死亡或休眠,如果密封不好,就会出现温度不够腐熟不透情况。

第三是开始降温阶段,这个时候有机物都基本上已经腐熟,当温度回到40度以下时,参与第一过程的微生物又开始活跃了,如果降温太快,则说明腐熟不够,可以重新翻堆进行第二次升温。

结束语
最后是对于有机肥进行保存阶段,可以把堆肥压紧减少养分流失,有机物的腐熟过程其实也是微生物的全程参与活跃过程,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含有复合菌的发酵剂加快有机肥的腐熟。

有机肥新型生产加工工艺介绍

有机肥新型生产加工工艺介绍

有机肥新型生产加工工艺介绍有机肥是指通过生物质颗粒物质和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通过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农用肥料。

相比于化肥,有机肥具有营养全面、持久释放、改良土壤、增强植物抗逆性等优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机肥的生产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发酵过程、破碎粉碎、均质化以及包装储存五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城市生活垃圾等,为了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和利用率,在原料处理环节需要对原料进行分类、堆放和预处理等工作。

对于畜禽粪便,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将固体部分进行粉碎,液体部分进行处理后作为发酵调节剂使用。

接下来是发酵过程。

原料经过处理后,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是有机肥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良好的发酵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和利用率。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发酵温度、湿度、通气量等参数,通过调节菌群组成和发酵时间,可使有机肥中的有机质迅速降解,并转化为植物营养需要的元素,从而形成高效的有机肥。

破碎粉碎是将发酵好的物料进行研磨,以便更好地利用。

破碎可以将有机肥物料打碎成所需的颗粒度,使其具备更好的施用性和溶解性。

破碎粉碎过程还可以使有机肥的成分更加均匀,提高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

均质化是将破碎好的物料进行混合和搅拌,使其组分更加均一,达到更好的施用效果。

均质化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一些辅助物质,如微生物菌剂、水溶性肥料等,以增加肥料的养分含量和改良植物的生长环境。

最后是包装储存。

有机肥加工完毕后,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通常采用塑料袋、编织袋等不透气材料进行包装,以免水分和氧气对有机肥产生损害。

储存过程中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

综上所述,有机肥生产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发酵过程、破碎粉碎、均质化以及包装储存五个主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羊粪发酵技术

羊粪发酵技术

羊粪发酵技术羊粪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羊粪进行发酵处理的技术,可以将羊粪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燃料。

本文将从羊粪的特点、发酵原理、发酵过程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羊粪的特点羊粪是由羊类排泄的固体废物,具有高含水量、高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特点。

羊粪中的有机物质含量高,有机质分解缓慢,不易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因此,通过发酵处理,可以将羊粪转化为更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肥料。

二、发酵原理羊粪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羊粪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有机酸、氨氮等物质,同时产生热量。

羊粪中的有机质经过发酵处理后,其营养成分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更易于植物吸收利用。

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生长。

三、发酵过程羊粪发酵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

首先,要将羊粪进行堆积,形成适当的堆肥,堆肥的高度不宜过高,以免通气不畅。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湿度,过高的湿度会影响发酵过程,过低的湿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活动。

最后,要定期翻堆,增加通气量,促进发酵过程。

整个发酵过程一般需要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温度、湿度等条件而定。

四、应用前景羊粪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通过发酵处理后的羊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其次,发酵后的羊粪还可以作为生物质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解决能源问题。

此外,羊粪发酵技术还可以解决畜禽养殖业中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羊粪发酵技术是一种将羊粪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燃料的技术。

通过发酵处理,可以提高羊粪中有机质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解决能源和农田肥料的问题。

羊粪发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关键词:有机肥发酵、堆肥、灭菌一、概述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

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

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

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

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二、有机肥发酵原理(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

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

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

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

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4、H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

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

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由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而成。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是将各种有机原料进行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腐熟,最终形成有机肥。

有机肥具有丰富的养分,对土壤有益,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有机肥的原料可以是各种有机废弃物,比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

在进行有机肥发酵之前,首先要将这些原料进行分类、清洗和切碎。

同时,还需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比,保证发酵过程中各种养分的均衡供给。

2. 堆肥将准备好的有机原料进行堆肥,通常采用的堆肥方式有平地堆肥和发酵堆肥两种。

平地堆肥是将原料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通过自然发酵来形成有机肥。

而发酵堆肥则是将原料放入发酵堆中,通过控制通风、湿度和温度来促进发酵过程。

3. 调控水分在堆肥过程中,要根据原料的含水量和堆肥的发酵情况来调控水分。

一般来说,堆肥的水分控制在50%~60%为宜。

如果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堆肥发酵不良;如果水分过少,又会影响发酵微生物的活动。

4. 翻堆堆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翻堆,以保证堆肥的均匀发酵。

翻堆的频率一般为3-5天一次,通过翻堆可以使堆肥中的原料得到充分的通气和养分均衡,促进发酵过程。

5. 发酵堆肥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会逐渐变成黑褐色、松软、有土壤味的有机肥。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为1-2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原料的种类和堆肥的发酵情况而定。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堆肥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生过热和发霉等情况。

6. 脱水经过发酵的有机肥含水量较高,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晾晒、压榨和离心等,将有机肥的含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

7. 粉碎和包装最后将脱水后的有机肥进行粉碎和包装。

粉碎可以使有机肥更易于施用,包装则可以方便储存和运输。

有机肥的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或编织袋,每袋重量一般为25公斤或50公斤。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原料经过堆肥、发酵、脱水、粉碎和包装等环节,最终形成了优质的有机肥。

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代谢的过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其他产物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代谢途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常见的代谢途径包括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

b)生物催化:微生物是发酵过程的关键催化剂。

微生物通过酶的作用,加速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

c)条件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条件对于产物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控制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等。

2. 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技术在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应用领域:a) 食品工业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加工和保鲜过程中。

例如,酵母菌发酵面团时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使面团膨胀,从而制成松软的面包。

另外,发酵还可以生成一些食品添加剂,例如酸奶中的乳酸菌。

b) 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发酵技术被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和其他药物。

通过发酵过程,微生物可以产生有效的药物代谢产物。

例如,青霉素就是通过青霉菌发酵得到的。

c) 生物燃料生产发酵技术被应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中。

例如,利用微生物可以将废弃的植物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或乙醇。

这种发酵生产的燃料相比传统燃料更环保可持续。

d) 环境修复发酵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修复过程中。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可以降解有毒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通过发酵作用可以将有机废料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对土壤的修复。

3. 发酵技术的优势发酵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a)原料丰富:发酵技术可以利用废弃物或廉价的有机物作为原料,减少资源的浪费。

b)产品多样性:通过调节不同的发酵条件,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的产物,满足不同的需求。

c)能源可持续:发酵技术可以利用可再生的能源作为发酵过程的动力,降低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d)环境友好:发酵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合成工艺,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和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更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关键词:有机肥发酵、堆肥、灭菌
一、概述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

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

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

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

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二、有机肥发酵原理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
质-腐殖质。

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

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

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

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4、H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

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

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

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

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害。

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

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2S散失,并对植物产生毒害。

堆肥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时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气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⑸脂类及芳香类有机物的转化单宁、树脂等结构复杂,分解较慢,其最终产物也是CO2和水;木质素是含植物性原料(如树皮、木屑等)堆肥中特别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它结构复杂,含芳香核,并以多聚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极难分解。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真菌、放线菌的作用,缓慢地进行分解,其芳香核可变为醌型化合物,它是再合成腐殖质的原料之一。

当然,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继续被分解的。

综上所述,堆肥有机质的矿质化,可为作物和微生物提供速效养分,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并为堆肥有机质的腐殖化准备基本原料。

堆肥以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迅速矿化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养分物质,分解速度快而彻底,并放出大量热能;以嫌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慢,且往往不彻底,释放热能少,其分解产物除植物养分外,尚易积累有机酸及CH4、H2S、PH3、H2等还原性物质,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对作物生长不利甚至有害。

因此堆肥发酵期间的翻倒也是为了转换微生物活动类型,以消除有害物质。

2.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关于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有很多种说法,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机残体分解形成组成腐殖质分子的原始材料,如多元酚、含氮有机物(氨基酸、肽等)等;第二阶段,先由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将多酚氧化成醌,然后醌与氨基酸或肽缩合而成腐殖
质单体。

由于酚、醌、氨基酸种类很多,相互缩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形成的腐殖质单体也就多种多样。

在不同条件下,这些单体又进一步缩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分子。

(二)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的转化
城市污泥中含有丰富的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及有机质,是堆肥发酵最佳原材料之一。

但城市污泥中往往含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一般指汞、铬、镉、铅、砷等。

微生物特别是细菌、真菌在重金属的生物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虽然有些微生物可以改变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使化学物毒性增强而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或浓缩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积累。

但也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去除环境中重金属,有助于改善环境。

如最早受到关注的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汞,微生物转化汞包括3方面,无机汞(Hg2+)的甲基化、无机汞(Hg2+)还原成Hg0,甲基汞和其他有机汞化合物的裂解并还原成Hg0。

这些能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单质汞的微生物称为抗汞微生物。

微生物虽然不能降解重金属,但通过对重金属的转化作用,控制其转化途径,可以达到减轻毒性的作用.
(三)堆肥发酵工艺
堆肥实际就是废弃物稳定化的一种形式,但它需要特殊的湿度、通气条件和微生物以产生适宜的温度。

一般认为这个温度要高于45℃,保持这种高温可以使病原菌失活,并杀死杂草种子。

在合理堆肥后残留的有机物分解率较低、相对稳定并易于被植物吸收。

堆肥后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过程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参与。

由于原料和条件的变化,各种微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堆肥过程中没有任何微生物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每一个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堆肥在外部条件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仍可避免系统崩溃。

堆肥过程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微生物是堆肥发酵的主体。

参与堆肥的微生物有两个来源:一是有机废弃物里面原有的大量微生物;另一是人工加入的微生物接种剂。

这些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有机废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具有活性强、繁殖快、分解有机物迅速等特点,能加速堆肥反应的进程,缩短堆肥反应的时间。

堆肥一般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况下的有机物料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厌氧堆肥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过程,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

参与堆肥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种类是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

这3种微生物都有中温菌和高温菌。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随温度的变化发生如下的交替变化:低、中温菌群为主转变为中高温菌群为主,中高温菌群为主转化为中低温菌群。

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细菌逐渐减少,放线菌逐渐增多,霉菌和酵母菌在堆肥的末期显著减少。

有机堆肥的发酵过程简单可分为以下4各阶段:
⑴发热阶段堆肥制作初期,堆肥中的微生物以中温、好气性的
种类为主,最常见的是无芽孢细菌、芽孢细菌和霉菌。

它们启动堆肥的发酵过程,在好气性条件下旺盛分解易分解有机物质(如简单糖类、淀粉、蛋白质等),产生大量的热,不断提高堆肥温度,从20℃左右上升至40℃,称为发热阶段,或中温阶段。

⑵高温阶段随着温度的提高,好热性的微生物逐渐取代中温性的种类而起主导作用,温度持续上升,一般在几天之内即达50℃以上,进入高温阶段。

在高温阶段,好热放线菌和好热真菌成为主要种类。

它们对堆肥中复杂的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进行强烈分解,热量积累,堆肥温度上升至60℃,这对加快堆肥的腐熟有很重要的作用。

堆肥不当的堆肥,只有很短的高温期,或者根本达不到高温,因而腐熟很慢,在半年或者更长时期内还达不到半腐熟状态。

⑶降温阶段当高温阶段持续一定时间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大部分已被分解,剩下很难分解的复杂成分(如木质素)和新形成的腐殖质,微生物的活动减弱,温度逐渐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40℃以下时,中温性微生物又成为优势种类
如果降温阶段来的早,表明堆制条件不够理想,植物性物质分解不充分。

这时可以翻堆,将堆积材料拌匀,使之产生第二次发热、升温,以促进堆肥的腐熟。

⑷腐熟保肥阶段堆肥腐熟后,体积缩小,堆温下降至稍高于气温,这时应将堆肥压紧,造成厌气状态,使有机质矿化作用减弱,以利于保肥。

简而言之,有机堆肥的发酵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微生物新陈代谢、繁殖的过程。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即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有机物分解必然会产生能量,这些能量推动了堆肥化进程,使温度升高,同时还可干燥湿基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