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构思趣拾

合集下载

晚清海派六十家吴昌硕作品(中)

晚清海派六十家吴昌硕作品(中)

晚清海派六十家吴昌硕作品(中)吴昌硕,1844年生,1927年逝世,浙江安吉人。

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

他的别号很多,缶庐、苦铁、大聋、老击、老苍等。

清末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月,后寓上海。

中年后始作画,其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取法徐渭、朱耷、李,并受赵之谦、任颐的影响。

设色大胆,别开生面,用色混而不脏,艳而不俗,自有一种古朴的美。

他把书法用笔融于绘画。

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

工诗、书法,擅写“石鼓文”,精篆刻,远宗秦汉,近取浙皖精英,自创面目。

光绪三十年(1904)在杭州成立“西泠印社”,被推为杜长。

他又能融各家之长,并贯通他的书法、篆刻,创雄健苍劲的风格。

对艺术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性格特点”。

他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其艺术风尚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对日本影响也很大。

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等。

菊石图纸本设色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菊石图》是吴昌硕以惯用的斜对角章法而作,集中在画面左边,靠顶角画有姚黄大菊,双钩花瓣,浓墨点叶,枝干上有两个花蕾,下面有巨石一块,数朵魏紫,中间隔着一朵白菊,昂首怒放,风姿绰约,浓墨深叶衬托着花朵,花枝扶疏,画之右下角点着大小不同的墨点,各种盛开的菊花,呈现出鲜艳多姿,神韵秀丽,凌风傲霜,可见画家寄托着他清高脱俗的精神品格。

草书遗意拟青藤笔意立轴 1921年作花卉立轴水墨纸本 1920年作杨梅立轴纸本 1918年作荔枝图纸本设色 1915年作绣球花立轴纸本 1922年作丹凤随镜片设色纸本 1906年作“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乃岭南佳果,遂成画家屡画不厌的题材。

此画作写来自然随意,枝头硕果累累,色泽鲜艳,墨彩淋漓。

枝条穿插,树叶浓淡相和,层次丰富。

画钤“苦铁欢喜”印,可见吴昌硕对此题材及画作也自觉惬意。

三千年结实之桃立轴 1918年作寿桃立轴纸本 1918年作寿桃立轴纸本 1918年作仙木桃实图设色纸本立轴 1914年作(459.2万元,2009年西泠秋拍)《仙木桃实图》笔墨劲爽老辣,设色浓艶沉着,吴昌硕敢于用色,反俗为雅,乃大师手段。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中考难度有所下降,体裁已不再进行单一的限制,试题一般都有“除外,文体不限”的提示,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欢迎大家参考!【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作家赵俊杰先生历时四年多,数易其稿,精心打造的处女作长篇长说《箕山小吏》于2013年元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

我们是在接到《箕山小吏》的当天一口气把它读完的。

小说语言质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抒发人性,情趣盎然,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激人振奋,令人深思。

一、听命于生活权威“箕山小吏”呱呱堕地我们和赵俊杰先生从相识到相知已有二十多年了,他自幼受到质朴文化的熏陶,学校毕业后从军12年,分别在连队,团、师和军级单位的机关里供职,转业地方后又在组织、纪检等多个单位、部门工作或主政,业绩显著,并多次立功受奖。

他勤学习,善思考,谦虚谨慎,踏实肯干,进取自律,待人诚恳。

丰富的人生经历,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如火如荼的实践锻炼,多姿多彩的工作历程,不仅给了赵俊杰先生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头脑,清醒的文思敏捷的职业习惯,而且给他接触生活和接近群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于城乡、村镇之间体察社会,于百姓、干部之中倾听心声,在农村、在军营、在地方党政机关,在社会生活的大海洋里观察、思考、体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累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

个人、社会富有戏剧色彩的变幻、动荡与发展,更使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一切构成了赵俊杰先生作为一位作家的重要主观素质。

《箕山小吏》就是作者生命史和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史典型化、艺术化了的精彩展现。

二、独到的艺术见解生动的人物形象赵俊杰先生是在文学界一些朋友们提倡远“距离”的时候,硬着头皮对当前社会生活作出“近距离”反映的。

俊杰先生要让他的读者朋友看一看“同时代人”不断改变着的形象和这个时代的印记,看一看正在深入发展着一场变革的社会生活怎样变革着人们的灵魂,反过来说,也从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梦、所怨所怒、所哀所乐中,看一看我们这个民族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段空前活跃的时期,分娩一个名叫“变革”的婴儿的临产的阵痛、临盆的血污以及他们在这阵痛和血污中的追求和憧憬。

第七单元:构思与布局.ppt

第七单元:构思与布局.ppt
写作基础理论中,第二节“布局的要求和原则”中的第 一点要求“确立整体框架”可作为重点讲解。第三节中的 “布局的
* 教学建议
内容和方法”可结合例文讲解。写作基础理论中选作为示例说 明的一些文章篇目是本套教材“上编”文选阅读中的文章,教 师可指导学生结合阅读。
施教时,宜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对例文 可以进行思路与结构的分析比较。如:徐迟《谈构思》着重表 现了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其基础仍应建立在作者丰富的生活 积累和深刻的感悟体验上,与第一单元“写作能力的培养”一 节有异曲同工之妙;余光中《朋友四型》则根据事理本身的逻 辑关系,采用并列结构模式,介绍了四种类型的朋友。施教中,
…………
一、故事在发展着,发展着,发展着······再往下,一切
都清楚了,那就打住。多一个字也不要。
* 名家论写作 • 富曼诺夫《结构问题》
* 名家论写作 • 富曼诺夫《结构问题》
基本上结束了某个人物的故事以后(臂如:戴尼索夫、铎洛 霍夫),可以把这个人物长期放在一旁,在一两卷的篇幅里 仿佛忘记了他,而后,在需要的时候,又把他重新写进来。
要时时刻刻想到出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冲突的缘 故而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心理变化)。
要把所有已写的部分记住。 ………… 一、无论任何时候绝不要停止行动;我走路的时候这样 说话,我坐着和躺着的时候那样说话;我刮胡子的时候就不
* 基本知识内容
一、布局的要求 1.确立整体框架。布局涉及到文章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 分的关系。首先要考虑整体即由点、线、面构成的框架;其次 要考虑整体框架内各个部分的关系及它们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布局中整体框架的确立,表现为 “点” 的选取, “线” 的延 伸和“面” 的形成,以及三者之间不同的组合形式及变化。 2.完整、连贯、周密。完整,指文章布局显示的组织形态 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连贯,指文章布局各个部分联系顺畅 通达,首尾一贯,如行云流水,不现雕琢拼凑的痕迹。周密,

中兴名家智慧谋略_八、彻悟彷徨篇

中兴名家智慧谋略_八、彻悟彷徨篇

“厚黑”有方龚自珍痛斥卖国贼龚自珍,字瑟人,号定夫,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礼部主事等职二十余年。

由于不为朝廷重用,他于1839年辞官归乡。

他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其诗清秀瑰丽,浪漫激情他同时也精通医学,是一位近代知名的爱国学者。

184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抗英斗争。

正当义军把英军诱至牛栏岗准备围歼时,广州督师奕山忙派知府火速去解围,强迫义军解散,护送夷敌逃窜,广州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当时龚自珍辞官归隐杭州,闻此消息,感慨万分!于病榻之上撰写了一个奇特的济世救人药方,对当朝统治者的错误和懦弱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抨击:余黄堂(指知府)《精制孤媚药方》,服用之人可以延年益寿,润身肥囊,因宠求荣,加官晋爵,实在是偷生得福之妙药。

贵客光顾,须认明“专办讲和,情真价实,主顾不误”招牌为记。

配方如下:柔肠一条,黑心一个,厚脸皮一张,两头舌一根,媚骨一副,屈膝一对,笑脸三个,叩头虫不拘多少。

服用方法:用笑里藏刀切碎,口蜜为丸,藏于乌龟壳内。

临用时以狼心一个,狗肺一副,煎成糊涂和药送服。

这是个痛斥卖国贼的绝妙“药方”,它嬉笑怒骂,冷嘲热讽,把卖国贼的无耻嘴脸和卑劣行径,勾画得入木三分,揭露得淋漓尽致。

龚自珍写完这副“药方”后不久,就因悲愤过度而去世了,这副为贪官污吏画像的药方也成了他的“绝笔”。

犬鹤互伤朱宸濠碰软钉子明朝的南昌属宁王朱宸濠的地盘,宁王在这里称王称霸,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当时谁要在南昌敢对宁王说半个不字,身首就得分家。

宁王府的家丁也狗仗人势,十分风光,整天横着膀子在南昌城横冲直撞,地方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过问。

这一年皇上敕派江苏苏州人高适来任南昌知府。

高适是学士出身,素以不阿权贵著称,在朝内很有名望。

但宁王骄横惯了,总想拿地方官当枪使,让地方官成为自己的马前卒,乖乖地为他服务效命。

为了试探一下高适的深浅,朱宸濠设了一条计策。

这一天,宁王府的家人带着一头鹤在街上逛来逛去。

名家构思拾趣

名家构思拾趣
画 , 往 一 挥 而 就 , 到 “ 然 止 。一 旦 掷 葫 芦 于 地 ,诗 即 已 往 达 忽
兴致风雨 来 , 飞墨走精 灵 出” 成 , 笔 下笔立就。黧
2 0・ 082 1

“ 腹 稿 ” 流传 至 今 的 “ 稿 ” 打 。 腹

词 就 由此 而 来 。
闹 中 思 :宋 代 大 学 士 杨 大
年 , 逢 作 文 , 跟 门 人 、 客 每 就 宾 饮 酒 下棋 , 笑 闹 中 构 思 , 而 的超 然 境 界 。 在 反
不 会 “ 神 ” 并 不 时 用 小 方 格 走 ,
; 任编 辑 : 新 宇 责 吴
名 家 构 思 拾
@/ 杭小燕
睡 中思 : 初 作之前先磨 好墨 , 写 然 后 卧 床 引 被 蒙 头 大 睡 ;起 床 后
提笔 就写 , 字不 改。这种 “ 一 睡 中思 ” 方 式 , 时 被 人 们 称 为 的 当
说, 只要 见 先 生 起 身 走 动 说 话 , 今 。唐代 著名 书法 家 张旭 , 人 被 便知先生“ 有成章” 。 胸 了
尊 称 为 “ 圣 ” 他 也 好 饮 , 后 草 。 酒 话 中思 : 国 画 家 石 鲁 在 构 书法龙 飞凤舞 ,杜 甫 曾称 赞他 思 作 画 之 前 ,经 常 找 一 些 知 心 “ 毫 落 纸 如 云 烟 ” 挥 。 朋友摆 “ 门阵” 一边磨墨 , 龙 , 一 玩 中思 : 北 朝诗 人王 筠 , 南
纸 写 出 , 门人 抄 录 。 让
醉 中 思 :唐 代 伟 大 的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李 白 , 生 嗜酒 , 且 一 而
醉 坐 中思 :鲁 迅 先 生 写 文 章 每 饮 必 醉 , 后 又 能 吟 出 好 诗 。 之 前 , 常 坐 在 藤 椅 上 , 目微 他 有 不 少 名 诗 出 自 醉 酒 之 中 , 常 双 闭 ,一 言 不 发 。 据 许 广 平 回忆 “ 酒 诗 百 篇 ” 的 佳 话 流 传 至 斗

2025届武汉市部分高中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5届武汉市部分高中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5届武汉市部分高中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钱锺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读拉奥孔》一文中说:“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

”可惜一直未受到学界重视。

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文艺理论价值可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其一,发表创作观点。

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吴娥川主人《生花梦》第一回中说:(小说)“然不必尽实,亦不必尽虚。

虚而胜实,则流于荒唐;实而胜虚,则失于粘滞。

”认为小说创作应该合理把握“虚”与“实”之间的“度”。

《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神。

入情入理般般像,闲是闲非事事新。

”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新颖有趣。

其二,品评作家作品。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

《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乃“实录其事”。

徐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说有“套语”“虚谈”“太腐”“太俗”“太杂”等缺陷。

这些评论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之功,为后世学人所取资。

其三,传述创作技巧。

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论及八股技法,马二先生称“(八股)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

从时代背景而言,八股是士子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必须全力以赴,无暇顾及其他。

记叙文名人

记叙文名人

记叙文名人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大画家徐悲鸿买画的故事一次徐悲鸿在一家画店发现一张很有名的画,便想把它买下。

他问店主此画卖多少钱,店主回答说300元大洋。

徐悲鸿认为贵了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画店。

回去后越想越觉得此画画得好,实在想把它买下,便又去画店问此画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

徐悲鸿很失望的回家后,认为此画实属珍品。

便又第三次去画店,最终以300元现大洋将此画买下。

心中十分高兴。

这天,张大千到徐悲鸿家作客,徐悲鸿兴奋得对张大千说买了一张珍品画,边说边取出这张画让张大千欣赏,张大千将此画反复观看后,对徐悲鸿说此画是仿制.徐悲鸿听后很是不快,张大千即用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轻轻撕开,上面就显露出大千仿制字样。

徐悲鸿不禁惊呆了,张大千执画哈哈大笑遂用三百元将画买回名人故事:落水者和负重者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

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

这时宫廷女卫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

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

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

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肩头的分量。

名人故事:该低头时就低头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构思趣拾[转载]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

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一、睡中思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卧床引被覆盖。

起来后提笔就写,而且不再改动。

这种“睡中思”的方式,当时被人们称为“打腹稿”。

流传至今的“腹稿”一词就由此而来。

宋代江西诗派代表人物的陈师道,每当外出游览有了诗兴,就急忙回家卧于榻上,以被蒙头,称之为“吟榻”。

此时,全家不能有任何响声,甚至连猫狗都得赶出去,直到他诗作完成,家中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二、闹中思
宋代大学士杨大年,每逢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中构思,反而不“走神”,并不时用小方格纸写出,让门人抄录。

清朝毛西河家境不好,外屋是私塾,自己
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夫人吵嘴,一边构思文章,居然文章写得很出色。

三、坐中思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

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胸有成章了。

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

一坐到那儿,仿佛灵感就来了。

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

四、话中思
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构思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一边磨墨,一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

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致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五、醉中思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嗜好饮酒,而且每饮必醉,醉后又能吟出好诗。

他有不少名诗出自醉酒之中,
“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就由此而来。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被人尊称为“草圣”。

他也嗜好饮酒,并在酒后写出一手好字,正如杜甫称赞的“挥毫落纸如云烟”。

六、玩中思
南北朝诗人王筠,好玩葫芦,写诗也离不开葫芦。

每当构思时,就注水于葫芦内,水满后倒掉再注,如此循环不止。

一旦掷葫芦于地,诗已成竹在胸,下笔立就。

五代南唐的卢郢,好玩石球。

他写文章时,常拿一个重达百斤的石球来玩,一旦构思成文,便掷下石球,由自己口授,小吏笔录,不一会儿就写成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