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自然通风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建筑节能-浅析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最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建筑节能-浅析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建筑节能-浅析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最新版)摘要:建筑的自然通风对人类健康和建筑节能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热压式自然通风更能适应常变和不良的外部风环境,通过建筑竖井、烟囱、屋顶、双层维护结构等手段实现和加强建筑内部自然通风,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建筑内部自然通风设计是与气候、环境、建筑融为一体的整体式设计。
关键词:自然通风;生态;热压;漏斗效应;热舒适性风是人类生存空间中的生态因子,它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的舒适感觉,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在炎热地区的建筑中,自然通风降低室温,驱除异味,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是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手段。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在建筑中,自然通风主要是靠建筑物的一些开口(门,窗等)和空间组织〔过道,中庭,天井等)来实现的,如果建筑物的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空气就会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空气流过此开口时所受到的动力也就等于⊿p。
⊿p=ξv?ρ/2其中:v一空气流过窗孔时的流速;ρ一空气的密度;ξ一窗孔的局部阻力系数。
大气污染物在建筑物室内环境中的分布与迁移规律

大气污染物在建筑物室内环境中的分布与迁移规律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在近年来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人们通常认为在室内环境中会比室外环境更加清洁,但实际上,大气污染物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室内空气中,并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物在建筑物室内环境中的分布与迁移规律,以增加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识,并提供一些改善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气污染物是如何进入室内环境的。
主要的途径有两种:直接进入和间接进入。
直接进入是指污染物通过门窗、通风系统等直接进入室内。
例如,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可以通过门窗的开放进入室内环境。
间接进入则是指大气污染物在室外与室内空气之间发生物质交换,进而进入室内环境。
这种物质交换可以通过墙体、地板、屋顶等建筑材料进行。
此外,人们的衣物、鞋子等也可能带入室内的污染物。
其次,大气污染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分布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室内空气流动的影响。
室内的通风系统、门窗开关以及气象条件等都会影响室内空气的流动情况。
一般来说,室内的空气流动越大,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也会相应地较低。
其次是室内污染源的影响。
室内的吸烟、烹饪、清洁剂使用等活动都会产生污染物,从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室内物体的吸附效应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地毯、窗帘、家具等都可以吸附污染物,导致室内浓度较高。
大气污染物在室内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方面,大气污染物可以在室内空气中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室内通风不良的情况下。
例如,有毒气体如甲醛等可以在室内环境中停留数小时甚至数日之久。
另一方面,大气污染物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迁移到室内的不同空间。
例如,颗粒物可以通过自然沉降、扩散和室内活动等途径,在室内不同区域分布不均衡。
那么,如何改善室内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分布与迁移规律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室内通风来促进污染物的排除。
定期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
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日益离不开室内空间,尤其是在高楼大厦中。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室内空气质量逐渐下降。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人们开始关注自然通风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如何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一、自然通风的定义及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保持室内空气的良好质量的一种通风方式。
它通过调整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差异来实现。
自然通风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温度差驱动:热气体具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室内外温度差异,室内污浊空气会被推到较高位置,从而实现空气交换。
2. 风压驱动:风的压力对室内外产生差异,使得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3. 排风驱动:排气通道的设置可使污浊空气快速排出并形成气流,从而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
二、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1. 改善空气流动:自然通风能够改善室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得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污浊空气排出。
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进而提高空气质量。
2. 控制温度和湿度:自然通风通过调节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可以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
同时,通过湿度的调节,也可以减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提高空气质量。
3. 消除异味和气味:自然通风有助于将室内的异味和气味排出,增加室内空气的新鲜度,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4. 减少污染物:通过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气中的PM2.5、甲醛、苯等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自然通风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1. 提高呼吸系统健康: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通过自然通风,室内的有害物质浓度得到降低,减少了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2. 改善睡眠质量:自然通风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减少室内湿度和污染物的影响,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 减少心理压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感。
供热通风空调气体排放特征及污染趋势研究

供热通风空调气体排放特征及污染趋势研究摘要:空调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普遍存在于室内环境中,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这些气体污染物将悬浮在环境中。
一旦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就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因此,空调污染物的排放不容忽视。
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筑办公空间采暖、通风和空调的气体排放特征和污染趋势特征,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供热通风空调;气体排放;特征;污染趋势1空调如何排出空气体1.1使用空调本身的制冷剂排空气拧下高低压阀的后盖螺母、充氟嘴螺母,将高低压阀芯打开(旋1/4-1/2圈),等待约10秒钟后关闭。
同时,从低压阀充氟嘴螺母处用内六角扳手将充氟针顶向上顶开,有空气排出。
当手感有凉气冒出时停止排空。
排氟量应小于20g。
注:本方法一般适用于空调收氟-移机后的排空,正常空调中只要制冷剂没有漏光,是不会进入空气的。
1.2在排出的空气体中加入氟利昂我们需要一个独立的制冷剂罐,连接低压阀的氟化物喷嘴和独立制冷剂罐的管道。
连接完成后,我们可以稍微松开高压阀和制冷剂罐上的连接螺母。
向阀门内注入制冷剂,约2~3秒后关闭阀门,等待约10~15秒,拧紧连接螺母。
1.3利用真空泵原理排空气法我们先把阀门的充氟嘴螺母拧下来,再与抽真空连接的软管连接在一起。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LO”旋钮并打开,然后将真空泵的开关合上,随之进行抽真空。
等到一定时间过后,可以停止抽真空。
最后我们还需要将阀门的后盖螺母拧下,用扳手将阀芯按照逆时针方向拧开到底,这样的话制冷系统才是完全被打开了。
2供热通风空调气体排放研究2.1建立气体排放特征模型2.1.1气体排放物理模型选择一个封闭的实验室空间,科研规范和模型为4种不同自然通风实体模型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试验室的室内空间完全模拟了全比例建筑公司的办公室。
房间面积规格为4.5m*4.0m*2.8m。
在室内空间预设空调,解决发电机组问题,操作相关测试数据参数,模拟四季天气,根据送风口和送风口的不同位置设置几个通风孔,并匹配4三种送风方式的空调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混合自然通风,换位自然通风、木地板送风、冲击水射流等。
《自然通风教室室内颗粒物分布的初步研究》原创论文-pm2.5颗粒物室内污染扩散CFD模拟

自然通风教室室内颗粒物运动分布特性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刘鹏摘要:室外较高浓度的颗粒物将对室内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室内主要靠开启门窗的方式进行通风换气,门窗作为室外颗粒物进入室内的主要通道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本文采用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追踪颗粒物的运动,模拟了没有室内热源及颗粒源的假设前提下典型教室开窗窗口风速为0.5m/s,在三种不同的门窗开启组合方式(开4外窗2内门2廊窗、4外窗2内门、2外窗2内门),颗粒物粒径分别为1.0μm、2.5μm、10μm、50μm时室内颗粒物的扩散及浓度分布情况。
模拟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颗粒物扩散范围较小,颗粒物浓度集中在窗口射流区域,以沉积效应为主;而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在室内分布并不均匀,易跟随射流气流运动,主要体现为扩散效应。
在没有室内源的情况下,外窗作为颗粒物进入室内的主要通道,将直接影响室内颗粒物的分布和浓度。
关键词:自然通风;颗粒物分布;数值模拟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口和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室外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浓度随之不断攀升,造成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
王玮[1]等对中国部分城市地区大气PM2.5进行了10余年的监测,结果发现北京、广州等大城市PM2.5的质量浓度超过100ug/m3。
虽然现代人约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然而室外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以通过门窗等维护结构以渗透、自然通风等方式进入室内,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
大量研究表明[2-6]:室外颗粒浓度和室内颗粒浓度存在正相关性。
清华大学有关调查报告指出:即使是在门窗紧闭时,室内没有明显颗粒物散发源的情况下,室内PM2.5也会达到室外的1/3到2/3。
目前国内很多民用建筑如学校教学楼、居民住宅等通风还主要依靠自然通风方式为主。
这些建筑大部分结构类似,通风方式简易,门窗的气密性远比一些欧美国家低。
室外高浓度的颗粒物将直接造成室内的空气污染。
建环答案

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答:不是,虽然红外线和紫外线有很大一部分被玻璃窗反射回去了,可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红外线或紫外线透过玻璃窗4.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是否等于建筑物的瞬时冷负荷?答:冷负荷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
渗透空气的得热直接进入室内成为瞬时冷负荷。
对流部分的也会直接传递给室内空气成为冷负荷。
而辐射部分进入到室内后,并不直接进入到空气中,而会通过对流换热方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形成冷负荷。
5.室内照明和设备散热是否直接转变的瞬时冷负荷?答:不是,因为这些散热部分要与室内各表面产生热交换,从而产生衰减和延迟。
6.为什么冬季往往可以采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而夏天却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空调负荷?答:如果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远大于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值时。
采用平均温差的稳态计算带来的误差比较小,在工程设计中最是可以接受的,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但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气温却基本恒定,可以采用稳态计算法莱计算,但计算夏天冷负荷不能采用日平均温差的稳态算法,否则可能导致完全错误的结果,这是因为尽管夏季日间瞬时室外温度可能要比室内气温高许多,但夜间却有可能低于室内气温,室内外平均温差不大,波动幅度却相对较大,这就会导致较大偏差,故计算夏季空调负荷不能用稳态计算法8.夜间建筑物可通过玻璃窗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散出去吗?可以将部分热量以长波辐射的方式散出去。
具体数值与玻璃的厚度和有无镀膜有关。
对于普通玻璃,其热量散失包括传导和长波辐射部分。
普通玻璃对室内长波辐射的透射率很低,但吸收率较高,在加上室内空气与玻璃的温差传热,会造成玻璃本身温度的升高,从而自身发射长波辐射,散失热量。
而对于镀膜low-e玻璃,室内长波辐射的透射率极低,吸收率也极低,只能通过温差传热的作用散失热量,而通过长波辐射的造成的热量散失极低。
第四章1.人的代谢率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人的发热量和出汗率是否随环境空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答:人体的代谢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肌肉活动强度,环境、温度、性别、年龄、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的长短。
热压自然通风房间的瞬态污染状况分析

热压自然通风房间的瞬态污染状况分析杨秀峰;钟珂;亢燕铭【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38)6【摘要】热压自然通风向稳态发展的过程中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必然会不断变化.在热压自然通风瞬态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自然通风的污染物输送模型,理论分析了典型条件下通风房间内污染物浓度的瞬变过程,讨论了主要因素对室内瞬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室内热空气层的污染物浓度和原有冷空气层的污染物浓度均是先升高后降低,且前者的最高值大于后者.增大热源浮升力通量或有效通风面积、减小房间面积或房间高度均可以加速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但是增大热源浮升力通量或减小房间面积对污染物浓度的峰值没有影响,而增大有效通风面积或减小房间高度却会使污染物浓度峰值升高.%Indoor air pollution is influenced continuously by the airflow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al natural ventilation to its steady state.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pollutant transport during natural ventilation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c of the transient model of thermal natural ventilation to analyze the time evolution of indoo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ain factors on the transient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during venti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warm air layer and the original air layer both increase earlier and drop later. The maximal concentration of the warm air layer is shown to b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ir layer. The variation of indoo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ith time can beaccelerated by increasing the source buoyancy flux or effective vent area, or decreasing the enclosure floor area or enclosure height. The increase of the source buoyancy flux or the decrease of the enclosure floor area would not affect the peak value of the transient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hich may be elevated by increasing of effective vent area or decreasing of the enclosure height.【总页数】8页(P750-757)【作者】杨秀峰;钟珂;亢燕铭【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4.1【相关文献】1.通风口中心高差对瞬态热压自然通风的影响 [J], 张云风;刘光远;陶天吟2.热压自然通风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J], 陈殿坤3.热压自然通风房间围护结构对热分层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磊;高军;赵加宁4.热源温度对热压自然通风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J], 冯卫;钟珂;舒娟;叶关珍5.热压自然通风室内污染物浓度演变特性 [J], 庄加玮;刁永发;张俪安;沈恒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风房间室内外污染物浓度演化规律

通风房间室内外污染物浓度的演化规律+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生:杨龙军指导教师;亢燕铭教授钟珂副教授摘要If随着人们4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暖通空调领域的热点。
大量研究证明,细粒子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远大于粗粒子!)为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我国已陆续出台或正在制定相关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因此,针对不同的大气环境背景状况建立起描述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理论模型是目前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研究自然通风房间室内外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入手,在对通风系统粒子输运特性做必要分析后,给出了根据室外污染物浓度变化来预测室内污染物浓度变化的预测模型。
与现存类似的预测模型不同的是,本文给出的预测模型考虑了粒子向室内各个表面沉积而引起的粒数浓度损失,不仅如此,模型中还涉及了小粒子的凝并系数、室内污染源等因素.本文给出的预测模型同样适用于空调房间内污染物浓度的预测。
/在考虑和忽略粒子沉积效应两种情况下,分别用本文给出的模型预测了自然通风房间内的粒子浓度变化,并与实验观测值进行了比较。
对比结果表明,考虑粒子沉积作用下得出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验观测值。
例如,对e.=lOu11"1的粒子,计入这种作用时的理论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81.3%,而在忽略粒子沉积效应时的相应值为437,5%。
因此可以得出,在研究通风房间室内粒子浓度时,原则上不能忽略粒子的沉积效应.为了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减少计算工作量。
本文给出了相应的预测计算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任意给定计算时所需要的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初始值,并且只要知道了室外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就可以迅速的得到室内污染物浓度的预测值。
\一一一厂7关键词室内外蓬垫麴逐型燮型粒王沉积型堕塞鏖‘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9D06)和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99JK209)资助项目RelationshipofPollutantConcentrationsBetweenIndoorandOutdoorAirEnvironmentforVentilating&Air-ConditioningRooms‘Speciality:Postgraduate:Advisors:HeatingVentilating&Air-ConditioningEngineeringYangLongJunKangYanming(Prof.)ZhongKe(Assoc.-Professor)ABSTRACTWith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condition,moreandmoreattentioniSpaidtotheindoorairquality0AQ)andamountsofresearchresultinthisrespecthavebebecominghot-pointinHV&ACfield.Lotsofexperimentsandresearchresultshaveprovedthatfineparticlesaremoreharmfoltohuman’Sbodythallthatofcoarseparticles.Inordertoimproveurbanairenvironment,especiallyforpeople’Slivingsurroundings,someIAQstandardsarepublishedstepbystepinresentyears,andithasbeenrecognizedthatthcoriesandmathematicalmodelsrelatedtoindoor-outdoorpollutantconcentrationaremoreandmoreimportsntforpredictingvariationofthepollutantsbetweenindoorandoutdoorairenvironment.InvieWofsuchabackground.aseriesofinvestigatiOilshavebeendoneontherel撕onShiPofindoor-outdoorpollutantsconcentr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压 自然通风房 间 内污染物浓度分布与 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陈殿坤
( 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 司。 上海 2 0 9 0 0 2)
●
●
…
●
-
_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
。
。
。
-
-
-
-
-
-
●
_
_
●
●
-
-
-
-
_
_
_
●
-
-
-
_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摘 要 :叙述 了热压 自然通风 的基本 原理 ; 对热 压 自然通 风房 间 内的气流组 织 、 污染 物浓度 分 :
布 变 规 的 进 进 综 并 目研 工 存 的 题 进 步 研 方 。i 与 化 律 研究 展 行了 述,指出 前 究 作中 在 问 及 一 的 究 向
一
优点 , 这使得 自 然通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利用 自 然通 风代 替传统 的机 械通 风稀释 室 内的污 染物 成 为现在 研
究 的一个重 要方 面 。关 于 自然通 风房 间 内的污 染分 布
领 域研 究进展 进行 全 面的综 述 ,并提 出存 在 的问题
及研 究方 向。
状况 , 国内外研究者做过一定 的分析和探讨 , 主要是针 对 自然通风的流动机制尤其是对 自 然通风气流在室内
b )
、 V,
、k , /
一
f L
l t
-V . , -
辱
● V
| 一
图 3 热 压 作 用 自然 通 风 房 间 内的 置 换 气 流 形 式
a 集中单 热源 ) b 集 中双热源 )
图 1 单 层 建 筑 热 压 作 用 下 的 自然 通 风 原 理 示 意 图 C垂直分布热源 ) d 反 向 热 源 )
的组 织分布 进行 了研究 。 目前 的研究 中, 浮力作 用 的 自然 通 风11 热 1、 , 风压 作 2 用 的 自然通 风是备 受关 注 的方 向H 热浮 力作用 的 自然 。
通风 , 即通 常所谓 的热 压 自然 通风 。 这种 通风方 式 主要
1 热压 作 用 的 自然 通 风 基 本 原 理
式依靠室外气流在房间通风 口处产生的压差作用推动
差( 一 m, 尸 )于是室内空气通过上部孔 口流向室外。 随
空气在室内流动并将室 内空气排出室外 。也有相关研
究 综合 考虑 室外风 压 和室 内热 浮力 共 同作用 时对 室 内
气流 的影 响 。
着房间内空气向室外排出 , 室内总的压力水平下降 , 这
时下部 孔 口处产 生 了压 力差 ,室外 空 气从 下部 孔 口进 入室 内 。 室 内始 终保 持较 高温度 , 若 则进 入 的空气被 加
在 实 际的 自然 通风 过程 中不仅 有风 压作 用也 有 热
热, 而室外空气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 则根据质量守恒原
理, 当达 到平衡 状 态时 , 下部 孑 门进入 的空 气量 从等 从 L
压 作用 下 的 自然 通 风 。 时 , 这 上下 孔 口处 内外都 保 持有
某一压差值 , 并在某一高度处 , 内外压力相等 , 这一高 度 的平 面称 为 中和 面 。室 内温度 和 室外 温度 的差 异 主 要在于室内散热体的散热作用对室内空气的加热。室 内热源可以是人体 、 计算机 、 灯光等室 内发热体 。
大气 压 力 与 高度 有关 , 离地 面越 高 , 力越 小 , 压 由 高程 引起 的上下 压力 差值 等于 高程 差 、空气 密度 与重 力加 速度 的乘积 。同样 的高程差 , 同的空气 温度 , 不 则
由于空气 密度不 同而 引起 的上下 压 差值 就不 一样 。 图
是 依靠 室 内热源 的作用 。室 内热 源加热 周 围空气 从 而
1 所示的单层建筑 , 室内温度 大于室外温度 , 若 室
内的空气 密度 p小 于室 外空气 密度 P,这 样 室 内压 力 i 。 随 高度 变 化 率 的绝 对 值 比室外 压力 尸 随 高度 的变 n 化率 绝 对 值 小 , 图 1中 的压 力 线 ( 如 线 与 线 c ) d 有 不 同的斜率 。假设 , 下部孔 口处 内外 压力 相 等 , 由 在 则
:
●
关键词 : 自然通风 ; 气流组 织 ; 污染物 ; 浓度 分布 ; 变化规 律
- - - - - - ● ● - - ● ● _ _ _ _ - ● - _ _ _ _ - - ● ● ● - - - - _ - - - _ _ _ _ _ - - ● _ _ _ _ - ● _ _ _ _ - - ● _ _ _ _ - ● - - - ● - - ● ● - - - - ●
压 作用 , 由于室外 风压 并不稳 定 , 以在 目前 的设计 但 所 规 范 中只考 虑热浮力 作用 的 自然通风 。 ‘ ” 。
于从上部孔 口排出的空气量。从而实现了空气从下部
l
…
No32 0 . 01 /
…
~
专 题 研 讨 进入 , 在房间内上升 , 再从上部排出的通风 。房间通风 的驱动 力是 室 内 、 温度 差 引起 的压 力差 , 外 因此 称 为热
:
●
●
●
●
中图 分 类 号 :T 8 4 U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8 4 (0 0)3 0 0 — 4 10 — 4 92 1 0 — 0 6 0
0 引 言
自然通 风具 有降低 能耗 和提 高室 内空 气 品质 两大 目前 , 于 自然 通风 , 对 尤其 是热 压 自然通 风房 间 内 的污染物 浓度 分布及 变化 规律 的研 究很 少 ,本文 对这
于室 内外空 气密 度不 同而导 致上 部孔 口处 产生 了压 力
使室 内空气的密度小于房 间外部较冷空气 的密度 , 在 形 成 一定 的密 度差 后 室外 冷 空气 必 定 进入 到 室 内 , 同
时在 室 内热 空气 不 断 上升 并 排 出到 室外 的过程 中 , 室 外 的冷 空气 又源 源不 断的补充 进来 ,于是在 室 内形成 了 自然 的通 风流动 。 风压 作用 的 自然 通风 , 这种通 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