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大作业1
模具cadcae个人总结和大作业

模具CAD/CAE 个人总结+结课大作业班别:机械工程及自动化4班学号:110401041025姓名:徐翌晨个人总计虽然自己选的方向是机械制造,但是自己在大四的第一学期选了CAD/CAE这门课,想接触一下自己之前没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你说大家先熟悉熟悉上个学期学习的模具设计这门课,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我第一节课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你在上面说什么,就像自己刚进来大学一样,很迷茫。
说实话,自己在课后也没有多用心去研究模具这东西,就想着这学期简简单单地毕业就好了。
不过还好,跟我一起上课的有很多都是模具方向的同学,遇到不懂的地方问同学,他们也会尽自己的所能告诉我这个那个的是怎么一回事,加上老师你在课堂上也总是留时间给我们去消化你讲课的内容,好让我们跟上的你的步骤,自己也一步一步的了解了做一个模具的大概流程,虽然没有读模具方向的同学的专业,但自己的脑子里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
还记得做模具CAD的报告的时候,自己遇到的很多问题上总是很棘手,回到宿舍的时候用自己的电脑再做一遍的时候,就更烦人了,因为自己的电脑装的是UG8.0的,不像在教学楼的6.0,很多命令和界面都变了样,自己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到相应的命令,真的很烦人,但是看到自己慢慢能掌握一些模具的基本操作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的!就像下面自己做的结课大作业一样(按钮开关),自己能一步一步地做出来,虽然不是那么地准确。
其他的感想也不知道说写些什么好,百度的感想也对不上号,自己就再说说对模具CAE这方面的感想。
第一次听到有限元这个概念的时候大概是大二下学期吧,那时候自己就想接触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一直在搁置,一直拖到了现在,如果没有选这门课,或许到毕业的时候我都还没学吧。
虽然上课讲的是英文的操作界面,很多地方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其实到现在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不过慢慢的熟悉了moldflow的操作界面,还有熟悉老师你上课讲的一个个步骤,自己对上课教的内容慢慢建立了一个框架。
模具CADCAM课后习题答案(赵梅编著)(2015宁波中级工程师考试)

第1章 模具CAD/CAM基础一、 思考题2. 简述CAD/CAE/CAM硬件系统的组成。
(P3‐P4)【答】(1)计算机主机(中央存储器、内存储器);(2)外存储器(硬盘、光盘、软盘、磁带);(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字化仪等);(4)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图形显示器);(5)网络设备(网卡、传输介质、调制解调器);(6)自动化生产设备(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测量装置等)。
3. 简述国内外常用的CAD/CAE/CAM软件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P6‐P7) 【答】(1)Pro/E (2)UG (3)CATIA作用:①建模技术(实体模型、特征建模、装配建模、曲面建模);②工程图制作;③模具设计;④NC数控加工;⑤NC数控加工;⑥逆向工程;⑦有限元分析;⑧产品数据库管理。
应用领域:航天、汽车及电子等行业。
4. 简述CAD/CAE/CAM的发展历程。
(P7‐P9)【答】(1)CAD①20世纪50年代末 ‐ 70年代初,此阶段为初级阶段——线框造型技术。
②20世纪70年代初 – 80年代初,此阶段是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曲面(表面)造型技术。
③20世纪80年代初 – 90年代中期,此阶段是第二次CAD技术革命——实体造型阶段。
④20世纪80年代中期 – 90年代初期,此阶段是第三次CAD技术革命——参数化技术。
⑤20世纪90年代初 – 至今,此阶段是第四次CAD技术革命——变量化技术。
该阶段出现了许多成熟的CAD/CAE/CAM集成化的商业软件,如符合建模技术的UG等。
(2)CAE①20世纪60 – 70年代,探索阶段,主要针对结构问题发展,解决航空航天中的结构强度、刚度以及模拟实验和分析。
②20世纪70 – 8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分析技术在结构和场分析领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③30世纪90年代 – 至今 逐渐成熟壮大,CAE与通用CAD软件集成,自动生成有限元网格并进行计算或进行结构动力学、运动学等方面的计算,极大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模具专业CAD考试

AutoCAD上机操作考试试题
(模具专业)
第一题:绘制下表格中的图形并标注。
(30分).圆、阵列、修剪(5分)
第二题:标注下面图形(10分)
第三题:绘制建筑立面图不标注(直线、矩形、阵列、偏移、修剪)(10分)
第四题:按尺寸绘制篮球场(10分)
第五题:轴测图绘制(10分)
1.轴测绘图环境设置(a:工具→草图设置→捕捉与栅格→等轴测捕捉;
b:工具→草图设置→极轴追踪→“增量角”设为30度,选中“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注意:F5键可进行等轴测平面切换
2.绘制下面轴测图
第六题:实体建模,根据下图所示三视图绘制三维实体,注意绘图过程中草图平面的选择。
(15分)
第七题:实体建模,根据下图所示主视图和俯视图绘制三维实体,注意绘图过程中草图平面的选择。
(15分)。
最新Autocad模具设计1

运水孔设计
❖ 1保证运水孔大小一致:小模φ6--φ8、中模 φ8--φ10、大模φ10--φ12。
❖ 2运水孔离料位距离均匀,最小不得小于:(小 模)15mm、(中模)20mm、(大模) 25mm.
❖ 3运水孔间距大约为孔径的5倍,与其它孔间壁厚 不得小于5.0mm。
隔水片
❖ 4用隔水片方式冷却,隔水片孔径为φ10时运水 孔取φ6;隔水片孔径为φ12 时运水孔取φ8;隔 水片孔径为φ16时运水孔取φ10;隔水片孔径为 φ20时运水孔取φ12;隔水片孔径间距为5080mm时,同一组运水隔水片孔不超过6个。
Autocad模具设计1
塑件图处理之一
合理时,按要求。不合理,沟通。未注明,明确再定。
1
脱模斜度
不影响制品2装配C的lic部k t位o 应ad设d t计itle1i°n h以er上e 脱模斜 度,但需防止缩水;对可能影响产品装配的部 位,以装配间隙差做脱模斜度。
应通过计算4确定合理的脱模斜度:有特殊要求 (如蚀皮纹等)的制品,脱模斜度应不小于 2.5°
隔水片图片
密封圈 ❖ 防水圈一般用Φ16×Φ3
堵头
水嘴
传统水嘴
各种水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速接头
快速接头
Thank You!
L/O/G/O
16秋西南交《模具CAD CAM》在线作业一

西南交《模具CAD/CAM》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9 道试题,共36 分。
)1. 冲裁模中的凸模,凹模都是二维半零件,一般采用( )A. 数控车削加工B. 数控铣削加工C. 数控线切割加工D. 数控钻削加工正确答案:2. 组成装配的基本单元叫( )A. 根部件B. 基部件C. 子装配D. 根部件正确答案:3. 在冲裁模CAD/CAM 系统中,经过大量冲裁件图形分析,选定若个种构成冲裁图形的简单形状,作为基本面素,这些基本面素本身只要验入少量参数即可表达,称为( )A. 交互输入法B. 节点输入法C. 面素拼合法D. 编码输入法正确答案:4. 弯曲模具是属于( )A. 二维类的冲压模具B. 二维半类冲压模具C. 三维类冲压模具正确答案:5. ( )是放在装配中的第一部件,它和零件造型中的基本特征非常相似A. 根部件B. 基部件C. 部件D. 装配树正确答案:6. 在计算机优化排样中, 根据排样图上工件在条料上排列时, 必须保持各个工件上任意一轴线相互平行的原理, 提出影响材料利用率的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利用网格优化法进行优化,称为( )A. 加密点逐步移动判定法B. 平行线分割一步平移法C. 函数优化法D. 人机交互动画寻优法正确答案:7. 模具CAD/CAM 采用产品构型是( )A. 线框模型B. 表面模型C. 特征建模D. 实体模型正确答案:8. 无论刀具运动方向如何选择,都可以检测过切现象,应选用( )检查A. 无干涉B. 刀具运动方向干涉C. 全方位刀具干涉D. 多曲面道具干涉正确答案:9. 用CAM 系统进行干涉时,一般由多个曲面连接构成的零件表面,选用( )检查A. 无干涉B. 刀具运动方向干涉C. 全方位刀具干涉D. 多曲面道具干涉正确答案:西南交《模具CAD/CAM》在线作业一二、多选题(共7 道试题,共28 分。
)1. 不便于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冲压工艺方案选择判断依据是( )A. 生产批量B. 冲件尺寸精度C. 冲件的形状和尺寸D. 模具加工条件E. 凸模安装位置正确答案:2. 操作类型中的型腔铣主要用来加工( )的零件A. 直璧平底B. 斜壁等高底C. 平面类几何体D. 曲面类几何体E. 精加工正确答案:3. 操作类型中的平面铣主要会来加工( )的零件A. 直璧平底B. 平面类几何体C. 斜壁等高底D. 曲面类几何体E. 精加工正确答案:4. 操作类型中的型腔铣主要用来加工( )的零件A. 直璧平底B. 斜壁等高底C. 平面类几何体D. 曲面类几何体E. 精加工正确答案:5. 操作类型中的平面铣主要会来加工( )的零件A. 直璧平底B. 平面类几何体C. 斜壁等高底D. 曲面类几何体E. 精加工正确答案:6. 在二维图形变换中没有的是( )变换A. 对称B. 错切C. 旋转D. 投影E. 透视正确答案:7. 操作类型中的平面铣主要会来加工( )的零件A. 直璧平底B. 平面类几何体C. 斜壁等高底D. 曲面类几何体E. 精加工正确答案:西南交《模具CAD/CAM》在线作业一三、判断题(共9 道试题,共36 分。
开放大学-CAD绘图实训 形考作业-大作业

形成性考核实训作业学号2014040800221姓名史文亮课程代码120037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员(机械)实训第 1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任务内容:一:完成实训报告31。
结果作答:【实训一:三视图绘制】实训步骤步骤一、调用A4样板(得“drawing1”)贴图:步骤二、绘制底板(一)绘制特征视图—俯视图(包括倒圆和4个圆孔)贴图:(二)绘制主、左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步骤三、绘制带孔圆筒(一)绘制圆筒特征视图—左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二)绘制主、俯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三)绘制圆筒上方小孔(1)绘制特征视图—俯视图(2)绘制主、左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步骤四、绘制支承板(一)绘制特征视图—左视图(二)绘制主、俯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步骤五、绘制肋板(一)绘制左视图(二)绘制主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三)绘制俯视图贴图(包括完成的视图):【实训二:立体图绘制】实训步骤步骤一、底板立体构建贴图步骤二、带孔圆筒构建贴图步骤三、支承板构建贴图步骤四、肋板构建贴图任务内容:二:完成实训报告32结果作答:【实训一:三视图绘制】实训步骤步骤一、调用A4样板(得“drawing1”)贴图:步骤二、绘制基本体——八棱柱(一)绘制八棱柱特征视图—左视图贴图:(二)绘制主、俯视图贴图:步骤三、绘制切口(一)绘制切口铅垂面特征视图—俯视图贴图:(二)绘制主、左视图(类似八边形)贴图:【实训二:立体图绘制】实训步骤步骤一、八棱柱立体构建贴图步骤二、切割八棱柱体贴图得分评阅时间评阅教师2016.X.X XXX评语:。
模具CAD作业

《模具CAD》课程作业数据的插值与拟合姓名:学号/序号:班级:一、编程题第一题1、题目概述编写出利用抛物线插值进行包角影响系数插值的程序,包角影响系数如下表所示。
包角影响系数K223、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main(){float qip ( float x[], float y[], int n, float t ); /*声明qip函数*/ float K2,m;static float rf[10] =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确定已知值*/140.0, 150.0, 160.0, 170.0, 180.0};float krf[10] = {0.68, 0.73, 0.78, 0.82, 0.86,0.89, 0.92, 0.95, 0.98, 1.0};a: printf("请输入一个>=90且<=180的包角: \n ");scanf("%f",&m);if(m<90||m>180) /*判断输入值的大小是否满足要求*/{printf("\n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printf("请输入一个>=90且<=180的包角:\n ");scanf("%f",&m);goto a;}else{K2 = qip ( rf, krf, 10,m); /*调用qip函数*/printf ( "包角系数K2 = %f\n", K2);goto a;}}float qip ( float x[], float y[], int n, float t ) /*一维抛物线插值*/ { int i;float u, v, w;for ( i = 0; i <= n- 4; i++ )if ( t <= x[i+1]) goto a;i = n-3;a: if ( i > 0 && ( t -x[i]) < (x[i+1] -t)) i = i-1;u = ( t -x[i+1] )*( t-x[i+2] ) / ( x[i]-x[i+1]) / (x[i] -x[i+2]);v = ( t-x[i])*( t-x[i+2]) / (x[i+1]-x[i]) / (x[i+1]-x[i+2]);w = ( t-x[i])*(t-x[i+1]) / (x[i+2]-x[i]) / (x[i+2]-x[i+1]);return (u*y[i] + v*y[i+1] + w*y[i+2] );}4、运行结果(包含特殊数据的输入、输出)5、分析该程序基本能满足题目要求。
模具CAD_CAM考题及课后习题答案(宁波工程师考试)-推荐下载

4. CSG 法和 B-Reps 法优缺点比较法
实体模型
CSG 法
B-Reps 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数控铣削常用的刀具有哪些?加工参数包括哪些内容
常用刀具:
优点
1、输入图形数据可以直接利用 1.图形数据较多,输入比较麻烦
6、 例举 5-8 种模具加工的机床及应用 ① 摇臂钻床:冷却水孔加工; ② 台钻:螺纹孔、销孔加工; ③ 普通铣床:开框、斜导柱体加工; ④ 线切割:冲模、凹模加工; ⑤ 电火花机床:压铸模热处理后的加工; ⑥ 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型腔型芯加工;⑦普通车床:顶杆、导柱加工 二、CAD/CAM 技术基础
2、图形数据完整,容易设计事后 2.因输入条件多,在 CAD 中相关
编辑
3、实体的表现较精确
1、几何形状不易产生错误
2、图形数据结构紧凑,输入较快 形的逻辑运算,操作步骤较多
3、处理速度较快
① 平刀:底面是平面,以侧刃切削,一般用做开粗和加工平面,D1.2.4.6.8.10.12.16.20
② 圆鼻刀:底面是平面,每刃都带有圆角,一般用做开粗,效果比平刀好,D25R5.D30R5
4、 CAD/CAE/CAM 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① 结构设计:草图重建技术、曲面特征设计、变量装配设计技术、真实感技术 ② 结构分析:强度和刚度分析、抗冲击试验模拟、跌落试验模拟、散热能力分析、疲劳和蠕 变分析 ③ 成形仿真:冷冲压成型、热作成型
添加-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①日趋大型化②精度愈来愈高③多功能复合模进一步发展④热流道模占 的比重逐渐提高⑤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塑成型等工艺的模具也将随之发展⑥标准件的应用日益广泛⑦快 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⑧压铸模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对其寿命和复杂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⑨以塑代 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塑料模具的比例不断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⑩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添加-CAD/CAE/CAM 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发展方向:①逐步提高其智能化程度②研究模具的运动仿真技 术③协同创新设计将成为模具设计的主要方向④基于网络的模具 CAD/CAE 集成化系统将深入发展 ⑤其技术应用的 ASP 模式将成为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01、模具CAD/CAE硬件条件 02、模具CAD/CAE软件条件 03、Pro/E与软驱制品特征造型技 术 04、Pro/E与软驱制品装配技术 05、Pro/E与软驱制品模具设计技 术 06、Pro/E与软驱制品工程图技术 07、Pro/E与Moldflow数据转换 08、Moldflow与软驱制品网格划分 09、Moldflow与软驱制品分析结果 10、Moldflow与软驱制品结果对比 11、Pro/E重设计软驱制品结构 12、总结
03.模具CAE技术理论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即计 算机辅助工程技术,是以现代计算力学为 基础,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的工程分析技 术,是实现模具优化的主要支持模块。对 于模具CAE来讲,目前局限于数值模拟方 法,对未来模具的工作状态和运行行为进 行模拟,及早发现设计缺陷。
02.模具CAD/CAE软件条件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一些软件来协助我们来 完成模具CAD/CAE软件有以下: PRO/E UG CAD SOLDWORKS CATIA MASTERCAM MOLDFLOW
03.PRO/E与软驱制品特征造型技术
04.PRO/E与软驱制品装配技术
05.PRO/E与软驱制品模具设计技术
10.MOLDFLOW软件操作技术
1.新建工程 3.网格划分 5.选择分析类型 7.浇口优化分析 9.设定分析类型 11.工艺参数设定 13.查看结果 2.导入模型 4.网格检验与修补 6.定义成型材料 8.复制模型 10.设定注射位置 12.分析计算
11.模具CAE分析流程
12.模具CAE分析结果
07.PRO/E模具曲面造型技术
PRE/E提供了几种高级特征来使零件 的表面“扭曲”变形,这些扭曲特征 包括“局部拉伸”、“半径圆顶”、 “截面圆顶”、“耳”、“唇”、 “环形折弯”和“骨架折弯”等.
08.PRO/E模具设计流程
09.PRO/E多腔与单腔技术
参照模型是模具设计的依据,是模具设计 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在模具设计中,根 据产品的形式不同,可将引入参照模型的 方法分为一下两种。 一模一腔:引入一个参照模型 一模多腔:引入多个参照模型
10.MOLDFLOW与软驱制品结果对比
温度的结果比对 当不考虑微尺度效应时,入口处和出口处 熔体速度均相对较低,其中入口处的速度 最大值为775mm/s。微尺度粘度和瞬态对 流换热系数模型的单独作用和耦合作用时, 微通道入口处和出口处熔体速度均有所增 加,其中入口处的最大值分别为997mm/s、 989mm/s和1134mm/s,但耦合作用时的速 度增加值并不是单独作用时速度增加值的 简单叠加。
11.PRO/E重先设计软驱制品结构
改变浇注压力和材料
12.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模具的设计与应用越来越 广泛重要,CAD/CAE软件技术得到广泛的 应用,所以CAD/CAE的需求很大。再所以 学好CAD/CAE技术很重要,光学好它是没 有用的,还要灵活运用它。
这是软驱模具的设计
06.PRO/E与软驱制品工程图技术
这是微型齿轮的工程图
07.PRO/E与MOLDFLOW数据转换
保存好后在MOLDFLOW中打开就可以了
08.MOLDFLOW与软驱制品网格划分
这是软驱的网格划分
9.MOLDFLOW与软驱制品分析结果
软驱的分析;制品最高平均温度为229.7℃, 方案二的为229.7℃,方案三为229.9℃.回路 冷却介质,如下图所示,方案一回路冷却 介质的升温1.35℃,方案二的为1.37℃,方 案三的为1.35℃。
模具CAD/CAE技术及应用 课 程大作业
模具CAD/CAE技术及应用 课程大作业目录
• 01、模具CAD/CAE技术现状及 发展趋势 • 02、模具CAD技术理论 • 03、模具CAE技术理论 • 04、Pro/E与模具特征造型技术 • 05、Pro/E与模具装配技术 • 06、Pro/E与模具实体造型技术 • 07、Pro/E与模具曲面造型技术 • 08、Pro/E模具设计流程 • 09、Pro/E多腔与单腔技术 • 10、 Moldflow软件操作技术 • 11、模具CAE分析流程 • 12、模具CAE分析结果
01.模具CAD/CAE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模具CAD/CAE/CAM技术具体就是模具设计 人员和组织模具产品制造的工艺设计人员 在CAD/CAE/CAM系统的辅助下,根据模具 的设计和制造程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一项 新技术。目前,模具CAD/CAE/CAM技术发 展很快,广泛的应用于模具生产企业。采 用模具CAD/CAE/CAM技术是模具生产革命 化的措施,也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 特点。
04.PRO/E与模具特征造型技术
1.特征:可以用参数驱动的实体模型 2.根据零件的某一形状分 3.根据其具有的工程意义上分 4.根据性质分
05.PRO/E与模具装配技术
06.PRO/E与模具实体造型技术
拉伸:在某个平面上绘制一个截面,然后让该面 沿垂直绘图的方向生长一定的深度。 旋转:绘制一个封闭的截面后,必须指定一个旋 转轴,然后给定一个旋转角度。 扫描:沿轨迹线任意做一个剖面,由截面产生的 特征剖面与轨迹垂直。 混合:一个混合特征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面 截面组成,将这些平面截面在其边缘处用过渡曲 面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特征。
流动分析结果 1.填充时间 2.速度/压力切换点 3.气穴位置 4.体积收缩率 5.熔接痕位置 冷却结果分析 1.制品最高温度 2.回路冷却介质温度 3.制品平均温度 4.冻结层百分比
01.模具CAD/CAE硬件条件
输入设备:模具CAD/CAE系统使用的输入 设备主要包括键盘,鼠标(图形板),激 光扫描机等… 输出设备:模具CAD/CAE系统使用的输出 设备主要包括,图形显示器,绘图设备, 快速成型机。
02.模具CAD技术理论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CAD是一种技术,其中人与 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紧密配合, 发挥各自所长,从而使其工作优于每一方, 并为应用多学科方法的综合性协作提供了 可能。CAD是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 具,对产品和工程进行设计、绘图、分析 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