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A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学典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出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
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
清人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广泛。
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独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②优良的家风,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
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化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训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宝,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③家庭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
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化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靠家庭的教化和文化的延传。
很多大的家族,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担当起对本家族成员的保障责任: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
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约束。
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④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气,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仔细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等。
甚至一些出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或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
高中语文第三册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测试题一、基础知识检测(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愆(qiān)期卜筮(shì)汤汤(shāng)矛戟(jǐ)B、徘徊(huí)遗(yí)施磐(pán)石踯躅(zhú)C、瀛(yíng)洲暮霭(ǎi)纶(guān)巾渌(lǜ)水D、凝噎(yē)铁骑(jì)初霁(qí)怆(chuāng)然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2)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4)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A、(1)形容声音很大(2)忧郁的样子(3)安然的样子(4)悲伤感慨的样子B、(1)突如其来的样子(2)可怜的样子(3)安适的样子(4)悲伤感慨的样子C、(1)突如其来的样子(2)怜惜的样子(3)回想的样子(4)啼哭的样子D、(1)形容声音很大(2)忧郁的样子(3)回想的样子(4)咳嗽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B、《诗经》中的《氓》一诗,展示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婚姻悲剧,信誓旦旦只不过是一时的甜言蜜语。
C、曹植的《七步诗》,展示的不仅是才情,还有那煮豆燃萁的悲哀。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过着焚琴煮鹤的生活,远离尘嚣,何等快意,何等潇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以及做人的好习惯。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商场的经理部,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虱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智且危险的。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3

高二语文必修三测试卷(测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基础知识(2*7=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 (ch 1) 惫懒 (b 百) 讪讪(sh a ) 扪参历井(shm )B •錾银 (z m) 两靥 (y m)桌帏(w 百) 拗他不过(ni u ) C •蹙缩 (C u) 歆享 (x in) 榫头(s tn ) 吮血(sh un ) D.咨嗟 (ch a) 盥沐 (gum ) 贾人(g t ) 间或一轮(ji m )2.下列词句中, 有两个错别字 的一组是()A.俨然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 •驯熟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4.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 ________ 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②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 _________ ,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③ _________ 我很 ,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 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A 舒服 费用愕然 B .舒心 用度 愕然 C.舒服 用度 悚然 D .舒心 费用 悚然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厄纳斯特•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百年:借指晚年。
左迁:贬官,降职。
偏僻:偏激,不端正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C .近抚之,气息.慑然
D
4.下列各句“负”字的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 . .当闭目,数息.可达矣
(3 分 )
()
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
③负.载珍重,不复言矣
⑤幸被齿发,何敢负 .德
A.①③⑤/②④
B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业根 ( 祸种 )
觇视 ( 仔细地看 )
C .穷发 ( 极北寒冷不长草木的地方 ) 懿范 ( 美好的风范 )
舅姑 ( 舅舅和姑姑 )
东曦既驾 ( 日神已乘车出来,指太阳升起 )
D .垂天之云 ( 垂在天边的云彩 )
崇阿 ( 高大的丘陵 )
卓异 ( 才能优异 )
绡毂参差 ( 绡毅的衣服十分整齐 )
2.下面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 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
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 .避非怯也,待其惰 .也。彼出则灶,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 !匹夫按剑
何异鼠乎 !
16.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
(选自《聊斋志异》 ) ()
A .辄被啖.食 啖:吃。
C .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D
.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13.下列各句中的“为”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①西湖最盛,为 .春,为月 ②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③梅花为.寒所勒 ④尤为.奇观
⑤石篑数为.余言 ⑥余时为.桃花所恋 ⑦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⑧安可为.俗士道哉
高中语文第三册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试卷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老趼jiǎn 铁砧zhēn 陨身不恤桀骜不驯B.谂知niǎn 蘸水zhàn 芸芸众生偃仰啸歌C.惩罚chéng 铁臼chǔ 流觞曲水宠命优沃D.螫针shì 椽子chuán 莞尔而笑放浪形骸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B.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的说法。
D.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写文章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都要服从表达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说得清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③⑤④⑥①②D.⑤③④①⑥②4.下面关于《红楼梦》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因为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家务,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王熙凤也愿意到荣国府协理丧事。
B.《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336d6a6f46527d3250ce0ab.png)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一、(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摴(chū)蒱溷(hùn)藩若偻(lóu) 缇(tí)骑B、扃牖(yǒu) 鬻梅者(yù) 奴颜婢(bì)膝湮(yān)没C、投缳(huán) 修葺(róng) .摴(chū)蒱斫直(zhuó)D、逡(jūn)巡异爨(cuàn) 石罅(xià) 栏楯(shǔn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僻(偏僻)不当道者妪(婢女)每谓余曰斫其正(砍) 忠义暴(显露)于朝廷B、发(抒发)其志士之悲哉雨泽下注(流入) 甘受诟厉(辱骂) 余既为此志(志向)C、以欹(畸形)为美殆(大概)有神护者夭其稚枝(斜长的树枝)按(查究)诛五人D、迨(等到)诸文异爨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客逾(越过)庖而宴遏其生气(阻碍)3、选出与“故莫能知”中的“故”的意义不相同一项是A、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B、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C、故谴将守关者 D、轩东故尝为厨4、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须臾成五采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C、至莫夜月明 D、殆有神护者5、对《五人墓碑记》的评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义”是五义士精神的核心,全文不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
B、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鞭挞奸阉党的罪恶,弘扬中华民族为了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C、五义士反抗阉党的斗争,反映了正义斗争的巨大力量,表现了奸淫阉党的虚弱本质。
D、本文在阐述生死价值问题的同时,批判了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是公安派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项脊轩是作者书斋的名字,文中作者借书斋这一地点,先后叙写了与之有关的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位女性的事,抒发了人世变迁及思念亲人之情。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命题:黄华韵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翼轸.(zhěn)瓯.越(ōu)台隍.(huáng)棨戟.(jī)B.懿.范(yì)胜饯.(jiàn)下榻.(tà)潦.水(liǎo)C.鹤汀.(tīng)绣闼.(tà)雕甍.(méng)闾阎.(yuán)D.舸.舰(gě)遄.飞(chuán)多舛.(zhuǎn)睇眄.(miǎn)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夫列子御.风而行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C.未有知其修.者也乃重修.岳阳楼D.适.百里者,宿舂粮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从文言文特殊句式来看,下列各句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A.求人可使报秦着B.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C.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D.吾属今且为之虏矣4.下列有关唐传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传奇是在汉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市民文学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B.唐代时期,写小说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他们创作的古白话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
C.唐代传奇的创作多用浪漫主义手法,因其情节奇特、神异,故名“传奇”。
唐代传奇大都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文辞华美。
D.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尤其是戏剧,如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升的《长生殿》。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
(9分,每题3分)科幻小说之“科”与“幻”在科学幻想小说这个词组中,包括了三个概念:科学、幻想以及小说。
究竟何为小说,这里不必多谈,但在科学和幻想这两个限定概念中,显然幻想要比科学更为重要。
幻想,是科幻小说最关键的要素,它在这里的意思与人们在日常语义中的理解并无太大差别。
没有幻想,科幻小说也就没有了灵魂。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偃(yán)仰溷(hùn)藩湮(yān)没汶(wén)水B.栏楯(dùn)阉(yān)党皦皦(jiǎo)摴(chū)蒱C.扃牖(yǒu)异爨(cuàn)赀(zī)财石磴(dèng)D.修葺(róng)傫(lěi)然缇(tí)骑徂(zǔ)徕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客逾(越过)庖而宴大类(很像)女郎地斫(砍)其正B.以手阖(关闭)门余既为此志(既然) 戊申晦(初一)C.殆(大概)有神护者甘受诟厉(辱骂) 剪发杜(杜绝)门D.明告鬻(买)梅者余始循(顺着)以入以欹(倾斜)为美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其制稍异于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非问无以广识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C.穷则独善其身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D.陈胜王凡六月轩凡四遭火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墙往往而是②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③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④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⑤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⑥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⑦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⑧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A.①④⑦B.②⑤⑧C.①③⑤D.②④⑥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稳如泰山,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B.合并使浙江大学很多学科形成高原,在高原上造峰,比起在平原上造峰,其优势不言而喻。
C.提高质量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D.几分钟前在拍卖会场被别人动辄用万为单位叫价的“唐三彩”,顷刻间变成一堆一文不名的瓦片。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A一、基础知识(52分,每题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字是()A、修葺(qì) 偃仰(yán)湮没(yān)缇骑(tí)B、缧然(lěi)詈骂(|ì)徂徕(chúlái )石磴(dēng)C、赀财(zī)缙绅(sēn )蓼洲(|iǎo)溢美(yì)D、蹈死(dào )阉党(yān )欹侧(qī)鬻梅(yù)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 尘泥渗漉冥然无坐偃仰啸歌婷婷如盖B、扼腕墓道降皓驳色名烛天南激昂大义C、剪发杜门赠溢美显逡巡畏义慷慨得志D、肝胆照人沧海一粟雾若带然珊珊可爱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B、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奴仆那样)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轻易)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悲哀)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像烛光一样)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突然)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早死)4、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乃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C、望晚日照城郭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之望D、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C、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6、从句式的角度,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同类的一项()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余购三百盆,皆病梅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者也D、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入7、下列加横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断头置城上,颜色不稍变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D、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其阴,济水东流C、妪,先大母也,乳二世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9、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A、乃誓疗之,纵之顺之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C、杭州之西溪D、梅之欹之疏之曲10、面加点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用法相比较,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约为婚姻②吴之民方痛心焉③未可明诏大号以夭梅病梅为业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⑦沛公居山东时A.④⑥⑦相同,其他都不相同。
B.全都不相同。
C.①②④⑤⑥不相同,③⑦相同。
D.②③⑤⑥不同,其他相同。
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C. 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D. 最近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1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内心深处还感到________。
②他心烦意乱,意志消沉,经常独自________街头。
③然而,有关部门仍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________拆除了当年是慈禧弟弟的桂公府的跨院。
④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所属的年代,一直有________。
A.歉疚流连私自异议B.内疚流连私自争议C.歉疚踯躅擅自争议D.内疚踯躅擅自异议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套理想的电脑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B.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计时服务近来在许多城市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二、课内阅读(16+16分)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①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4、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骂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抶:击C、按诛五人按:按照,依照D、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傫然:聚集的样子15、比较下面句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的一项是()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敛赀财以送其行③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④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C、①②③④都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同16、与“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中的“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缇骑按剑而前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C、买五人之脰而函之D、众不能堪,抶而仆之17、以下八句话,全都表现苏州市民反抗精神的一组是()①为之声义②敛赀财以送其行③众不能堪,抶而仆之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⑤哭声震动天地⑥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⑦颜色不少变⑧买五人之脰而函之A、③④⑥B、②④⑦C、④⑤⑥D、②⑤⑦18、翻译文中划线部分句子以及下列句子(16分)①②③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④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所谓之天门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①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妻止之曰:“②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③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9、①②③四、诗歌鉴赏(6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0、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1、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检测参考答案1、A(B徂cú磴dâng C绅shēn D蹈dǎo)2、D(A无-兀婷—亭 B降-绛名—明 C溢—谥)3、C烛:名作动“照”4、D5、D6、D(A、B、C都是判断句)7、D8、B名作状(A、C、D都是名作动)9、D(A中“之”为代代词 B、C中“之”为助词“的”)10、B11、A、(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
引申为改革变更,多用来指对制度和方法。
轩然大波:高涌的大波涛。
后比喻大的风波或纠纷。
)12、C(①因前面有"内心深处",故不能选"内疚";②"流连"含有"舍不得离开"之意,与语境不符;③"擅自"是指"超越权限","私自"是指不经批准;④"争议"是指有分歧,意见不统一,"异议"是指主流看法之外的不同意见)13、C(A.“教材”后面加“的编写”。
B.“思想”和“制止”搭配不当。
D.缺主语,删去“在”和“上”,另外,补语残缺,应在“挑战”后加“上”。
)14、C按:查究。
15、D16、B形容词作名词(A、C、D都是名作动。
)17、A18、(略)19.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她去。
孩子的母亲说:“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
”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想要捉猪杀猪。
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孩子不是好跟她开玩笑的。
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父母学的人,听取父母的教育。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教孩子欺骗。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
”于是就杀掉而且烧熟了那只猪。
20、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21、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