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大2014作业答案成本管理会计2

合集下载

14秋福师《成本管理会计》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4秋福师《成本管理会计》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措施是()
A. 提高单价
B. 增加产销量
C.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 压缩固定成本
-----------------选择:B
2. 低值易耗品分次摊销法,其期限在一年半,摊销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
A. “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
B. “递延资产”科目
C. “待摊费用”科目
D. “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
-----------------选择:B
3. 分批法适用的是()
A. 小批单件生产
B. 大批大量生产
C. 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
D. 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
-----------------选择:A
4. 半成品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又不需要成本还原的方法是()
A. 逐步结转分步法
B. 综合结转分步法
C. 分项结转分步法
D. 平行结转分步法
-----------------选择:C
5. 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
A. 燃料及动力
B. 直接人工
C. 制造费用
D. 管理大楼的折旧费
-----------------选择:D
6. 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降低()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选择:A
7. 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1、表2-1是某工业企业20××年10月份有关费用发生额和有关存货账户余额的数据。

假设该企业20××年10月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 036 000元。

要求:编制企业20××年10月份的利润表。

表2-1 2001年10月份费用发生额和存货账户余额单位:元生产耗用原材料334 000生产耗用燃料及动力64 000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418 000折旧费——行政管理 4 000折旧费——生产车间103 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127 000设备修理费40 000劳动保护费34 000水电办公费——生产车间87 000机物料消耗11 000其他制造费用15 000管理费用300 000销售费用207 000]财务费用65 000在产品(10月1日)135 000在产品(10月31日)142 000产成品(10月1日)160 000产成品(10月31日)147 000解答:表2-2 2001年10月份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单位:元月初在产品成本135 000: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原材料334 000燃料及动力64 000工资及福利费418 000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127 000折旧费103 000设备修理费40 000;劳动保护费34 000水电办公费87 000机物料消耗11 000其他制造费用15 000 417 000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 233 000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1 368 000减:月末在产品成本142 0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1 226 000/加:月初产成品成本160 000可供销售的产成品成本 1 386 000减:月末产成品成本147 000本月产品销售成本 1 239 000表2-3 2001年10月份利润表单位:元主营业务收入 2 036 000>减:主营业务成本 1 239 000主营业务利润797 000减:期间费用营业费用207 000管理费用304 000财务费用65 000 576 000营业利润221 000*从表2-2和表2-3中可以看出,产品成本同产品的实物流动相联系,而期间费用则直接归属于当期利润表,与产品的生产无关。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网课测试题答案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网课测试题答案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采用变动成本法,可以排除产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利润与销售量的同向变动。

()A、错误B、正确2.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A、错误B、正确3.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可以按照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

()A.正确B.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品种法下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B、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C、分批法下,月末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D、分步法下,月末需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5.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A.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B.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C.产品成本计算期D.产品成本计算对象6.()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

A.边际成本B.沉没成本C.专属成本D.机会成本7.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有()A.销售收入B.销售费用C.销售数量D.销售单价E.销售时间8.分批法适用于()A.小批生产B.大批、大量,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C.分批轮番生产同一种产品D.单件生产9.产品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变化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A.销售量降低使盈亏临界点上升B.固定成本上升使盈亏临界点上升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使盈亏临界点上升D.单价升高使盈亏临界点升高10.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A.实行“三包”损失B.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C.修复废品人员工资D.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11.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受益多的车间排列在前面先分配出去,受益少的车间排在后面后分配出去。

()A、错误B、正确1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包括()。

《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练习题答案第二章成本概念和分类【练习题】第三章成本会计系统二、练习题1.解答:第四章 分批成本计算练习题1答案: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301 开工日期:3月份完工日期:3月份16台 产品名称:A 产品 批量:24台 完工日期:4月份8台3月份各项费用分配:材料费用分配率=13 440÷(16+8)=560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560×16=8960(元) 人工费用分配率=9 408÷(16+8×40%)=490 完工产品人工费用=490×16=784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5 184÷(16+8×40%)=270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70×16=4320(元) 3月份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A 产品 21120 贷:基本生产成本——301批 21120 4月份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 ——A 产品 10432 贷:基本生产成本——301批 10432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302 开工日期:3月份 完工日期:3月份4台 产品名称:B 产品 批量:20台 完工日期:4月份16台3月份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直接材料费用=900×4=3600直接人工费用=820×4=3280制造费用=1 060×4=42404月份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B产品46040贷:基本生产成本——302批46040练习题2答案:7月份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024 产品名称:甲产品完工情况:7月20日30件批量:30件投产日期:6月10日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075 产品名称:乙产品完工情况:6月30日10件批量:50件投产日期:6月3日7月25日40件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083 产品名称:丙产品完工情况:批量:20件投产日期:7月25日练习题3答案: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301 产品名称:甲产品投产日期:3月5日订货单位:新华工厂产品批量:10件完工日期:4月30日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302 产品名称:乙产品投产日期:3月15日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303 产品名称:丙产品投产日期:3月25日练习题4答案:全年计划产量定额工时=3×1000+4×900=6600年度计划分配率=52800÷6600=812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3×200=4800(元)12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4×100=32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4800基本生产成本——乙 3200贷:制造费用 800012月末制造费用账户的余额=-100+8640-(4800+3200)=540(元)差异分配率=540÷(3×200+4×100)=0.54甲产品应分配的差异=0.54×3×200=324乙产品应分配的差异=0.54×4×100=216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324基本生产成本——乙 216贷:制造费用 540第五章分步成本计算练习题1答案:产品成本计算单生产车间:一车间借:自制半成品——甲半成品140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14000二车间领用半成品单位成本=(10300+14000)÷(400+500)=27 二车间领用半成品总成本=27×700=189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18900贷:自制半成品——甲半成品18900产品成本计算单生产车间:二车间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6750贷: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36750练习题2答案: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分配率=68750÷(200+75)=250直接人工分配率=6900÷(200+75×40%)=30制造费用分配率=11500÷(200+75×40%)=50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定额比例=76500÷(250×255)=1.2直接人工定额比例=6000÷(220×85+1300)=0.3 制造费用定额比例=11000÷(220×85+1300)=0.55练习题3答案:约当产量的计算:第一步骤:直接材料=60+40=100加工费=60×40%+40=64第二步骤:直接材料=40加工费=40×50%=20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甲产品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247900贷:基本生产成本247900第六章成本分配练习题1答案:直接分配法:供水车间分配率=7380÷(6709-559)=1.2车间分配的水费=1.2×5100=6120(元)厂部分配的水费=1.2×1050=1260(元)供电车间分配率=10 519.2÷(29220-2922)=0.4甲产品分配的电费=0.4×20000=8000(元)车间分配的电费=0.4×2000=800(元)厂部分配的电费=0.4×4298=1719.2(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000制造费用 6920管理费用 2979.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738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 519.2交互分配法:供水车间交互分配率=7 380÷6 709=1.1供电车间分入的水费=1.1×559=614.9供电车间交互分配率=10 519.2÷29 220=0.36供水车间分入的电费=0.36×2922=1051.92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051.92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14.9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51.92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614.9供水车间对外分配额=7 380+1051.92-614.9=7817.02供电车间对外分配额=10 519.2+614.9-1051.92=10082.18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率=7817.02÷(6709-559)=1.2711车间分配的水费=1.2711×5100=6482.61厂部分配的水费=7817.02-6482.61=1334.41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10082.18÷(29220-2922)=0.3831 甲产品分配的电费=0.3831×20000=7662车间分配的电费=0.3831×2000=766.2厂部分配的电费=10082.18-7662-766.2=1653.98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662制造费用 7248.81管理费用 2988.39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7817.02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82.18计划成本分配法:供水车间水费分配:供电车间分配的水费=1.2×559=607.8车间分配的水费=1.2×5100=6120厂部分配的水费=1.2×1050=1260合计 8050.8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07.8制造费用 6120管理费用 126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8050.8供电车间电费分配:供水车间分配的电费=0.38×2922=1110.36甲产品分配的电费=0.38×20000=7600车间分配的电费=0.38×2000=760厂部分配的电费0.38×4298=1633.24合计 11103.6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110.36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600制造费用 760管理费用 1633.24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1103.6供水车间实际费用=7 380+1110.36=8490.36供电车间实际费用=10 519.2+607.8=11127供水车间差异=8490.36-8050.8=439.56供电车间差异=11127- 11103.6=23.4合计 462.96借:管理费用 462.96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39.56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3.4练习题2答案:.某企业生产投入一种材料,经过相同工艺,生产处甲、乙、丙、丁四种联产品,本期发生的联合成本97 6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实物量分配法联合成本分配率=97 600÷(500000+10000+5000+9000)=0.1863甲产品分配额=0.1863×500000=93150乙产品分配额=0.1863×10000=1863丙产品分配额=0.1863×5000=931.5丁产品分配额=97 600-93150-1863-931.5=1655.5甲产品获得的净收益=115 000-30 000-93150=-8150乙产品获得的净收益=10 000-6 000-1863=2137丙产品获得的净收益=4000-931.5=3068.5丁产品获得的净收益= 30 000-1000-1655.5=27344.5 合计 24400 (2)可实现净值法甲产品可实现的净值=115 000-30 000=85000乙产品可实现的净值=10 000-6000=4000丙产品可实现的净值=4000丁产品可实现的净值=30000-1000=29000合计 122000联合成本分配率=97 600÷122000=0.8甲产品分配额=0.8×85000=68000乙产品分配额=0.8×4000=3200丙产品分配额=0.8×4000=3200丁产品分配额=0.8×29000=23200甲产品获得的净收益=85000-68000=17000乙产品获得的净收益=4000-3200=800丙产品获得的净收益=4000-3200=800丁产品获得的净收益=29000-23200=5800合计 244000(3)按售价分配法甲产品销售收入=0.15×500 000=75000乙产品销售收入=0.5×10000=5000丙产品销售收入=0.8×5000=4000丁产品销售收入=3×9000=27000合计 111000联合成本分配率=97 600÷111000=0.8793甲产品分配额=0.8793×75000=65947.5乙产品分配额=0.8793×5000=4396.5丙产品分配额=0.8793×4000=3517.2丁产品分配额=97 600-65947.5-4396.5-3517.2=23738.8甲产品获得的净收益=75000-65947.5=9052.5乙产品获得的净收益=5000-4396.5=603.5丙产品获得的净收益=4000-3517.2=482.8丁产品获得的净收益=27000-23738.8=3261.2合计 13400(4)从获得的净收益总额来看,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获得的收益相同。

《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二、练习题
1・
解答:
业务序号
计入生产成本
计入期间成本
不应计入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1)
50 000
(2)
3 000
(3)
1 000
(4)
25 000
(5)
6 000
(6)
3 000
(7)
9 000
(8)
1 000
(9)
800
(10)
200
(11)
1 400
(12)
300
(13)
30 000
(14)
10 000
借:库存商品B产品 46040
贷:基本生产成本——302批 46040
练习题2答案:
7月份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表
生产工时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分配率
0.88
1.4
9024
11 000
9680
15400
9075
10 800
9504
15120
9083
7 000
6160
9800
合计
28800
25 344
40 320
成本
-531日
7月生产费用
5 100
9504
15120
29724
7月31日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21800
16200
29100
67100
7 月 31H
该批产品总成本
27000
20500
36000
83500
7月31日
该批产品单位成本
540
410
720
1670
产品成本明细账

成本管理会计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答案一、名词解释1.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充分收集、分析、应用与战略管理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使企业能做到知己知彼,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战略,考核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2.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3.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4.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5. 约当产量法:指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以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6.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既成本的诱致因素。

表示某一特定作业和一系列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7.分类法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别产品的成本,然后再分别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8.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9. 成本还原:是将完工产品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项目的综合成本,分解为原始的成本项目。

10.本量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11.贡献毛益:是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产品变动成本的金额,其金额补偿固定成本后的正数余额,可谓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

12.安全边际:是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销售量(额)的差额,该差额可以表示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13.保本点(盈方分界点):是指企业在此点时处于不盈不亏、不赔不赚的状态,即收入等于成本,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14.定量分析法:又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完整掌握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种要素定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据以建立能够反映有关变量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的方法体系。

15.指数平滑法:它是以加权因子(即平滑系数)以及(1-平滑系数)分别作为前期实际观测值和前期预测值的权数,计算出两者的加权平均值,以它作为本期某变量的预测值。

福师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备考资料(二)88

福师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备考资料(二)88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二)第二章成本会计流程成本会计和材料库、成品库和生产车间要协调的工作“成本会计”和“出纳”、“应收账款会计”、“应付账款会计”都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岗位。

“现金流”循环中从现金变存货,再由存货变为现金,一般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可以说流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存货,都在至少三个月销售额以上。

就是说企业的现金流中承上启下的就是“成本会计”。

他要核算和控制的是从材料变为在产品,最终成为产成品的所有财税处理。

“成本会计”可能是会计工作中最烦琐的工作。

因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种类繁多,要核算清楚是工作量巨大。

要了解每一个BOM,有差错要一颗颗料去查。

每天就在做表,查差异。

还要去了解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实际情况。

“成本会计“主要工作是核算和控制企业的所有存货成本。

企业的从财务来说可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只有成本最优。

成本会计所有工作应该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成本方面的预算一般都是通过BOM的标准成本来实现的。

BOM可以说是成本的核心。

成本会计的工作都要依赖其他部门的同事的协助才可以完成。

举例来说一个新型号的产品上马。

第一步是研发部门,设计好产品定好BOM。

供应商开发部门的去询价,定样品。

成本会计应参与到此流程中去分析产品的成本毛利等,为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决策的依据。

第二步是小批量试生产,制造工程部门的工程人员制定产品的工艺流程,测试和制定人工和机器定额等。

成本会计应按业务的实质制定相关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和流程。

第三步是批量生产。

成本会计应该为此提供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查找到相关原因。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如返修率过高,应按相关工程人员的分析报告,将因为返修引起的所有成本做出分析,将工程人员估计的正常返修去除,按工程人员分析引起返修的工位分到部门或个人等。

简而言之就是用数据来反映出返修的原因,提出分摊相关成本到相关责任部门或建议有权的管理人员出台相应措施来实现返修率的正常。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由于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创利额的资料,因此它有利于正确地进行()。

A、价格决策B、长期决策C、有关短期决策D、长、短期决策2.零基预算的特点有()A.编制工作量较大B.对每项业务预算,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精打细算C.主要应用于变动成本预算D.不考虑过去支出的水平,不受现行预算框框的约束,有助于节约开支3.标准成本的种类有()。

A、理想的标准成本B、基本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超额标准成本4.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A、错误B、正确5.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始终保持不变的成本。

()A.正确B.错误6.企业全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都应该计入产品成本,因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 B、正确7.作业成本法认为引起成本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产品产量,还有被消耗的作业。

()A.正确B.错误8.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应为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分配转入的费用。

()A、错误B、正确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品种法下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B、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C、分批法下,月末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D、分步法下,月末需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10.交互分配法是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费用分配的最准确方法。

()A.正确B.错误11.在多步骤生产中,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都应当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A.正确B.错误12.13.混合成本的成本模型为y=a+bx,其中a表示()。

A、固定成本部分B、总成本额C、单位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部分14.为了核算企业的期间费用应该设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科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B4 D5 A6 C7 B8 B9 A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E2 ABC3 AB4 ACD5 BCD6 ACD7 BCD8 ACE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四、计算题1 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20 X 36% = 115.2(件)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80 X 86% = 154.8(件)月末完工产品数:115.2 + 154.8 + 680 = 950(件)工资费用分配率:61275/950 X 100% = 6450%完工产品的工资费用:64.5 X 680 = 43860(元)月末在产品的工资费用:64.5 X(115.2 + 154.8)= 17415(元)2 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 + 5 + 7 + 4 +(4000 + 1000)/ 1000 = 31(元/件)销货成本:31 X 600 = 18600(元)营业利润:(40 - 31)X 600 = 5400(元)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 + 5 + 7 + 4 = 26 (元/件)期间成本:4000 + 1000 = 5000(元)销货成本:26 X 600 = 15600(元)营业利润:(40 - 26)X600 - 5000 = 3400(元)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完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其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的销售收中直接扣减。

两者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从目前来看,这两种方法并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时使用。

3 生产成本:12000 + 10800 + 12600 + 7200 = 42600(元)分配率:42600 /(8760 + 240)= 4.7333废品生产成本:240 X 4.7333 = 1135.992(元)合格品生产成本:42600 - 1135.992 = 41464.008(元)废品损失:1135.992 - 50 = 1085.992(元)借: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1085.992贷:原材料1085.992分录如下:A. 借: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5076管理费用564贷: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5640B.借: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7700管理费用700贷:辅助生产车间——运输部门8400一、单选题1、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B )。

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产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2、不在“废品损失”科目核算的内容是( C )A.修复废品人员的工资B.修复废品耗用的材料C.实行“三包”损失D.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3、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500件产品,也就是说产量每增加5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而且是在产量一旦突破5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

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就属于( B )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4、作业消耗一定的( D )。

A.成本B.时间C.费用D.资源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产品售价为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总量应达到( A )件A.400B.222C.143D.5006、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 C )。

A.直接计入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C.直接生产费用D.间接生产费用7、某人有现金10 000元,他若购买企业债券,年息10%,若购买金融债券,则年息12%,那么,他购买企业债券的机会成本是( B )。

A.1000元B.1200元C.200元 D 8008、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

( B )A.边际成本B.沉没成本C专属成本D机会成本.9、财务费用科目期末结转损益后应( A ) 。

A.无余额B.有借方或者贷方余额C.有借方余额D.有贷方余额10、有一企业同时生产三种产品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200元,120元和130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是5000元、5200元和—800元,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B )A 将亏损800元的丙产品停产B 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总贡献毛益较大且超过产品丙的产品C 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D 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乙。

二、多选题1.下列各企业内部单位中可以成为责任中心的有(ABCDE)A.分公司B.地区工厂C.车间D.班组E.个人2、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的不同,所采取的标准有(ABC)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定额成本E.历史成本3、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数有(AB )A.效率差异B.耗用差异C.用量差异D.价格差异E.时间差异4、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有(ACD )A.销售收入B.销售费用C.销售数量D.销售单价E.销售时间5、企业拥有若干辅助生产车间时,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BCD )A.间接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6、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ACD )A.约当产量比例法B.交互分配法C.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法D.定额比例法7、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BCD )A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B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C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D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8、为实现目标利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ACE )A.提高单价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C.增加销售量D.降低固定成本E.调整产品品种结构三、判断题1、保本点、保利点和保本作业率都是反指标。

( ×)2、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最终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故月末必然没有余额。

(×)3、交互分配法只进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互分配。

(×)4、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5、安全边际率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之和为1。

(√)6、由于实际工时和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称为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7、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

(√)8、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一系列差异是由于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不同处理(√)。

四、计算题1、某企业甲产品分两道工序完成,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320件,完工程度为36%(完工率),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180件,完工程度为86%(完工率)。

本月完工产品680件,月初加本月工资费用合计61275元。

1)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3)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工资费用。

答: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20 X 36% = 115.2(件)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80 X 86% = 154.8(件)月末完工产品数:115.2 + 154.8 + 680 = 950(件)工资费用分配率:61275/950 X 100% = 6450%完工产品的工资费用:64.5 X 680 = 43860(元)月末在产品的工资费用:64.5 X(115.2 + 154.8)= 17415(元)2. 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 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 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 4 000 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 4 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 1 000 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 1 000 件,销售量600 件,单位售价40 元。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 )单位产品成本;( 2 )期间成本;( 3 )销货成本;( 4 )营业利润;( 5 )说明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答: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 + 5 + 7 + 4 +(4000 + 1000)/ 1000 = 31(元/件)销货成本:31 X 600 = 18600(元)营业利润:(40 - 31)X 600 = 5400(元)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 + 5 + 7 + 4 = 26 (元/件)期间成本:4000 + 1000 = 5000(元)销货成本:26 X 600 = 15600(元)营业利润:(40 - 26)X600 - 5000 = 3400(元)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完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其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的销售收中直接扣减。

两者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从目前来看,这两种方法并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时使用。

3、某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本月投产300件,完工验收入库发现废品8件;合格品生产工时8760小时,废品工时240小时。

乙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燃料和动力10800元,工资及福利费12600元,制造费用7200元。

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废品残料入库作价50元。

计算并编制有关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答:生产成本:12000 + 10800 + 12600 + 7200 = 42600(元)分配率:42600 /(8760 + 240)= 4.7333废品生产成本:240 X 4.7333 = 1135.992(元)合格品生产成本:42600 - 1135.992 = 41464.008(元)废品损失:1135.992 - 50 = 1085.992(元)借: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1085.992贷:原材料1085.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