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教师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28)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B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临考押密试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2.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4.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学生B.班级C.知识D.课程5.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被后者包括6.()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8.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10.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1.“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
”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1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
A.自然化B.现实化C.社会化D.自由化13.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14.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A.德育规律B.德育原则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15.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16.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凯洛夫B.杜威C.布鲁纳D.赞柯夫17.决定教育的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1)(教师版)

【解析】政治背景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应具备的资格,因此与题意不合,排除。
三、名词解释
31、基础型课程
【答案】
【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
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2、研究能力
【答案】 【解析】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 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33、学校课程
【答案】 【解析】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 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34、学校德育
【答案】 【解析】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 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15、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A、知识与能力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答案】A
【解析】形式教育的观点主张培养人的各种官能的能力,基于唯理论哲学和官能心理学之上,强调学习过程对人的心智官能的 训练;而基于经验论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实质教育论,则强调学习内容本身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及适应现实生活的价值,这种
2014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题库

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2、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3、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4、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6、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8、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9、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1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11、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12、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13、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14、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
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2)(教师版)

8、中国古代的“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故事反映了(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答案】A 【解析】“盂母择邻”、“岳母刺字”等故事都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制 D、分组教学制
试卷链接:/t/MbV P yeo.html
3/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A
【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2)
(教师版)
试卷题量:46题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限时:150分钟 测评/引用码:MbVPyeo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 A、教育学和心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 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
试卷链接:/t/MbV P yeo.html
2/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B
【解析】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将无法 顺利进行。
1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 )提出。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37、__________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教育自己,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2014年甘肃教师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7)

1.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幼崽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等也是教育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
A.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B.行动的动机C.行为的强度D.行为过程中的态度3.下列属于教师专业知识中条件性知识的是( )。
A.学科基础知识B.教育管理知识C.教育改革知识D.教学法知识4.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指的是( )。
A.敬业B.自我修养C.乐群D.控制自我5.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的作用。
A.先导性B.提升性C.全局性D.基础性6.课外作业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以下属于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的是( )。
A.课外作业的形式多样化B.对课外作业作出明确合理的要求C.及时批改作业D.作业量越多越好7.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分别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的代表人物。
(判断题)8.在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中,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教师的自我教育。
(判断题)9.使用访谈调查法容易产生偏差。
(判断题)10.中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和国家教育行政机关。
(判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坚持性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标志。
3.【答案】BC。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教学法知识属于实践性知识。
4.【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
敬业指的是乐于学习;乐群指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修养指的是正确的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汇总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
卷汇总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汇总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1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2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3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4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5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6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7
编辑推荐: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汇总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专题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教师资格考试介绍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1。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重点模拟试题三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3)《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3)(小学、幼儿园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
共40分)1.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学校教育D.个体因素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的关系。
A.教育与政治B.教育与文化C.教育与科技D.教育与经济4.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师爱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D.职业信念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A.崇高的职业道德B.文化科学知识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D.教育理论知识6.以下不属于素质教育内容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B.继续教育C.全面发展D.创新精神7.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团队活动B.班级活动C.政治工作D.教学8.在小学教育活动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小学()。
A.教育目的B.教育途径C.教育内容D.教育评价9.()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工具。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材10.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个别教学制D.道尔顿制1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符合()。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国家教委规定:四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
A.30分钟B.45分钟C.1小时D.一个半小时13.培养学生良好的(),这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2014甘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8

1.被称为"教育学雏形的",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 )。
A.论语B.庄子C.学记D.孟子2.提出"白板说"的著名教育家是( )。
A.洛克B.夸美纽斯C.卢梭D.裴斯泰洛奇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 )。
A.顺序性对教育的要求B.不平衡性对教育的要求C.互补性对教育的要求D.个性差别异性对教育的要求4.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美的需要C.认知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5.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 )。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6.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表现在( )。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严格要求7.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
A.管理作用B.导向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8.有关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都属于德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
(判断题)9.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建立了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原则体系,体现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判断题)10.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学生按照年级分班,由一个教师面对班级教授同一门课程。
班级内的学生可以分成每10人一个小组,由教师委派优秀的学生为组长,协助教师进行管理,考查作业。
(判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洛克著有《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
3.【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个性差别异性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4.【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正式群体中,( )起主导作用。
A.行为因素
B.情感成分
C.成熟成分
D.认知成分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阶段属于(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世界上第一本讨论终身教育的专著作者是( )
A.耶克斯利
B.保罗·朗格朗
C.舒尔茨
D.斯腾豪斯
4.人际关系由( )组成。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意志
5.好的课堂管理能促使更多的学生学习,涉及( )。
A.备课
B.组织材料
C.保持学生进步
D.安排学习环境
6.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 )。
A.危险期
B.关键期
C.模仿期
D.心理断乳期
7.在1924年,潘菽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判断题)
8.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判断题)
9.知识是心理水平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认知经验的概括。
(判断题)
10.弗洛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在正式群体中行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初创时期,总体特点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发展时期的总体特点: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的总体特点: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完善时期的总体特点为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的《终身教育》是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的专著。
4.【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5.【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课堂管理是教师工作的另一重要成分,包括备课、组织材料、安排学习环境、保持学生的进步以及预测潜在的问题等方面。
6.【答案】AD。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1924,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80年初,心理学家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某些新成就。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互补性是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相互补,不涉及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伊德认为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