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课件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1-3-5

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
霜雨雪的摧残与折磨,但竹子始终“咬定青 山”,无怨无悔。
“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
③联系主旨,从情感角度思考。如 第四句在第⑪段:“照此说来,最终 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
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
言了?”这是感叹,也是担忧。第五
句即第⑫段:“那么,谁救四堡呢?
”饱含希望,发出召唤,希望大家都
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
【规范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
3.(2017· 天津卷)阅读《挺拔之姿》(原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见本专题考点一考向一“即学即练”),完成
后面的题目。 你最欣赏其中(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 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哪种精 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
左右)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结合文本,明确自己喜欢的精神气质。 ②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确定自己的观点态
6.时代背景: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二、掌握探究方法
1.从不同角度探究
2.从不同层面发掘
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1.(2015· 山东卷)阅读《四堡雕版》(原文 见本专题考点四考向二“即学即练”),完成 后面的题目。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
妙借用小说《白鹿原》的书名,暗指关中大地,
点明了老腔生长的土壤;②作者为小说《白鹿
原》中没有写到老腔而感到遗憾,以“白鹿原
”为题有弥补之意,也暗含了对老腔的敬意。
考向三 体验类探究 体验类探究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 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 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的愉悦感,它是个性

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散文18 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

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板块三 文学类阅读?散文18 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 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细 嫩,有的如秋白菜般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 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 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
板 块 三
文学类阅读•散文
学案18
分析主旨意蕴
——立足文本,思考深广
复习任务
1.掌握分析主旨意蕴的原则和方法。 2.掌握常考题型的分析要领。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命题特点源自全国 202X甲卷
《当痛苦大于 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 分析关键句子 ①立足于文本内分析、
力量的时候》 请简要分析。(6分)
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乐,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 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 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 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 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 儿多么想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 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 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 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 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的作用 探究,考查对文本广度、
202X 天津卷
《萨丽娃姐 姐的春天》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课件 3(3份)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课件 3(3份)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届高考语文轮复习第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一)

届高考语文轮复习第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一)

届高考语文轮复习第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一)近日,届高考语文轮复习进入了现代文阅读专题,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散文阅读是重要的部分。

据了解,新人教版的课件已经成为许多考生的重要辅助工具。

下面,本文将就届高考语文轮复习第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散文阅读分别进行探究和总结。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文学类文本的定义和特点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首先要明确的是“文学类文本”这个概念。

所谓文学类文本,就是指以文学性为主要特征,具有一定艺术性、审美感受和思想性的文本。

由此可见,文学类文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高考语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整体感受。

文学类文本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体现在它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上,因此阅读时应注重整体感受。

其次,要注重深入理解。

文学类文本中包含丰富的意象、象征和寓意等,需要通过深入的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

最后,要注重个人思考。

文学类文本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需要读者自主思考、解读,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3.常见的文学类文本在现代文阅读专题中,常见的文学类文本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其中小说的独特叙事方式、诗歌的丰富意象、戏剧的独特语言和表现形式、散文的多元性和表现手法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考生特别关注。

二、散文阅读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达感情、思想、人生哲理等的文学体裁。

它不受制于规则和形式上的限制,但它的内容和人生经验都被从生活中提炼出来,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人文价值。

2.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阅读散文时,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观察细节。

散文通常以生活为切入点,关注细节,并从细节中体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等。

其次,要注重整体感受。

散文的情感和思想内涵需要通过整体感受才能准确把握。

最后,要注重文本叙述技巧的分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2018·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2022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2022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小说阅读的题型和散文阅读的题型相似。2007年海南宁夏卷,2008年广 东江苏卷、海南宁夏卷,2009年海南宁夏卷、四川卷、辽宁卷、安徽卷、浙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一分。
命题趋势
高考总复习·语文
1.理情节: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这一情节在文中
2.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 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 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 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对作品 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 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2. 散文多是真情实感的产物,那些优秀的篇章,都有思想火花的闪 耀,表现着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精辟见解。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一分。
高考总复习·语文
3. 有人称散文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就是因为它具有篇章短小 精悍、形式灵活自由的特点。散文表达方式灵活自如,不局限于某一种 表达方法,可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说理、呐喊、怒吼、 抨击、赞颂、幽默、讽刺、高歌、浅唱、漫谈、絮语、嘻笑怒骂、妙语 解颐……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其次,散文可以自由、灵活地用各种体 裁来写,赋铭、速写、游记、书信、日记、序跋、偶感、随笔、回忆录、 读后感…… 4.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一分。
命题趋势
高考总复习·语文
1.选文除极少数外国散文外,多数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
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
2.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 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 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

202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考点三理解词句含义课件

202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考点三理解词句含义课件
周涛 是这样一些人来到球场上,来到了人们用渴望、期待、惊叹、 狂热织成的浪潮所包围的这块平坦的谷底上。海洋飓风一般的 喧嚣在他们周围和头顶上滚动,从风中,他们的名字像鸥鸟似的不 时闪掠而过。无数的目光交织碰撞,在他们头顶激起光环。他们 平静地或微笑着承受荣誉,出现在谷底了。 在谷底的两方,有两棵奇异的大树,在大树上有一只悬挂着的 空篮子。篮子底儿是漏的。他们的任务是给这个漏了底儿的空 篮子装满果实。这是一项既艰苦又光荣,并且徒劳无益的工作。 这是一个可笑的任务。但此刻没有人觉得荒唐。全世界正有五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 修辞手法。依托修辞格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 什么效果。如《荷塘月色》中的“袅娜”“羞涩”。
【答题模板】
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 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特点)。
“再来一次!”他们喊道。你经不起鼓励和诱惑,因为你是一 个身躯的巨人而同时却是一个心灵的孩童。你振奋精神,一次又 一次地向那个空篮子扑上去——就像那位不断向山顶上推巨石 的神一样,也像那只用石子儿填海的鸟一样,拼尽全力地徒劳。
喂,你没看见那只篮子是空的吗? 看到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往里面装? 梦,为了梦。
【审题要点】 纵观全文 “篡改”的内涵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的能力。 题干中“纵观全文”的提示至关重要,从整个句子看,粮食被“篡 改”,是在综述粮食在当下的际遇,从后文中寻找呼应的段落,整 合提炼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1)纵观全文,锁定“篡改”这个词 语所覆盖的信息区域。第九段,大机器对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第 十段,化肥、激素、农药等对食物生长过程的改变。这些内容都 是不以食物的意志为转移的。(2)结合上下文语境,摘取关键词句, 适当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答案】 (1)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 简单粗暴、毫无感情,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2)化肥、 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 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课件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课件

记叙方法
补叙
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
“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
“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2.描写 (1)写景、状物散文,描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考查 角度 分 类 作 用
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 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 角度 觉等(形、声、色角度) 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 描写 观察 角度 角度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
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名 称
艺术效果
赏析的方法
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 引用原文,找出借
借代 象性;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 体,指出特征,综 ③有时具有回避掩饰作用 述其表达效果
使被描摹的物 ( 拟人 ) 或人 ( 拟物 ) 引出原句,分析突 比拟 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 出特征,说明比拟
的真实意思,分析
效果
名 称
艺术效果 ①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
赏析的方法
一唱三叹,能增强节奏感和抒 引出反复文句,说
反复 情效果;③间隔反复还具有串 明反复种类,分析
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 反复效果 层次的作用,不断强化内容
(二)掌握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
1.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表现手法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结合、 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 高考卷一般考查的是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
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名 称
艺术效果 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
赏析的方法
表明情感态度;②引起人们注意, 引出问句,辨明类
设问 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 别,说明答案,分
映思维过程,起理清思路、提纲挈 析效果 领的作用 ①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词严,引起 反问 读者注意,增强表达效果;②变化 句式,打破平铺直叙,掀起波澜 引出问句,辨明类 别,说明其要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在线
2
考向一 意蕴类探究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 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 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 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其探究 的类型常有两种: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2.探究文本某些方 面(如形象、情节、环境氛围等)的思想情感意蕴。
课件在线
12
③联系主旨,从情感角度思考。如第四句在第 ⑪段:“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 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 可言了?”这是感叹,也是担忧。第五句即第⑫ 段:“那么,谁救四堡呢?”饱含希望,发出召 唤,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文 化遗产。五个问句,紧密相承,要指出其串连全 文的作用。
课件在线
3
课件在线
4
一、了解出题切入角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件在线
5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其出题切 入角度有:
1.人物形象: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还包括动物形 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 涵等进行深入探究。
2.故事情节(细节):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民族 精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认识。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明题干: 这是探究问句的丰富意蕴,并要结合全文分析。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找到五个问句所在的段落及其在段落中的位置。
课件在线
11
②联系段落,从内容角度思考。如第一句在第 ③段:“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提出疑问,引出下文。第二句在第⑥段:“这就 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 的命运么?”这句话饱含对其命运不公的感叹。 第三句在第⑦段:“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 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 不出来?”语气强烈,饱含斥责。
课件在线
13
【规范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 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 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 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 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②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 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 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课件在线
6
3.环境氛围: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 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
4.语言表达:透过散文中的描写语言或画龙点睛的议论 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 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
5.主题情感:把握文本的主题(上述几个方面都离不开 文本主题,有时探究的就是主题),有时还有民族情感、民 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
教育课件笔记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MPLATE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考点五 散文的三大探究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 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对文本 人文背景或价值、意义的探究,对文本的独特解读。设题角 度主要有:意蕴类探究、标题类探究、体验类探究等。
课件在线
7
6.时代背景: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二、掌握探究方法 1.从不同角度探究
课件在线
8
2.从不同层面发掘 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 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课件在线
9
课件在线
10
1.(2015·山东卷)阅读《四堡雕版》(原文见本专题考点 四考向二“即学即练”),完成后面的题目。
课件在线
18
2.(2016· 北京卷)阅读《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原文 见本专题考点二考向一“即学即练”),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 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明题干: 从“《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却以“白鹿原上奏响 一支老腔”为题看,关键点在于阐释“白鹿原”与“老腔” 的关系,属探究标题内涵。
课件在线
17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在题目中要 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 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有些题目是以句 子为标题的,这些句子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 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是 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课件在线
19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从标题与写作对象的关系看,作者的小说《白鹿原》 是写关中大地的生活的,而老腔正是关中生活的提炼,饱含 着关中大地的神韵,因此本文的题目中用“白鹿原”一词, 体现了老腔与关中大地的联系。 ②从标题与主旨情感的关系看,《白鹿原》是作者的代 表作品,文中写到“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 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写出了作者 曾为《白鹿原》没有写到老腔而遗憾,本文以“白鹿原上奏 响一支老腔”则带有弥补遗憾的意思,表现老腔对作者的影 响与震撼。
课件在线
14
考向二 标题类探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学作品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的 种种情感因素,同时还能够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全篇的艺术 感染力,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读效果。
课件在线
15
课件在线
16
标题类探究5思考 1.思考标题自身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 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作 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其对 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 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 意结合对象前面的修饰语,以及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 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