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

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的问题,排除D项。
答案:A
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哪些内容? 不承认国民党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 “另起 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炉灶” 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打扫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 干净屋 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我国与世界 子再请 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客” 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国政府坚定地 “一边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就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 倒” 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 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①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②进一步缓和了____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1.(1)1954 (2)朝鲜 印度支那 (3)印度支那
(4)①大国 ②亚洲
2.万隆会议
(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2)召开:1955年4月,29个____国家出席会议。
(3)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____问题和亚非国家____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出席:________年4月至7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 团赴日内瓦出席。 (2)目的:和平解决____和________问题。 (3)成就: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________停止敌 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展,并最终达成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4)意义
主的外交,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启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
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
应用示例: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共25张PPT)

推进新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
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
基本原则,为开创新中国的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自 主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 学 则。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 习 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 的有效途径;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 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 课 国家性质 小 结 国家实力
国际环境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当堂达标
1.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C )
专题
5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堂导入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课堂导入
《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课堂导入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
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对分子
课 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 堂 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 导 入 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 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 站起来的中国人才是真正开始以平等身份登上世界舞台。
方针政策 “ 另 起炉 内容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 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 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作用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
灶”
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自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 打 扫干 主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 净 屋 子再 学 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关系奠定基础 习 请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21张PPT)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1949-1953年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
1953年,周恩来同印度代表商谈西藏问题
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 不侵犯 互 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 利 和平共处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 1954年,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 1955年,中越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 1955年,中德(民主德国)联合声明 • 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上海联合公报 • 70年代,中日政府《和平友好条约》
以上的文件均承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赴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一天(7月17日)的 日程安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们在日内瓦看到的是个温文 尔雅的,有教养的中国人,一 个具有和平合作精神的,同时 又不放弃原则的中国人。
——日内瓦的一个外国记者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发言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思考: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区别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10.6) 波兰(10.7)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及其意义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 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 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 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 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 畏惧,要有信心。
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1949-1953年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
1953年,周恩来同印度代表商谈西藏问题
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 不侵犯 互 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 利 和平共处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 1954年,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 1955年,中越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 1955年,中德(民主德国)联合声明 • 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上海联合公报 • 70年代,中日政府《和平友好条约》
以上的文件均承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赴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一天(7月17日)的 日程安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们在日内瓦看到的是个温文 尔雅的,有教养的中国人,一 个具有和平合作精神的,同时 又不放弃原则的中国人。
——日内瓦的一个外国记者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发言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思考: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区别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10.6) 波兰(10.7)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6)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及其意义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 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 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 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 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 畏惧,要有信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24张PPT)

“和我平(们的的3)共会亚议同应非要该国求是家。求:同促存成异了。会亚议非应国将家这之些间共同 愿望和要团“求结异肯一”定致:下,主来反。要对这体是殖现我民在们主在中义社间,会的争主制取要度问和和题维意”护识。
形态民方族面独存立在,着增不进同各。国—人—周民恩之来间在的亚友非好会议合上 的讲话 作。
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新中国为什么要制定三大外交 方针?
三大外交方针的含义和意义
例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执行“另起炉灶”
的外交方针,其内容是(B )
A.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B.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不平等的外交关系 C.独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之外 D.重点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
意义: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 一个新的国家形象
2.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
则,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
作出了重大贡献
3.参加国际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 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 会议
4.万隆会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同”和“异”
第1组图片: 旧中国外交
屈 辱
第2组图片: 新中国的外交
尊荣
知识升华
从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政策及不同 结果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
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
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在复杂的国际背景 之下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因此, 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我们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外交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为70年代外交的突破 奠定了基础。
形态民方族面独存立在,着增不进同各。国—人—周民恩之来间在的亚友非好会议合上 的讲话 作。
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新中国为什么要制定三大外交 方针?
三大外交方针的含义和意义
例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执行“另起炉灶”
的外交方针,其内容是(B )
A.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B.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不平等的外交关系 C.独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之外 D.重点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
意义: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 一个新的国家形象
2.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
则,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
作出了重大贡献
3.参加国际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 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 会议
4.万隆会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同”和“异”
第1组图片: 旧中国外交
屈 辱
第2组图片: 新中国的外交
尊荣
知识升华
从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政策及不同 结果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
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
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在复杂的国际背景 之下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因此, 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我们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外交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为70年代外交的突破 奠定了基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21张PPT)

• 主席、各位代表: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
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
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
另起炉灶
新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中 国
一边倒
初 期
初期实践成果: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的 外
外交政策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外 交
交 走向国际舞台: 参加日内瓦会议
成 就
参加万隆会议
课堂检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
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
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目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过程:①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基础)、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
排斥和对立。………
•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 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这两类国家 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 而奋斗。………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 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

北美洲国家: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 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多米尼加、圣基茨和 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南美洲国家:巴拉圭;
除不丹外的以上这些国家因பைடு நூலகம்台湾有所谓的"外 交关系",与大陆没有外交关系。
战后两大阵营行成图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方针制定的背景:
1、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民版必 修一专 题五第 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
《中苏友 好同盟互 助条约》 签订后, 苏联印刷 的宣传画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民版必 修一专 题五第 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
屈辱 不平等
你能用一两个词
概括旧中国外交的 特点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 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 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 外交呢?
—— 周恩来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外 交 启 示
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
• 截至2019年10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既要“独立自主”又实行“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 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影响?
有利: (1)有社会主义阵营作后盾,使新中国在经 济上、外交上 不处于孤立的地位; (2)有助于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的主权 和独立。
不利: (1)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隔断了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2)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 政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带来 负面影响
南美洲国家:巴拉圭;
除不丹外的以上这些国家因பைடு நூலகம்台湾有所谓的"外 交关系",与大陆没有外交关系。
战后两大阵营行成图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方针制定的背景:
1、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民版必 修一专 题五第 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
《中苏友 好同盟互 助条约》 签订后, 苏联印刷 的宣传画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民版必 修一专 题五第 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
屈辱 不平等
你能用一两个词
概括旧中国外交的 特点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 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 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 外交呢?
—— 周恩来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外 交 启 示
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
• 截至2019年10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既要“独立自主”又实行“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 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影响?
有利: (1)有社会主义阵营作后盾,使新中国在经 济上、外交上 不处于孤立的地位; (2)有助于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的主权 和独立。
不利: (1)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隔断了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2)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 政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带来 负面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第一条: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 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 其他援助。
第五条: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发展和巩固 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附件二:苏联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贷款…… 共为三亿美元,……五分之一……用以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 国人民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
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 成就 再请客
一边倒
第一次建 交高潮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 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
B B 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思考: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 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材料一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 和。……在战略部署上仍在从东南亚和台湾这两条线上逼 近中国,中国还要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
材料二 1952年末,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 1953年将 “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 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到1957年 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
二 战后世界形势图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
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美国和苏联对待新中国的政策有 何不同?
材料一:1957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 “我们一直没有同共产党中国贸易,或者准许同它 进行文化上的交流。这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 是我们的政策。”
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 中印谈判 B 中苏谈判
第五条: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发展和巩固 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附件二:苏联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贷款…… 共为三亿美元,……五分之一……用以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 国人民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
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 成就 再请客
一边倒
第一次建 交高潮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 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
B B 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思考: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 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材料一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 和。……在战略部署上仍在从东南亚和台湾这两条线上逼 近中国,中国还要为获得进一步的安全环境做出努力。
材料二 1952年末,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 1953年将 “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 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到1957年 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
二 战后世界形势图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
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美国和苏联对待新中国的政策有 何不同?
材料一:1957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 “我们一直没有同共产党中国贸易,或者准许同它 进行文化上的交流。这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 是我们的政策。”
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 中印谈判 B 中苏谈判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优秀课件(共29张PPT)

国
初 期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外 交3、1954年 Nhomakorabea加日内瓦会议
成
就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3:23:53 AM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外交成就3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 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外交成就4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 南 京 条 约 》
《马关条约》
图片体现了旧中国外交是什么性质的?
-----屈辱外交
赣县中学 况婷婷
战后世界形势图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给新生的中国带来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形势?
1、建国后的外交形势
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有利: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不利:
5.在应对中寻求合作,因势利导,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
另起炉灶
新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中 国
一边倒
初 期 的 外 交
初期实践成果: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外交政策成熟: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奠基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
外交关系的突破
改革开放后——重大调整,日趋 灵活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949-1955
一、外交政策与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 灶”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先清除帝国主义 与主权,奠定了与世 屋子再请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 客”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旗帜鲜明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 和平的国际交往中不致 处于孤立地位
时刻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来开展外交 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力的逐步增强 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国内实行的全新外交方针和外交家的谋略
新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的区别?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 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惧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 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同”在哪,“异”在 哪?
同
从历史来看:遭遇相同,都曾沦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从现实来看:都面临着发展民族 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异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万隆会议”对新中国的外交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加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表明其国际地位得到 进一步提高。
新中国外交为什么能取得那 么多的成就?
周恩来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了“求同 存异”的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 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 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 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 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 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 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3、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
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和风采
中国闪耀万隆
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时间、地点:1955年4月,印尼万隆 这次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 下召开的?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不断高涨的形势下 为什么帝国主义要干扰和破 坏这次会议作出 了怎样的贡献?
毛泽东访苏的目的是什么?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意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部档案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澳大利 背景:国际 国内 馆保存的周 亚、美国先后接受了这个原则,并写入与中国签订的友好 首次提出:1953年12月的中印谈判中 条约或联合声明中。 恩来总理亲
网上论坛 熊光清:钓鱼岛之争与中国外交政策前瞻 中国外交的走向:硬着陆还是软徘徊 ?
中国现行外交政策?
外交总原则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 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 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 政策。
中国现任外交部长 杨洁篪
笔书写的和 内容 5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写入160多份国际文件。 平共处五项 正如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所说:“两个国家间签订的原则 协议,几乎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非常 原则 罕见的。” 1、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 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超越 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 意义: 和开放性等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中苏友好(毛泽东访苏)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 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 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1945年同苏联签订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 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 的产物。……(1950年2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 的协定》(即由中苏共管改交中国,修正了《雅尔塔协 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二、初期的外交成就
1、第一次建交高潮(1949.10-1950.10)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苏联(1949.10.2) 丹麦 第一个承认并与新 缅甸 中国建交的国家。 瑞士 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