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高中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3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高二生物备课纸2.胚芽鞘的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弯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_______________。
3. 生长素的本质?在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哪些?IAA是蛋白质吗?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二)导学:生长素类似物概念:一些人工合成的,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化学物质。
如萘乙酸(NAA)、2,4-D 等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生根二、自学与探究1.若植物出现向光生长现象,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2.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若曲线表示茎背地性,近地侧为2m,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4.若曲线表示根的向地性,近地侧为生长素浓度范围是?若表示顶端优势,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是?5.若茎远地侧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比值为1:2,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三、展示与评价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生长;生长素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素作用特性:两重性生长素两重性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课本勾画):2.顶端优势的原因(课本勾画):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1)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为?无关变量为?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生根数量或生根长度无关变量:处理枝条时间长短;实验所用植物材料种类(2)浸泡常在遮阴空气湿度高的条件进行原因是?防止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结果去掉大叶片的目的?保留1-2个芽的目的是?插条下端切成斜面的目的是?1.若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如实填写/舍去数据)。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2.NAA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3.下面列出的植物位置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对的曲线依次是(虚线表示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①b.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④c.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背光侧④d.去掉顶芽后侧芽处②四、总结与整理(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例题分析
①向光性现象中,如果向光侧的浓度为m,则 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m___,__2_m__)_。
②茎的背地性现象中,近地侧浓度为2m,则 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__(_0_,___m__)_。
③根的向地性现象中,远地侧的浓度为m,则 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___>___i ___。
二、生长素类似物 1. 概念:___人__工__合__成____具有与生长素相似效应的化学物质。 如_α__-萘___乙__酸__(NAA)、__2__,4_-_D_____。 2. 特点:①量_多___;②效果__持__久__。 3. 作用:(1)防止果实和叶片的_脱__落___。 (2)促进_结__实___。 (3)培育_无__子___果__实_。在未授粉的雌蕊柱
③分析:A、B、C、D生长素的浓度关系是? B>C>D>A 思考:你能解释为什么有的树是宝塔形吗?
④解除方法:_去__掉__顶__芽___。原因是:摘 除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降__低___ 侧芽的生长__加__快___。
⑤应用:a.对于农作物(棉花)、果树
而言,适时摘除顶芽,消除顶端优势,
(4)敏感性问题
①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幼嫩细胞__>____成熟细胞。 ②器官种类:根_>___芽_>___茎。
浓度(mol/L)
最适浓度
既不促进,也 不抑制浓度
根芽茎 10-10 10-8 10-4
10-8 10-6 10-2
思考:BB’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影响如何?
③植物种类:单子叶植物__<____双子叶植物。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向光性实验)PPT共21页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谢谢!
21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
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关于植物为什么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教材中介绍的是“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这个学说是由K.V.Thimann和F.Skoog于1924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
另一种解释是1900年K.Goebel提出的“营养学说”。
该假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
这个学说也有不少支持的证据。
〖介绍〗α-萘乙酸(NAA)、2,4-D、生根粉NAA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
它具有与IAA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相同,比IAA稳定,因此常代替IAA使用。
2,4-D的化学名称是2,4-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一种除草剂,现在广泛应用于无菌培养体系,用于诱导细胞增殖。
2,4-D除了作为除草剂之外,它最显著的用途是引起脱分化和未组织化的细胞生长,另外,它还具有使幼苗矮化粗壮的功能。
但2,4-D能够引起染色体变异,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
生根粉是一类可以用来促进插条生根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溶解于酒精或水,一般以生长素类物质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如ABT生根粉(商品名称艾比蒂生根粉)就含有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提供插条生根所需的生长促进物质,能促进插条内源激素的合成,能促进一个根原基分化形成多个根尖,以诱导插条不定根的形态建成。
〖板书〗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探究实验〗(有可能按下面指导做)在上节课结束时,应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分章知识点归纳整理

必修3 稳态与环境一、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发现过程①达尔文实验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拜尔实验结论: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③温特实验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
备注: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C 受重力影响,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速度快
D 受光线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慢
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
会发生的现象是( A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 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 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 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② 沾蘸法 :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 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注意:处理的是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2.设计实验步骤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2)分组处理 (3)培养
将处理好的插条,放在 相同且适宜 条件 下,分组进行 水培 (土壤栽培/水培)。
(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
很多植物的扦插枝条不容易生根存活, 可先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插枝的 下端,很容易生根存活。
扦插前,用一定浓 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溶液浸泡插枝下端
(时间较长)
也可用沾蘸法
扦插植物枝条的时候可不要忘记枝条上要
带几个芽,为什么?
扦插枝条上的幼叶和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 生根成活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
• 顶端优势 • 植物的向光性 • 根的向重力性(向地性) • 茎的背重力性(背地性)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
受抑制的现象。
14
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 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 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顶芽 侧芽
切除顶芽
4.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二)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细胞 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及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3.2【教学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通过上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
此项探究活动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
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的学习中已经进行了的相关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训练,虽然有些问题的解决有困难,但大多学生已经习惯这种学习方式。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然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以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虽然如此,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习惯于探究式学习,不愿意也不善于动手操作,所以在课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参与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观看录像,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图形间的转换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的资料。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请大家回想一下,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学生思考回答: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使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所以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快。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录
分析 结论
继续 探究
活动二:探究NAA促进富贵竹生根的最适浓度
(1)自变量的控制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设置浓度梯度是多 少?是否需要做预实验?
②是否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实验?
活动二:探究NAA促进富贵竹生根的最适浓度
(2)因变量的观察和记录
①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哪些检测指标 进行观察和记录?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是直接参与代谢? 是催化?是供能?
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生长。不直接参 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 节代谢的信号分子。含量很少,作用 很大。
生根
不生根
活动二:探究NAA促进富贵竹生根的最适浓度
提出 问题
作出 假设
设计 实验
进行 实验
自
因无
变
变关
量
量变
的
的量
控
观的
制
察保
记持
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
资料1
促 进
根
B
生
长A
0
抑 制 生 长
芽
B’ C
茎B’’
C’
C’’
D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
资料2
幼嫩枝条 成熟枝条
幼嫩枝条 成熟枝条
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
资料3
插条
0mol/ L
5×1 0-8
5×1 5×10 5×1
0-7
-6
0-5
5×1 0-4
垂柳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10 7
60
迎春 花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假设:植物幼苗生长具有向光性,也就 是幼苗回向着光源的方向弯曲生长。
• 2.预测:经过一定时间的单侧光照射之后, 幼苗向着光源方向生长。
准备实验材料用具 培养材料(大豆幼苗) 材料(植物幼苗)处理 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一).准备实验材料用品 实验前准备好大豆种子、盆、泥土、不
1: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 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 光合作用。
2: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 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 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知识拓展
透光的纸盒、相机、剪刀。
(二).培养植物幼苗
1.准备好材料后,将湿润的土壤分别装入两个盆,装到2/3处 即可,并将两个盆分别编号A,B; 2.挑选出的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分别埋入土壤,每个盆约 15~20颗; 3.将编号为A,B的两个盆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生长环 境一样),直到大豆幼苗长到5cm左右。
(三).幼苗处理
1.用剪刀将不透光的纸盒(1)剪出一个直径 约2厘米的洞,另一个纸盒不做处理。 2.A组(对照组)用不做任何处理的纸盒罩住 ,B组(实验组)用剪开洞的纸盒罩住。将 A,B两个盆放在太阳光下(10--15天)。
(四)实验结果观察
实验组
对照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植物幼苗生长具有向光性,经过一定时 间的单侧光照射之后,幼苗弯向光源方 向生长。
人:总是想走向光明!!!
植物:也不例外!!
1.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 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2.初步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方法。
• 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到单向外界因素的 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 激方向而定,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 向光性运动。
• 1.材料:植物种子(玉米.小麦.大豆等) 泥土。本次试验用大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