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原理及案例分析
绿建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大楼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渐渐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建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要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因此,实行绿色建筑,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文以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为例,从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围护结构的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空中花园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让建筑也有了新的变化,相比古典建筑,现代建筑是批量生产的速生建筑,人口的飞速膨胀,让建筑领域异常繁荣。
世界各地到处竖立着摩天大厦,地球的表皮已经被这些钢铁森林所侵蚀。
建筑对环境的破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因此,在建筑领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相应的理念,让建筑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建筑对我们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建筑理念这一话题也被人们炒的越来越热,人云亦云之下,无数人在进行着绿色建筑的尝试,这些人中,有的人是真的在搞绿色建筑,而有些人则是在搞伪生态、伪绿色。
那么,什么才是绿色建筑呢,绿色建筑有什么内涵呢?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广义上的节能,除“四节”外,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使用需求,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四是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要满足一下几点要求:一是要符合成功设计的特点,硬质项目和软性项目与场地的对应关系得当,集合项目、元素项目和单元项目层次合理;二是要满足资源的要求,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如地形地貌、气象气候等进行设计,还要满足当地人文景观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社会风情和观光农业等;三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要掌握市场规律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生态开发思路研究消费心理行为确定生态项目。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要。
通风设计是我们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一、通风设计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中,通风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通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氧气和污染物的含量。
如果房间内不处于一个正常的通风状态,建筑物内部就容易产生不良气味、潮湿、有害气体和病菌等。
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住户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通风设计还可有效预防室内氧气含量不足导致的吸入性损伤和有害气体的辐射影响。
因此,通风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通风方式的选择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使用功能和使用场所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风方式之一。
此方式利用窗户、门、隔板和风口等为住户提供室内外空气交换。
设计者可以设置不同尺寸和位置的窗户,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同时,在夏季,通过装置遮阳板、通风屋檐等设施,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方式优点明显,比如气流清新、成本低廉、不受电力限制等。
此外,自然通风方式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积聚,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以通风设备为主要依托,通过设备的贩换作用达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在选定机械通风设备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需求和通风机械的性能。
机械通风装置有利于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干净度等因素。
在气候恶劣的时候,采用机械通风也能有效地避免污染物积聚,提高住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通风设计的关键点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设计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点。
1、设计合理的通风量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风量的大小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太小就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太大就会浪费太多建筑能源,增加建筑物的制冷、制热负荷和造价。
空气会流动的例子

空气是一种流动的气体,它可以在许多情况下展示出流动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空气流动的例子:
1. 风: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引起的自然现象。
当地面或大气中存在温度差异时,空气会产生压力差,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2.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通过调节和循环空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和舒适。
空调、风扇和通风设备等都能够引导空气流动,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3. 呼吸:当我们呼吸时,空气会进入我们的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通过肺部的呼吸运动,空气在我们的呼吸系统中流动。
4. 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指烟囱内外温度差引起的空气流动现象。
当烟囱内部被加热时,烟气会上升并排放到室外,此时,周围的冷空气会进入烟囱底部,形成空气的流动。
5. 气象现象:气象现象中的空气流动包括气旋、暴风雨、台风等。
这些天气现象是由大气中不同区域的空气流动引起的。
这些都是空气流动的例子,展示了空气作为一种流动的气体的特性。
空气流动对于环境的循环、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风系统分析报告

通风系统分析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建筑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通风系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通风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保障人们的健康。
此外,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通风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任务本报告旨在分析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以及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主要任务包括:阐述通风系统的定义及分类、工作原理;分析通风系统的关键参数,如风量、风速、气流组织、噪音和振动等;探讨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策略及其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效果。
1.3 报告结构概述本报告共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节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任务,以及报告的结构。
第二章节阐述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节分析通风系统的关键参数。
第四章节探讨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策略。
第五、六章节分别介绍通风系统在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最后一章节总结报告内容,并对通风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通风系统基本原理2.1 通风系统定义及分类通风系统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方式,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目的的系统。
根据通风方式的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通风:利用室内外温差、风压差等自然因素,实现空气流动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2.机械通风:采用风机、风扇等机械设备产生气流,实现空气流动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3.半机械通风:结合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特点,通过调节通风口、窗等设施,实现空气流动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通风系统还可根据通风目的、应用场景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通风目的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通风:主要为了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热舒适通风:通过调节室内外温差、湿度等参数,提高室内热舒适度。
矿井通风技术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管金海)

二、矿内有害气体及安全卫生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对有害气体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最高容许浓度( ) 有害气体名称 符号 最高容许浓度(%) CO 0.0024 一氧化碳 NO2 0.00025 二氧化氮 SO2 0.0005 二氧化硫 H2S 0.0006 硫化氢 NH3 0.004 氨气
三、矿井通风的目的
四、矿井最适宜的气候条件
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矿井空气的温度、 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矿井空气的温度、 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状态。 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状态。这 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 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 矿井气候条件。 矿井气候条件。矿井气候条件对井下 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有重 要影响。 要影响。
煤矿职业病相当惊人
据1996年底统计,全国省属以上国有 煤矿尘肺病患者达17.5万人,占全国各行 业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 现有患者121278人,已累计死亡53722人。 九十年代,每年死于尘肺病的人数,达 3000人左右。
煤矿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 大
据一些矿务局资料分析:每发生一次事故死1人,平均 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约30万元左右(抢救、医疗、抚 恤、子女养育费等)。 发生一个尘肺病人一年的经济损失(治疗,失去工作能 力)近万元。 全国一年由于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损失近40亿元,相当 于国有重点矿一年煤炭销售收入的10%左右。
理中心主任、岭底乡党委副书记兼乡长、副乡长实行停职检查的组织处理。
(3)、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3.14"特 (3)、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3.14"特 "3.14" 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3月14日11时40分,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 富煤矿三区一采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人、受伤1人。 据调查,该井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2004年11月被驻地煤矿安全监 察机构下达停产通知,七煤(集团)公司安监局同时也下达了停产整顿通 知。但该井于2005年2月19日未经验收擅自开工组织生产,因掘进工作面 长期处于停风状态,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极限,工人在矿灯带电的情况下 更换灯泡,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自然通风门窗风速要求标准

自然通风门窗风速要求标准一、自然通风门窗的概念和作用自然通风门窗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换气的建筑构件。
其核心作用是利用风力进行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设置自然通风门窗,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二、风速对自然通风门窗效果的影响风速是影响自然通风门窗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风速越大,通风换气效果越好。
然而,过高的风速也可能带来噪音、尘埃等问题,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
因此,合理选择和控制自然通风门窗的风速,是实现高效、舒适通风的关键。
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通风门窗风速要求在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自然通风门窗的风速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炎热干燥的地区,为了实现更好的通风换气效果,可以适当提高自然通风门窗的风速要求。
而在多雨潮湿的地区,则需要避免过高的风速导致雨水渗透等问题。
四、如何测量和计算实际风速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使用风速测量仪器来测量和计算自然通风门窗的实际风速。
常见的风速测量仪器有风速仪、风向标等。
通过测量门窗附近的平均风速和风向,可以评估自然通风门窗的通风效果,并据此调整门窗的开启方式或位置,以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
五、不同类型自然通风门窗对风速的要求不同类型的自然通风门窗对风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推拉窗由于其结构特点,对风速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平开窗和悬窗由于其较大的开启面积和较好的通风性能,对风速的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自然通风门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气候环境和建筑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风速要求。
六、设置合理的开启方式以充分利用风能提高舒适度为了充分利用风能提高自然通风门窗的舒适度,我们需要设置合理的开启方式。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通过设置平行四边形的开启方式来最大化通风面积,从而更好地利用风能进行通风换气。
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可以通过设置三角形或梯形的开启方式来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自然通风原理及案例分析.ppt

并列式
错列式
行列式
斜列式
周边式
自由式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形体
建筑的宽度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和形式。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 宽度不超过15米可采用双侧通风。 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风速也随之增大,同时热压也和建筑的高度成正比。
利用中庭双侧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平面布局
开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植被绿化
植物是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在建筑物的外部布置树木等植被,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 度,同时有助于减小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引导通风。不仅如此,室外绿化带还可以调节 风速,改变风的流动路线。若将绿化、水面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 品质和降低空气温度,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
建筑物四周的气流分布
PS: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当地的主导风向、开窗位置,以实现穿堂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自然通风原理之二:热压作用
按照热力学原理,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的密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减的特点。密 度小的热空气由于对流作用上升,原来位置的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区,因而产生压力差。 正是由于上述原理,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时,在建筑外墙的进、排风孔上将形成一定的 压力差。
• 6、Almost any situation---good or bad---is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we bring to. ----Lucius Annaus Seneca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态度的影响。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火灾现场的通风控制策略防止火势扩大

火灾现场的通风控制策略防止火势扩大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对人员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在应对火灾时,通风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并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本文将探讨火灾现场的通风控制策略,以防止火势扩大。
1. 灭火过程中的通风控制在灭火过程中,通风控制的目标是降低火灾现场的温度,并将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出建筑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通风控制策略:(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利用自然气流和建筑物的开口,如门窗、通风口等,排出烟雾和有毒气体。
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能源,但在火灾现场的可操作性较低。
(2) 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通过排风扇或风机来实现的。
它可以迅速将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出建筑物,提供更好的救援条件。
然而,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火灾现场的氧气供应量,避免造成二次灾害。
(3) 逆向通风:逆向通风是指在火灾现场同时实施进风和排风,通过控制进出风口的位置和大小,形成合理的气流,将烟雾和有毒气体迅速排出。
逆向通风的优点是能够快速降低火场温度,但在使用时需要评估建筑物的特性和风向条件。
2. 通风控制的注意事项在实施通风控制策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有效的救援:(1) 确定通风路径:在火灾现场,需要明确通风路径,确保烟雾和有毒气体能够被有效地排出。
同时,通风路径应避免造成火势蔓延或烟雾向安全区域扩散的风险。
(2) 控制通风速度:通风速度的控制对于有效排出烟雾和有毒气体至关重要。
通风速度过大可能会导致火势扩散,而速度过小则无法排出足够的烟雾。
根据火灾现场的情况,合理调节通风速度,确保安全和救援效果。
(3) 防止火势蔓延:通风控制的目的之一是防止火势蔓延。
在实施通风策略时,应密切监测火势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措施,避免火势扩大。
3. 火灾现场通风控制策略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火灾现场通风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火灾现场通风控制策略的案例分析:某商业大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烟雾弥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问题
实例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 自然通风问题
自然通风原理
实例分析
自然通风原理之一:风压作用
当风吹到建筑物上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少,使风的部分动压变为 静压,亦即使建筑迎风面上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在迎风面上形成正压区。在建筑的背风面、 屋顶、两侧,由于气流曲绕过程中,形成空气稀薄现象,在该处压力小于大气压,形成负 压区。正是由于正负压的存在,实现了空气流动。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 自然通风问题
实例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布局
常见的建筑布局形式有以下三种:周边式、行列式、自由式。 周边式布局,因封闭或半封闭的庭院形式,很难使风导入,只使用于冬季寒冷地区。 行列式布局,又分错列式、并列式、斜列式,风可斜向导入,风场分布合理,通风效果好。 自由式布局,应注意的是建筑群布局应前低后高,前疏后密等原则。
建筑结构对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起到重要作用。室内空间的分割影响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 和通风量。如果一套房间内有若干个内部互相联系的隔间,则进入室内的气流可能要经过 数次方向的改变才能离开室内,造成室内通风效果不佳。
建筑空间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窗口位置
开口的相对位置和高低,都会影响气流路线。如图所示,如果进风口在房间高度的二分之 一以上,气流多会沿着天花板移动,在人体高度上不能产生期望的风速。若采用低进风口 和低出风口,或低进风口和高出风口,气流可以作用于人体活动范围,起到通风散热的作 用。
并列式
错列式
行列式
斜列式
周边式
自由式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建筑形体
建筑的宽度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和形式。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 宽度不超过15米可采用双侧通风。 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风速也随之增大,同时热压也和建筑的高度成正比。
利用中庭双侧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平面布局
开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植被绿化
植物是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在建筑物的外部布置树木等植被,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 度,同时有助于减小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引导通风。不仅如此,室外绿化带还可以调节 风速,改变风的流动路线。若将绿化、水面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 品质和降低空气温度,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
形成通风换气层
关闭
关闭
强风情况
强风下的百叶窗状态
谢谢
魏源朔 2015.6.1
建筑设计中的 自然通风问题
实例分析
自然通风原理
实例分析:芝贝欧艺术中心
实例分析:芝贝欧艺术中心
贝壳状的棚屋背向夏季主导风向, 在下风向形成负压区,而在棚屋 背面开口处形成正压区,从而使 建筑内部产生空气流动。
实例分析:芝贝欧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心
开启
开启 微风情况
微风下的百叶窗状态
开启 双层维护结构之间的通道
建筑物四周的气流分布
PS: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当地的主导风向、开窗位置,以实现穿堂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自然通风原理之二:热压作用
按照热力学原理,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的密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减的特点。密 度小的热空气由于对流作用上升,原来位置的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区,因而产生压力差。 正是由于上述原理,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时,在建筑外墙的进、排风孔上将形成一定的 压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