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2

合集下载

高考总复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高考总复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3 、 元 朝 王 祯 发 明 木 活 字
转轮排字盘使用示意图
4、明中期出 现铜活字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书影
今天的印刷技术
在现代化的今天,活字印刷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 位于浙江瑞安市平阳坑 镇东源村,东源木活字 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唯 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 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至 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 石。该村木活字印刷完 全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 统工艺,完整地再现了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 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 的最好实物证明。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 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纸的发明
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
龟甲、兽骨、竹 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 不易携带
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 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布帛
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
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 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3、造纸术的改进
–东汉 蔡伦 “蔡侯纸”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思考:蔡伦对 造纸术的改进 有什么重大意 义?
原料易得, 成本低,推 动了纸的普 及。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很快,日益 瓦解封建经济、封建 制度。 结论: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 作用。科技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 映。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①发展历程: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改进。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发展历程:火药的发明始于古代炼丹术。

唐末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②影响: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堡垒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①发展历程: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印刷术①发展历程: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代表为《金刚经》),北宋(11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出现了彩色套印技术。

②影响: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数学①《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②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算盘,后来演变为算盘。

明清时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推广(商业繁荣)。

明朝时,珠算已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区。

3.天文历法①中国古代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西汉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浑仪。

④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造浑仪,制出简仪。

⑤历法:夏朝时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郭守敬主持编订《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一致,但问世早三百年)。

4.农学①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农书②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③元朝王祯的《农书》④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上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⑤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殷商:甲骨、陶器、青铜器秦汉:竹木简牍和缣帛(竹简太重、缣帛太贵,难推广)西汉: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纸质较粗糙,不适合书写)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质地细腻,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2、意义:①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②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3、外传: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宋元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二)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每印一页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课本插图)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单个反体字,排版印刷后可拆散,反复使用。

)(《活字版印西夏佛经》课本插图)②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14世纪从西域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

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古人炼丹制药偶然发明了火药。

2、炼制方法:最早关于炼制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做硫磺伏火法。

3、火药的应用:⑴唐末:已应用于战争。

⑵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

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4、火药的外传: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2.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 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A: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 提供了条件。 B:推动了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 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情有独钟阿瑞斯—火药
依据材料,指出蔡侯纸的原料主要是什么?据此可知蔡侯纸有 什么优点?
4、造纸术的外传:
向东:4世纪起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 向西: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阿拉伯逐步传到非洲和欧洲。
5、造纸术的意义:
(1)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2)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传播 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作用)
(二)从孤立走向地球村——指南针
1、指南针发展历程
司南
指南鱼
指南龟
罗盘
夏商
战 国
西
秦漢
东 漢
三西東南



北 朝


五 代
宋元
明清
清 代 罗 盘
水浮指南针
现 代 指 南 针
南宋指南龟
2、指南针技术的外传(了解一下)
•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在 传入欧洲。
宋代主要远航路线图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表现
(一)包裹今昔写春秋 (造纸术) 1、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上述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2、纸的发明: 西汉早期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纸质地图

列举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成就

列举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成就

列举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成就
1.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便利,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印刷效率大大提高,推动了文化的普及;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的应用则为航海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2. 算术和代数:中国古代的算术和代数技术非常发达,早在公元前 3 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进的算术和代数方法,如四则运算、平方、立方、方程等。

3. 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也非常出色,早在公元前 2 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太初历》等天文历法著作,其中包含了对日月星辰运动的精确观测和计算方法。

4. 医学:中国古代的医学技术也非常发达,早在公元前 3 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如针灸、草药、艾灸等。

5. 丝绸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技术也非常出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织丝绸的国家之一,丝绸制品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饰品、家具等方面。

这些古代科技成就不仅在当时独领风骚,而且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概述中国古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拥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成就。

从农业、医药到工程、航海,中国古代人民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以历史顺序,分小节论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二、农业技术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

1.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核心。

开凿运河、修筑灌溉渠道等工程,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排水和旱涝保收等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实现了水资源的平衡配给。

2. 农作物中国古代农民培育了大量重要的农作物。

如稻谷、小麦、蔬菜等主粮和蔬果,不仅满足了人民的食物需求,而且还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医药技术中国古代医学传承至今,并且在古代就取得了重要突破。

古代医学不仅发展了著名的中医学,还在药物研究、麻醉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1. 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分支,以阴阳平衡和整体观念为特征。

它通过针灸、草药治疗和按摩等方法,对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药物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发现和研究了许多重要药物,如麻黄、汉防己、甘草等。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缓解疾病症状,还具有抗菌、镇痛等功效。

另外,中国古代也掌握了疫苗接种和麻醉技术等。

四、工程技术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不仅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还在其他领域如航海、冶金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 地下工程中国古代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地下工程,如秦始皇兵马俑、郑州古城墙等。

这些工程完美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

2. 航海技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航海探险的国家之一。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的高峰,郑和率领的船队达到了非洲东海岸、阿拉伯、印度等地。

这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巅峰和世界地理认识的重大进展。

五、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在世界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从历史进程来看: 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纪前)
2.从科学思想来看: (1)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3)强调实用技术,忽视科学理论的研究,制约 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政治:国家长期统一,中央集权巩固,社会稳定 ②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为之奠定物质基础。 ③对外:明朝中期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交流频繁 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先进 ⑤中华民族富创造精神和科学家的努力探索
造 西汉:植物纤维纸 向东:朝鲜、日本 使信息的记录、传
纸 术
东汉:“蔡侯纸” 向西:西亚、欧洲
播和继承都有了革 命性的进步。
指 战国:司南(天然) 12C末13C初传入阿 对航海意义重大;
南 针
北宋:指南鱼(人工) 拉伯,后传入欧洲
推动近代的地理大 发现
火 药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 泛运用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
采矿
——[战国]鬼谷子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警卫
——《三辅黄图》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 晦观指南针。
航海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 当时他可以使用什么材料给皇帝写奏章?
12、13C传入阿拉 伯,后传入欧洲
增强资产阶级力量;
促进采矿业、金属 制造业的发展
印 隋唐:雕版印刷术 向东:朝鲜、日本 为文艺复兴、宗教
刷 术
北宋:活字印刷术 向西:由波斯传入 改革准备条件 (毕昇) 欧洲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发明过程
外传概况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世纪传到朝鲜,后传到越南、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约12世纪传到欧洲、非洲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发展
火药
唐朝中期的书籍中已有火药配方的记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以后一步发展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
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战国
石申
《天文》,后人从此书中辑出《石氏星表》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西汉
“太初历”
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地动仪、地球是圆形的
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欧洲人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大衍历》
利用它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元朝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4.农学
农书
作者
朝代
主要内容
地位
《汜胜之书》
汜胜之
西汉
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记载了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四月民令》
崔实
东汉
关于农事活动安排和农业生产技术
徐光启
明代
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业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5.医学成就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地位
春秋
扁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鱼
指南龟
指南车(模型) 缕悬法指南针
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其 结构是:以独根蚕丝用蜡连接 磁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架 下放置方位盘,静止时,因地 磁作用,其两端分指南北。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 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
东汉纸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 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因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 下子就用了3000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根竹简 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 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 记· 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 一大堆竹简。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 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 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 “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 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 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书的字数


前6-前 1世纪 50%
1-400 年 62%
401- 1001- 15011000年 1500年 1900年 71% 58% 29%
在世界科技 中的比例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世界领先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稳定,较早确立封 建制度 (2)经济:经济持续发展;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对外:清朝以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4)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5)中华民族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项目 发明过程
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鱼、指南龟
传播
影响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 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 的进步。 对军事、经济、航海 意义重大;推动近代 的地理大发现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 展;及采矿业、金属 制造业的发展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 贡献,为文艺复兴运 动准备条件
3、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4、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5.印刷术的发展和传播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 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 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 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泥 活 字 的 工 艺
印刷术的传播:朝鲜-西域-欧洲 1、中国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 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2、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受中国活字印刷影响的 金属活字印刷书籍。(作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进程的影响。
火药:中,做爆竹敬神;西,做子弹御敌 • 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 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诸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但无益于国计民生。 哥伦布远航,掠夺财富,开拓殖民地。为新兴资产 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 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
收集主要原料
一.捣碎,蒸煮.
二、自然变白
三.发酵,制浆
四.抄成纸张
五.晒干
3.纸的作用:
1、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 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 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 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 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 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 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 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 错。到隋唐,从印章和拓石 中受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 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 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 张地就印成了。
(火药)
经济:需要扩大资本主义市场,增加劳动力和资金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指南针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②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
和传播。
③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 贡献。你了解哪些科技成果吗?古代科学思想怎样看待?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 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 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 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 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 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 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 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 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1、公元904年,唐朝人郑潘制成“发机飞火”,进攻豫章。这是 火药用于军事的开始。 2、北宋末年,霹雳炮出现。1126年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曾 用霹雳炮击退金军。 3、明朝名将戚继光一生抗倭戍边,他是地雷的发明者。 4、另一位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三边时发明慢炮,是定时炸弹 的雏形。 5、清初发明家戴梓发明连珠炮,很像现在的机关枪,在抗击沙 俄侵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里程碑。
科学思想特点: 重视人文,轻视自然;讲究天 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科 学思想?体现出了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有哪些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 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局限性:儒家 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实用性,大多是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间接 为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 第二,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 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第三,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 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 第四,片面性,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多于自然科学。
造 纸 术 指 南 针
火 唐末:应用于军事 药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印 隋唐:雕版印刷术 刷 术 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
16-18世纪的西欧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向手工工场过渡
文化:需要弘扬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造纸术和印刷术)
阶级力量:需要壮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打击封建贵族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 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 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 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 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 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 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 强大的杠杆。”
1、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1.早期书写材料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
龟甲、兽骨竹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铁器 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 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布帛
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
2.蔡伦和造纸术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 也。……伦有才学,尽心敦 慎,数犯严颜,匡弼得 失。……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 称“蔡侯纸”。 ——《后汉书· 蔡伦传》
北宋《萍洲可谈》见闻:“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 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是航海用指南针最早记录。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 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 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 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 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 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⑤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
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是什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在古代中国科技 发展和近代西方科技发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对此有各种解释: 1.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2.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 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 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没有成熟的市场 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 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 的必然。
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
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2.主要火器的发明
火箭(宋)
铜火铳(明)
1、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 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应 用于航海。
2、传播及影响: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 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 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 和海外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
1、唐代发明了雕版Hale Waihona Puke 刷术雕版使用木材图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