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

合集下载

2012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检测考试题

2012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检测考试题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其中A 、B 代表某些元素,X 、Y 、Z 、P 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 和B 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N 元素B .P 在生物体内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C .I 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脂肪D .Y 物质中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4.下图中甲、乙模型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D 表示细胞内液, A 表示血浆B .如果乙图中B 表示胰岛细胞,则A 可以表示下丘脑细胞C .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 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 .乙图中激素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

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甲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B. 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C.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D. 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6.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A. 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 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 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D. 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20℃时,1molSO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B. 1mol/LNaCl溶液表示1L水中含有NaCl58.5gC. 常温下,1molCO2与1molH2O所含有的分子总数和原子总数均相等D. 1molO2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了4mole—8. 分子式为C3H6Cl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种B.5种C.6种D.7种9. 下列反应中,与乙醛生成乙酸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A. CH 3CH 2OH → CH 3CHOB.CH 2=CHCl →C.D.CH 3COOH →CH 3COOCH 2CH 3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 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HCO 3—+ OH —= CO 2↑+H 2OB.SiO 2溶于NaOH 溶液:SiO 2+ 2OH —=SiO 32— +H 2OC.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的AlCl 3溶液:Al 3++4OH —=AlO 2—+2H 2OD.NaCl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3ClO —+ Cl —+4H +=2Cl 2↑+O 2↑+ H 2O11.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2.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pH=1的H 2SO 4和pH=3的HCl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2B .HF 比HCN 易电离,则NaF 溶液的pH 比同浓度NaCN 溶液的pH 大A .实验室用大B .制取SO 2并C .分离淀粉胶D .比较氯碳硅C.向0.1 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中增大D.将1 mL pH=3的HX溶液稀释到10 mL,若溶液的pH <4,则HX为弱酸13. 右图中的四条直线分别表示Na、Mg、Al、Fe和足量的Cl2(g)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m)与反应掉相同条件下Cl2(g)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

2012年成都中考说明

2012年成都中考说明

成都市2012年中考将网上评卷分四批次录取不变考试科目、记分方法、录取批次变化今年中考统一扫描、统一网上评卷时间6月13日-14日: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4月: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昨天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成都市2012年中招有关政策已确定。

据悉,今年中考时间为6月13日-14日,考试科目和记分办法与往年一致,未作调整。

而在去年中心城区试点网上评卷的基础上,今年将在成都市实行中考网上评卷,中心城区由市招考办组织实施,各郊区(市)县由当地招委、教育局组织实施,全市统一公布成绩。

考试科目记分未作调整今年,中考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3日、14日,考试科目为语文(6月13日9:00-11:00)、数学(6月14日9:00-11:00)、外语(6月14日14:30-16:30)、物理(6月13日14:30-16:00)、化学(6月13日16:30-17:30)。

考试科目和记分办法与往年一致,未作调整。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一并进行。

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4月举行,由各区(市)县组织。

今年评卷网上进行作为今年成都中考的一大变化,在去年中心城区试点网上评卷的基础上,今年在成都市实行中考网上评卷,评卷工作在市招考委和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使用统一的软件、统一扫描、统一评卷标准,中心城区由市招考办组织实施,各郊区(市)县由当地招委、教育局组织实施,全市统一公布成绩。

录取录取批次仍分四批今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录取按时间先后分四批进行。

第一批: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提前招生,指标到校生、艺术体育特长生、中职类学校直升生、“宏志班”以及其他按规定提前录取的考生。

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在本批未录取满额的,还可参加第四批录取。

第二批: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

第三批:五年制高职、师范。

第四批: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包括职业高中、三年制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院校),报考本批学校的学生均可兼报。

【重点校资料】安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重点校资料】安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安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第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 .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 .③是叶绿体内膜D .④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2.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B .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 .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D .不含等位基因3.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若X 是mRNA ,Y 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B .若X 是DNA 一条链,Y 含有U ,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C .若X 是tRNA ,Y 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D .若X 是HIV 的RNA ,Y 是DNA ,则管内必须加入DNA 酶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 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 .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 ,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 .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 ,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 .从图1、图2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5.右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

现围绕此曲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K 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B .在K 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C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D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种群大小持续获得最高产量6.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右图所示,a 、b 、c 表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对应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是胚胎分割技术,则产生的①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B .若b 是体外受精技术,则形成②的过程属于克隆C .若c 是核移植技术,则形成③的过程体现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D .①②③生产过程中的代孕母畜必须与供体母畜同期发情7.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品红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自白变蓝 ⑥工业制O 2⑦白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A .②③④⑦⑧B .③④⑤⑦⑧C .②③⑥⑦D .④⑤⑦⑧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Na +的溶液中:Fe 3+、Al 3+、HCO 3-、MnO 4-B .NaHSO 4溶液中:K +、NO 3-、I -、NH 4+C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Cu 2+、Fe 3+、NO 3-、SO 42-D .pH =0的溶液中:Fe 3+、Mg 2+、Cl -、SO 42-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装置①中,d 为阳极、c 为阴极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 2、NH 3、CO 2、Cl 2、HCl 、NO 2等气体C .装置③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0.X 、Y 、Z 、W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

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粮囤/囤积居奇觊觎/坚贞不渝坍圮/杞人忧天B.玷污/拈轻怕重信笺/流水浅浅弩弓/呶呶不休C.委曲/曲高和寡埋没/阴霾密布时髦/耄耋之年D.蹊跷/独辟蹊径喑哑/深谙此道咋呼/令人咋舌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一些医学书刊称每天喝八杯八盎司的水对健康很有益,于是此说成了许多人养身的金科玉律,但《美国肾脏学会期刊》重申:目前无明确证据显示多饮水有益健康。

B.这个老者生得一副吉人天相:浑身没有多余的肉,精瘦得像一只老鱼鹰,脸色黑红且很有光泽,短短的花白胡子特别有精神,而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尤其明亮。

C.别看这位教授口若悬河、振振有辞的演讲只有半个小时,讲稿却是以几十年的学养做根基,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研究了几十个经典案例后,数易其稿写成的。

D.入冬以来,剧烈降温并没有影响年轻人快乐的情绪,上海衡山路一些酒吧用新潮的文艺演出吸引顾客,即使不是周末,这些娱乐场所也天天爆满,一片歌舞升平。

3.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人造生命诞生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美国科学家将一种丝状支原体细菌的染色体解码,生成DNA的4个碱基A、G、C 和T,并利用化学方法将碱基拼接成新的DNA。

再将人工合成的DNA放入酵母液中使之聚合,聚合后的人造DNA被植入一个受体细菌中。

通过生长,受体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胞,一个带人造DNA,另一个带天然DNA。

接着,利用抗生素杀死带天然DNA的细胞,筛选出带人造DNA的细胞,这就是人造的新生命。

随后,新的生命不断繁殖,越来越多。

4.这一话题,分别以赞成者和反对者的不同口吻,选择某一角度,简要陈述理由。

(5分)赞成的理由:反对的理由: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归有光公讳宪卿,字廉甫。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一、标点复习1.(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仿真考试(四)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

据说,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以药补医”机制,形成了扭曲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

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

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

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2.(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考前得分训练考试(四)语文试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中国共产党的《一号文件》详细说明了为提高农村收入而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文件要求其他省份也取消农业税。

根据这个文件,在追加的卫生保健和教育开支中,至少70﹪要拨给农村地区。

(通常大部分给了城市)文件还呼吁增加补贴和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B.我不会怀疑,哪怕是一分钟的怀疑,如果我现在还是二、三十岁、是个没有子女的单身汉,那从大学一毕业,我就会收拾行囊到中国去生活。

C.最近几周,我们看到“林肯”号航空母舰上的美国海军飞行员为营里亚齐省的海啸受灾者运去了救灾物资。

按照奈的划分方法,我们应该把这一举动归为哪一类呢?这是带人情味的硬实力?还是穿着防弹衣的软实力?不管它是什么,它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D.美国商会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埃默里威廉斯说,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观点。

2012届高三下语文第六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届高三下语文第六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克扣(kâ) 旖旎 (yǐ) 扛鼎(káng) 大笔如椽(chuán) B.殷红(yān) 溃脓(k uì)通缉(jī) 金蝉脱壳(qiào) C.奇葩(pā) 佣金(yōng) 喘息(chuǎn) 拾级而上(shâ) D.铜臭(xiù) 傩戏(nuó)巷道hàng)解甲归田(ji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针砭帮交大杂烩乐不可知B.坐落毕竟渔水情召之即来C.装潢宣泄发祥地荣膺桂冠D.渔利搏弈仪仗队令人扼腕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B.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广东中小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大胆地解扣子,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

C.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D.时下,许多厂商为了促销,纷纷打出“降价优惠”的承诺,但最终还是述而不作,欺骗了消费者。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中原文化是中国古文明以及由此衍生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河南人民长期在中原生活,创造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产生的尿量、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

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

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早在我们发现这个生物起搏器的很久以前,就有一项巧妙的实验得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果:时间静止---至少对于一株植物来说。

含羞草的叶子会在白天追随天空中太阳的弧形轨迹,到了夜晚会像枯萎了一样垂下。

第二天早晨,叶子又会像伞一样张开,如往常般茁壮。

这种特别的植物吸引了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德梅朗的注意。

当时许多人认为,植物的舒张和收缩行为完全由对应的日出日落决定,但这个设想被德梅朗推翻了。

他将含羞草放置在户外环境中,叶子在白天的光照下舒张,并随着黑夜的降临而收起。

将含羞草置于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白天,尽管植物不能接收到自然光照,它仍然表现得好像沐浴在阳光下一样,叶子扬扬得意地舒展着;而夜幕降临时,即使没有收到任何日落的讯号,它也垂头丧气地收起叶子,整夜保持着叶子下垂的状态。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字_____________就是艺术品。

它的形体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历程和创新推进,更有那些历代的书法家们把汉字挥洒得或古朴端庄,或龙飞凤舞或力透纸背,或飘逸悠然,风情千种,仪态万方,淋漓尽致,灿烂辉煌。

_____________说中国画也能以自己的特色_____________于世界绘画之林,能与西洋画_______________,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文字能与汉字书法相媲美。

汉字书法是全球独领风骚、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对于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这里暂且不作评论。

()。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很多,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这话是有道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成了维持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既是中华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载体,也是助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本身即使屹立等量齐观B.本来即使伫立并驾齐驱C.本来如果伫立等量齐观D.本身如果屹立并驾齐驱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他实行的“书同文”,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B.但他实行“书同文”,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C.然而“书同文”的实行,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D.即使实行“书同文”,也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使汉字成了维持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既是中华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载体,也是助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怃然/繁芜笨拙/茁壮哄抢/烘托姹紫嫣红/叱咤风云B.缱绻/谴责炽热/整饬浸渍/恣睢殚精竭虑/箪食壶浆C.屏气/摒弃剽窃/漂白褴褛/伛偻妍媸毕露/嗤之以鼻D.绯红/芳菲歆羡/谙习悄然/讥诮层见叠出/瑕瑜互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洽筹划名信片咬文嚼字B.坐镇沉缅擦边球头头是道C.宣泄鄙薄绿茵场能屈能伸D.装祯熟稔缉私队铤而走险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匮乏的时代一去不返,老百姓的文化追求也水涨船高,参加高层次高品位文化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

B.在2008年围棋“名人”战五番棋比赛中,小将朴文尧连下两城,第三局古力反戈一击,总算在悬崖边上站住了脚。

C.川菜历史悠久,在八大菜系中拥有一席之地。

我们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强川菜饮食文化建设,以文化特色让整个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D.清明假至,成都烟雨迷蒙,轻风拂面,杏花掩映,细草多情,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让我们去尽情享受这生活的优雅与舒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所致。

B.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与水路的养护、管理等有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C.已经出台的十项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将使钢铁等行业生产潜能、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几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D.国家今后或许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二、(9分,每小题3分)“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义。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南方分支,其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去的。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

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地区。

稍后,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

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

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

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北一带迁徙。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

四川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

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灾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的。

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信仰和观念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

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

他们恪守中华民族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

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

家境再困难,也要供子弟读书。

为了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

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尤为重要。

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

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

中国的语言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

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

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

但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许多中原古音。

5.下列对“客家人”这个概念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A.原本生活在中原和黄河流域,由于种种原因南迁渡江至闽、粤、赣、川、湘、桂、台等地去生活和繁衍生息的汉人。

B.祖先源自中原,历史上因征战、避乱及人口繁衍等原因而南迁的汉人中属于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

C.生活在闽、粤、赣等地,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特别节俭、特别讲究义气、特别团结互助的汉人。

D.从秦始皇时代到19世纪中叶,从中国北方迁徙到中国南方的大批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强调团结和节俭的汉人。

6.对客家人群体在形成过程中先后几次大规模南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先后两次派兵南下,秦灭亡后南下的秦兵留于当地,成为最早的客家人。

B.东晋和唐代的动乱时期,中原战乱频仍,部分中原人为逃避战火蹂躏而南逃到比较荒僻的闽粤一带。

C.金兵入侵,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南方各地;元军大举南下,又迫使赣南、粤东等地的客家人大规模迁徙。

D.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在明末清初因人口繁衍,生存的物质条件不足,于是向川、湘、桂、台等地迁徙。

7.对文章中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客家话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

B.客家人特别注重保持方言乡音,使得中原古音在客家话中得以保留。

C.客家人并非所有从中原南迁的汉人,它只包括闽、粤、赣地区的人。

D.不断与南方百越族的融合,是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主要的文化基础。

三、(9分,每小题3分)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此其大较也。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夷狄益甚。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此非空言也。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注】①挽,同“晚”。

②刍豢:指牲畜的肉。

③眇:同“妙”。

④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

⑤三宝:食、事、财。

绝:不流通。

⑥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已:通“矣”,了B.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道:通“导”,引导C.故待农而食之待:等待D.各劝其业,乐其事劝:勉励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莫之夺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不出则乏其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则桓公以霸谨拜表以闻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的“小国寡民”理念在近世行不通,是因为人们都追求舒适享乐,对人们的欲望,统治者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

B.各地物产丰富,农、虞、工、商顺应自然规律各行其事,但只有政府主动、大力协调各种经济门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姜太公在经济基础薄弱之时,管仲在齐国中衰时,都实行了发展经济的政策。

由于富强,齐国还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D.天下之人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都求财谋利,担忧贫穷。

只有生活富裕了,君子才喜欢行仁义之事,普通百姓才懂得礼仪。

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答:(2)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答: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